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的中國戰略:拿下有英文搜索需求的用戶,借力微軟及第三方合作

2021-01-09 品玩

搜索這個一家獨大到能佔據近70%的份額的市場還能如此熱鬧,真是讓人出乎意料。

儘管360和百度新年還未開戰,但是二三梯隊顯然已經沉不住氣。搜狗「被收購」搜搜,阿里雲搜索「被上線」,(即刻就算了),然後,多年潛水的微軟必應也漸漸回歸公眾視野,被傳出近期將有大動作。而伴隨這個消息的,是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沈向洋(Harry Shum)在新年首度開腔,稱現在已經「到了可以投入更多力量在全球尤其是中國來推廣搜索的時間。」擺出要捋起袖子大幹一把的姿態。

不過,在說必應之前,還是先來看下Bing在Google主導下的美國市場是怎麼玩的。

 就在Google逐步降低了社交搜索的重要性,並更專注於其知識圖譜業務時,Bing選擇押寶社交搜索,首先做的,便是最大程度利用同Facebook的合作夥伴關係。當初那筆2.4億美元的投資如今已經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沈向洋甚至還戲稱,「我們還後悔當初沒多投點!」

現在,Bing整合Facebook的數據已經大大增加,不僅會從Facebook中整合用戶「喜歡」的內容,以及從用戶資料網頁中搜索居住地等信息,還會包括共享的照片、和搜索關鍵詞有關的好友評論或業界專家的觀點等等。而另外, Bing也給Facebook自家的搜索提供一些技術支持,比如搜索框裡關鍵字補足以及搜索結果的補充。

而除了Facebook之外,其他主流社交網站幾乎也都和Bing達成了合作,包括Twitter、Foursquare,甚至還有Pinterest。

「微軟本身沒有社交網絡,所以相對比較開放,會整合很多社交網站的信息,雖然部分開放的數據谷歌也可以拿到,但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讓Bing對非公開數據的共享更便利。」

雖然剛開始也是和Google一樣,把社交搜索的內容整合在網頁搜索結果中,但是Bing後來還是選擇以邊欄的形式單獨呈現社交搜索結果,原因就在於社交搜索目前還不太成熟,而且社交信息太碎片化,融合到網頁搜索中會影響用戶體驗。「社交搜索的信號還不夠強,不足以整合到最主要的結果中,不過融合肯定是趨勢,我們也很想搞清楚social社區對於搜索結果到底有什麼影響。」

而在Google大力推進的知識圖譜搜索上,Bing也有自己的考慮。在Bing三欄布局中,網頁搜索和社交搜索中間就是知識搜索。它包括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Entity,如人、地、事,還有一個部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

沈向洋說,用戶對知識搜索的期望比網頁搜索高很多,後者只是簡單地排序,沒有對錯,但是前者會讓用戶覺得,搜索提供的就是正確的結果,這就難以避免爭論性。他舉例說,搜索Longest river in China,答案不會有疑義,但是如果搜索「Longest river in India」,到底指的是流經印度最長的河流,還是印度境內最長的河流,這還引起了他和一位印度同事的爭論。

這就對數據的積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要看本身知識量有多大,詞條的內容有多豐富,還涉及到正確性。而沈向洋說,Bing現有詞條超過了3億條。

知識搜索需要用戶成為整個搜索的一部分,不過就算有了知識的東西,怎麼把知識的結果展示出來,還涉及到數據挖掘的問題,比如知識搜索底部提供的「People also search for」,就會需要根據用戶同時搜索的關鍵詞進行數據挖掘。

 「和Google相比,兩者的差異還是在於最早的時候決定走一條什麼樣的道路。現在,真正喜歡用Bing的人變多了,就是說它真是存在差異化,因為這個東西就是Bing有,去其他搜尋引擎就沒有。微軟追求的不是能給Bing增加多少流量,而是希望能夠增加一些Bing fans。」沈向洋說。

不過,問題也來了,差異化發展是有效果的,但是它真的能幫助落後的Bing走多遠呢?

