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336天
1
肖戰粉絲與AO3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事情的開始,只是一場粉圈內的論鬥。
只喜歡肖戰的唯粉,與喜歡肖戰和王一博的cp粉,因為一篇同人文而開始爭吵。
這篇同人文將肖戰設定為「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髮廊妹」、王一博為未成年高中生的小說,立即引起了肖戰粉絲的不滿。
與此同時,來自畫手「一個執白」的文章配圖,因圖中女性人物化用了肖戰的臉孔,同樣遭到了來自粉絲的抵制。
戰役由此拉開序幕,部分肖戰粉絲主張,小說內容涉嫌人格侮辱、淫穢色情與未成年性行為:
「將圈地自萌的東西拿到微博上舞,就不要怪人家舉報你。」
於是,在粉圈頗有影響力的「大粉」的帶領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頗具規模的舉報活動。
被舉報的AO3,全名為Archive of Our Own,意即「我們自己的檔案館」。
在去年的第77屆科幻大會上,AO3作品庫以壓倒性的票數,摘得雨果獎最佳相關作品獎的桂冠。
作為一個非商業、非盈利性質的同人作品託管網站,AO3對於同人圈來說,那是作者自由創作的天堂,是他們精神的伊甸園和暫時的烏託邦。
2月29日,AO3無法正常訪問,被波及到的所有亞文化群體猛然反應過來,參與進了這場混戰,開始聲討肖戰粉絲甚至是肖戰本人。
他們認為,粉絲幹涉創作自由,自己不喜歡就舉報是可恥的;
而肖戰本人,則沒有擔起作為偶像的責任,只收穫鮮花和掌聲,卻沒能正確地引導粉絲。
一場軒然大波,也引發了高曉松、馬薇薇等許多領域的眾多人士表態、發聲。
2
事件的起因,由粉圈而起。而目前的粉圈生態,有著明顯的排他性。
比如一般人看不懂的粉圈縮略語,還有一水的刷屏控評。
然而最可怕的還是,部分粉絲熱衷於「排除異己」的心態。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粉絲覺得哪些言論對偶像不利,就「反黑」,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舉報。
在粉圈中,已有相當部分的大粉,早已習慣把自己當成絕對真理:只要我認為不對,那就是不對,就應該消失。
所以,常常會發生大粉帶領著志同道合的粉絲一起,集體圍攻一個人,甚至人肉。
此次事件中,還波及一位看小說的粉絲,被人肉出所在學校等基本信息。
極端的粉絲紛紛去作者大學微博裡留言,去他們官網舉報,大有不把這CP粉搞到退學不罷休的態勢。
因此,這件事最大的根結在於,粉圈裡部分不理智粉絲造成的這種,「我不喜歡,就不能存在」的風氣。
3
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主觀幸福感告訴我們,幸福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當自身被作為另類,不被某個群體包容時,他們的不幸之源,往往出自於其他群體的排斥,甚至傷害。
幸福,來自於每個人對既有的多樣性,保持欣賞和尊重。
很多人都有過喜歡的明星,不管是喜歡對方的才華、品質,還是顏值,這都很正常。
喜歡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但它的另一層意思是:你可以喜歡任何人事物,同時也要允許別人不喜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同樣的,你討厭、不認同的,也不應該強行讓它消失。
《論語》說,「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不必苟同於對方,但依然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
正如康德說的: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世界本該絢爛,而每個個體,也都有在這絢爛之中,選擇讓自己幸福的顏色。
4
因為一些極端粉絲的行徑,讓整個肖戰粉絲群體,甚至是追星一族的風評,又一次被傷害。
可能一些路人,因為這件事後,只要談到粉圈追星,就會皺起眉頭。
但是,追星這件事還是可以充滿美好的。
很多人都會通過追星,來釋放工作或學業的壓力,還會因此結識到新朋友。
而且在追星的過程中,不但能收穫快樂,只要肯下功夫,還能修煉攝影修圖、剪輯視頻,外語等技能。
這場疫情中,許多藝人的粉絲站在抗疫的第一線,他們會因為偶像的鼓舞,而充滿動力。
還有很多粉絲群體,以愛的名義帶著偶像的名字,捐款捐物。
還有很多人,會因為偶像,讓自己擁有夢想,並且努力實現夢想。
撒貝寧曾說: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理想生活的人設狀態。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裡,而現實並不那麼完美,但我至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構架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
我們追逐的偶像,其實就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像他一樣優秀,像他一樣成功。」
這才是追星真正的意義,追尋著偶像的光,看見更廣袤的世界,督促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追星不是自己胡作非為的藉口,不是把自己束縛在毫無意義的幻想裡,不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偶像身上,以愛的名義做著霸凌別人的事。
我們自由地愛世界的絢爛,也應該尊重別人的自由。
正如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9:自由》裡所說:「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AO3獲獎的頒獎詞:
藝術創作不是孤島,它誕生於群體之中。
敬文學,敬熱愛,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