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聰女孩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2021-02-08 揭職院青年匯

  今年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名單中,一個名叫江夢南的26歲女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

  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美麗的女孩,

她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

  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裡江南,歲月靜好。

  然而在她半歲時,由於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平靜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當時江夢南左耳損失大於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失去了聽力,不僅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會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就會失去說話的能力。

  江夢南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為了讓孩子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和別人交流,他們決定教小夢南學習發聲和唇語。

  父母說話時,江夢南會把手放在他們的喉嚨處,感受聲帶的震動學習說話。而念拼音的時候,她會認真看他人發音的唇形,從而辨讀記憶每個音節的唇形,逐漸再學習字詞和語句。

笑容燦爛的江夢南

「爸媽心態好

    所以我陽光燦爛」

  雖然成長的過程中比同齡孩子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江夢南一直很樂觀。她對記者說:「我從小心態就好,主要歸功於我爸媽,因為他們心態好,他們影響了我。我每天都陽光燦爛的,有什麼壓力或者灰心喪氣了就和他們說,說完心情就舒爽多了。」

  在她的記憶裡,爸爸媽媽總是陪伴在身邊給予鼓勵和支持。因為聽力喪失的原因,醫生曾告訴江夢南的父母,她的平衡能力會比較差,建議孩子不要學習遊泳和自行車。可江夢南覺得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應該學會。於是暑假期間,讓父母陪著她一起學騎自行車和遊泳。

100個人有100種唇形

怎麼讀唇?


  對江夢南而言,一個發音重複一千次能學會已經算很快的速度了,可以想見學習的難度。

  但熟能生巧,她也逐漸掌握了規律,「每個人的唇形大同小異,慢慢地就學會了。但學習唇語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唇語方式,每當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時,我總是需要幾天的時間來熟悉這個朋友的口型,然後才能較快地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思。」


  聽力受限除了給江夢南平時的生活帶來難題,學業上也會遭遇很大障礙。

  課堂上老師講話的語速較快,知識點又多,如果只依靠讀唇語來跟上學習的進度幾乎不可能,效率也大打折扣。

  因此,從小學到中學,江夢南除了課堂上努力「聽講」以外,還依靠看書本、板書、課堂展示幻燈片和課下的自學來完成。由於遲一年上小學,江夢南為了趕上同齡人的學業,向父母說自己想要從四年級跳級到六年級。於是那年的暑假,江夢南的父親在家輔導她數學,母親則負責語文和英語。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她順利學完了五年級的課程,如願在新學期進入六年級。

  學習英語不可避免要接觸聽力和口語考試,江夢南聽不出英語的發音,只能靠看音標練習口語。中學時期老師會在她的面前讀英語的聽力,中考時,郴州市教育局特意為江夢南設置了「獨立考室」,由老師面對面讀語文和英語的聽力題。高考的時候,英語則是按筆試部分的分數折算總分。

  2010年,江夢南參加高考,雖然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但她覺得沒有發揮好,堅持復讀一年。第二年,她以615分的成績進入吉林大學的本科藥學專業學習。碩士生階段在吉林大學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作為研究方向。

  學習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讀研期間,江夢南和同學會定期開組會,對自己的研究內容以及這個領域進行一些探討,但由於討論內容涉及很多專業名詞和複雜性的內容,光看唇語不太能及時明白別人在說什麼,所以很難加入進討論。為此,江夢南只好在別的地方努力做得更好來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儘管江夢南沒說怎麼彌補,但可以想見,她一路上一定付出了比旁人多幾倍的艱辛和努力。

江夢南的畢業照

江夢南在研究生論文答辯會上

她一直在感激生活

感激身邊的人

  也許是深受父母樂觀開朗的性格影響,江夢南在平時生活裡也表現得陽光外向,喜歡結交新的朋友。她開玩笑地對記者說:「我是持續性樂觀開朗,間歇性灰心喪氣。」

  雖然會因為在一些需要即時溝通、靈活性較強的工作中不能表現得很好而心情低落,但江夢南會通過運動、和家人溝通或是和朋友出去玩來化解自己的情緒。

  「周圍的朋友說我性格好,愛笑,相處起來沒有什麼壓力。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喜歡和朋友們一起玩,每天都還挺開心的。平時放鬆的時候喜歡看看老電影,或者是去健身房健身,練瑜伽。」

