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捐助的孩子在臨沂市科技館各個展館參觀,學習科技知識。
「機器人還能玩轉魔方呀!」「太空人就是這樣登月的呀!」31日上午9點,來自臨港區和莒南縣的13名貧困兒童及家長參觀了臨沂市科技館,近距離體驗了一番神奇的科普之旅。
在市科技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孩子們首先參觀了天文展廳,「這是中國探月工程月壤母本,月球上已知礦物有100多種,如果將其全部開發利用可滿足人類1萬年以上的供電需求。」講解員高月細心地給孩子們講解著,而孩子們全都衝到最前面,趴在展品前,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
隨後,孩子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看了魔方機器人「靈靈」復原任意一個被打亂的三階魔方。「哇,機器人真厲害,一分鐘就能把魔方復原。它的『眼睛』能辨別魔方每個塊的顏色呢。」莒南縣11歲的張農曦說,他最崇拜機器人。
參觀完天文展廳,科技萬象展廳也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他們身臨其境地體驗了暴風來臨時的感受,在「極地世界」前,孩子們的影像出現在前方的投影畫面中,穿越時空,與北極風光融為一體。
最讓孩子們難忘的還是在球幕影院觀看的電影《卡羅卡的魔法大堡礁》,視銀幕如同蒼穹,感覺自己完全置身於影片中的大海中一樣,如臨其境。在夢幻劇場,大家欣賞了劇目《孫子兵法》,真人表演和虛擬實境讓孩子們很難分清哪是真哪是假,體驗到了高科技的神奇。
「原來科技館這麼好玩呀,回去好好跟我的同學講講,我今天見到的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神奇了!」參觀結束後,臨港區的許秋寧高興地說,話語裡還是意猶未盡。
據了解,臨沂市科技館是全市青少年的科學聖殿,憑藉科學的布展、豐富多彩的展教活動和規範的運行管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被科技館界譽為「山東第一個擁有完備功能的現代化市地級科技館」,先後被授予優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等,是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
臧慧軒:爸爸專門藉手機拍照回家讓妹妹也看一看
在臨沂市科技館的天文展廳裡,共設有17件天文科普展品。每到一處,來自臨港區壯崗鎮臧家莊子村、10歲的臧慧軒看得特別認真,她總是跟在解說員的身邊,生怕錯過了一個細節。在與解說員互動中,臧慧軒也是積極參加,主動回答問題。
「有不明白的,我得好好問問阿姨,回家還得講給妹妹聽呢。」臧慧軒說,爸爸之前一直在青島打工掙錢,後來妹妹得了白血病,爸爸只能回到老家照顧妹妹。說起媽媽,臧慧軒低著頭,小聲地說道,媽媽走了。
說起妹妹,臧慧軒的話又多了起來。她說,妹妹讓她在臨沂市科技館要好好看看,回家後講給她聽。「妹妹特別想來,可她的身體哪裡也去不了。」臧慧軒說,妹妹從小就喜歡看夜空中的繁星,總是問這顆星星叫什麼名字,那顆星星為什麼這麼亮,「她的那些問題其實我都回答不了。」
「這裡有好多望遠鏡啊!」臧慧軒一邊說著,一邊輸入與自己的生日相關的信息,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對應的星座介紹,也能顯示對應的星空狀態。「我也要幫妹妹算一下,回家告訴她,她一定很高興。」
臧慧軒說,為了能讓妹妹感受得更真實,同行的爸爸還專門找鄰居借了一部智慧型手機。「是可以錄像拍照的手機,到時候妹妹就能看到了。」臧慧軒告訴記者,等回家了,自己要當妹妹的解說員,把自己看到的,爸爸錄下來的,一起講給她聽,希望妹妹看到這些,病能好起來。
董慧雨的爺爺:這次進城跟孩子「沾光了」
