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小島國,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裡,但人口過億,密度很高,日本東京每平方公裡340人/平方公裡。根據數據,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二,大約是中國的三倍。
總的來說人口密度大,應該是高層建築!去日本的中國遊客都會看到,日本大部分建築都是低層建築,甚至大部分日本人都是分房小別墅。不像中國,日本東京的大城市都是高樓大廈,在日本,房子又矮又小的建築,街道也不寬。很多人質疑為什麼日本這麼小這麼擁擠,為什麼房子都這麼大,甚至是可以住獨立的房子?
首先,由於歷史的影響,東京直到明治時代才允許建三層樓,平房的歷史由來已久;明治5年東京發生火災,制定了銀座規則,要求建築物符合街道寬度。其次,東京住宅區的建築有高度限制。日本有「陽光權」的概念,就是蓋房子不能阻止別人享受陽光權。因此,許多住宅區將建築高度限制在10米以內。
其次,日本法律促進了小型獨戶建築的發展。日本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是個人財產的一部分,法律保障土地所有者的權益。也就是說,土地一旦購買,就沒有使用壽命,可以永久歸所有者所有。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子,當然有多舒服。
而且日本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發,也是高層建築缺乏的重要原因。因為隨著樓層的增加,對抗震的要求會嚴格很多,成本也會大大增加。而且往往逃不掉的都是高樓裡的人,所以住獨棟的日本人也是形勢所迫。
很多中國遊客說很喜歡日本的房子,住的很舒服,也很方便。日本人在獨棟房子裡,有花有寵物,住起來很舒服。與中國的高層建築不同,它們看起來很擁擠,許多遊客羨慕日本的這一點。
其實我覺得各有各的。如果真的想去日本定居,估計沒幾個人會喜歡。中國地大物博,我為自己生來就是中國人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