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女主戲」開山之作《甄嬛傳》的續作,《如懿傳》自開拍起,就備受業內外的關注。
該劇根據流瀲紫的小說《後宮·如懿傳》改編,由新麗傳媒出品,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辛芷蕾、童瑤、李純、鄔君梅、胡可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加盟。
宣傳造勢了近一年,從放出劇照和預告上看,無論是畫面、場景,還是細節、表演,都處處透露著「劇王」的霸氣。
原本,該劇定於今年年底,作為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的開年大戲播出。
然而近日卻有消息稱,因審批以及集數等原因,《如懿傳》將延後播出。
兩大衛視的跨年劇也將由《如懿傳》改為鍾漢良、江疏影、炎亞綸主演的都市劇《一路繁花相送》,暫定12月18日開播。
雖然很快,「挪檔」的說法就被官方否認了。
「《如懿傳》處於正常的後期製作和送審階段,播出時間從未確定,不存在挪檔之說。謝謝各方關注,謝謝所有支持《如懿傳》的朋友,定檔後我們會正式公布,敬請期待。」
但不得不說,從開拍前的萬眾期待,到如今議論與紛爭不斷,《如懿傳》真正播出後的收視與口碑如何,或許還得觀望觀望。
劇集注水、超高片酬、抄襲風波
《如懿傳》也沒逃出古裝劇的「三大魔咒」
「大IP+大明星+大製作」,同樣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如懿傳》,卻真真詮釋了什麼叫作「一波三折」。
剛剛開拍不久,央視新聞頻道就在「演員天價片酬」專題中,點名提到《如懿傳》兩位男女主片酬加起來合計1.5億,為影視製作的其他環節帶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
一下子就將該劇推上了風口浪尖。
之後,《如懿傳》又因「注水」嫌疑,再度引發關注。
《人民日報》此前曾嚴肅批評影視行業的「注水」現象,稱近幾年電視劇產業化追求商業利益,作品大多存在人為拉長「湊集數」等問題。近些時日,廣電總局也開始對劇集注水的電視劇嚴加管控。
據了解,《如懿傳》當初在廣電總局備案時,提交的集數為80集,預計拍攝時間為半年。但最後,劇集數量卻擴充到了90集,攝製組足足拍了近9個月,總導演汪俊甚至在微博上「抱怨」說自己「拍不動了」。
但真正讓《如懿傳》陷入輿論中心的,還是「抄襲」。
今年8月,網絡文學作家匪我思存在微博公開發聲,稱流瀲紫的《如懿傳》抄襲了自己的文字,就連錯別字也一塊兒抄走了。並放出了截圖鐵證。
隨後,有網友整理出,《如懿傳》除了抄襲匪我思存所著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冷月如霜》之外,還抄了《宮女談往錄》、《柔福帝姬》、《妻妾成群》、《隨園食單》等多部作品。
不僅如此,流瀲紫的前作《甄嬛傳》也被指出涉嫌抄襲《鬼吹燈》等小說。
近些年來,隨著IP改編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作品被影視化。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源源不斷的原著涉嫌抄襲問題。包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錦繡未央》、《花千骨》等多部熱播劇,都深陷其中。
隨著人們「原創」意識的提高,屢見不鮮的抄襲現象,逐漸點燃了觀眾心中的怒火。不僅新浪微博上出現了專門「反抄襲」的隊伍,就連豆瓣上,涉嫌抄襲的作品不論品相如何,也直接被網友們扣上了一星的帽子。
所以,表面光鮮的《如懿傳》,背後其實存在著諸多隱患。而它的前路究竟如何,或許只能等到播出後,才能見分曉了。
「大女主戲」、「宮鬥戲」泛濫成災
《如懿傳》想要突圍難上加難
如果說《甄嬛傳》講的是一個女人的成長,那麼《如懿傳》講的,就是帝王夫妻的婚姻故事。
周迅飾演的如懿與霍建華飾演的乾隆皇帝從青梅竹馬到帝王夫妻,一路攜手共同面對危機四伏的宮廷、共渡難關。
然而當他們終於得以一起坐擁天下時,兩人之間的情意和信任卻逐漸消失,婚姻也面臨破滅。但如懿依舊堅守美好回憶,恪守皇后職責,直到去世。
但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第一,《如懿傳》原著的評價並不好。
絕大多數看過原著的網友都認為,這本書的完成度不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甄嬛傳》非常相似,沒有實現創新與超越。
並且,人物塑造很是粗糙,大多劇情、人物行動都是為了虐而虐。
第二,距離前作《甄嬛傳》的播出,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年。這六年裡,各類題材的「大女主戲」、「宮鬥劇」層出不窮,觀眾也從最初的津津樂道變得審美疲勞。
尤其到了後期,「大女主戲」都成了變相的「瑪麗蘇」劇,例如孫儷主演的《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剛播出時引發了諸多關注,但到最後也都逃不開「所有男人都愛我」的套路,口碑嚴重下滑。
更何況,與當年的《甄嬛傳》相比,《如懿傳》所處的大環境,也並不是那麼理想。
觀眾的審美意識提高,對於電視劇的要求也愈發嚴苛,已經不是隨便拿一部熱門IP就能糊弄得過去的了。
所以,《如懿傳》能否複製《甄嬛傳》的成功,還很難說。
根據目前電視貓上顯示的信息來看,《如懿傳》播出時間為12月20日每晚19:33,播出平臺為江蘇衛視、東方衛視。
《一路繁華相送》播出時間為12月18日每晚19:33,播出平臺為江蘇衛視。
兩檔相撞,必有一「輸」。
不管《如懿傳》延播的消息是否屬實,但對於一檔長達90集的電視劇來說,如果目前仍處於正常的送審階段,顯然不太合理。
這背後,也暗示了該劇本身必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無論如何,《如懿傳》的遭遇還是給廣大從業人員提了個醒。對於電視劇來說,光有視覺、細節上的品質是不夠的,只有做到內容「乾淨」、劇情精煉、質量過關,才能真正讓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