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事務中,企業對候選人的要求除了學歷、能力、經驗外,通常還有一個穩定性的要求。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穩定性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頻繁跳槽的人面臨的困境過分穩定造就的短板如何正確看待穩定性
一、頻繁跳槽的人面臨的困境
1、頻繁跳槽的人很難做好專業技能積累
一個人入職新公司的成長規律,大致如下:
1~3個月,熟悉部門工作節奏和領導管理風格,在團隊內的協作逐漸順暢;
3~6個月,熟悉業務,能hold住崗位職責,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進入磨合期;
1~2年,獨立負責一個區域/一個模塊/一項業務,跨部門協作遊刃有餘;
3~5年,在負責的領域有突飛猛進的成長,有過硬的能力和拿得出手的成績;
5~7年,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這個領域能獨當一面,具有重要性和稀缺性。
按照這個規律,想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必須經過長期的專業技能積累!怎樣算跳槽頻繁呢?很多企業的要求都是不能五年三跳!如果總是幹幾個月就跑,那你在每家公司最多也就熟悉了崗位、了解了業務。想通過跳槽獲取更高的薪資或者想跳去更好的公司,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成功案例或者拿得出手的業績表現,如何讓企業相信你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呢?
2、跳來跳去能力被質疑
簡歷上連續好幾段工作經歷都是半年左右的人,在求職中是不受歡迎的!HR第一反應就是穩定性太差了不能要,我怎麼知道你是主動離職的還是試用期沒過被辭退的?你連續幾家都只幹了幾個月就走,難道每家公司都有問題?我怎麼能確定你來我們公司就一定待得下去呢?
有人說我就是點子背接連遇到不靠譜的公司,頻繁跳槽是逼不得已!這種理由能說服用人單位嗎?能,但是很難!因為這也屬於能力問題,你對企業的判斷能力不行,你做選擇的時候過於草率!
如果你是剛出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還在探索自己的職業方向,那麼即使有幾次錯誤的選擇,企業還願意給你機會。如果你是在社會遊走了多年的老鳥,卻還在重複年輕人的試錯行徑,除非你有獨特的技能優勢和市場稀缺性,否則很難有企業願意拿自己的成本陪你一起試錯!
3、忠誠度低的人難得到重用
跳槽是職場人士的一項基本權利,大家可以不受束縛自由行使!但如果濫用這個權利,就會被企業認為忠誠度低!試問哪家企業會重用忠誠度低的人呢?
我們換個角度講,受重用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但肯定是忠誠度最高的。一個團隊裡拿最多獎金的人,成績給外人看肯定是最亮眼的,但並不一定是產出最多的。老闆會給忠誠的人分配更容易有產出的任務,能力強的人更可能讓他去攻堅。
所謂善戰無功、善醫無名,做了各種髒活累活、解決了很多棘手問題的能力強者,未必會得到嘉獎,因為外人看不到他的成績。所以,要想在職場上順風順水,基本的能力雖然是必備的,但更高的能力水平遠不如忠誠度有用!
在一家公司辛苦付出最後卻看著別人盆滿缽滿肯定心理不平衡要跳槽,如果這種情況重複幾次,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頻繁跳槽越得不到重用,越得不到重要越頻繁跳槽。與其跳來跳去被市場質疑,不如在一家公司定下來、用時間換取信任、努力做出成績證明自己!
4、不願紮根的人被認為不值得培養
為什麼企業更願意招學歷好的人?因為學歷好的人通常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刻苦自律的習慣,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可以持續成長,進而解決更多的問題。
很多人讀書時成績好不是因為智商高、記憶力好,而是因為在學習中掌握了理解知識的方法和記憶知識點的技巧,這些統稱為學習能力。走上社會以後,學習和提升靠的是積極主動,又因為要兼顧工作任務所以要更專注更自律。良好的學習能力和自律專注的態度從來就不是一天練成的!
讀書時在教室裡坐不住的人,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被各種各樣的「奶頭樂」所吸引,幹一會兒正事和同事吹一會兒牛B,一抬頭人不見了,不是在茶水間刷微博,就是在洗手間刷抖音。天天朋友圈半夜打卡彰顯自己加班多努力,周末不是打遊戲就是煲劇,結果一開會總結工作永遠是光努力沒成績。
狠不下心來鞭策自己主動學習,耐不下性子紮根沉澱,在上級眼裡培養這種人只會浪費資源,所以只能繼續平平無奇。
看到領導培養的那些人升職了加薪了,覺得自己付出卻不被關注、覺得領導不公正要跳槽,去了下一家發現領導還是不重視自己,後進公司的新人比自己薪資高、先進公司的老人比自己績效好,心理不平衡還是想跳槽。跳來跳去,灰頭喪氣!
