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康復治療也同樣重要,尤其是要重視腦中風後最佳恢復時期,抓住6個月的康復黃金期,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正常生活,並預防中風的再次發生。
腦中風是導致中老年人喪失日常生活能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有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每10萬人中約有1115人患病,而死亡率高達10萬分之115人。那麼,腦中風究竟是什麼樣的疾病?它的致病因素及後遺症有哪些?腦中風後最佳恢復時期是什麼?由霽達康復支持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的桑賢明女士為大家進行相關問題的科普。
腦中風後,75%的患者會喪失勞動力,40%面臨重度殘疾的可能
「腦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它是一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續的神經功能缺損的臨床症候群,為急性腦血管疾病。缺血性腦中風是由於腦血管堵塞,血液不能到達腦部而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則是由於腦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腦中風會阻斷血液流入大腦,導致大腦的許多功能障礙,患者將遭受殘疾的折磨。
腦中風後最佳恢復時期是什麼?中風康復黃金6個月效果最顯著
中風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腦中風後8-12周是患者身體功能障礙的快速恢復期。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與之相對比的,如果只接受標準治療,生存率只有89%。
桑賢明介紹說,來自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中,近8成都是發病後0-6個月內來到這裡的,說明大家的早期康復意識都是比較強的。從霽達康復和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2019臨床成果及質量報告中的數據可以發現,發病6個月內入院的患者,早期巴塞爾指數改善率達到了78.6%,效果最佳。
有效的康復治療有利於預防腦中風後可能發生的一些併發症,改善腦中風患者受損功能,有效的重塑大腦神經網絡,促進感覺運用語言和認知等功能。能夠減輕殘疾的殘損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生活能力,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當然,即便過了6個月的黃金期,還是要進行康復治療。在治療前,患者應在康復醫生處進行專業評估,總體來說,一般康復治療至少要持續一年以上。
中風康復需要多元化的康復治療手段
☞ 物理治療:包括物理因子治療和運動治療
1)物理因子治療
利用各種物理能量,包括電能、光能、熱能、機械能等作用於機體,引起人體各種反應,藉以促進、調節、維持或恢復各種生理功能,影響病理過程或克制病因,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2)運動治療
以主、被動活動關節和肌肉,鼓勵患者主動參與為核心。強調的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治療體位從臥位、坐位到站立位。可以幫助患者恢復一定的肌肉力量,糾正不良姿勢和預防併發症。
這臺Lokomat下肢步態機器人,是我們的王牌設備之一,通過調節機器的各項參數,帶動患者以正確的步態進行步行,並給予反饋,能幫助患者更快地重塑生理性步態周期。
☞ 作業治療:對腦中風患者最終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回歸社會,醫生通過發現患者生活自理方面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訓練及配備專業輔具,幫助患者獨立自主的完成更多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穿衣活動:穿脫衣服、鞋襪等,穿衣時先穿患肢,脫衣時先脫健肢的順序練習,同時反覆練習拉上褲子和脫下褲子動作,以便獨立如廁。
2)進食活動:利用握筷或匙進食,手持杯子飲水,削蘋果皮後食入。
3)居住活動:利用房間設備,如床、車、浴缸、廁所、輪椅等,整理房間,物品的擺放,物品的移動。
4)行動變化:改變體位、移動身體、翻身、坐起、躺下、臥位左右翻身、坐位轉移、站立、坐下、步行或利用輪椅。
5)個人衛生:應用自助具刷牙、洗臉、洗手、洗毛巾、修剪指甲、剃鬚等整容動作,練習自己洗浴,用廁等基本技能,可以帶支具或利用特殊工具進行,逐漸練習到生活自理。
6)職業技能訓練:進行適當的基本勞動或逐漸掌握工作的技巧訓練,如打字、電子計算機的應用、裝配機械設備、烹調、文件歸檔、報紙分類、繪畫、書法等,使患者達到重新就業的需要。
7)結構性作業訓練:按照要求完成一件成品,如進行編織毛衣、泥塑、制陶、雕刻等作業訓練。
8)娛樂性治療:組織患者參加棋牌、音樂、舞蹈、遊戲,觀看書畫或球賽,以及力所能及的文藝、體育活動。
☞ 言語治療:有針對性,確定患者是否存在失語症或構音障礙,以及類型和程度。反覆利用強的聽覺刺激和多途徑的語言刺激,如給予刺激的同時給予視覺、觸覺、嗅覺刺激,當患者對刺激反應正確時,要鼓勵和肯定。
失語症的治療包括聽理解訓練、命名訓練、複述、閱讀理解訓練、書寫訓練。
構音障礙的治療一般按照呼吸、喉、顎、舌、唇、下頜運動的順序逐個訓練。還應進行語調、音量、語速訓練、克服鼻音的練習。
☞ 吞咽功能治療:可以通過鼓腮、伸舌、雙側面部按摩,以及對咽部吞咽肌肉的重新訓練,用不同質地食物來刺激吞咽功能恢復。
☞ 認知治療:這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是根據認知心理學提出的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認知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對腦損傷患者進行專業評估後給予幹預的手段,涉及注意力、記憶力、定向力、計劃和組織能力、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空間構圖能力等原本基礎認知恢復性訓練。其通過多種刺激,誘發患者主動參與,從而獲得功能的最大化,逐步向正常的狀態發展。
☞ 神經心理治療:通過對患者評估、抑鬱篩查後,進行心理幹預。比如幫助患者調整心理預期,保持心境平和,嘗試做喜歡的事情,當患者從中獲得滿足和自信時,便能忘記愁苦。
中風康復治療是一場持久戰
中風康復是一場患者與家庭共同承擔的持久戰。德國康復理念認為,中風康復的患者不是被動參與者,而是康復實施主體,患者的主觀意志對康復周期長短和效果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霽達康復的醫療團隊為患者設置康複目標的重要參考維度之一。與此同時,家人的陪伴與心理的安撫對患者同樣至關重要。醫療團隊需要與患者家屬緊密溝通,收集反饋,定期調整康複方案,幫助患者最終達成康複目標,回歸健康生活。
中風後的早期康復往往是很多患者和家屬所忽視的,他們往往只關注中風後是否能搶救成功、是否能存活下來。殊不知康復治療也同樣重要,尤其是要重視腦中風後最佳恢復時期,抓住6個月的康復黃金期,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正常生活,並預防中風的再次發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他媒體或為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具體行為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郵箱:783207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