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崑崙訴終殤。近日,隨著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接連出爐,崑崙健康近期的人事新動向也展露在世人眼前。新晉崑崙健康的林樂的角色快速變化,2019年3月進入公司就擔起臨時負責人。而崑崙健康官方披露的高管名單則顯示,她已於2019年7月擔起了董事長重任。「80後」的林樂,可謂保險業最年輕的董事長之一!她成為繼
李英哲之後,崑崙健康的又一位女性掌門人,將如何帶領崑崙健康打翻身仗?
01
「80後」林樂上位
7月30日,崑崙健康發布2019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數據顯示
2019年二季度,崑崙健康的保險業務收入7.87億元,淨利潤-1.34億元,較一季度末減虧近1.99億元。綜合償付能力為128.87%。
從高管團隊看,原董事長李英哲已退居副董事長之位,但依舊為崑崙健康的法定代表人。目前,崑崙健康臨時負責人為林樂,副總裁由楊建學、王健、袁長安任職,而總裁之位仍「虛位以待」。
以上信息,畢竟公布的是2019年6月底前的人事安排。
崑崙健康的另一則消息證實,林樂已榮升為公司董事長。
2019年7月22日,崑崙健康官網披露了最新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名單。其中,在董事名單中,分別為白書忠、林樂、李英哲、王左、巢洋。其中明確表示,自2019年7月至今任崑崙健康董事長。
林 樂
林樂,1981年8月出生,38歲,「80後」當代高管。曾在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民生銀行廣州分行任職。自2018年6月起擔任崑崙健康董事,自2019年3月午入崑崙健康,並任崑崙健康臨時負責人。2019年7月起擔任崑崙健康董事長。
『A智慧保』還沒有在監管批文中發現關於林樂任董事長的信息。
一年三級跳,背後很可能有強大的股東為推手。
新高管的逐步落定,這家曾經風雨飄搖的險企,能否一改前期的低迷,煥發「新生」的力量?
新股東已落定?
2019年3月,有消息稱有3家新股東擬進入崑崙健康,而這一項方案已通過董事會審議。這與林樂正式進入崑崙健康並擔任臨時負責人的時間不謀而合。
至4月中旬,崑崙健康正式發布公告稱,擬變更註冊資本:
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議案,同意按照每股1.5元的價格,由晉城福盛鋼鐵有限公司認購4.91億股,深圳市中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認購3.5億股,福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認購3.3億股。增資完成後,崑崙健康保險註冊資本將變更為23.42億元。
變更後的股權結構應為:
從二季度報中看,此次注資與變更股東還未得到監管批覆,股權結構仍未改變。
如果林樂正式升任董事長,變更股東應當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02
曾經的崑崙健康
作為第一家股權「被清理」的公司,崑崙健康可以算得上一個時代的起點。2017年12月,一紙撤銷崑崙健康有關股權行政許可的通知攪動整個保險圈,熱議、震驚之下,整個行業開始將目光聚集在崑崙健康這家專業健康險公司身上。
股東惹麻煩目 的為進一步強化保險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嚴厲打擊保險公司股權違法違規行為。對 象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福建福信集團有限公司、西藏恆實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清科投資有限公司。
決 定撤銷《關於崑崙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覆》(保監許可〔2016〕1237號),撤銷《關於崑崙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保監許可〔2015〕659號),撤銷《關於崑崙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保監許可〔2016〕458號)中有關西藏恆實投資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增資入股崑崙健康的行政許可,清退違規取得的股權,並將相關投資人和中介機構列入市場準入黑名單。
後續安排責令崑崙健康三個月內引入合規股東,在引資完成前不得向違規股東退還入股資金,確保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維護公司穩定經營,切實保護投保人利益。
