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再戰再捷,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一縣一業」主導產業格局形成,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鄉風文明蔚然成風......2019年,黔中大地安順「三農」工作可圈可點,決戰脫貧攻堅捷報頻傳,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如何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怎樣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如何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1月11日,安順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召開,進行了全面部署。關鍵詞:打贏脫貧攻堅戰
「大會戰」奪取脫貧攻決戰的根本勝利
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和「頭等大事」,2019年,安順市交出脫貧攻堅滿意的成績單:西秀區、平壩區、普定縣、鎮寧自治縣四個已退出貧困縣的縣(區)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3%。
2020年是決勝小康的收官之年,來一場脫貧攻堅「大會戰」,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確保按時高質量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這是安順市委市政府對300萬安順人民的莊嚴承諾。
如何一鼓作氣,打贏這場脫貧攻堅「大會戰」,高質量實現目標?
安順市委書記陳訓華的話擲地有聲:「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為關鍵時期,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絕不能有任何懈怠、絲毫閃失。打好脫貧攻堅『大會戰』,要把握好時間節點、倒排工期,補齊弱項和短板,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漏一項。」
號令既出,決戰行動。安順市著力落實掛牌督戰,確保全部脫貧。安順市有剩餘貧困人口的行政村309個,相關市領導掛牌督戰精準包幹的貧困村61個,其他有剩餘貧困人口的行政村由縣、鄉兩級負責掛牌督戰。該市將強化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責任,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格局,精準把各項重點工作分解到具體項目、落實到具體人頭上,下足繡花功夫,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聚焦深度貧困堡壘和「三保障」等關鍵環節,落實財政、金融、土地、教育、醫療、科技、人才和水電路訊房等政策舉措。
聚焦問題整改,持續專項治理。針對脫貧攻堅領域存在的問題,安順將以問題為導向,做好整改工作。同時,將來一次自查自糾,過一遍「篩子」,持續補齊工作短板漏洞。
持續鞏固和擴大提升脫貧成效,全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把就業放在突出位置,使有勞動力搬遷家庭每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對「兩無」人口進行兜底保障和社會救助,應保盡保、應助盡助。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社會扶貧,推進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組織、民主黨派助力脫貧攻堅。
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扶弱幫困長效機制,紫雲、關嶺兩縣集中精力抓脫貧和脫貧成果鞏固。在西秀、平壩、普定、鎮寧四縣(區)選擇一批條件較好的鄉鎮、村開展試點探索,為2020年後政策轉型提供經驗,用鄉村振興措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關鍵詞:農村產業革命
「六個持續」引領現代高效農業
2019年,農村產業革命深深鐫刻在安順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扉頁中。
調減籽粒玉米等低效作物29.04萬畝,每畝新增純收益2481元。12個500畝以上樣板壩區、54個達標壩區畝均產值達9400元,超過8000元的目標值。「一縣一業」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名優單品市場知曉率、佔有率、美譽度不斷上升。
2020年,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依然是安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堅持推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發展,2020年確保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將安順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山地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區和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高地。
目標既定,安順將持續提升九大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茶葉將從品牌創建上破局,食用菌重點打造規模化生產基地,蔬菜確保訂單到、貨品足、質量優,水果將發展地方名優品種,金刺梨繼續推進精深加工,辣椒抓好重點品種發展,生態畜牧將建設地方優良畜禽品種規模化標準養殖場,中藥材以建設GAP生產基地為目標,生態漁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市場需求,根據市場規律和產品對比優勢,集中有限的資源,重點打造一些叫得響的品牌。
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圍繞九大特色主導產業,以500畝以上壩區為重點,以「一村一平臺」為抓手,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不斷鞏固「一縣一主業」的產業格局。按照一個市領導、一個工作領導小組、一個工作專班、一個技術團隊、一個平臺公司的標準完善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專班,推動產業革命邁上新臺階。
持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完善農業生產配套設施、設備。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招商引進龍頭企業,扶持壯大現有龍頭企業,探索國有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完整產業鏈、較強競爭力的行業領軍企業。推進「三權」促「三變」改革,進一步明確農民在產業鏈、利益鏈、價值鏈上的環節和份額,確保農民群眾能夠長期受益。建設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降低交易成本,實現產銷精準對接。支持發展訂單農業,推廣農超、農校、農企等產銷對接形式,創新營銷推介模式,擴寬銷售市場渠道,搶佔消費市場,加快推動「安貨出山」。
