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電動車補貼政策變了,騙補的傻眼了吧!

2020-12-22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評論員 高路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樣一種產業格局如果只是國內玩家自己玩玩,也就罷了,一旦有真正的競爭者加入,就可能不堪一擊。

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從昨天起開始實施。雖然,在正式實施以前,已經給了四個月的政策過度期,但仍然有眾多企業如坐針氈。根據新規,純電動車續航150-300公裡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低於150公裡續航的車型將不再享有補貼。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一大批新能源汽車不得不退出市場。

補貼是為了推動技術進步,給予吃螃蟹者以勇氣,讓社會分攤成本的方式鼓勵創新創業,培育新興行業。中國電動車市場能有如今的規模和成就,電池行業有寧德時代這一類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得歸功於實施多年的補貼政策。這一政策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仍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補貼政策對公共財政形成了比較大的壓力,這種強度和普惠式的補貼方式本身就難以為繼,調整是遲早的事。電動車行業門檻過低也不利於公共政策的制定,一些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採取了相當優厚的政策,比如限牌的城市,上一輛傳統能源的汽車要付出高昂的牌照代價,可是上綠牌,基本上零門檻;一些城市對傳統能源汽車採取了嚴格的限行措施,但綠牌汽車卻可以暢通無阻,這種公共政策的利好不該被無度使用。

在一些地方,騙補的事情層出不窮,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中,財政部等四部委對93家主要新能源車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河南少林客車等被點名通報,僅這5家企業這5家企業騙補總金額已經超過10億元。

過於豐厚的補貼政策也造成低水平競爭、重複投資無效投資,本該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卻成了低技術含量的行業,拼湊一個車型就能拿補貼,看起來市場百花齊放,車型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但較起真來,盤點一下技術進步、國際競爭力、恐怕很多企業連門檻都沒摸著。

這其中造成資源的浪費消耗是相當驚人的,大家都扎堆在低端,不思進取,有些車型出產之日可能就是淘汰之時,有些電動車與其說是新能源汽車不如稱是玩具車更合適一點,不見高精尖身影,反倒是一窩蜂大家一齊上。業內人士在玩,業外八桿子打不著的也在玩。補貼扭曲了市場,造成了虛假的繁榮,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投資過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樣一種產業格局如果只是國內玩家自己玩玩,也就罷了,一旦有真正的競爭者加入,就可能不堪一擊。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前段時間,特斯拉傳出將在中國設廠的消息,以特斯拉的行事作風,恐怕國內電動車行業又將面臨一次洗牌,而這一次的殘酷性遠比政策調整帶來的壓力要大得多。

如此說來,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換檔,也是勢在必行。換檔是淘汰落後產能,理清市場格局,為今後更高的速度做準備。補貼的目的初衷很明確,給中國車企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一舉扭轉國產汽車長期落後的局面。顯然並不是每家車企都能理解其中的深意的,也不是每家車企都有這樣的決心和定力的,他們迷戀於賺眼前的快錢,卻將真正的企業責任拋諸腦後。對於這些不思進取的車企,淘汰幾家又何妨?

這麼大規模的補貼,這麼多資源的投入,如果只是做大了不能做精了,只是營造出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卻不能培育出世界級的企業,說明產業政策到了該調整反思的時候了。

