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的古城是籠罩在薄霧中的,透過層層的細沙看見若隱若現的輪廓。古城的雨沒有夏雨那樣的傾盆之勢,有的只是拂過臉頰的細細的水珠。漁夫披著蓑衣戴著鬥笠,划著竹筏細水中撒下一縷縷細雨。孩童三五成群在家門口的空地,踩著積水的坑地,激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嬉笑聲讓這份寧靜多了些自由的韻味。
蘇州的古鎮是讓人忘不了的美好記憶,想知道蘇州有哪些古鎮嗎?一起來看看吧!
1.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擁有眾多名勝古蹟,建鎮2000多年來,依然保持著淳樸的江南水鄉風貌。與其它眾多的江南水鄉古鎮相區別的是,錦溪被稱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古鎮內主要有若隱若現的陳妃水冢,風鈴悅耳的文昌古閣,蛟龍臥波的十眼長橋及孝宗御賜金匾的通神御院,還有古蓮寺內的羅漢古松,相傳都是南宋時的遺物。
美食推薦:襪底酥、水晶膾
襪底酥:是蘇州的傳統特色點心。它是仿效宮廷的茶點製作而成的。襪底酥是一種薄薄的酥餅,上面有星星點點的黑芝麻,如納線的針眼一般,因此叫鞋底酥。
水晶膾:是宋代很火的一道涼菜,用魚鱗熬成。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中有詳細記錄:赤梢鯉魚,鱗以多為妙。淨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於鍋內慢火熬,候濃,去鱗,放冷,即凝。細切,入五辛醋調和,味極珍。須冬月調和方可。
2.同裡古鎮
五湖環抱,網狀河流將古鎮分割成七個島,風景優美,四面環水。在此可以品茗、聊天、聽曲、走三橋、坐遊船,享受慢節奏同裡等。水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名人雅士多,看似古色古香,卻又與現代相結合。
美食推薦:閔餅、退思餅、撐腰糕
閔餅: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初吃感覺和青糰子也差不多口味,但細細品味,它具有青糰子所沒有的一股青草和中草藥混雜的特殊味道,感覺很是特別。
退思餅:是較薄的小圓餅,在蘇州各式糕點中,它的口味不算出眾;表皮撒滿芝麻,看起來像市區麻餅的迷你版,正由於它小而薄,烘烤出來質地比麻餅更酥脆,嚼起來更香口,加上桂花提香,趁熱或放涼了吃都不錯。
撐腰糕:其實就是年糕,這種糕用糯米、粳米、紅糖和果仁、松子、紅棗拌和後,在籠格中蒸成,上面撒上桂花,吃起來甜津津,非常可口。
3.周莊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鬱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
美食推薦:蜆江三珍、青團、萬三糕
蜆江三珍:周莊水產以蜆江三珍最為出名,分別是鱸魚、白蜆子、銀魚。周莊鱸魚為兩腮,肉質自嫩鮮美,無芒刺,歷來為人稱道;白蜆豐腴肥美,水煮後加以佐料蘸食,清淡爽口;或是拿開水一焯,挑出蜆肉炒韭菜,又是一道典型的周莊美食;銀魚身體細長,銀白透明。肉質鮮美,炒蛋蒸蛋,氽湯做羹,皆成美味。
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吃在嘴裡更是清香滑糯。
萬三糕:周莊的特產萬三糕已有數百年歷史。鎮上鄒氏家族繼承祖業,生產各式糕點,因用料講究,品種眾多,片薄滑糯,入口即化。
4.木瀆古鎮
木瀆古鎮,被稱為「吳中第一鎮」。小橋流水、深宅古木,在一眾古鎮中別有一番情調。鎮上木光河等河道縱橫,和綿延的石駁岸組成了蒼古的水上風景。老街縱橫,古巷中深宅大院薈萃。在虹飲山房內有個大戲臺,乾隆六下江南每每來此看戲,宅子裡還展示著二十道皇上的聖旨。
美食推薦:䰾肺湯、棗泥麻餅、烏米飯
䰾肺湯:本該是斑肝湯,用的是太湖所產的斑魚之肝輔以火腿片、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制而成,菜中的魚肝細嫩,湯味清鮮,別有風味。
棗泥麻餅:是中國傳統名點,蘇式糕點。酥鬆的外皮包裹松仁棗泥餡料,外皮裹滿白芝麻。
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裡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後煮成的。
5.甪直古鎮
甪直古鎮有2500多年歷史,甪直境內水流縱橫,橋梁密布,有五湖之廳、六澤之衝之稱。古鎮內有41座歷代古橋,造型各異、古色古香,其中兩橋相連成直角的雙橋就有5處,令人叫絕。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唐代的寶聖寺,還有沈宅、蕭芳芳演藝館、王韜紀念館和鼎鼎大名的萬盛米行。
美食推薦:八角紅菱、甫裡鴨羹
八角紅菱:是菱角一種,其中又以八角紅菱最優,鮮嫩時味甘美,可作水果生食;老菱帶殼煮熟,性糯清香微甜。
甫裡鴨羹:系蘇州傳統名菜。唐代文學家陸龜蒙隱居故裡吳縣角直鎮,自號江湖散人,甫裡先生。隱居後,喜養鴨,常以鴨饌款待親朋,其烹製的鴨羹,最受歡迎,不同凡俗,並冠以甫裡,自享其樂,此菜名聲亦隨之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