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性對職業發展有多重要?

2020-12-12 獵頭女王

在招聘事務中,企業對候選人的要求除了學歷、能力、經驗外,通常還有一個穩定性的要求。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穩定性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頻繁跳槽的人面臨的困境過分穩定造就的短板如何正確看待穩定性

一、頻繁跳槽的人面臨的困境

1頻繁跳槽的人很難做好專業技能積累

一個人入職新公司的成長規律,大致如下:

1~3個月,熟悉部門工作節奏和領導管理風格,在團隊內的協作逐漸順暢;

3~6個月,熟悉業務,能hold住崗位職責,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進入磨合期;

1~2年,獨立負責一個區域/一個模塊/一項業務,跨部門協作遊刃有餘;

3~5年,在負責的領域有突飛猛進的成長,有過硬的能力和拿得出手的成績;

5~7年,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這個領域能獨當一面,具有重要性和稀缺性。

按照這個規律,想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必須經過長期的專業技能積累!怎樣算跳槽頻繁呢?很多企業的要求都是不能五年三跳!如果總是幹幾個月就跑,那你在每家公司最多也就熟悉了崗位、了解了業務。想通過跳槽獲取更高的薪資或者想跳去更好的公司,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成功案例或者拿得出手的業績表現,如何讓企業相信你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呢?

2、跳來跳去能力被質疑

簡歷上連續好幾段工作經歷都是半年左右的人,在求職中是不受歡迎的!HR第一反應就是穩定性太差了不能要,我怎麼知道你是主動離職的還是試用期沒過被辭退的?你連續幾家都只幹了幾個月就走,難道每家公司都有問題?我怎麼能確定你來我們公司就一定待得下去呢?

有人說我就是點子背接連遇到不靠譜的公司,頻繁跳槽是逼不得已!這種理由能說服用人單位嗎?能,但是很難!因為這也屬於能力問題,你對企業的判斷能力不行,你做選擇的時候過於草率!

如果你是剛出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還在探索自己的職業方向,那麼即使有幾次錯誤的選擇,企業還願意給你機會。如果你是在社會遊走了多年的老鳥,卻還在重複年輕人的試錯行徑,除非你有獨特的技能優勢和市場稀缺性,否則很難有企業願意拿自己的成本陪你一起試錯!

3、忠誠度低的人難得到重用

跳槽是職場人士的一項基本權利,大家可以不受束縛自由行使!但如果濫用這個權利,就會被企業認為忠誠度低!試問哪家企業會重用忠誠度低的人呢?

我們換個角度講,受重用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但肯定是忠誠度最高的。一個團隊裡拿最多獎金的人,成績給外人看肯定是最亮眼的,但並不一定是產出最多的。老闆會給忠誠的人分配更容易有產出的任務,能力強的人更可能讓他去攻堅。

所謂善戰無功、善醫無名,做了各種髒活累活、解決了很多棘手問題的能力強者,未必會得到嘉獎,因為外人看不到他的成績。所以,要想在職場上順風順水,基本的能力雖然是必備的,但更高的能力水平遠不如忠誠度有用!

在一家公司辛苦付出最後卻看著別人盆滿缽滿肯定心理不平衡要跳槽,如果這種情況重複幾次,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頻繁跳槽越得不到重用,越得不到重要越頻繁跳槽。與其跳來跳去被市場質疑,不如在一家公司定下來、用時間換取信任、努力做出成績證明自己!

4、不願紮根的人被認為不值得培養

為什麼企業更願意招學歷好的人?因為學歷好的人通常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刻苦自律的習慣,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可以持續成長,進而解決更多的問題。

很多人讀書時成績好不是因為智商高、記憶力好,而是因為在學習中掌握了理解知識的方法和記憶知識點的技巧,這些統稱為學習能力。走上社會以後,學習和提升靠的是積極主動,又因為要兼顧工作任務所以要更專注更自律。良好的學習能力和自律專注的態度從來就不是一天練成的!

