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5月26日訊(記者 盧冶)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作為創新引領者的科技型企業開始競相發展、遍地開花。長春市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更是把培育和發展科技型「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穩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促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支撐。
據了解,僅2016年,長春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3戶,累計達285戶;認定科技型「小巨人」企業66戶,累計達453戶;新增「新三板」掛牌科技企業17戶,累計達36戶。
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LED大屏行業翹楚,產品遠銷俄羅斯等國家,開創了國內超大LED顯示屏關鍵技術出口的先河。
吉林省科英雷射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雷射手術醫療設備出口30多個國家,佔據國內40%市場。
長春迪瑞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二家能夠研製生產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的企業,產品銷往德國、美國、土耳其、俄羅斯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有專家稱,這批擁有智慧財產權、規模不大、市場應變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茁壯成長,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形成了多點支撐和能量蓄積。
長春日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中小企業打入國際市場
此外,集活力、潛力、成長性為一體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湧現,也為吉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後備力量。
長春新區作為推動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擁有「一院四所四校」的科技創新資源,又有北湖科技園、高新長春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等一批孵化器支撐,培養了一批科技型企業。
長春日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辰光電」)便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日辰光電是一家專業性光學鏡頭設計、生產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產品出口為主要方向,在2007年建立之初就取得了國家認可的進出口權,完成了從「嬰兒」到「小巨人」的蛻變。
2016年,日辰光電憑藉與美國Fellowes、德國蔡司的項目合作,成功與美國蘋果公司對接,共同致力於高端手機鏡頭的研發及生產。據了解,目前在蘋果公司有三款手機外掛鏡頭產品在售。
目前,日辰光電產品涉及照相機單反鏡頭、工業鏡頭、軍用鏡頭和手機外掛鏡頭四類,遠銷歐洲、美國、日本、西班牙、德國、新加坡等國家。
近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上,日辰光電的「大眼蛙」全套產品,憑藉其一流的設計水準、專業的加工製造、精美的成像畫質獲得參會的中外客戶一致好評,被主辦方評為「工匠產品」。
日辰光電是一家專業性光學鏡頭設計、生產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持續創新 佔領技術高地
「我們雖然體量不大,但是擁有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最高端。」日辰光電總經理孟繁有說,由日辰光電獨立設計開發和生產的大眼蛙系列產品的技術指標完全達到甚至超過德國蔡司的鏡頭標準,手機外掛鏡頭也已經基本達到了數碼單眼相機的定焦鏡頭指標。
日辰光電擁有豐富的設計和製造經驗,一直參與國際合作,為國內外客戶設計了多款產品,如美國的16x9inc公司、美國的Opteka公司、以色列、香港的CrownTechnology 公司等等。
科研人員匯聚也為日辰光電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據悉,日辰光電在2013年被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民營企業科技工作者之家,同年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協同王佳祺院士在此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2014年,日辰光電被中國科協、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先進院士專家工作站。此外,日辰光電一直與企業、科研院所方面聯合創新、緊密合作,也為其實現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鏡頭的成像要求MTF值在80線對/毫米時可達到0.5甚至0.5以上,為了達到此設計指標,我們還在光學系統中引入了非球面設計。」孟繁有介紹。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日辰光電還專門購買德國蔡司的檢測儀器,確保所生產的每一個產品都要經過檢測。「我們的技術水平不但達到了標準,並且遠遠超出標準,」孟繁有表示,日辰光電的產品不良率只有1%,並且經過調整之後,便能達到標準。