根據comScore近期發布的報告,2013年1月,Google在美國核心搜索市場的份額為67%,Bing排名第二為16.5%,使用Bing的雅虎搜索位列第三為12.1%。

沈向洋就此表示,Bing已經佔到了30%的份額。但是無論如何計算,Google67%的份額,都佔據著絕對壟斷的地位,而且Bing的30%份額裡,還包含著梅姐對其與雅虎「互換份額」的不滿。

Bing這麼多年苦苦追趕,微軟這麼多年投入,都只是在及其艱難地縮小與Google的差距, 而且在搜索這麼成熟的市場,擴展新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作為一個後來者,Bing只能靠從別人手中搶份額,這也就註定了Bing無法擺脫Google的陰影——至少目前是這個樣子。

 「Bing在微軟也經歷了很痛苦的歷程,我們還是走得慢了一點。因為用戶行為等都已經被Google走到了前面。」沈向洋說。

「Google到底創新了什麼?搜索它也不是第一個做,廣告它也不是第一個做。但是這些(真正的創新者)年輕人都慢慢忘了,只有我們還記得。」話裡有幾分不甘,然而聽起來更多的卻是「花落去」的無奈。

整個溝通會上的情形也是如此。無論是拿Bing it on 的結果舉例,說明有多少用戶會在盲測的情況下選擇Bing;打趣Google搜索中的不準確案例;搬出比爾蓋茨的話來側面證明Bing的體驗比Google好等等,在雙方勝負已分的情況下,這種帶些「其實我XX方面做的好多了」的不服氣似的比較,只會加深Bing追趕者的印記——你很難想像Google會在自己的發布會上如此高頻率的提及Bing,並誇耀自己哪些方面做的比對方好吧。

此外,30%這個看起來還比較體面的數字,微軟拿得也並不穩當,因為其中包含的雅虎搜索12.1%的份額正逐漸變得微妙,而變數正來自前Google高管、雅虎新CEO梅耶爾。根據雅虎與微軟的協議,雙方的合作期限為10年,期間雅虎搜索的後端技術將換成Bing,而雅虎則負責全球廣告銷售等前端業務,廣告收入近九成歸雅虎:Bing獲得了份額,雅虎獲得了收入。

而如今,隨著雅虎掌權人的更換,這一合作已然出現了裂縫。梅姐已經公開表示和Bing合作效果不佳,而昨日更有報導稱,雅虎已經同Google籤署了「全球性、非獨家」的協議,今後將在雅虎的各個資產和一些聯合贊助的網站中使用Google的AdSense for Content和AdMob服務展示廣告。這無疑給雅虎和Bing的合作埋下了隱患。

雖然合約為十年,但是沈向洋也表示,這個合約其實是5年+5年的形式,也就是說,到了明年,雙方將會面臨合同的更新問題。沈向洋表示,當初談好的條件包括搜索要足夠好、變現要足夠多等,但是從現在來看,梅耶爾顯然是對這筆交易不甚滿意的,她甚至公開表示,雙方達成聯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希望共同提升份額,而不是互換市場份額——微軟和雅虎的份額幾乎和達成合作協議時進行了對調,當時微軟的份額為12%,雅虎為16%。

而微軟希望繼續這份合同的意願顯然要強烈得多,沈向洋引用微軟搜索業務負責人陸奇的話說,就在梅耶爾生孩子的前一天,他下面的團隊還給她做過匯報,希望雙方能繼續合作。

當然,雅虎和谷歌達成這份「全球性、非獨家」協議的原因,倒不一定是為了到時的合作鋪路,也很有可能只是為了從微軟這爭取更大的利益,但是無論是哪種原因,Bing想要再保持乃至增加這30%的份額,都不會這麼輕鬆了。