讀書時在教室裡坐不住的人,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被各種各樣的「奶頭樂」所吸引,幹一會兒正事和同事吹一會兒牛B,一抬頭人不見了,不是在茶水間刷微博,就是在洗手間刷抖音。天天朋友圈半夜打卡彰顯自己加班多努力,周末不是打遊戲就是煲劇,結果一開會總結工作永遠是光努力沒成績。

狠不下心來鞭策自己主動學習,耐不下性子紮根沉澱,在上級眼裡培養這種人只會浪費資源,所以只能繼續平平無奇。

看到領導培養的那些人升職了加薪了,覺得自己付出卻不被關注、覺得領導不公正要跳槽,去了下一家發現領導還是不重視自己,後進公司的新人比自己薪資高、先進公司的老人比自己績效好,心理不平衡還是想跳槽。跳來跳去,灰頭喪氣!

頻繁跳槽不利於職業發展,那一直不跳槽呢?

二、過分穩定造就的短板

1、薪資被新人倒掛

7年以上不跳槽的老員工,薪資被新人倒掛屬於常事!在每年都有普調且持續增發期權和股票的大公司還好,在拿著死工資的小公司就比較糟糕了!當一個人的薪資遠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跳槽時就容易被其他公司認為能力和段位不夠!

比如,一個人願意拿著5000塊錢/月的工資在一個職位上一幹就是7、8年,說明他認可自己的能力就值5000塊錢/月不是嗎?當他想應聘一個月薪1W5的工作,可能簡歷篩選都過不去。這種情況太常見了,現實就是這麼冰冷無情!

2、成了現實版「溫水煮青蛙」

很多人在經歷了種種波折後終於在一家公司穩定下來,就會產生歇一歇的心態,結果這一歇就止步不前好幾年!外界環境風雲變幻,市場政策天天迭代,你覺得自己擁有實戰經驗幹出過成績,可是時代變了,戰場也變了,那些學校裡奔湧出來的年輕人腦子更靈活、精力更旺盛、成長更迅速!

職場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85後的高管、90後的老闆層出不窮,一浪接一浪。那些工作多年卻仍然不上不下的老員工,成為領導眼中混日子的老白兔。公司業務發展穩定還好,尚能保有一席之地。一旦部門或業務線有個風吹草動要縮減HC要裁員,打頭陣的就是這些老員工!溫水當然舒服,可是誰知道什麼時候風一吹、火一大就煮沸了呢?

3、跳槽受質疑

出去看機會,別家HR看到簡歷會懷疑這人能力有問題。這麼多年不跳槽突然要出來,怕不是被公司淘汰了吧?在一家公司一個崗位十年如一日重複造輪子很難有長進吧,不然早就晉升做高管了呀?待了這麼多年習慣了老東家的工作環境和節奏,來我們公司都是年輕人競爭激烈能融入嗎?

這些預設的偏見是過分穩定後想跳槽時擋在新機會面前的攔路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崗位JD覺得十分匹配投出去簡歷卻杳無音信的原因之一。

4、到了新環境不適應

換工作需要謹慎規劃,辭職需要當機立斷。在一個環境裡待得越久,越容易因為習慣產生依賴。走出職場舒適圈需要機遇,更需要勇氣!

當一個人終於狠下心跳槽去了新公司,發現上司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同事對作為「新人」的自己指手畫腳,這種感覺可以說是非常折磨了!看著那些晚上9、10點鐘依然在崗位上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忽然發現自己早已不是同他們一樣神採奕奕的精神小夥了!可是,生活還得繼續,自己不能逃避!

三、如何正確看待穩定性

穩定性是個中性詞,中國人講究凡事有個度,恰當的跳槽能幫助我們實現從薪資到職位的穩步提升,但過於頻繁的跳槽經歷會成為職業發展路上的負資產,讓我們在面對大好機遇時受挫無力!

我相信一定有那種特別牛B的人,10年跳十幾次,依然還在市場上備受追捧,可是這能說明什麼,說明我們都應該不考慮自身條件不顧及日後發展隨意跳槽嗎?個例的突出表現可以參考,但是不值得借鑑,我們畢竟都是普通的大多數!

公司的大小、所處的行業、負責的崗位、成長的空間、個人的勝任力等都對跳槽的時機有影響,什麼時候跳槽合適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服務業,1個月入門、3個月精通,半年成師傅,你說讓他在一家店待個5年再跳槽這不科學;而有些行業,如軍工類科研類,一個研究要出成果得10年以上,你讓他兩年一跳,這不是毀人不倦嗎?

