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6日電 綜合消息,北京時間6日清晨,2016年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將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熱情又能歌善舞的巴西人民,將用他們的舞蹈和音樂,為四年一度的體育盛會獻上一場視聽盛宴。
在歷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主題曲都伴隨著奧運精神唱響全世界。以漢城奧運會主題曲《手拉手》為代表的奧運歌曲,也成為世界音樂寶庫中不可或缺的經典。
1984洛杉磯奧運會:《歡樂今宵》
洛杉磯奧運會是新中國第一次全程參加的夏季奧運會。伴隨著許海峰的奧運首金,本屆奧運會的主題曲《歡樂今宵》(All Night Long)也走進了中國人的視野中。
這首歌由美國著名音樂人約翰·威廉士創作、美國黑人歌手萊昂內爾·裡奇演唱,既融入了美國鄉村音樂的輕快節奏,又不失奧運主題歌所應有的大氣。
此外,這屆奧運會還誕生了一支經典的奧運會主題音樂——由約翰·威廉士創作的《奧林匹克號角》,這支樂曲後來成了諸多運動會的主題音樂和跟運動有關的電視節目的背景音樂。
1988年漢城奧運會:《手拉手》
資料圖:第二十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漢城奧運會)。
《手拉手》(Hand in Hand)是可以說是歷屆奧運會中傳唱最廣的主題曲。這首由義大利人莫羅德爾作曲,美國人懷特洛克作詞,韓國組合高麗亞那演唱、跨國公司寶麗金進行推廣的歌曲,可以說是「國際合作」的成果。它並非簡單地抒發東道國的喜悅和自豪,而是升華為人與人之間消除隔閡,共同構造一個和諧世界的奧運精神。
在漢城奧運會開幕式上,由韓國兩男兩女四位實力派歌星組成的高麗亞那組合,以混合四聲部演唱《手拉手》,身後18000名合唱者同臺高歌,全場8萬多人齊聲合唱,場面震撼。這首歌的磁帶和唱片銷售了約900萬張,進入30多個國家最受歡迎歌曲排行榜的前10名。
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建議,將《手拉手》作為奧運的「永久會歌」。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巴塞隆納》和《一生的朋友》
巴塞隆納奧運會有兩首主題曲。一首是《巴塞隆納》(Barcelona),由英國皇后樂隊的主唱弗雷迪·莫庫裡(Freddie Mercury)創作,並與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蒙特賽拉特·卡芭耶合唱。然而,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前8個月,莫庫裡因患愛滋病逝世,這首歌因而未能在開幕式現場演唱。
最終在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唱的主題曲是《Amigos para siempre》,在西班牙語中是「一生的朋友」之意。參與創作這首奧運會主題歌的都是巨星級人物,作曲者是英國音樂家韋伯,演唱者則是莎拉·布萊曼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想的力量》和《登峰造極》
資料圖: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拳王阿里點燃聖火。
在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演唱了《The Power Of Dream》(夢想的力量)。這是第一首由獨唱形式呈現的奧運會主題曲。歌曲憑藉著本身的優美曲調和魅力,以及席琳·迪翁的影響力,在開幕式後依然被傳唱了很久。
不過,本屆奧運會給人留下印象更深的則是閉幕式上的歌曲《登峰造極》(Reach),由美國古巴裔歌手格羅利婭·伊斯特梵(Gloria Estefan)和其好友黛安娜·沃倫共同創作。
曾經在重大車禍中受傷半身癱瘓的伊斯特梵,在戰勝病魔之後重新站在舞臺上,唱出「如果我能攀登得更高,我要觸摸廣袤的天空」的生命最強音。
2000年雪梨奧運會:《聖火》
雪梨奧運會主題歌《聖火》(The Flame)由澳大利亞著名音樂人約翰·夫曼創作詞曲,由童星出身的澳大利亞女歌手蒂娜·艾蓮娜(Tina Arena)演唱。跟前兩屆奧運會歌曲強調國際合作不同,雪梨奧運會的歌曲均由本土音樂人創作。
《聖火》曲調高亢,富於變化,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帶動人們的情緒。作為一首比較典型的奧運歌曲,這首歌以沉穩、大氣,厚積薄發地唱出了運動員心中那股隨聖火點燃的奧運激情。
此外,雪梨奧運會閉幕式上的主題曲《南國天空下》也同樣為世人所熟悉。這首歌相較於《聖火》,歌詞真切,旋律簡單,由13歲的童星尼基·韋伯斯特演繹。
2004年雅典奧運會:《海洋母親》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題曲《海洋母親》(Oceania),由來自冰島的比約克演唱。這首歌風格空靈詭異,仿佛帶人穿越時空,回到古希臘時期。
這首幾乎全由人聲來演繹、連配器節奏也由人聲模仿的歌曲,與其說是奧運會的主題歌,不如說是對大海、對奧利匹克眾神的讚美,比約克用自己天籟般的表演,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雅典奧運會夢回百年的神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和你》
資料圖: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劉歡和莎拉·布萊曼演唱主題曲《我和你》。
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曲《我和你》,由陳其鋼創作,中國歌手劉歡和英國歌手莎拉·布萊曼合唱。這首主題曲以平和、溫暖、抒情的風格成為歷屆奧運會主題歌中的「異類」。
在大部分觀眾的思維定勢裡,奧運會主題曲應該是歡快、激昂的風格,唯有此才能體現奧林匹克的競技精神。劉歡稱,《我和你》之所以能在眾多的候選曲目中勝出,就是因為它的獨闢蹊徑。「它從另外一個方向上去理解奧運會,去理解顧拜旦提出奧林匹克精神的另一面,就是世界大同、人類和平這個方向。」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生存》
在倫敦奧運會開閉幕式表演中,搖滾樂佔據了主要地位。英國一位樂評人稱,「這是倫敦與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也是最為現代化的方式。」倫敦奧運會的主題曲,就是來自英國搖滾樂隊Muse(繆斯)的單曲《生存》(Survival)。
這首激越的搖滾主題曲於2012年6月27日首次亮相。樂隊主唱馬修·貝勒米稱,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奧運賽場上拼搏的運動員們展現出來的力量和決心。這首歌的官方版MV特地剪輯了過往奧運會中的精彩瞬間,展現「更高 更快 更強」的奧運精神。
2016年里約奧運會:《心靈與靈魂》和《眾神降臨裡約》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8月3日,巴西裡約進行了奧運會開幕式彩排。
在裡約奧運會開幕前一個月,組委會發布了官方主題曲《Alma e Coração》(意為「心靈與靈魂」)和其MV。這首歌由巴西森巴舞明星Thiaguinho和說唱歌手Projota共同演唱,葡萄牙語的歌詞表達了一種通過努力拼搏去實現勝利的決心。
歌曲MV中有4名10到12歲的孩子,來自裡約熱內盧不同地區。這支MV的靈感就來源於他們的真實故事。他們在自己所熱愛的項目上堅持訓練,取得進步,就像副歌部分所說,「我堅持著前進的信念,所以我不會停下」。
此外,裡約奧運會的官方歌曲還有《眾神降臨裡約》。歌曲輕鬆歡快,節奏明快,巴西人對裡約奧運的期待和的樂天和熱情,都在音樂中展現無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