據了解,目前日辰光電共研發出11款鏡頭,每一款鏡頭都完全超出了蔡司的驗證標準。
孟繁有表示,日辰光電還在不斷的突破自我,正在針對華為等雙鏡頭手機研發外掛鏡頭。
日辰光電生產車間
代工企業進入「品牌+」時代
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這也一度成為中國製造的另一個名字。
但隨著我國「製造向創造轉變,速度向質量轉變,產品向品牌轉變」的戰略進程逐漸加快,尤其日前國務院發文設立「中國品牌日」,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意識到,商品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功能和品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品牌+」的時代。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可以產生讓人無法想像的能量。可口可樂公司創辦人阿薩·G·坎德勒曾放出豪言:「即使我的企業一夜之間燒光,只要我的品牌還在,我就馬上能恢復生產。」由此可見品牌對於企業的極端重要性。
無品牌,不競爭。
雖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設計能力,但為了迅速打開市場,日辰光電曾經也像很多科技型企業一樣,為佳能、尼康等照相機界的大咖代工。但是無論是「定牌生產」還是「貼牌生產」,作為一家代工企業,日子並不好過。
孟繁有意識到,只有創立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現在,來自德國蔡司的產品驗證為日辰光電提供了最權威認定,與蘋果公司的合作為其帶來良好的產品口碑,多年的「代工生涯」讓其對市場有了透徹的了解……多年潛伏之後,日辰光電終於等到了創建自主品牌的最佳時機。
於是,日辰光電的自主品牌KAPKUR(坎普爾)開始出現在其研發生產的各個產品之上,並隨著大眼蛙系列手機 鏡頭的推出,在市場嶄露頭角。
再大的品牌,也是從小品牌做起的。孟繁有認為,技術就是最大的話語權,有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做支撐,將會大大縮短品牌塑造的時間。
目前,日辰光電已經開始啟動自主品牌的銷售,並建立兩個銷售部,分別負責國內外市場,孟繁有介紹,「我們的品牌在世界上還沒有名聲,所以我們選擇走一條產品+質量要達到世界最高端的路;從這兩點入手,然後開始宣傳品牌;第三,開始宣傳企業,最終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
據了解,目前由於資金、設備、人員的限制,月產能只有3萬個到5萬個,「日辰光電現在也開始接觸供應商做外圍產品加工,在市場進一步拓展之後將會向總成商或集成商的方向發展,但是設計、調校等技術含量高的加工還是會自己完成。」
日辰光電出產的相機鏡頭
工匠精神吹響「中國製造」集結號
有人說,製造與精造,只隔著一個「工匠精神」。
為此,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廣「工匠精神」。從2016年開始,「工匠精神」更是連續兩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而在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中國創造的升級轉型路上,一批大國工匠也開始逐漸湧現: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發動機;航空「手藝人」胡雙錢36年無差錯,讓國產大飛機C919在藍天上翱翔;工人「院士」李萬君,30年來參與填補了國內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的空白,技術攻關100餘項……
在日辰光電,孟繁有也在帶領他的團隊不斷地推陳出新、精益求精,切實踐行「工匠精神」。
孟繁有表示,鏡頭的各項尺寸要求和配合精度最高達到±0.005mm,形位公差最高要求為0公差,精度之高前所未有,但日辰光電的加工精度與工藝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各項技術要求。
「求是、專注、細節、質樸、幸福、發展」,這既是日辰光電的發展戰略目標,亦是日辰光電對工匠精神最真實的理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日辰光電只是採取了最基本的原料購買,設計、切割、加工,包括鍍膜、裝配等等程序都是由企業自己完成。「購買了毛胚鏡片之後,通過機器一點點磨到標準的工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孟繁有打趣說,「磨洋工,就是這麼來的。」
除此之外,為了能夠帶給消費者最為舒適的使用體驗,日辰光電還特別設計5款手機殼連接件。
「這個技術攻關非常難,第一是要保證鏡頭和手機連接的連接件要輕便、小巧,二是要便於鏡頭的安裝、拆卸」,孟繁有表示。為此,日辰光電集公司全部過半設計人員,動用1/4的的生產車間力量,耗時一年半,經過多次的創新和自我突破,設計出可安裝在手機殼上面的連接件,並將單反鏡頭的卡扣安裝方式用於連接件上,真正實現了超輕、便捷。目前兩項研究均已申報國家專利。
據了解,目前日辰光電和孟繁有共擁有12項專利技術,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