尋根必有因。其實在監管發布撤銷函之前,崑崙健康就已收到兩次問詢函。
第一次:2017年2月17日
因有媒體報導,崑崙健康是「佳兆業郭英成家族」實際控制的企業,監管要求崑崙健康說明其股東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是否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有關,入股資金是否來源於「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下屬企業或其關聯方。 關於各股東股權結構(樹狀圖)及其實際控制人情況、是否有實際控制人等也要如實告知監管。
第二次:2017年3月1日
經第一次問詢後,需再次說明四家股東的近三年主營業務情況、財務狀況以及入股崑崙健康的詳細資金來源。
提供四家公司每一級股東的基本情況。其中,法人股東就近三年主營業務、財務狀況、入股資金來源作出說明,並提供證明材料;自然人股東就入股資金來源作出說明,並提供證明材料。
另外,深圳嘉豪盛實際控制人為王鶴,其為青島信和昌達科貿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根據公開披露信息,青島信和昌達科貿股東為劉學津和王善成,但與你公司披露不符。需進行說明並提供證明材料。
說明深圳嘉豪盛上一級股東北京久晟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有關情況。
多次監督後的「耳提面命」,崑崙健康 「換新血」迫在眉睫。
好在清退工作逾期達一年之久的崑崙健康,終是找到了「對的人」。新股東的進入與違規股權的最終退出,尚待監管的一紙批覆函。
掌門人走馬燈
崑崙健康的人事更迭也是一大「看點」。
這家誕生於2006年擴容潮之中的專業性健康險公司,伴隨股權變動之餘,高管層的動蕩也成為影響業績發展的因素之一。
第一屆董事長何界生參與公司籌建後,任職時長僅有一年。第二屆董事長林瑤珉,曾任職於平安、生命人壽等險企,任職時長8年,也是崑崙健康高管層比較穩定的時期。
需要注意的是,前兩屆的一把手都身兼兩職——董事長與總裁。自2015年第三任董事長李英哲上任後,董事長、總裁開始分開任職。
來自前海人壽的傅傑算是崑崙健康發展史上的第一任「專職」總裁,出身平安,做過泰康人壽副總裁。
至2017年8月,傅傑離職,崑崙健康總裁職位一直空缺。期間,雖有傳言馬玉春擬任總裁,但至今未有「實錘」。現在新的股東一旦到位,總經理一職的變數將更大。
李英哲、傅傑在任期間,曾「整理」過班子成員
副總裁楊建學,2015 年 3月加入,自 2015 年 5 月起任副總裁,2015 年 7 月起兼任財務負責人;
副總裁王健,2015 年 2 月加入,自 2015 年 5 月起任副總裁;
總裁助理兼合規負責人劉東,2015 年 3 月加入,自 2015 年 5 月起任總裁助理兼合規負責人;
總裁助理李春輝,2015 年 3月加入,自 2015 年 6 月起任總裁助理;
董事會秘書王焱,自 2015 年 6 月起任董事會秘書,2017 年 6 月起,兼任首席風險官,2017年 9 月起兼任審計責任人。
時至今日,總精算師已由曹勇變為張寧,但最重要的董事長、總裁落定,或許才能解決崑崙健康「心中的大石頭」。
03
林樂面對的現實
新股東、新管理層逐步到位後,扭轉經營性虧損也成為崑崙健康時下所面對的挑戰。
「80後」女性掌門人,即將面對的不僅是股東的重塑「再造」,更有業務結構的「再生」。
資料顯示,自崑崙健康成立至今,經歷了7次增資,但基本以小額增資為主。
2015年,崑崙健康迎來第一次「大額」增資,增加近7億元至13.42億元;2016年再迎10億元的增資,正是這10億元,給崑崙健康惹來了大麻煩。
期間,崑崙健康也因償付能力不足,低於監管紅線而被監管暫停新設分支機構,業務開展與規模上量均受到影響。
2015年,保費盛宴最鼎盛時期,依靠中短存續期產品大殺四方的資產驅動型險企呈現急速式發展。
數據顯示
2014~2016年間,崑崙健康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規模保費中的佔比分別為95.58%、95.23%、95.27%;淨利潤也實現了由負轉正,-0.63億元、1.52億元、0.09億元。
但一場來自監管層面的大整改讓激進發展戛然而止。
2017年,崑崙健康規模保費36.51億元,同比下降17.45%;2018年規模保費42.92億元,同比增長0.12%。
淨利潤方面,2017年崑崙健康虧損8.26億元;2018年,虧損7.7億元。
成立13年,僅有兩年實現盈利的崑崙健康,尷尬與窘迫同在。新董事長到任,崑崙健康如何打翻身仗?
值得關注的是,林樂年輕固然有優勢,但從目前的履歷看,並沒有保險從業和管理的經驗。有業內人士分析,崑崙健康董事長林樂任臨時負責人,並不意味著將成為未來的總裁,現在「雙肩挑」只是緩兵之計。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