頻繁跳槽不利於職業發展,那一直不跳槽呢?
二、過分穩定造就的短板
1、薪資被新人倒掛
7年以上不跳槽的老員工,薪資被新人倒掛屬於常事!在每年都有普調且持續增發期權和股票的大公司還好,在拿著死工資的小公司就比較糟糕了!當一個人的薪資遠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跳槽時就容易被其他公司認為能力和段位不夠!
比如,一個人願意拿著5000塊錢/月的工資在一個職位上一幹就是7、8年,說明他認可自己的能力就值5000塊錢/月不是嗎?當他想應聘一個月薪1W5的工作,可能簡歷篩選都過不去。這種情況太常見了,現實就是這麼冰冷無情!
2、成了現實版「溫水煮青蛙」
很多人在經歷了種種波折後終於在一家公司穩定下來,就會產生歇一歇的心態,結果這一歇就止步不前好幾年!外界環境風雲變幻,市場政策天天迭代,你覺得自己擁有實戰經驗幹出過成績,可是時代變了,戰場也變了,那些學校裡奔湧出來的年輕人腦子更靈活、精力更旺盛、成長更迅速!
職場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85後的高管、90後的老闆層出不窮,一浪接一浪。那些工作多年卻仍然不上不下的老員工,成為領導眼中混日子的老白兔。公司業務發展穩定還好,尚能保有一席之地。一旦部門或業務線有個風吹草動要縮減HC要裁員,打頭陣的就是這些老員工!溫水當然舒服,可是誰知道什麼時候風一吹、火一大就煮沸了呢?
3、跳槽受質疑
出去看機會,別家HR看到簡歷會懷疑這人能力有問題。這麼多年不跳槽突然要出來,怕不是被公司淘汰了吧?在一家公司一個崗位十年如一日重複造輪子很難有長進吧,不然早就晉升做高管了呀?待了這麼多年習慣了老東家的工作環境和節奏,來我們公司都是年輕人競爭激烈能融入嗎?
這些預設的偏見是過分穩定後想跳槽時擋在新機會面前的攔路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崗位JD覺得十分匹配投出去簡歷卻杳無音信的原因之一。
4、到了新環境不適應
換工作需要謹慎規劃,辭職需要當機立斷。在一個環境裡待得越久,越容易因為習慣產生依賴。走出職場舒適圈需要機遇,更需要勇氣!
當一個人終於狠下心跳槽去了新公司,發現上司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同事對作為「新人」的自己指手畫腳,這種感覺可以說是非常折磨了!看著那些晚上9、10點鐘依然在崗位上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忽然發現自己早已不是同他們一樣神採奕奕的精神小夥了!可是,生活還得繼續,自己不能逃避!
三、如何正確看待穩定性
穩定性是個中性詞,中國人講究凡事有個度,恰當的跳槽能幫助我們實現從薪資到職位的穩步提升,但過於頻繁的跳槽經歷會成為職業發展路上的負資產,讓我們在面對大好機遇時受挫無力!
我相信一定有那種特別牛B的人,10年跳十幾次,依然還在市場上備受追捧,可是這能說明什麼,說明我們都應該不考慮自身條件不顧及日後發展隨意跳槽嗎?個例的突出表現可以參考,但是不值得借鑑,我們畢竟都是普通的大多數!
公司的大小、所處的行業、負責的崗位、成長的空間、個人的勝任力等都對跳槽的時機有影響,什麼時候跳槽合適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服務業,1個月入門、3個月精通,半年成師傅,你說讓他在一家店待個5年再跳槽這不科學;而有些行業,如軍工類科研類,一個研究要出成果得10年以上,你讓他兩年一跳,這不是毀人不倦嗎?
我覺得最好是在在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系統性認識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把握每一次跳槽的機會,做好職業銜接,職業生涯才會更順暢!
{ 創作像木乃伊一樣幹的乾貨,做你職業發展的最強輔助 }
我是獵頭女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