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是垮掉的一代嗎?
當越來越多的90後進入職場,成為了很多領域的主力人員,他們開始撐起這個社會的運轉的時候!
我想這句話這句話應該是時候被推翻了!
並且,越來越多的90後,開始進入到科學家這一神聖無比的職業,比如今天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白蕊。
白蕊出生於1992年,是個典型的90後姑娘,自小就非常聰明好學,所以上學的時候各科成績都非常好。
上了高中後,白蕊愛上了生物這門課程,因為她的生物老師上課所講述的內容深深吸引到了她。
所以我們經常說,興趣對於一個孩子的學習能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慢慢的白蕊開始不滿足於課堂上和書本上的知識,他開始大量的閱讀課外的生物書籍,不斷的填補自己的知識量,所以不久後,她的高中生物老師經常被她問的啞口無言。
也正是因為對生物的這種興趣不斷激勵著前進,所以在高考填志願時,她把所有的專業都填成了生物學。
白蕊後來被武漢大學生物學院錄取,在入學的第一天,他就找到了武漢大學生物學院最有威望的生物學教授。
為了能夠跟隨教授學習,她只要一有時間就去實驗室幫教授做實驗,後來教授被她這種對生物學的熱愛所打動,不久後白蕊成為了武漢大學生物實驗室的主力成員。
轉眼來到大四,白蕊原本想要繼續留在武漢大學搞生物研究,可是她的老師建議她去清華大學深造,因為白蕊在生物學上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天賦,並且憑她的成績,保送清華大學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因為這樣,白蕊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而當時她的導師是國內生物學的頂尖教授施一公。所以可以想像到,能夠跟隨這樣一位教授學習,白蕊的生物學探索之路無疑又前進了一步!
在清華大學生物實驗室裡,白蕊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比如說在DNA剪接技術方面,在白蕊之前,中國生物界對於DNA剪接技術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但白蕊在做研究生的時候便突破了這個技術,從而年紀輕輕的她一下子便在中國生物界名聲大噪。
除了研究成果外,白蕊還在中國學術研究方面最有威望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要知道在這個雜誌上發表文章的都是國內科學領域的頂尖大牛,而白蕊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已經發表了五篇文章,可以說非常厲害。
而在完成學業上,白蕊更是用了極短的時間,碩博連讀只用了四年。
在完成了清華的碩博連讀之後,白蕊創建了自己的科研團隊,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實驗。
而從這一開始,白蕊開始了破解一個個世界難題之路。
比如說基因剪接機制研究,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世界生物界,很多生物學家一聽到基因剪接機制就望而卻步了。
而白蕊則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她帶領著團隊翻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經過了無數次反覆的實驗,期間失敗了無數次,最終他終於成功破解了瞬變下的基因剪接機制,破解了這個世界難題。
這個成果也被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雜誌中,一時間白蕊這個名字在世界生物界引起了大地震,因為這個時候白蕊還不到30歲。
當然,這還沒完,生物學中有一個世紀大難題——近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
這個難題比之前的基因剪接機制還要困難許多許多倍,因為這個項目不止難度大,而且非常複雜,但是同樣的,這個難題到了白蕊手裡後,便不再是一個難題了。
在白蕊和其導師施一公的突破下,這個困擾生物界無數年的世紀難題被破解,世界物理學界再度被這位只有二十幾歲的女科學家給震驚了!
而現在,白蕊也沒有停下來,她不斷的給自己調整方向,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難題。
所以生物界都在說:白蕊是中國最有機會得諾獎的90後女孩!
其實我們看白蕊的整個經歷,除了本身的天賦外,她對於生物的興趣也非常重要,因為有了興趣才會有熱情,而當我們學習一個學科,只要有的熱情,自然就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