在中國:瞄準英文搜索招徠合作

如果說Bing在美國仍然如履薄冰,那麼它在中國的搜索品牌「必應」的表現簡直是悄無聲息,連沈向洋都不得不用「非常小」 來形容Bing的市場份額流量。

「我們一直想的很清楚,但是,決心不夠大,投入不夠多。還有就是出於微軟的全球考慮。做搜索總要先打造一個平臺,不可能每個國家都花大力氣去做,總要有一個好的產品通用,當初選擇的是打美國,現在覺得產品質量已經做到一定程度,到了可以投入更多力量在全球尤其是中國來推廣搜索的時間。所以覺得可以進入中國了。」

不過,相比美國,國內搜索的格局更為複雜多變,百度的一家獨大、360的異軍突起,搜狗的多年蓄力,搜搜的母體資本,甚至還有國家隊的參與,必應要起來的難度比起美國恐怕只大不小。

而沈向洋手裡握的兩張牌,一張就是「差異化」,但是和Bing選擇的與Google拼技術產品差異化不同,面對技術產品都不過爾爾的百度,必應也入鄉隨俗,談到的更多的是市場切入的差異化——中國的英文搜索。他稱,目前中國擁有近6000萬對英文搜索存在需求的網際網路用戶,而根據艾瑞的數據,有80%的搜尋引擎用戶表明他們需要英文搜索(國際網際網路內容),16%的用戶則嚴重依賴英文搜索。

在必應的設想中,中國的國際網際網路搜索需求約為10%-20%,隨著谷歌在中國份額的不斷縮水,必應只要把這個細分市場抓在手中,起碼可以嘗試著朝第二的方向努力一把了。

而且,從搜索結果上來看,在必應上英文搜索的體驗也更好,比如知識搜索已經和國內90多家網站達成合作,但是目前仍然僅支持英文搜索。不過,Bing主打的社交搜索在國內還沒有很明確的計劃。沈向洋表示,社交搜索在美國都還處於早期的階段,雖然和Facebook、Twitter都有很好的關係,都是仍在適應,如果急於推出,也沒有什麼好的效果。「我們在中國也是很開放的。我們也歡迎合作夥伴。」

而第二張牌,就是提供「方便的搜索」,即讓必應成為用戶可以優先接觸到的搜尋引擎。

這就不得不談到微軟的系統優勢了。在Windows8裡,除去Bing應用已經佔據Win8主屏最重要的位置,還已經有了好幾個都和Bing相關的應用,包括地圖、news社區等。

而和大型網站的搜索框內置、和第三方的合作等,必應顯然也都希望能儘快推進。必應兩年前和百度在英文搜索上合作過,但合作在6個月之後結束了,現在仍對中國的其他合作夥伴保持開放。沈向洋甚至表示,「中國搜索公司如果要和Bing談英文搜索結果合作,都可以來談。」

在會上,沈向洋還透露,不久後會在中國推出自己的廣告產品,這會不會成為必應的第三張牌呢,或者,這位之前大部分時間待在美國的微軟華人高管,還有什麼其他的後手?這些我們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市場的搜索格局仍將在混戰之中。

