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金九銀十」?鄧曉峰、傅鵬博等罕見「組團」調研,這一數據透露...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8月A股行情收官,最後兩個交易日,滬指一改前期盤整格局,一度站上3400點。隨著半年報披露完畢,懸在投資者心中的石頭落地。9月已來臨,A股是否開啟「金九銀十」行情?

種種跡象顯示「金九銀十」行情到來的概率在增加:史上首次,今年新基金髮行突破2萬億元!7月中旬以來,市場已調整1個多月,滬指即將突破一大關鍵壓力位,滬指資金線兩次回探2016年以來的箱體上沿或將獲得支撐,人民幣升值是否引發北向資金跑步進場?

目前投資者面臨著的巨大困惑是:中小創牛了1年多,很多科技股、消費股已暴漲很多倍,市場風格是否轉向滬市低位低估值藍籌股?目前究竟是牛市還是結構市?去年以來,一些機構抱團股走勢搶眼,如何跟隨機構的步伐而不被割「韭菜」?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在資金數據背後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上最新的操盤秘籍!

關鍵要點

1、北向資金:最近3個月裡,北向資金淨流入速度持續放緩,這與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有所背離。北向資金9月是否跑步進場?

2、重要股東增減持:6月、7月和8月,銀行股均出現了董監高增持的身影。8月,一隻銀行股被減持16億元也擋不住股價創新高的步伐,這是什麼信號?

3、大宗交易:英唐智控7月以來發生多次溢價率超過10%的大宗交易,另一隻暴漲近5倍的牛股竟被機構席位資金搶籌,透露什麼信號?

4、融資融券:融資客熱捧大藍籌,一些前期漲幅過高的品種出現了融資資金撤退現象。市場風格切換已展開?

5、主力資金流向:7月的券商、8月的大消費都堪稱是投資主線,都被主力資金押對了。8月主力資金悄然掃貨這三大低估值板塊。

6、機構調研:近一月來,A股處於調整之中,而機構投資者卻出現了調研高潮,甚至出現百億級私募明星基金經理親自參與調研的盛況,這背後透露怎樣的玄機?

人民幣持續升值,北向資金跑步進場?

神奇指標揭示「金九」將至?

7月北向資金的淨流向經歷了不多見的「大起大落」,激情過後,8月北向資金的「溫度計」有所降溫。據統計,截至8月28日,8月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近60億元,而4月~7月北向資金的淨流入規模都過百億元。

今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不過在最近3個月的時間內,北向資金的淨流入速度卻持續放緩,顯示北向資金與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有所背離。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日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的言論,判斷美國將維持零利率政策較長的時間。加上A股和港股聯動,資金繼續流進中國,預計人民幣未來三個月仍將維持強勢。」

在一些機構人士看來,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北向資金也不會無動於衷。國內某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投資者不妨關注航空股的機會。

不過某外資券商策略分析師日前向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對A股市場的影響不大,除非人民幣大幅波動,否則外資不會把匯率當成主要考慮因素,「股票本來就波動很大,如果匯率沒有大幅波動的話,短期的升值對股票來說影響很小,另外如果擔心匯率風險的話可以進行對衝。」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8日,北向資金在8月共現身於173隻A股的龍虎榜, 而7月、6月這一數字分別為243隻、126隻。

其中8月,北向資金龍虎榜累計淨買入的有95隻A股,累計淨賣出的有78隻A股。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8月北向資金龍虎榜席位淨買入額排名前10的公司出現了多隻農業股,包括正邦科技、龍大肉食、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等。

此外,8月北向資金龍虎榜席位淨買入較為集中的行業還有航天軍工板塊,相關公司包括中國衛星、航天科技、航天發展、航天彩虹、中航飛機、特發信息、航錦科技、航天電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資金在8月再次展現了喜歡「低買高賣」的投資風格。

從龍虎榜的數據來看,近期曾短線出現大漲的君正集團、亞光科技、雙匯發展、中信建投、北鬥星通、中糧科技、沃森生物、光啟技術等個股在8月均遭到了北向資金的大幅淨賣出。

從滬指走勢來看,由於一條壓力線的作用,7月中旬步入調整以來,已經1個多月,而滬指的資金線在7月6日向上突破2016年以來的箱體上沿之後,在7月底和8月底兩次回探箱體上沿,這是否意味著調整已近尾聲?

