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記者從貴州省科技廳獲悉,該廳發布了2020年度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和省科技平臺及人才計劃申報指南,指南明確了項目申報的計劃類別、申報條件、申報程序等有關事項。科技計劃項目通過貴州省科技計劃業務管理信息系統(http:// xmgl.kjt.guizhou.gov.cn)進行網上申報,8月19日00:00正式開網,截止日期為10月9日16:00。 據悉,本次發布的申報指南包括三類科技計劃:省科技支撐計劃、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省科技平臺及人才計劃。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聚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重點支持支撐產業(領域)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動產業(領域)發展和社會進步;項目經費每項不超過1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支持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和新服務,以及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分為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項目和臨床專項;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項目經費每項不超過1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臨床專項每項5萬元,實施周期原則上不超過1年。省科技平臺及人才計劃按功能定位進行申報,平臺類強化基礎,突出創新要素集聚;人才類強化培養,突出實績;按照園區、創新支撐、創業服務、人才等共分為14個類別。 本年度貴州省科技計劃申報指南的編制在六個方面作了一定改革和明確:一是指南更加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省委省政府目標導向,要求主要圍繞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和農村產業革命十二個特色產業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二是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指南要求申報企業需填報近三年研發(R&D)投入情況,作為項目支持的重要依據;三是為進一步加強和省外的科技合作交流,指南中明確將優先支持在省政府與省外有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開展的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四是為鼓勵以服務病人為導向的臨床診療技術應用與推廣,在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中繼續設立臨床專項,鼓勵衛生系列職稱人員回歸臨床主業,以「不看論文看療效」進行考核;五是為落實「放管服」要求,將切實減輕科研人員申報項目負擔的國家科技改革精神落到實處,本年度省科技支撐計劃、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省科技平臺及人才計劃採取無紙化申請,在省科技支撐計劃和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中取消項目申報過程中的單位推薦環節,儘量減少項目申報過程中的前置程序,加強項目實施的過程管理;六是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指南要求項目申報單位及項目負責人在申報時須籤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對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等作出信用承諾。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曾帥
編輯 李劼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