江夢南(左)

  在採訪中,江夢南總在表達對他人、對生活的感激。她感謝那些曾經耐心地給她答疑解惑、包容指導她、特意手寫專業知識給她的老師,也感謝那些在她成長學習的路上陪伴過她的同學和朋友。而談到父母,她更是說:「爸媽就像我前行路上的燈塔,為我指明方向,也給予我繼續前行的勇氣。」

江夢南和室友們

  在大學期間,她曾經回到家鄉的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障、聽障、智障的孩子。目前,江夢南的家鄉有好幾個部門和她聯繫,希望她能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當地的殘障人士分享,江夢南都一一答應下來。

  她對記者說:「突然受到這麼多關注這麼高的評價我有點不知所措,很感激,也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不讓大家失望。對和我一樣失聰的人,我想告訴他們,我們完全不必為了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自卑,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只要足夠努力,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一樣能做到,也許還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為努力的姑娘點讚!

實習編輯 | 曾藝漫

責任編輯 | 王鏈旭

審核 | 林連秀

來源 | 人民日報

好文推薦,點擊可跳轉原文

相關焦點

  • 失聰小姐姐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 失聰女孩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
    今年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名單中一個名叫江夢南的26歲女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
  • 失聰女孩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上帝為我打開一扇窗
    原標題:失聰女孩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 無聲世界裡流淌著澎湃的歌勵志女孩江夢南。受訪者供圖今年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名單中,一個名叫江夢南的26歲女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勵志人生從雙耳失聰到清華博士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裡江南,歲月靜好。
  • 失聰女孩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 無聲世界裡流淌著澎湃的歌
    紫牛新聞記者 陳迪晨 實習生 艾陸琦  勵志人生  從雙耳失聰到清華博士  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裡江南,歲月靜好。  然而在她半歲時,由於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平靜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當時江夢南左耳損失大於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
  • 湖南女孩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但學習唇語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唇語方式,每當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時,我總是需要幾天的時間來熟悉這個朋友的口型,然後才能較快地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思。」聽力受限除了給江夢南平時的生活帶來難題,學業上也會遭遇很大障礙。課堂上老師講話的語速較快,知識點又多,如果只依靠讀唇語來跟上學習的進度幾乎不可能,效率也大打折扣。
  • 身患殘疾的他們考上了清華,吃過的苦你都想不到!他們卻說: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特別關注
    幼年失聰如今是一名清華博士生:她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她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為了讓孩子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和別人交流,他們決定教小夢南學習發聲和唇語。父母說話時江夢南會把手放在他們的喉嚨處,感受聲帶的震動學習說話,而念拼音的時候,她會認真看他人發音的唇形,從而辨讀記憶每個音節的唇形,逐漸再學習字詞和語句。 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
  • 高考615分學霸女孩:半歲失聰,用唇語跟人交流,如今清華讀博
    近日,一個失聰女孩高考615分、正在清華攻讀博士的故事,在網上火了。 雖然耳朵聽不見,但憑藉著讀唇語的能力,江夢南的學習成績比很多正常聽力的人都強得多。她高考考了615分的好成績,去年又成功進入清華,開始她的讀博歷程。
  • 聾女孩靠讀唇語能考上清華博士,您憑什麼不努力?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  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 26歲失聰女孩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網友:長得好看是優勢,活得漂亮才是真本事!
    據揚子晚報報導,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
  • 雙耳失聰的她,僅靠讀唇語就考上清華博士!