滬指走勢

創業板指走勢

另外,從中小創的資金線來看,目前處於2015年牛市的歷史頂部附近,顯示壓力較大,資金線要消化這個歷史頂部壓力,恐怕需要半年至1年左右的時間。這是否意味著市場風格會轉向股價處於底部附近的滬市低估值藍籌股呢?

雖然去年初以來,A股走出不少牛股,但是從滬指,以及中小創的資金線來看,市場依然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而那些暴漲的股票之中不乏機構抱團股,隨著新股上市不斷增多,這是否意味著挖掘低位機構抱團股成為一大有效的盈利模式。

8月增持減持均進入淡季

兩隻銀行股為何一個被增持一個被減持?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8月A股二級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801筆減持、105筆增持(按照公告日期,已剔除發生在8月之前但公告日在8月1日之後的增減持,但未剔除起始日期在8月之前、而最後增持日期在9月之後的區間增減持行為)。

而7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2188筆減持、289筆增持。由此可見,在經過了7月的減持高峰後,8月各路投資者減持力度明顯變弱,不過隨著市場震蕩,增持動力也不足。而其中仍有一些亮點值得關注。

增持方面,6月和7月,成都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均出現了董監高增持的身影。8月銀行板塊董監高增持再添新軍,上海銀行也加入了高管集體增持隊伍。

8月28日晚間,上海銀行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行長胡友聯、副行長、董秘等7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分別於2020年8月27日至28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8.21元至8.29元。本次買入股票合計超40萬股,承諾鎖定兩年。本次買入後,上述高管合計持有公司股票超96萬股。

上海銀行2016年11月16日上市。去年7月,上海銀行已經啟動一次穩定股價措施,截至今年1月5日,股東聯和投資累計增持金額約為6.00億元,股東上港集團累計增持金額約為12.55億元,股東桑坦德銀行累計增持金額約為4798萬元。三家股東合計增持金額高達19億元。

但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上海銀行依然不是市場主流熱點。今年以來公司股價跌幅達到8.03%,8月31日其股價為每股8.42元,而截至今年中期每股淨資產為11.45元,市淨率僅有0.73倍。

不過,重要股東、董監高的增持也並非只是相關股東的自彈自唱。在公司合規經營的情況下,增持會給市場傳遞信心,對一家公司市值管理有著積極作用。

如7月23日晚間,成都銀行發布公告稱,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12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增持該行股份31.56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7.76元至9.35元,合計增持金額261.31萬元。

增持完成後,成都銀行股價出現上漲,8月其股價漲幅超20%。公司8月28日收於每股10.25元,價格已經高於每股淨資產。

總體而言,對比科創板、創業板為代表的新經濟板塊,近兩年作為傳統行業代表的銀行板塊長期處於估值低迷。整體PB估值已經跌至了0.70倍左右,處於歷史底部位置。

萬聯證券指出,當前銀行板塊估值已經處於低位,或已經充分反映了資產質量的壓力。部分風控良好的個股,穿越了過去10年經濟增長的波動,仍能保持較高增長的公司,預計在本輪周期中仍將表現相對強勁。維持板塊波段向上的判斷,結合當前板塊較低的估值,板塊股息率在4%~5%之間,部分個股股息率接近6%,對比未來低利率環境,仍有吸引力。綜合考慮短中長期的影響因素,推薦經營穩健的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和工商銀行。

減持方面,同樣是銀行股,寧波銀行就獲得了減持待遇——不過,它的股價在銀行板塊中鶴立雞群,而其減持方也大名鼎鼎。

雅戈爾8月11日晚間公告,2020年8月3日~8月11日,公司出售寧波銀行4921.22萬股,交易金額為15.95億元,產生投資收益7.05億元。截至8月11日收盤,公司持有寧波銀行7.47億股,佔其總股本的12.44%。