持續強化農業發展智力支撐。建立高端農業智庫及專家團隊,引進高端人才。建設農業科技基層推廣體系,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全市每個鄉鎮至少有5名以上農技人員專門從事特色主導產業示範推廣及服務。實施「萬名農技專家下基層」活動,鼓勵支持各級各類農技專家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持續強化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完善一批農產品產地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中心、綜合性加工配送中心和產地集配中心。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大健康醫藥等產業深度融合,建立一批鄉村休閒旅遊區及農家樂、休閒農莊、康體養生基地。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專項行動計劃,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培育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實施「網貨下鄉」。探索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等新型業態。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深化農村「三權」促「三變」改革,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拓寬農村經濟發展路徑。以土地流轉、務工收入、股份分紅等形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化推廣「村社合一」的發展模式,讓該市1053個行政村建立利益聯結合理、運營模式新穎、貧困群眾參與面廣的「村社合一」農民專業合作社。關鍵詞:全面小康
補齊短板決勝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這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圓夢之旅。
當前,安順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同步小康的鏖戰正酣,該市正全力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奮力與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安順市將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解決「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和村內「髒亂差」問題,力爭實現90%的村莊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和處理能力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力爭實現該市行政村戶用衛生廁所及公共廁所全覆蓋。
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立健全養護制度和水質檢測機制,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強化農村電力、通訊等設施的建設和營運管護。理順農村宅基地管理機制,統一規劃,形成安順特色鄉村風貌。
補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強化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扶持縣級醫院,鼓勵醫療人員到縣鄉衛生機構工作,提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服務能力。開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
補齊農村全面小康其他短板。將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農村科普工作,培育農民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以村規民約等方式,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挖掘屯堡文化、民族文化、三線文化等安順獨特文化內涵,推動農村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提升鄉村綜合治理能力,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開展法律進農村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農村掃黑除惡三年行動,逐步建立完善一體化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
通過補齊短板,將建成一個實實在在、沒有水分、成色十足的全面小康。關鍵詞:組織保障
組織牽引續寫「三農」工作新篇
「三農」工作,頂層設計是關鍵,組織保障是抓手。
組織領導。安順市將鞏固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帶動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在脫貧攻堅和「三農」主戰場踐行初心使命。包保深度貧困村的市級領導要深入一線,加強督促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強基層,安順市將擔負起責任,解決好農村基層黨組織「人難選、選人難」的問題,在「選、育、管、用」上下功夫,推廣「兵支書」典型經驗,選配好、管理好村黨組織書記,打造戰鬥力強的基層黨組織。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順應產業發展規律,推動條件成熟的行政村之間組建聯村黨組織。推動後進村向先進村學習、先進村結對幫扶後進村,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轉變作風,安順市將抓具體抓深入,到基層一線去發現問題、摸清情況,拿出務實管用的辦法,精準解決阻礙工作推進的「癥結」。對脫貧攻堅、農村產業革命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推動工作落細落小落實。謀劃好「三農」領域「十四五」規劃,謀劃出一批加快「三農」發展的重大項目。
要素保障,安順市將加大財政涉農、扶貧資金整合力度,引導資金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特色產區聚集。健全財政投入保障制度,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對推動鄉村振興的「槓桿」作用。加大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的信貸支持力度,提高信用貸款佔比,解決「融資難」問題。擴大保險支持範圍,全面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加大產業發展用地支持力度,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用好集體建設用地。不斷完善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引導更多人才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如今,新的「三農」工作正在開啟,安順市眾志成城,振奮精神幹、擼起袖子幹、凝心聚力幹、拼搏創新幹,奮力書寫新時代安順「三農」工作新篇章,奮力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小友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