此次政策調整一方面取消了續航裡程150公裡以內的補貼,又降低了300公裡以內的補貼,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續航裡程300-400公裡及400公裡以上車型的補貼,分別上調2%-14%不等,充分說明了政策的導向作用。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不斷加碼,大家都在向一千公裡的續航裡程邁進,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批量生產,它們身上展現出的創造力和對卓越的執著追求,都值得國內企業好好學一學。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騙補內幕:空殼公司輕易套取上億補貼
    他認為,2015年前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上牌量之間存在近一倍的差距,他懷疑,高達7萬輛的「數據黑洞」背後,很可能是車企假售之後將電池拆分倒賣獲利的騙補行為。  「出現騙補,這是政策制定之初始料未及的。」在日前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也對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欲言又止。在他看來,政策漏洞一定要修復,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定要避免。
  • 騙補導致地方新能源補貼降溫 車企「斷尾」弱勢產品調結構
    這與地方補貼政策遲遲沒有推出有關。截至10月底,全國88個新能源推廣試點地區仍有近70個沒有推出地方補貼政策。而在近期推出補貼政策的情況來看,補貼開始降低。地方推廣積極性下降,與持續超9個月的「騙補」調查有關。在「騙補」調查中,企業選擇放棄或推遲新產品上市,佔新能源汽車銷量半壁江山的運營用車市場也相應降溫,大批量採購趨於暫停。
  • 電動車沒補貼就沒人買?新能源補貼+免購置稅政策將延長兩年
    為了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國家一直以來對於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車型一直都有提供相應的補貼以及免除購置稅,並且在諸如限行限號、車牌指標等方面也是對新能源車型
  • 新能源汽車的騙補之手如何越伸越長
    新能源車「騙補」現象背後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分歧點——國家發放新能源車補貼的初衷以及部分新能源車企業獲取補貼的目的。受到能源、環境、法規等方面的壓力,前者將不遺餘力地推廣新能源汽車,並希望通過補貼的形式,讓企業和消費者對此類汽車更有積極性,從而達到普及的目的;而後者,卻僅僅是為了獲取自身利益而去利用政策的漏洞。
  • 德國推電動車補貼政策 大眾ID.3綜合補貼9000歐元
    易車訊據外媒報導,德國政府最近出臺了針對低價純電動和混動乘用車的消費刺激政策,政府將對購買4萬歐元以下純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6000歐元補貼,還包括將購車時的增值稅從19%下降至16%,預計大眾集團的電動車銷售將會因此受益。
  • 騙創業補貼獲刑還有疑問待解
    2020-11-03 03:44:3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餘明輝據新華社報導,近日,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通報了一起詐騙案,主犯黃某紅註冊成立了22家空殼公司,騙領創業補貼等共計220餘萬元,最終因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
  • 電動車補貼封殺特斯拉背後
    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可以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除了確認針對電動車的補貼延續到2022年外,最引人關注的是對補貼設置了售價30萬元以下的門檻,但同時規定採用換電模式的電動車不受此價格限制。
  • 百億奶粉錢取消,地方補貼或終止,斷奶後的電動車,誰還能續命?
    1、地方已經補貼了多少錢?據統計,此前與國家補貼配套的地方補貼,在2013-2015年期間就已經撥付補助資金合計200多億元。而2017年至今,已有數十個城市出臺了地方補貼政策,預計全年補貼資金近百億。2、地補確定取消嗎?
  • 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 電動車板塊迎來邊際改善
    中國財富網訊(胡長虹)4月23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政策實施延長至2022年底,2020年、2021年、2022年補貼比上年分別退坡10%、20%、30%,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 後「騙補」時代,新能源汽車將迎新風口
    「騙補」難阻新能源汽車爆發在產銷數量大幅增加的背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引來了各方的青睞。實際上,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始終保持爆發式增長態勢,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新能源汽車廠家騙取財政補貼的行為被曝光,讓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蒙上陰影。不過,財政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對此果斷採取措施,對於企業的騙補行為採取了徹底調查的措施,及時控制了局面。
  • 上海將下調電動車補貼標準:首提「按量退坡」機制
    電動車補貼標準下調或許將率先在上海實現。3月27日,相關網站披露了《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汽車暫行辦法(2016年修訂)》草案。與2015年的政策相比,該草案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降低,補貼門檻提高,監管更為嚴格。
  • 買電動車還能便宜2年?電動車補貼延續未必是好事
    具體政策方面,為促進汽車消費,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此外,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二手車方面,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 今年可以領取農機補貼嗎?補多少?如何補?2019農機補貼政策解讀
    去年,我國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去年補貼資金為174億元,共扶持了163萬農戶購置機具191萬臺(套)。今年,國家將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央財政擬安排180億元對農機購置進行補貼,並在一定地區實行農機報廢補貼政策。那麼2019年關於農機都有哪些補貼?補貼多少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吧。
  • 因閒置千餘輛共享汽車被質疑騙補 吉利集團旗下公司回應:實為我們...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萬春雷看來,但凡有補貼的,又閒置過久的,都是很微妙的,「有些車就是為補貼而生的」。錢塘江邊驚現千餘輛共享汽車近日,有拍客網曝浙江杭州錢塘江旁邊的三家停車場停著千餘輛共享電動車,儼然成為一個巨大的共享電動車墳場。
  • 全國購車補貼政策匯總 深圳買蔚來ES6能補2萬?
    地區購車補貼政策補貼金額(萬)深圳市寶安區在寶安區購買汽車,最高補貼1萬1廣東省農村居民購買燃油車補貼0.5萬0.5廣州市花都區購買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車型,補5000元0.5廣州市購買國六標準新車補貼0.3萬0.3佛山市新購或報廢置換,補2000-3000元0.2-0.3以廣州市花都區為例,假如新拍的粵A牌照購車,若同時符合汽車下鄉補貼條件,在購買時,可享政府補貼的5000(汽車下鄉)
  • 電動車補貼滑坡成定局,國家怎麼花省下的這筆錢?
    牛車網網友大家閨袖 問:現在國家對於電動車基礎設施,例如充電樁有何規劃?牛車網網友何欣hhhh 答:電動汽車巨大市場潛力背後,同樣面臨巨大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壓力。「電動車如果想要發展起來,那至少電動車充電的用戶體驗要達到柴油車加油的用戶體驗。」一位車主如是說。由是可見,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直接影響電動汽車是否成為消費者選擇。
  • 能撈一筆是一筆,易至EV3為補貼而來,小心別踩坑
    沒錯,電動車確實要比燃油車貴。但是電動車比燃油車貴多少?這是很多消費者都不太清楚的事情。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溢價來自於電池。昨晚,江鈴新能源-易至EV3上市,給出了11.68-13.38萬元的售價區間,補貼後的價格為6.68-8.38萬元。
  • 新餘調整車改補貼使用範圍 允許將補貼用於購買電動車和自行車
    本報新餘訊 (江西日報記者徐國平 通訊員羅怡)5月23日,新餘市某機關幹部劉某用車改補貼購買了一輛電動車,作為上班的交通工具。他告訴記者,現在車改補貼卡使用範圍放寬了,原來的「死卡」變成了「活卡」。
  • 家電產業引導政策輪番出臺 下半年各地補貼政策有望持續落地
    近日,廣西成為北京之後全國第2個面向家電消費推出地方版財政補貼新政的地區,而在業界看來,這或在下半年帶動一批地方政府相關「家電補貼」政策的落地。下半年各地補貼政策有望持續落地實際上,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已下發了多個面向家電產品的國家產業引導政策。
  • 30萬元電動車補貼門檻專制特斯拉?你買Model3在乎那2萬補貼?
    昨天電動車市場又變天了,因為大家苦等四個多月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終於出臺了。按照2015年推出的規劃,原本到今年新能源補貼已經退為0的,但是呢,疫情爆發了,誰都沒想到車市會這麼慘。本來去年補貼退坡一半,電動車銷量就銳減,如果今年再退為0,那就徹底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