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外出,取消聚餐聚會
近期聚集性病例增多,防控疫情要做到「五早」「三勤」「三主動」
製圖/王斌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近期多省出現聚集性病例,大多以家庭、社區聚集為主,均有湖北暴露史;其次是同車暴露、同住暴露等。對此如何防控呢?
記者今日採訪了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主任醫師劉富強,他表示,聚集性疫情是目前防治的重點。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強,潛伏期也長,建議大家減少流動和聚集,做好自我保護,做到「五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和早治療。
一大家子,5人確診 主動減少或取消家庭的聚餐、聚會
典型案例
據報導,在我省冷水江市某鎮新增確診3例病例中,陳某某一家人1月中旬從深圳返回冷水江老家,回家後與多位家人生活聚集。1月28 日,陳某某核實其弟弟在深圳市檢測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初篩陽性。隨後,陳某某的母親、妻子、姨姐、另一弟弟等4 名親友陸續出現發熱、肺部感染症狀,結合流行病學分析,判定為一起聚集性疫情。目前他們均在治療和隔離中。
防控提示
劉富強解釋,所謂聚集性疫情,是指在一個潛伏期內,在比較小的範圍(如一個家庭、班級、工地、公司)發現兩例及以上確診病例,且病例間存在因密切接觸導致的人際傳播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我省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中,2/3左右的病例是有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接觸過有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旅行史或居住史的人,另外還有20%左右有確診病例、輕症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接觸史。對於家庭來說,主動減少或取消家庭的聚餐、聚會,無特殊情況不互相走動,少見面,少握手,避免去餐館、酒店、電影院、健身館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等,是最好的預防。
剩下的確診病例則有小部分屬於不明原因感染(可能在社區感染等),即在14天內出現兩例及以上不明原因病例的,就叫社區傳播疫情,這時採取的策略是「內防蔓延、外防輸出」。「如果社區已經有傳播,必要時可對小區進行封鎖,限制人員、交通工具進出等。」當然,劉富強說,在被封鎖區域內,政府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主要是限制人員聚集,在社區停止集市、聚會,關閉溫泉、保健、娛樂場所等,必要時進行停工、停業、停售。
此外,春運返程是不可避免的,要儘量錯峰出行,在車廂內不建議坐得過密,保持一定距離,戴好口罩。
參加培訓會,6人確診 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典型案例
據報導,我省湘中某市某小區出現一起聚集性疫情,首發病例王某某,女,45 歲,在該縣經商。2019年12月底有武漢旅遊史,今年1月10日至12日在長沙某賓館參加美體訓練師培訓會議,會議有200餘人,與會人員中有武漢籍及另一城市首批確診病人陳某某參會。王某某於1月18日發病,26日確診。至目前為止與該病例密切接觸人員中4人發病,王某某同行參會人員中另有1人發病。
防控提示
「感染的病人有個潛伏期,此期也存在感染性,要加強防範。」劉富強表示,一般病例的潛伏期是7至9天,個別長的病例可達兩周,期間沒有任何症狀,但可能傳染給身邊密切接觸的人,然後繼續傳染,造成聚集性疫情。
因此,近期有武漢旅行居住史和往返武漢的人,要儘快到社區進行登記,並主動配合連續14天的自我監測。監測時每天測量體溫2次,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避免與家人接觸。
「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劉富強表示,近期可能因為潛在感染病人數量上升,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如果有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要及時報告社區或單位相關人員,及時就診。居家隔離、減少外出,是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的有效方式。
如果需要開會,可採取視頻會議等方式;即便是現場會議,也要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隔。當然,減少聚集性活動並不只是減少聚餐、聚會,而是避免參與人員聚集的活動,避免出入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車站、超市、電影院、餐廳、酒吧等,這既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公共利益的維護。
在工作單位,注意對重點場所,比如餐廳、電梯間、辦公室等進行及時消毒,保持空氣流通。至於如何正確佩戴口罩,一般人使用普通外科口罩即可,使用口罩4小時更換為宜,把貼臉的那一面疊起來,脫口罩的手不要去沾面;因透氣性不強,小孩不宜使用N95口罩。
一次大聚餐,5人確診 單位食堂建議調整集中供餐模式,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典型案例
1月29日,永州市公布了該市1例確診病例。一名44歲男子自武漢返回永州後,與其聚餐的4人、接觸的2人均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而其本人也未能倖免。同時,湘潭也發生了2起家庭聚集性疫情。
防控提示
「近兩天,很多單位正式復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面臨新挑戰。」劉富強提醒,一個特別值得考慮的建議是,單位食堂可能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最好儘量減少集中用餐。
從最近各地通報的情況來看,由聚集性活動引發的多人感染,呈增多態勢。單位食堂是典型的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一些大單位、大企業,如果不採取限制措施,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將形成較大規模、較高密度的人員流動。而且員工就餐時必須取下口罩,極易形成有利於病毒傳播的環境。正因如此,在疫情警報解除之前,各單位的食堂很有必要調整以往集中供餐的模式。
比如,比較典型的措施,包括減少花式品種,取消現做現賣檔口,要求一律打包外帶,鼓勵自帶餐食,或只提供盒飯,由各單位明確專人負責盒飯統計、預訂、領取和發放,不接受職工家屬訂餐、用餐等。目的是避免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開工之後,各單位不妨專門開展一次疫情風險隱患排查,把各個方面的潛在問題都考慮到。對復工人員及普通群眾來說,要讓「少外出、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成為一個生活自覺,居家日常防控應做到「三勤」「三主動」。「三勤」即勤洗手、勤通風、勤運動(非常時期儘量居家運動),「三主動」即主動防護、主動就醫、主動監測。
主動就醫,不是說一有發熱症狀就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目前長沙多家醫院開通了網際網路+發熱門診免費在線諮詢,可先通過網際網路問診,或撥打發熱門診電話諮詢。以防止大醫院人群聚集,避免發生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