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南京市板橋人力資源市場開市。據市場方統計,當天前來找工作的有200多人。或許是受到近日天氣的影響,這裡還沒有完全熱鬧起來。節後哪裡最缺人?傳統的用工大戶——物流、餐飲、家政等服務行業最缺。其中物流行業工資開得也比較高,幹得好月薪能過萬,少的也有六七千元。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蘇寧 文/攝
節後市場崗多人少,萬元急招外賣小哥
2月11日上午9點,板橋人力資源市場開市。現代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開市首日,一樓7家職介所開門迎客,總共提供了四五千個崗位,來找工作的大概有200多人。由於來的人不算多,職介所就更賣力了,不少人直接跑到大門口「搶人」。 「有沒有女性要做家政的?」「飯店招勤雜工,來看看。」「逮」到一個人,招工的都把他叫過來了解情況,看看能匹配什麼合適的崗位。
與往年一樣,工礦企業招人需求依舊多。一位負責招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家工廠讓他幫忙招1000名普工,「兩班倒,一個月到手大概4000多塊錢,不少人嫌工資低,不好招。」南京市板橋人力資源市場副經理李懷仁告訴記者,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想盡辦法「留人」。「如果求職者到一、二線城市打工,和老家的工資收入差距達不到600元以上,一般人不願意出來打工。」
與普通操作工比起來,物流、餐飲、家政服務行業更是缺人。一家職介所門口掛著外賣小哥的需求單,要招10人,工資8000元,還包住宿,吸引了不少人前來了解情況。「現在外賣、快遞行業需求量比較大,幹得好的月薪都上萬,差一點的也能達到六七千。但工作比較辛苦,流動性比較大。」李懷仁介紹。餐飲行業一般都要求招年輕的女工,但是外出應聘的年輕女性少之又少,用人單位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此外,隨著老齡化加劇,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以前找家政服務人員,會燒燒飯就行了。現在不同,培訓後上崗的更吃香。」
「騎驢找馬」的人居多,更看重福利待遇
現代快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來找工作的普遍年齡偏大。45歲以上的男性佔到了8成,20多歲的年輕男子很少看到,年輕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不少年輕人都傾向於在網上找工作,快捷方便。」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代快報記者好不容易在人群裡搜尋到一個年輕的面孔,來自雲南的小夥子小沈,今年26歲,一大早就在市場門口候著了。「上午仔細對比了一下,有個光電廠招普工,兩班倒,上六休一,一個月到手5000多塊,還比較滿意。上午填了資料,準備下午就去看看。」
與小沈迅速敲定意向不一樣,絕大多數求職者還是處於觀望狀態。「諮詢的人很多,最終能確定下來的很少。有工作經驗的『老人』在找工作時也會挑剔,工資福利待遇都會考慮進去,受限於年齡,還不能幹太重的體力活。」該工作人員說,「他們都希望有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待遇。有的剛來幾天還沒上手就走了。」同時她還介紹,目前在勞動力市場找工作的人員中,很多是手握一份工作,屬於「騎驢找馬」型。「要是招聘企業的工資跟手上工作相比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這些務工人員一般不會輕易跳槽。」
工資基本與去年持平,技術工漲了兩三百
以往,工人特別是熟練工的工資每年都會上漲,但現代快報記者採訪發現,這一「慣例」今年並沒有上演,不少企業的待遇與去年基本持平。
「像普通操作工、服務員、保安、快遞員、外賣員等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種,工資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工資還是有小幅上漲。比如焊工,去年月薪大概在5000元左右,今年漲到了5500元。貨車駕駛員,去年6000元,今年達到了將近7000元。」李懷仁介紹,技術工種工資與去年相比,平均漲了二三百元。
李懷仁介紹,勞動密集型崗位需求每年都在下降,現在企業稀缺的是有技能的人才。想要依靠幹繁重的體力活拿高工資是很不容易的。他呼籲,求職者眼光要長遠,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崗前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為自己找一份好工作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