本網訊(杜健偉)2月初的一天,工作服已被雨水打溼的高世奎從工地帶回一個好消息——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大壩16壩段深孔啟動封頂倉澆築,待這一倉澆築完成後,大壩7個深孔就能順利實現全線封頂,這也將會是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工程今年取得的第一個標誌性進展。
那一天高世奎一早就來到工地,和參建單位的同事查勘澆築細節。「深孔封頂倉結構複雜,澆築難度大,再加上雨水導致的倉面積水,又給施工帶來新的困難。」為了確保澆築有序進行,高世奎在倉面上呆了近十個小時,參與解決了不少問題。
高世奎是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以下簡稱「建設部」)的大壩項目工程師,今年春節他留在工地值班,沒有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堅守一線對高世奎和他身邊同事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白鶴灘水電站大壩自從2017年4月開始澆築以來一天都沒有停過,作為項目管理人員的他們在春節輪流值班已經是一種習慣。
面對疫情考驗,白鶴灘建設者拿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設,以有序推進大國重器建設的方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發展保衛戰。
「既然我們選擇在春節期間留下,就應該對現場工作認真負責。」高世奎和他的同事們以這樣的態度直面疫情挑戰。
與水電工程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三峽發展監理工程師張繼屯,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工地過年,但今年他格外掛念家裡親人。「春節期間我的父母在宜昌,妻子和女兒在荊州,我們一家人在三個地方過年。」張繼屯說。
去年6月,張繼屯的母親做了手術,因為工作,張繼屯沒能陪在母親身邊照顧。疫情來襲,讓張繼屯對母親的牽掛又多了幾分。
接受採訪前,張繼屯才通過網絡視頻和家人互報平安,這是他每天除了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都說長情不如常伴,但沒辦法,我這邊工作脫不開,照顧不到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在手機上陪他們說說話,我也能稍微放心一些。」
張繼屯所在的洩洪洞項目今年春節同樣保持著施工狀態,龍落尾段、上平段固結灌漿及臺車拆除工作連續施工,龍落尾底板上料系統優化聯動也在持續開展。張繼屯作為部門春節期間留守現場的人,除了負責日常施工的監理工作外,還要參與三峽發展和施工單位的防疫工作。「(洩洪洞項目)春節期間留在現場的作業人員都是當地人,疫情發生前後也沒有離開工地。作為現場監理,我要為他們的健康負責。」
在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洩洪洞項目按計劃完成了春節期間施工任務,現在已經開始推進節後全面復工復產。因為受部分模板生產廠家仍無法開工的影響,項目部分線路工期會有所滯後。「我們正在進行方案的研究,暫時滯後的線路能通過加大人員設備投入和方案優化趕回來。」建設部洩洪洞項目管理人員羅剛說。
羅剛作為洩洪洞項目管理團隊春節期間留守工地的人員,他一忙就忙到了現在,為的就是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安全保質地完成洩洪洞進度目標。「我們這些選擇在春節期間留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建設大國重器而努力。疫情要求人與人之間保持身體上的距離,但大家的凝聚力有增無減。」
聽羅剛的同事們說,今年他第二個孩子出生,但為了工作,他沒能回家陪兒子度過人生中第一個春節。他原本打算節後回去陪陪家人,彌補春節期間沒能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但因為節後工作需要,他響應「戰時」號召堅守崗位,回家的計劃被延後了。「疫情發生後我和參建單位的同志們就一直在做留守工人的勸說安撫工作,在地方政府和建設部聯合組織的嚴密『硬核』防疫措施下,組織發動春節值班民技工繼續施工,現在到了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的時候,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去做,只能對家人說聲抱歉了。」
「地方政府發布交通管制方案之後,我就知道這個春節要在忙碌中度過了。」陳志宇是建設部物資設備部門的年輕員工,根據工作安排,今年春節他選擇留在工地值班,保障節日期間生產物資的供應。
「春節期間很多關鍵線路都在繼續施工,離不開水泥、粉煤灰、外加劑和鋼材等重要物資。」陳志宇與物資生產廠商取得了聯繫,保證充足的生產、運輸人員。陳志宇把每一輛車的運輸計劃提前上報給當地防疫指揮部,確保物資進場時得到通行許可。「這項工作每天都要做,因為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新的情況,不能有一絲鬆懈。」
隨著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全面復工復產,越來越多的設備和生產物資需要進場,這也就意味著陳志宇暫時還不能從忙碌的節奏中抽離出來。「在解決困難的同時積累了經驗,我和同事們一定能做好接下來的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確保物資和設備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