我覺得最好是在在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系統性認識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把握每一次跳槽的機會,做好職業銜接,職業生涯才會更順暢!

{ 創作像木乃伊一樣幹的乾貨,做你職業發展的最強輔助 }

我是獵頭女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學生職業穩定性大多1-3年 缺乏理性職業規劃
    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未來我將選擇怎樣的生活?」直到學校在大四學年開設職業規劃課程,夏瑩和她的同學才真正開始琢磨這些問題。「但那時大家都忙著考研、找工作,哪有時間靜下來考慮未來到底要怎麼走,只能跟著應聘的大潮向前衝……」大四整整一年的求職結果令她大失所望,幾番應聘面試都敗下陣來。
  • 怎樣回答「你對職業發展有什麼看法」這樣的面試問題?
    「你對職業發展有什麼想法」,說白了,就是問你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是面試常見問題,十面九問,只不過問法各有不同,「你有什麼職業規劃」,「你未來三五年有什麼計劃」,「你能在我們公司幹多久」……其實都是一回事。
  • 活動度重要,還是穩定性重要,還是運動控制重要?
    不少朋友在後臺留言:我的客戶動作控制做不好,活動度也不行,穩定性也差,我應該怎麼去處理這些問題呢?小編的理解是活動度是定義在有限的活動範圍內能夠完成的最大關節動作,並且有著最少的束縛,在此狀態下如還能夠產生穩定性,我們就有了所謂的動作控制能力,一旦可以掌握並且控制身體的動作後,我們就具備了或跑或跳的移動能力。
  • 科研助理職業發展需進一步拓寬通道
    從現狀看,科研助理隊伍建設還存在著「流動性」與「穩定性」的矛盾。科研助理崗位是旨在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過渡性崗位,畢業生很少會把它作為一個長久的職業選擇,崗位人員流動性較大。而另一方面,科研團隊確實希望聘用或配備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及穩定性的人員來輔助科研工作,充實科研團隊力量。
  • 2020年,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
    邁進2020年,我國職業教育進入現代化發展關鍵之年,2020年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職業教育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巨大資源,是一支重要力量。職業教育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職業教育強國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調整同樣適用並包含職業教育。
  • 全球穩定性肥料發展現狀及主流產品盤點
    穩定性肥料市場快速發展亞太地區增速最快 我們常說的穩定性肥料是指在肥料的生產過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劑或硝化抑制劑,或者同時添加兩種抑制劑的一類肥料。通過添加脲酶抑制劑或硝化抑制劑,有效抑制氮肥在土壤中的化學轉化,延緩氮肥的釋放速率,最終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 高考生職業發展規劃——工業機器人方向!
    學什麼專業的職業規劃苦惱。 我國的高中生一般是15至18歲,正處於成人前期,它們的認知能力有了顯著發展,情感豐富但不穩定,個性傾向比較明顯,世界觀初步形成,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切實地開始考慮自己的前途,但他們對於某種職業的能力要求和具體工作內容並不了解,對未來的設想有時不切實際,主觀片面,也容易受到各種誤識和偏見的影響。
  • 香港人才對未來工作穩定性的要求增加
    香港人才對未來工作穩定性的要求增加 2014年中國與去年一樣,「獲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依舊是香港未來人才認為最重要的職業目標。與此同時,「獲取安全感和穩定感」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了15%。  優興諮詢中國及香港地區業務負責人齊曉峰表示,「過去,我們常常會在經濟不確定或不穩定的時候察覺到人才對工作穩定的渴望上升。現在的香港顯然不屬於這種情況,今年香港的經濟增長非常強勢。
  • 祝士明: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5年多來,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6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與40多個重點國家籤署了產能合作文件,與歐亞經濟聯盟籤署了經貿合作協定。在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80餘個。與100多個國家建立雙邊政府間科技合作關係,同時,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58個沿線國家千餘家企業參展,佔參展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 職業生涯規劃到底有多重要?一部《奪冠》讓你了解透徹