Well,Welcome back to China,Harry,and Bing。

相關焦點

  • 微軟Bing國際版中國發布:引入AI 專注英文搜索
    12月4日,在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物聯網大會上,微軟宣布Bing正式面向中國用戶推出國際版搜尋引擎,全面升級後的Bing國際版,已登陸網頁版和移動App端,國內用戶可直接訪問。據了解,Bing國際版搭載了情商(EQ)為導向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微軟小冰,同時結合Bing在英文搜索領域的領先優勢與人工智慧技術,為國內從事學術和科研的專家、學生及其他英文搜索用戶,提供更加準確、全面、智能的英文搜索體驗。官方透露,Bing國際版現在已佔據國內英文搜索25.6%的市場份額。
  • 微軟Bing中國國際版再次升級:全面引入AI 專注英文搜索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搜索體驗,今年8月1日,微軟必應搜索界面在中國市場正式分為「Bing國內版」和「Bing國際版」。時隔四個月後,微軟又宣布推出全新的Bing國際版,引入人工智慧AI等黑科技。  12月4日,第四屆世界物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微軟宣布,正式推出面向中國用戶推出的Bing國際升級,目前已登陸網頁版和移動App端,國內用戶可直接訪問cn.bing.com。
  • 微軟必應中國策:爭奪5%英文搜索用戶
    新浪科技訊 9月14日下午消息,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搜索開發負責人沈向洋今日下午在北京表示,必應搜索在中國短期內還將推行差異化競爭策略,主要爭奪5%使用英文搜索的高端用戶群。此外他還指出手機終端的搜索價值遠低於PC。
  • 360搜索與微軟Bing達成技術合作 上線英文搜索
    3月31日,國內第二大搜尋引擎360搜索(www.so.com),與微軟旗下搜尋引擎Bing達成技術合作,正式上線360英文搜索(en.so.com),力求為中國用戶瀏覽海外資訊,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服務。
  • 攜手微軟Bing 360搜索上線英文搜索頻道
    (www.so.com),與微軟旗下搜尋引擎Bing達成技術合作,正式上線360英文搜索(en.so.com),力求為中國用戶瀏覽海外資訊,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服務。「微軟Bing是全球領先的國際搜尋引擎,在英文搜索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深厚的產品積累。360搜索一直秉承『開放』與『合作』的理念,通過與Bing的技術合作,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共同來提升中國用戶多語種搜索的使用體驗。」 360搜索事業部總經理楊康表示。「微軟Bing也通過與360搜索的合作,與4億中國用戶建立更好的聯繫,加速產品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滲透」。
  • Bing國際版搜尋引擎來了,英文需求者的福音
    除了廣告對百度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有影響,在英文搜索,百度給出的答案也並不理想。儘管有被民間譽為「谷歌第二,百度備胎」的必應,在Google退出中國後,還在兢兢業業的提供英文搜索,但受限於國內知名度不夠和產品不夠本土化,也不被人熟知。對大量有著英文需求的用戶來說,中國幾乎沒有搜尋引擎能為用戶提供比較好的英文搜索體驗。
  • Bing在中國:爭奪5%的英文搜索高端用戶
    無論在北美還是在中國,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必應)基本上一直都是打醬油的角色,但搜索市場這塊巨大無比的蛋糕微軟顯然不會不想要。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搜索開發負責人沈向洋今天就透露了,Bing搜索在中國的一些發展策略。
  • 微軟必應中國轉型:主打英文搜索
    Bing(中文品牌:必應)是微軟花重金打造的搜索品牌,但是在中國,使用這款搜尋引擎的用戶卻少之又少,必應的中國搜索市場份額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昨日,微軟宣布調整必應在中國的戰略和切入點,重點滿足中國用戶的英文搜索需求。
  • 百度與微軟達成搜索合作 嵌入必應英文搜索結果
    百度與微軟必應今日宣布達成合作,為中國用戶聯合提供英文搜索服務 (TechWeb配圖)【TechWeb消息】7月4日消息,百度與微軟必應今日宣布達成合作,為中國用戶聯合提供英文搜索服務,產品將於年內上線。
  • 微軟Bing正式面向中國用戶推出國際版搜尋引擎