寧波銀行中期每股淨資產為16.99元,其市淨率超過2倍,在銀行板塊中鶴立雞群。華泰證券指出,寧波銀行是中國最優秀的銀行之一,機制優越、戰略先行,有強大經營韌性和持續成長潛力。其ROE高而穩定,資產質量優異。這或許能說明寧波銀行一直享受到市場估值溢價的重要原因。即使是雅戈爾的減持公告,依然沒有影響到公司股價的走勢,公告後(8月12日)至8月28日,寧波銀行上漲9.99%,創出歷史新高。

總之,重要股東增減持雖然會對市場信心產生一定擾動,但最終決定長期走勢的仍是公司經營、基本面好壞。

英唐智控7月來頻現溢價交易

暴漲近5倍大牛被機構掃貨透露何種玄機?

截至8月28日,8月一共20個交易日,比7月少了2個交易日。

大宗交易市場上,8月共發生1855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27.05億股,成交金額426.25億元。其中119筆溢價成交,400筆平價成交,1336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佔比為6.42%。

相比之下,7月共22個交易日,發生3108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57.72億股,成交金額895.71億元。其中247筆溢價成交,320筆平價成交,2541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佔比為7.95%。

由此可見,8月大宗交易趨於平淡,且溢價成交比例繼續下降。

在8月出現溢價交易的個股中,有17筆交易溢價率超過10%。

溢價率最高的是8月19日的龍星化工。當天龍星化工發生了1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6660.75萬元,成交價5.89元。當日收盤報價5.06元,跌幅5.42%,成交金額2.04億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額佔當日成交金額32.67%,溢價16.40%。買方營業部為國泰君安瀋陽黃河南大街證券營業部,賣方為申萬宏源西部瀋陽太原南街證券營業部。

從基本面來看,龍星化工今年以來表現不佳。龍星化工發布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9億元,同比下降31.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3.09萬元,同比減少69.98%。國內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降低25.85%,國外銷售收入同比降低67.30%。龍星化工表示,報告期內,由於受疫情影響,炭黑出口呈量縮價跌的趨勢。

龍星化工的走勢近年來一直不佳,K線圖上,年線出現了連續五年下跌。今年以來跌幅達到16.43%。8月28日,龍星化工收於每股4.73元,大宗交易接盤方被套19.69%。

另一隻溢價交易活躍的個股是英唐智控。而且它不僅是一次溢價交易,7月以來英唐智控連續發生多次溢價率超過10%的大宗交易。但與資本市場上的活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家公司基本面較為複雜。

上述消息是利好,但英唐智控本身歷史遺留問題卻依舊不少。記者發現,去年11月的公告顯示,實控人胡慶周質押率達99.6%。而在去年胡慶周還多次因質押逾期被動減持。胡慶周一直在謀求由賽格集團入主英唐智控,如果成功,公司實控人將由胡慶周變更為深圳市國資委。但時隔一年多仍未成功。

無論龍星化工還是英唐智控,單筆發生高溢價大宗交易或有偶然成分(如因雙方事先協議約定價格、當天二級市場卻出現大幅下跌從而被動推高了溢價率)。而一些二級市場成交不活躍、基本面也沒有明顯亮點的公司,投資者還應保持長期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專用席位對大宗交易的參與度往往比營業部席位更吸引市場目光。8月機構席位參與了448筆大宗交易的接盤,即8月24.15%的大宗交易由機構接盤。而6月,機構席位接盤比例為26%。機構參與大宗交易的熱情有小幅下降。

科技股、新經濟是機構席位最愛接盤的品種。如吉宏股份8月21日大宗交易平臺共發生28筆成交,合計成交量756.50萬股,成交金額2.80億元。成交價格均為36.95元,相對當日收盤價折價15.08%。機構專用席位共出現在23筆成交的買方席位中,合計成交金額為2.00億元;賣出席位全部是中泰證券贛州新贛州大道證券營業部。