    半歲時,她就因藥物不幸雙耳失聰,而如今,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她,是怎樣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的呢?江夢南是湖南省郴州市人,父母都是中學教師,他們在夢南很小的時候,就把她的手放在他們的喉嚨處,讓她感受聲帶的震動。而在念拼音的時候,她則會仔細觀察別人的唇形,這樣學習字詞。
  • 聾人女孩逆襲成為清華博士,如何學會唇語對他們很重要
    故事要從一個口罩說起,疫情期間,聾人朋友們也希望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最新的時事消息,在一次新聞發布會現場,手語翻譯員戴著自製的「神器」——透明口罩,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不要小瞧了這個透明口罩,從事聾人語言康復的人都知道,這個透明的口罩,對部分聾啞人士很重要,因為他們藉助表情和口型傳遞的信息會更豐富
  • 靠摸喉嚨、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她說「我並不弱勢」
    江夢南自幼失聰,靠摸喉嚨、讀唇語學習課程。
  • 她連英語的唇形都能看懂!失聰考上清華博士的江夢南太勵志了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 靠唇語就能考上清華博士,真的假的? 知更鳥人物故事資訊
    by江夢南靠唇語學習上大學並讀上博士?如果不是看了視頻,小知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努力的聽障女孩。普通人讀博尚且艱難,而作為聽障人士的她能帶給大家多少驚喜呢?跟著小知一起看:聽障美女江夢南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裡江南,歲月靜好。
  • 聾人女孩靠讀老師唇語考上大學 渴望有隻助聽器
    姐姐聽不見老師說話,也無法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只上了幾天學就再也讀不下去了,只好回到家中。輪到張巧玲上學時,她很忐忑,擔心像姐姐一樣被迫輟學回家。當時,張巧玲尚未完全失聰,可以斷斷續續聽到老師講課的內容,遇到不懂的時候,她就將問題寫在作業本上,請老師講解,直到弄懂為止。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她自幼失聰,靠讀唇語一路考上研究生
    剛剛從吉林大學藥學院畢業的她,兩個月後,將走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讓人羨慕的前景背後,是讓人心疼的經歷。她從小就失去了聽力,從此生活在無聲的世界。對江夢南來說,要通過學習「唇語」,識別他人的口型,來「讀」懂別人。父母讓她看著他們嘴唇的變化,同時感受他們的聲音,加上成千上萬次的練習,才慢慢學會這項技能。之後再逐漸學習字詞和語句,將發聲、詞彙、語義等因素綜合起來。當然,因為每個人說話的方式都不同,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說話的方式,「面對陌生人,我需要幾天時間來適應他的說話方式,之後就可以比較流暢地溝通了。」
  • 12歲失聰女孩靠讀唇語「聽」老師講課,連續6年考第一
    上課時,坐在第一排的女孩張心睿緊緊盯著老師看,老師走到哪,她的眼神便跟到哪。6年前,因為家窮,爸媽沒能力將有聽力障礙的女兒送到特殊學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小心睿和正常孩子一塊上學了,這個雙耳失聰女孩上課靠讀老師唇語,連續六年考第一。2005年,張心睿出生在山西榆社縣蘭峪鄉一普通農戶家。
  • 無聲世界的「學霸」:自幼失聰,靠解讀唇語一路考上研究生
    剛剛從吉林大學藥學院畢業的她,兩個月後,將走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讓人羨慕的前景背後,是讓人心疼的經歷。她從小就失去了聽力,從此生活在無聲的世界。26年來,她的生命並沒有在無聲中靜默,她靠觸摸喉嚨學習說話,解讀「唇語」讀懂他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努力,讓自己站在一個又一個新起點上,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 唇語讀到清華當博士,這個漂亮的瑤族女孩有個「英雄夢」
    她,笑靨如花,純淨、明亮的眼睛裡散發著不沾世故的光芒;她,雙耳失聰,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藥學博士。她是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江夢南。  「有時候我會很羨慕其他人,他們可以輕鬆地和朋友溝通不必看口型,可以打電話,可以聽好聽的歌,而我不能,所以偶爾會有點失落。」談及此,江夢南話鋒一轉自嘲道,「但至少睡覺時不容易被吵醒也挺好。」
  • 她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聽不到鬧鐘為何能每天準時醒來?
    ★「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早晨被鬧鐘叫醒的聲音、相遇時朋友打招呼的聲音、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寫字時筆尖划過書本的聲音……這些在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聲響,在失聰者的世界裡,仿佛都被吸進了真空。9月新學期開學,這位26歲的姑娘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的她,在父母「不放手」的堅持下,通過眼睛學會了「聽」和「說」;又在自己「不鬆手」的信念下,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看書自學跟上學校學習進度,12歲起異地獨立求學,高分考入理想大學並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學位,今年九月正式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清華園中追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