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研究室伍志鯤研究員邀請,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化學系Gangli Wang教授及安徽大學朱滿洲教授訪問固體所。
Gangli Wang教授在固體所作學術報告,他從金屬納米糰簇與有機小分子的相似性入手,深入淺出地向大家介紹了金屬納米糰簇精確的原子結構及獨特的化學性質,展示了金屬納米糰簇在能源、生物、催化等領域極大的應用潛力。隨後,Gangli Wang教授介紹了實驗室最近的研究進展:製備了1,3或者1,4雙硫醇穩定的金納米糰簇,這種團簇相對於單硫醇穩定的金納米糰簇具有更好的電化學、近紅外螢光等性質。利用它們這些獨特的性質,Gangli Wang教授課題組開展了納米電化學、納米生物學的相關研究,展現了這種團簇具有區分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潛力。
Gangli Wang教授的報告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濃厚興趣,大家就各自感興趣的問題與Gangli Wang教授展開了熱烈討論。朱滿洲教授參與了討論, 並提出了一些獨到的看法。
Gangli Wang,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化學系Associate Professor。1996年獲得北京大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得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99年到2004年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師從Anal. Chem.主編Royce W. Murray教授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到2007年在猶他大學化學系主任、J. Am. Chem. Soc.副主編Henry S. White組做博士後研究。2007年加入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化學系,並於2012年升任副教授。Gangli Wang教授主要從事納米化學的研究,專注於納米尺度界面的能量轉換過程,在納米電化學、納米生物學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出色的工作,迄今為止已在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nal. Chem., Chem. Sci等國際期刊上發表30餘篇學術論文。
朱滿洲,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滿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貴金屬納米糰簇的可控合成、性質與應用。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no.Lett., Nanoscale, Chem.Commun.等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