半年報顯示,吉宏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19.17 億元,同比增長37.42%;實現歸母淨利潤2.58 億元,同比增長 74.33%。其中,跨境電商業務實現營收10.94 億元,同比增長96.62%,實現歸母淨利潤1.66 億元,同比增長122.81%。

儘管有股東減持,吉宏股份依然表現搶眼。去年以來其漲幅近500%,且在8月27日創出歷史新高。

華西證券指出,吉宏股份是國內少數深耕網際網路精準營銷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精細化運營將二類電商做大做強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相比在電商平臺開店的一類電商模式,二類電商的模式賦予商家更高的自由度及更低的開店成本。二類電商的模式將越來越受到 B2C 中小商家的青睞,吉宏的跨境電商買量營銷模式空間廣闊;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一般而言,機構接盤大宗交易往往是折價,獲取一定的安全墊。但與此同時,機構在品種選擇上也非常謹慎,或業績突出、或往往在行業中有獨特亮點。對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密集接盤的個股,投資者可給予更多關注。

融資客熱捧大藍籌

兩隻創業板註冊制新股驚現大額融券

8月A股市場萬眾關注的事件,莫過於創業板註冊制的正式落地。在正式實施註冊制後,創業板借鑑了科創板經驗,新股上市首日即可被納入融資融券標的,無形中增加了券源的供給,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8月的融資融券市場因此出現了明顯變化。首先,融資增加額相比7月出現放緩;其次,融券端部分創業板新股成交活躍,引起了市場強烈關注。

個券方面,券商板塊在融資端表現活躍。8月1日~27日,東方財富、中信證券分列區間融資買入金額前兩位。東方財富共發生334.21億元融資買入,320.69億元融資償還,融資淨買入金額達到13.51億元。中信證券共發生285.23億元融資買入,279.42億元融資償還,融資淨買入金額達到5.82億元。此外,財通證券、中信建投分列融資買入金額的第7、第11位,區間融資買入金額分別為116.06億元和100.52億元。

但從融資淨買入的角度來看,除東方財富外,券商板塊表現並不十分突出。8月1日~27日,融資淨買入指標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東方財富。第二名卻是正邦科技,區間發生融資買入83.28億元,融資償還72.04億元,融資淨買入金額為11.24億元;第三名為牧原股份,區間發生融資買入67.32億元,融資償還56.94億元,融資淨買入金額為10.38億元。

除此之外,兩隻知名白酒股8月融資交易數據也表現搶眼。五糧液8月以來一共發生87.70億元融資買入,79.72億元融資償還,融資淨買入金額達到7.98億元。貴州茅臺一共發生101.82億元融資買入,95.04億元融資償還,融資淨買入金額為6.78億元。

不過,一些前期漲幅過高的品種出現了融資資金撤退現象。中國中免、招商銀行、光大證券分列融資資金淨流出前三名,8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金額分別為-9.66億元、-9.45億元和-6.13億元。

總體而言,8月融資端交易最活躍的依然以熱門品種(如券商)、核心資產(如大消費)為主。截至8月27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第一至第五分別為中國平安(239.75億元)、牧原股份(159.38億元)、中信證券(151.75億元)、貴州茅臺(144.57億元)和東方財富(133.19億元)。

融券方面,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8月24日18隻創業板註冊制新股。

交易所數據顯示,18隻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首日全部出現融資交易。同時還有兩隻新股上市首日出現融券交易,分別是安克創新、聖元環保。且兩隻個股在上市首日收盤後的融券餘額均已超過融資餘額。

安克創新8月24日發生2.34億元融資買入,融券賣出252.23萬股。當天融資餘額和融券餘額分別為2.34億元和3.70億元。25日~27日一直維持融券餘額大於融資餘額的狀態,27日收盤融資餘額和融券餘額分別為2.54億元和3.09億元。

聖元環保情況類似。8月24日發生1.07億元融資買入,融券賣出520.48萬股。當天融資餘額和融券餘額分別為0.90元和2.39億元。25日~27日一直維持融券餘額大於融資餘額的狀態,27日收盤融資餘額和融券餘額分別為1.22億元和2.55億元。

