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因價格低、能耗低,易於操作、出行便捷,又不需要辦理牌證、投保繳稅,備受群眾青睞。但由於車輛生產、銷售源頭監管和群眾日常出行管理缺位,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丟失難查找、被盜難破案,失控漏管、亂象環生,飽受社會詬病。
市中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試點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積極回應社會期盼,在加強和改進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方面做了有益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試點先行 好事要辦好。2019年8月26日,山東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市中區作為棗莊市唯一試點區,3個多月的試點工作初見成效,社會反映良好。
同年12月1日,棗莊全面啟動電動自行車掛牌工作。副區長、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侯偉親自部署,要求各有關警種和派出所將其作為全局重點工作,淡化警種意識,強化警察職能,融合警務資源,加強協調配合,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切實把電動自行車免費登記掛牌這一惠民利民的「好事辦好」。
截至5月25日,全區累計登記掛牌22.4萬輛,登記掛牌率達37.87%,始終處於全市領先位置。
以民為本 服務無止境。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聲、屏、報、網等媒體和「兩微一博」等平臺,大力宣傳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的標準規定和相關政策,最大限度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二是擴大服務網絡。按照「全面覆蓋、就近辦理」原則,依託車管所、交警中隊以及派出所、警務室等設置服務點30處,形成網格化服務網絡,實現「警務工作開展到哪裡、電動自行車掛牌業務就延伸到哪裡」的良好局面。各派出所還主動協調鎮街、村居、學校和企事業單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三是推行自助辦理。通過微信公眾號「棗莊交警」「棗莊公安微警務」等網上服務平臺受理、審核,並提供郵寄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拿到號牌。
小案偵防 助力「大平安」。全區公安機關將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與社會治安巡邏、道路交通巡查、小案偵防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斷加強日常管理,服務全區平安建設工作。
今年以來,文化路、振興路、勝利路、解放北路等派出所已累計查處涉及電動自行車有關案件1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名,追回群眾丟失、被盜電動自行車13輛。5月27日,分局在文化路派出所舉行退贓大會,集中返還被盜電動自行車,以「破小案」促「大平安」,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電動自行車集中掛牌日期延長至8月31日
(來源:棗莊市中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