    12月4日,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微軟宣布Bing正式面向中國用戶推出國際版搜尋引擎。全面升級後的Bing國際版,已登陸網頁版和移動App端。Bing國際版搭載了情商(EQ)為導向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微軟小冰,結合Bing在英文搜索領域的領先優勢與人工智慧技術,為國內從事學術和科研的專家、學生及其他英文搜索用戶,提供更加準確、全面、智能的英文搜索體驗。Bing國際版現在已佔據國內英文搜索25.6%的市場份額。
  • 微軟中國版 Bing 推出「國際版」服務,主要面向英文用戶
    微軟在今天於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宣布,Bing 搜索麵向中國用戶推出了一項「國際版」服務。這個 Bing 國際版並非海外版 Bing 搜索,它依然會提供經過濾的搜索結果,不同的是,它搭載了微軟小冰,並結合了微軟 Bing 在英文搜索方面的技術,主要用來幫助中國從事學術和科研的專家、學生及其他英文用戶使用。
  • 微軟必應(Bing)搜索國際版已經上線:附簡單體驗
    在8月初,我們發現微軟必應Bing國際版(英文搜索)在電腦PC端和智慧型手機Web網頁端已開啟靜默上線。至此微軟必應國內版和國際版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切換。(微軟必應訪問:http://cn.bing.com/)
  • 搜狗將與微軟合作 共同開拓中國英文搜索服務市場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印度時報》5月19日報導,中國搜尋引擎服務商搜狗公司將與微軟合作,共同推出中國國內的英文搜索服務。搜狗在一份聲明中稱,它將利用微軟必應(Bing)搜索技術,為中國用戶提供英文搜索和學術搜索服務。搜狗表示,中國國內用戶對國外信息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這一舉措將幫助中國用戶更好地獲取大量英文信息。
  • 微軟買Bing相關域名 但Bing再度訪問故障
    此前,微軟公司也曾通過域名中介的方式買下biying.com域名,當時的成交價格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微軟公司於6月在全球發布了獨立的搜索品牌bing,其中中文版的域名為bing.com.cn。6月2日微軟中國宣布bing中文名為「必應」,作為相應的域名保護,微軟開始保護性的註冊和購買biying相關的域名,用戶訪問這些域名將被自動跳轉至bing.com.cn。
  • 微軟全球同步推出搜索品牌「Bing」,中文名稱定為「必應」,與微軟...
    優點:微軟bing的界面和百度,谷歌相比,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豐富多彩不定時切換的背景圖也預示著用戶可以通過bing獲取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 缺點:在谷歌和百度搜索中輸入關鍵詞,兩者均會提供相關搜索作為用戶的參考。而bing還不具備。
  • 微軟英庫更名必應詞典 用戶搜索體驗升級
    即日起,用戶通過訪問必應搜索www.bing.com.cn並點擊「詞典」或者直接訪問dict.bing.com.cn即可獲得必應在線中英文詞典、中英文翻譯等學習工具和服務。同時,必應詞典還上線了全球獨一無二的「例句朗讀合成視頻」功能,將極大的幫助英語學習者通過觀察模特的口型、發音、表情以及語速等非常生動形象的視頻內容來改善英語聽說難題。
  • 張亞勤:微軟將專注於Bing英文搜索研發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兩年前,微軟公司推出Bing搜尋引擎後,一直試圖縮小與搜索市場領軍者谷歌之間的差距。日前,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表示,該公司位於北京的亞洲搜索技術中心主要專注於Bing英文版的研發,而從事中文版Bing的研發人員相對少很多。
  • 人民日報攜手微軟 英文APP2.0搭載微軟小冰Bing搜索
    為更好滿足英文用戶使用習慣,從設計到開發,都引入了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等國際化團隊參與其中。通過與人民日報新媒體的合作,微軟的人工智慧技術和Bing搜尋引擎已與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深度打通。現在,用戶可以在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和人工智慧微軟小冰聊新聞話題,獲得她推薦的新聞資訊,還能在客戶端內直接使用Bing搜索全球信息。
  • 微軟必應的中國目標:鎖定英文搜索
    微軟期望必應搜索能在國際市場上份額不斷增長,但是中國的搜尋引擎市場由百度佔據著,沒有留給必應太多市場份額。微軟期望改變這種情況,決定從自己擅長的方面下手,來促進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增長,他們將目標鎖定在英文搜索上。
  • 搜狗與微軟必應合作推出英文和學術搜索
    網易科技訊 5月19日消息,搜狗CEO王小川以全英文演講的方式,宣布與微軟必應達成合作,搜狗將接入微軟必應英文搜索技術,推出搜狗英文搜索,並上線英文和學術搜索兩個垂直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