兩隻創業板註冊制新股的融券表現引發了市場的強烈關注。安克創新8月28日收於每股127.8元,較8月25日高點168.99元下跌24.37%。聖元環保8月27日、28日跌幅均超過18%,28日收於每股44.39元,較25日高點79.90元下跌44.44%。

創業板新股上市不設漲跌幅限制、且戰略配售股股東上市當天便可出借個券,為融券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土壤。不過對投資者而言,操作的價位、時機把控均非常重要,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雙向交易相比單向交易,更有利於市場均衡博弈並發現個股投資價值。

主力資金先後「押對」券商、大消費

8月又重點瞄準這三個低估值行業

回顧下半年以來的A股行情,7月的券商、8月的大消費都堪稱是投資主線,而6月、7月主力資金恰好先後分別重點「押寶」了券商、消費。

展望9月市場,又有哪些行業已成為主力資金潛伏的對象呢?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8日,主力資金8月淨流入排名居前的公司出現了多隻銀行股。

其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分別排名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的第一、第三位、第五位。與此同時,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等銀行股8月的主力資金淨流入排名也較為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經公布中報的銀行股來看,今年上半年銀行板塊的業績整體下滑。不過這似乎並不妨礙機構對板塊的看好。近日,東吳證券銀行團隊就板塊發布觀點稱,銀行股中報盈利同比下滑,源於信用減值計提大幅增加。三季報預計仍將下滑,但降幅位於合理範圍內。而市場預期已先行觸底,且行業盈利下滑做實資產質量,外部經濟復甦確認。因此,看好行業中報落地後的估值回升。

除了銀行板塊之外,保險行業的新華保險、中國太保;汽車行業的華域汽車、宇通汽車、福耀玻璃也是8月集中淨流入的方向, 而這些行業均有估值低、此前漲幅不大的特點。

8月機構調研次數逆勢暴增58%

私募大佬親自出馬調研路徑曝光

6月、7月,機構調研經歷了低迷。而到了8月份,機構調研逆勢增長58%,而且創業板個股尤其受關注。在創業板註冊制的背景下,百億級私募明星基金經理親自參與調研的盛況背後透露了怎樣的玄機呢?

近一月來,A股市場處於調整之中,而機構投資者卻出現了調研高潮,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機構調研次數出現大幅增長,機構在8月份調研次數為13322次,較7月增長了4915次,增長幅度為58.46%。其中主板2242次,較7月增加了624次,增長幅度為38.56%;中小板為6121次,較7月增加了2115次,增長幅度為52.79%。由於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在8月份,機構投資者對創業板公司進行了4276次調研,較7月增加了2383次,增長幅度為125.88%。

不過機構投資者調研上市公司的家數卻出現減少的情況,8月期間機構投資者對301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較7月減少了58家。具體來看,調研主板上市公司58家,減少16家。調研中小板公司122家,較7月減少24家。而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公司是機構投資者最關注的,8月合計106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機構投資者的調研,較7月增加了11家。

從調研行業來看,計算機軟體位居第一,其次是食品,第三的是電子設備製造。而之前受市場關注的半導體行業受機構關注程度降到了第四位。第五位是電子元件,第六是醫療器械。

在計算機軟體板塊中,中科創達位居第一,接待了261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其次是科大訊飛,接待了166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第三是柏楚電子,接待了154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之後是啟明星辰,接待了149家機構的調研。

而從整體調研情況來看,宏發股份接待了380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其次是洽洽食品,接待了333家機構的調研。第三的是兆易創新,接待了326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之後是歌爾股份、華測檢測、一心堂、中科創達。

在8月的私募調研中,淡水泉是最勤奮的,合計參與33次調研,涉及上市公司32家,其中比如涪陵榨菜、海信家電等牛股。

另外,高毅資產在8月合計調研了27隻個股,其中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鄧曉峰以及孫慶瑞都曾親自參與多隻個股的調研。上海盤京投資在8月合計調研了25隻個股,其中公司核心人物莊濤曾親自參與對部分上市公司的調研。