    電影中出現了多處體現體育運動員職業規劃的橋段,向陽君在這裡舉兩個例子:在郎平赴美之前,她跟陳忠和(黃渤飾)有過一段對話,她規勸陳忠和不要僅僅局限於當下陪練的小角色,而是要擴寬視野,往更高的目標看齊。可以說,陳忠和能有之後的輝煌成就,郎平的點撥也是功不可沒的。
  • 2018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2018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發布時間:2018-06-0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職業認同感對公務員幹事創業有何影響
    公務員的入職動機與其職業穩定性關係密切。要從公務員的入職動機和職業認同現狀入手,區別對待因勢利導,合理保持公務員隊伍的先進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關鍵詞】公務員  入職動機  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黨8800多萬黨員提出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 美國標準職業分類的新發展及其啟示
    美國對《標準職業分類》一共修訂了四次,形成了穩定的修訂周期,充分體現了標準性和民主性。2018版《標準職業分類》的結構共有四個層級,並且每個職業都有一個六位數的編碼,其修訂過程遵循了十條分類原則和六條編碼指南。通過以上分析,提出我國職業分類應加強分類方法的科學化、修訂周期的穩定性、修訂流程的標準性,並應利用好職業分類來提供職業指導。
  • 健身教練的職業發展有多廣!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今,健身教練是當下很時尚的職業,形象陽光、薪資高額、工作時間自由...但畢竟健身行業是剛剛發展起來的,很多人不敢輕易嘗試這一行,不少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學健身教練有前途嗎?健身教練有什麼職業發展前景?
  • 考試又多了兩門,「最佳職業」精算師到底有多難當?
    雖然現在許多資格證已淪為職場標配甚至被取消,但有一個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精算師。近年來,在美國十大最佳職業排名中,精算師也常得綜合第一,甚至號稱「金領中的金領」。這個職業到底在做什麼?北美精算師學會會員,友邦中國首席風險官林紅告訴界面,在其他行業眼中,精算師似乎就是整天埋頭於大量數據的隱士。
  • 網約配送員、網絡主播、全媒體運營師 新職業青年生存與發展情況...
    未來二年,願意繼續從事目前職業的青年佔77.2%;五分之一的青年職業穩定性差。   對新職業青年的觀念意識調查發現,新職業青年對家庭最為重視(91.8%),對生活滿意的遠高於不滿意的,然而,新職業青年的壓力比較大,認為自己壓力大的佔23.6%,較有壓力的佔45.0%;新職業青年對各機構、組織的信任度不高,近八成青年認同社會道德水平,然而有一半多的青年防備心較重,有社會參與經歷和有參與意識的新職業青年佔大多數,不到三分之一的青年認為社會
  • 孩子的職業啟蒙有那麼重要嗎?
    美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規定,職業指導從6歲開始,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興趣、專長、特點、能力等進行「自我認識」,要進行「教育與職業關係的探索」等等,不要吃驚,就是6歲!日本的職業啟蒙已經從小學前移到幼兒園,促使孩子從小思考自己將來有可能的發展方向。日本的幼兒園和小學經常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如小學生在社會課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參觀、調查等形式了解相關專業,選擇感興趣的學習課題開展學習活動,以達到促使學生思考未來的目的。
  • 職業教育行業發展機遇巨大
    、農村勞動者及其他社會成員提供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職業教育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對於完善教育結構體系,促進教育的大眾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HR: 你對未來有什麼職業規劃?成為管理者,可不是最佳答案
    在很多人的概念裡,職業規劃=職業晉升路徑, 當面試官問道這個問題時,下意識的就把自己期望的晉升路徑當成職業規劃和盤託出,那麼這樣回答究竟合不合適呢? 先來看看HR 問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問題的關注點HR選人,除基本原則"匹配"之外,最關注的是穩定性。
  • 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職業教育的意義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被視為一種底層的教育,一直是教育體系中的弱勢。社會各界尤其是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不足,不夠重視。但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完善,能夠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不僅在就業市場上受到青睞,更是獲得了社會的尊崇,現在國家也開始注重職業教育,進行大力擴招。每個人的成長,幾乎都要通過展現自身的職業能力來實現職業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