第一次來臨沂遊玩的不光是貧困孩子們,還有陪同他們一起來的家長們。每個貧困兒童的背後都有一個充滿悲情的家庭,這些家長也同樣過著悲苦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進城觀光遊玩簡直太「奢侈」了,如果不是孩子們參加新年圓夢活動,恐怕他們沒有這樣的機會。
1月31日早上,來自莒南縣和臨港區的孩子和家長們早早來到臨沂市科技館,看著眼前的高樓林立和沂河風光,家長們也不禁感慨:「臨沂如今建設得這麼美,不是今天有機會來親眼看看,還真不知道。」「我這孩子最喜歡科技類的東西,在家也總愛鼓搗一些小玩意,這回能來科技館參觀,我都替孩子高興呀。」臨港區孫崇翔的爺爺說。
在球幕影院觀影后,臨港區董慧雨78歲的爺爺說:「別說孩子們喜歡這裡,我這老頭子都覺得真不錯。我一輩子沒進過城市,最多去過縣城,這回也跟著孫女『沾光』了。」莒南坊前鎮崔玉偉的姑姑則一個勁地誇科技館好,讓孩子們開闊了視野,而自己活了40多年,也是頭一次到這麼「高級」的地方參觀。「要不是你們搞這個活動,恐怕我們這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崔玉偉的姑姑對記者說。
6歲魯統粉:夢幻劇場太神奇讓人很難辨真假
在臨沂市科技館的夢幻劇場裡,參與新年圓夢活動的孩子們,觀看了一場集真人表演與高科技虛擬實境相結合的劇目《孫子兵法》。
劇目開始時,解說員就給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觀看劇目中,數一下有多少是真人表演的。帶著這個問題,孩子們認真觀看起來。該劇以臨沂市銀雀山漢墓挖掘現場為背景,以兵聖孫武和孫子兵法為主題,以孫武和孫教授為主要角色,以兵法發現、誕生和演繹及國之瑰寶為故事線索,將夢幻劇場的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其中。
「那個穿一身白色西服的叔叔,到底是不是真人啊?」在觀看過程中,來自臨港區壯崗鎮壯崗西村、6歲的魯統粉實在分不清真假人來,「我知道了,那個舞劍的叔叔肯定是真人。」魯統粉發現一個真人後,興奮地喊了起來。「啊,真人叔叔怎麼又不見了?」剛剛確認舞劍的叔叔是真人,轉眼又消失了,這讓魯統粉想不明白。
而實際上,該劇中穿白色西服的孫教授為虛擬人物,舞劍的孫武為真人表演,真人演員根據燈光等提示,與虛擬的孫教授互動配合演出,讓人難辨真假。
「哇,原來只有一個真人啊,真是太神奇了!」魯統粉說,她一直以為有很多真人在表演的。「我還是頭一次看呢,真好看。爸爸,你看著有幾個真人啊?」離開夢幻劇場時,魯統粉還在和爸爸討論著……
李常紅:凌晨2點多就起床準備來臨沂
在新年圓夢活動舉行前兩天,志願者們把來臨沂的消息通知了孩子們。對很多第一次來臨沂的他們來說,還真是個大事。頭天晚上,好幾個孩子激動得睡不著覺,有的孩子凌晨2點多就起床了。
臨沂是什麼樣呢?兩天前,臨港區的董慧雨就一遍遍在心中想像臨沂的樣子,她只覺得兩天時間太長了,恨不得眨眼就能到臨沂看看。1月30日晚上,她早早就上床睡覺,因為要準備第二天到臨沂,可是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著了,凌晨兩點,她就醒了,這是她第一次失眠,是為了第一次到臨沂城。
家住沂水縣諸葛鎮西坡莊村的李常紅也是凌晨2點多就起床了。李常紅的爸爸李壽剛從小腿腳就有毛病,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他的媽媽精神失常、智障、右手殘疾,還有癲癇,這讓本就經濟條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
「常紅都10歲了,連縣城也沒去過,更別提市區了,所以,這次出門他特別激動,凌晨2點半就把我搖醒,還特意穿上了三大娘送給他過年穿的藍色小襖。」李壽剛說。
1月31日15時30分,活動結束後,即將踏上回家旅途的李常紅說:「原來這就是市區啊,那麼多高樓大廈,回家後我一定要把今天的經歷告訴小夥伴兒,我還要好好學習,將來也住進市區的高樓大廈裡,還要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部接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