在百億級私募調研名單中,8月25日,在立訊精密的調研中,包括高毅資產鄧曉峰以及孫慶瑞,景林資產的蔣彤,以及睿遠基金傅鵬博等都親自參與調研。高毅資產孫慶瑞在8月22日親自調研了南極電商,其中機構投資者對公司在半年報中提到「南極數雲」尤為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21日歌爾股份的調研中,多位頂級私募大佬親自參與調研,其中包括上海高毅資產鄧曉峰,上海盤京投資莊濤,上海彤源投資管華雨,北京源樂晟資產呂小九,上海世誠投資陳家琳等。

記者:王海慜 王硯丹 楊建

編輯:吳永久

視覺:陳冠宇

排版:吳永久 馬原

相關焦點

  • A股迎「金九銀十」? 新基金髮行已破2萬億 明星私募罕見組團調研
    A股是否開啟「金九銀十」行情?種種跡象顯示「金九銀十」行情到來的概率在增加:史上首次,今年新基金髮行突破2萬億元!7月中旬以來,市場已調整1個多月,滬指即將突破一大關鍵壓力位,滬指資金線兩次回探2016年以來的箱體上沿或將獲得支撐,人民幣升值是否引發北向資金跑步進場?
  • 「金九銀十」是買房的好時機嗎?一文看懂開發商的套路
    金九銀十一直是傳統樓市旺季,哪怕是在市場不景氣的年份,成交量也總會在這個季節有一波相對的衝高。然而從8月份市場的成交數據來看, 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量持續走低,同比下跌4%,環比下跌6%。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10%,同比下跌7%。
  • 「金九銀十」廣州樓市怎麼走?專家這樣說
    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 黃韜:金九銀十「量高價穩」今年受疫情影響已不存在「金九銀十」的說法,沒有「小陽春」,也沒有「678淡季」,只有疫情好轉後的「衝衝衝」。所以678三個月的銷售面積同比都大幅增加。至於樓價,二手住宅屬於「跌停」,一手住宅仍屬於「結構性上漲」,實際上是平穩的態勢,有少量的一手住宅價格輕微上漲。
  • 車市「金九銀十」難綻放金光銀彩
    車市「金九銀十」難綻放金光銀彩 2014-10-29 16:02:57來源:新民晚報作者:責任編輯:魏巍   「金九銀十」,近年來一直是車市的高峰
  • 「金九銀十」的市場,因什麼而生?
    最近做銷售的,應該都聽你們領導提起過「金九銀十」這個詞彙。最近經常外出的,也應該看到,高速路上來往著滿載車輛的運輸車。最近逛服裝商場的,也應該注意到,商場在大量囤貨。這些商人為什麼一直在囤貨,他們到底在準備什麼?因為他們需要面臨即將到來的火爆市場:金九銀十!
  • 武漢樓市「金九銀十」這三類樓盤或有驚喜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樓市9月份預計將有67盤入市,多個熱門老盤開始加推,數據面來看,整體市場火熱程度明顯提升,但真的會是這樣嗎?喜憂參半!三季度信貸環境持續收緊自今年730政局會議之後,想必大家頻繁被央行刷屏:央行副行長說房貸利率不會下降。並且武漢首套房貸利率最高上浮又重返30%。
  • 瀘州房價逐漸回穩 「金九銀十」去庫存仍是關鍵
    「金九銀十」各樓盤之間的競爭將加劇,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房購房窗口期。 備戰「金九銀十」,去庫存仍是主旋律 當前,各樓盤除了爭取在淡季有所收穫外,更多地則在為下半年未雨綢繆。
  • 打破「金九銀十」定律 上海年末二手房市場火爆
    原標題:打破「金九銀十」定律 上海年末二手房市場火爆  (經濟觀察)打破「金九銀十」定律 上海年末二手房市場火爆  中新社上海12月24日電 (記者 繆璐)樓市一般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今年上海並沒有遵循這個規律
  • 金九銀十廣州樓市AB面
    與中秋節一同來臨的,還有樓市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二者疊加,按照以往慣例,此刻正是購房者買房的高峰期。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廣州天河、海珠、荔灣、南沙、從化等地多個樓盤發現,售樓處整體表現平淡,除部分優惠力度較大的樓盤可見十來位看房客以外,大多數樓盤人影稀疏。
  • 金九銀十和千人搖號背後,這才是逆轉效應的源頭
    文|孫思思轉眼間,樓市金九銀十已然過去,還有不到兩個月,2020就到了終點。原以為,今年的上海房地產市場,會是在疫情影響下蕭條的一年。怎料,市場卻在半程發力,住宅土拍持續升溫,市場情緒翻湧,二手成交已經看齊2016年,而今年新房交易的「金九銀十」的兩個月也含金量十足,為上海樓市貢獻了一波又一波亮眼數據!
  • 國內樓市寒流湧動 昆明「金九銀十」仍在但成色不足
    每年的9月、10月是樓市傳統的銷售旺季,但今年國內多個重點城市都在反映「金九銀十」期間商品房成交量不如預期,那昆明樓市又如何呢?雲南房網整理了銳理機構的數據發現,今年9月和10月昆明的商品房成交量仍然比較高,兩個月賣出了239萬平方米,尤其是9月份的成交量達到今年前十個月最高,算得上是「金九銀十」,但成色卻明顯不足,因為9月的成交量雖然最高,卻也只比7月和8月多了5萬平方米,而10月份的成交量在前10個月裡只能排在第5位。這一方面說明今年昆明「金九銀十」成色不足,另一方面說明昆明房地產銷售的季節性變化在進一步被「熨平」。
  • 義烏房產坐標百科|「金九銀十」是什麼現象?
    步入十月,相信不少房產圈的萌新們都聽說過金九銀十這一術語,房產銷售總說樓市迎來「金九銀十」買房好時機那麼金九銀十到底什麼意思呢?所謂金九銀十就是:意思是指九月和十月是房子最暢銷的時間,在這兩個月購買房子的人非常多,銷量比較快。而且銷量越快,價格也就越高,隨之而來許多售樓處都會在九月和十月這兩個月開始搞各種活動,包括促銷、買一送一等,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買房者,以提高銷量。金九銀十能信嗎?
  • 房地產「金九銀十」黯然失色
    「金九」不再,行業去化壓力仍巨大 金秋九月,秋高馬肥,蟹肥膏黃,宜遠遊、聚餐,更合適買房。 傳統「金九銀十」的購房旺季,九月份卻沒有「金」起來。 據克而瑞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九月份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1905.6億元,同比增長29%。
  • 「金九銀十」買什麼 除了買車買房,TCL空調黑科技新品值得期待
    「寶馬3系降價,金九銀十給錢就賣」;恆大再次高舉促銷大旗,能否帶來「金九銀十」;「開發商資金吃緊 這是個特別的「金九銀十」;看完近期的新聞資訊,才知道全行業已經迎來了「金九銀十」促銷時段。每年的「金九銀十」都是全行業降價促銷的黃金時段,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物品的時候,最好也是盯緊「金九銀十」這個時間段入手。既然都提到了「金九銀十」,那麼最近有哪些新品好物是值得各位消費者入手的呢?這幾天去看電影,看到了TCL空調即將發布TCL T睿金櫃機的消息。並且劇院熒幕註明是TCL空調&國美聯合發布的新品。
  • 恆大放大招搶收「金九銀十」 祭出恆大史上最低折扣
    據了解,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營銷大會上定下了每個月銷售目標1000億的目標,「金九銀十」要賣2000億。記者了解到,此次優惠活動從9月7日開始,持續至10月8日。特別是每年「金九銀十」,恆大都會展開價格攻勢,僅2019年「金九銀十」,恆大就賣出1734億,為當年業績猛增奠定基礎。進入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房企面臨銷售及融資的雙重壓力。「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大房企降負債的壓力越來越大。恆大打響了讓利促銷的第一槍,可以說是一個很明顯的樓市信號。」分析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