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夜經濟」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在一些城市發展起來。近日記者兵分多路探訪了濟南超市、餐館、藥店24小時經營情況,探訪濟南夜經濟的發展現狀。儘管需求廣泛,但受經濟水平、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濟南24小時經營的超市、藥店寥寥無幾,就連最基本的餐飲需要,深夜經營的只有快餐攤點。
探訪一 超市
在濟南除了統一銀座超市、佳合樂超市24小時營業外,其他品牌超市打烊時間一般都是晚10點。凌晨以後,兩大超市的消費者多是年輕人。而濟南大部分小超市或社區便民商店,由於規模較小且多由個人經營,打烊時間會隨著客流量相應改變,但限於成本都不會24小時營業。
統一銀座:是否24小時運營要看商業氛圍
每天凌晨兩點從醫院下班,小王都會在歷山路與和平路交叉口的統一銀座超市買些食品。由於住處沒有凌晨營業的便利店,她每天都會從歷山路上「繞個大圈」回東舍坊。
該超市夜班店員小孔介紹,統一銀座超市之所以24小時營業,主要是滿足顧客的應急性、便利性需求,針對人群是娛樂場所工作人員與消費人員、計程車司機、夜班族等,「零點以後買東西的多是青年人,買的也多是菸酒、飲料等零食。」
與「好又多」超市不同,統一銀座超市實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像小孔這樣的夜班店員一般從晚上11點上崗,工作到次日7點。「我們的店填補了普通超市的空白營業時間。」小孔稱,由於濟南24小時營業的超市較少,所以統一銀座超市的夜間客流較多,「夜間客流量平均百十人吧,周末能達到200人。」
小孔介紹,統一銀座在濟南約有120家店,24小時營業的佔60%以上。小孔所在的店靠近銀座新天地、頤正大廈、新聞大廈、良友富臨大酒店等娛樂、住宿中心, 「夜間的營業額能維持運營成本。」
小孔稱,如果兩家統一銀座相距較近,則一般是面積較小的店面24小時營業,面積小的營運成本也低。每一家24小時營業的統一銀座超市都經過了仔細的商業考慮。
佳合樂:晚上11點之後有3個時間段挺忙
雖同為24小時營業,但佳合樂的店面普遍都要比銀座「袖珍」。以文化西路的一家佳合樂超市為例,該店面積約25平方米,貨架只有5排,規模僅是小孔所在的統一銀座超市的1/4大小。
「佳合樂是生活便利店。」文化西路的佳合樂店員小張稱, 「便利店的店面小,商品品項少;超市則店面較大,商品品項多而全。」
小張所在店面處於文化西路中段,靠近朝山街。便利店的南面便是一排飯店,而其北面是佛山苑,客源充足。「晚上很多人在附近吃飯,所以買東西的人不少。」但小張稱,由於佳合樂以出售食品、飲料、菸酒為主,所以該超市的單筆生意額都不是很大。
23日凌晨3點,小張的便利店每隔十幾分鐘便有一些年輕人來購買飲料零食。「這個點還算比較忙的。」小張稱,自己值晚班時,一般有3個時間段較忙,「23—24點,2—4點,6—7點。第一個時間段買東西的以附近吃飯的人為主;第二段是酒吧、KTV下班的人;第三段則以上早班、買早飯的為主。」
「晚上營業一般利潤很低,地段較好的店能賺些,便利店主要還是為了方便居民。」小張稱,論經濟效益,24小時便利店雖在晚上盈利寥寥,但卻方便了附近居民,「無形之中也是增加我們的品牌知名度。」
探訪二 餐飲
到了凌晨肚子餓,怎麼辦?記者探訪發現,省城凌晨仍在營業的餐館以肯德基、麥當勞、永和豆漿、土大力、超意興為主,中高檔酒店身影難覓。計程車司機偏愛中式、消費較低的超意興及路邊小攤,而洋快餐則是逛夜店人士的最愛。
零點之後,西式快餐挺冷清
歷下大潤發附近的肯德基與其南側的麥當勞,皆是24小時營業的店面。
7月24日零點49分,兩家店面內就餐市民僅有兩三名。肯德基內,收銀員坐在旁邊,一工作人員清掃完地面後騎著電動車回家,值班經理正在寫工作日誌,給工作人員排班,只有一名女士在櫥窗下就著一杯可樂看雜誌。
凌晨一點,歷山路上的土大力招牌上寫著「24小時營業」,有十幾名市民正在就餐。其經理告訴記者,主要是上夜班、逛夜店的人士在此就餐,雖然省城有不少土大力店,考慮到地段因素,僅有幾家24小時營業。
凌晨1點左右,在歷山路優品匯上的肯德基店已經關門,記者獲悉,省城並非所有的肯德基店都是24小時營業,與肯德基旗鼓相當的麥當勞亦如此。
麥當勞有關負責人稱,麥當勞首次在省城設立24小時店面是在2006年,現在有11家店是24小時營業,大約能佔到省城所有店面的一半。
計程車司機最愛超意興和把子肉
「晚上去超意興,或者路邊的把子肉。」振儲計程車公司司機謝師傅說,超意興夏天有免費綠豆湯,冬天有玉米粥。「當然,這也主要是考慮到我們這個群體的消費水平,畢竟一晚上也掙不了多少錢,花十塊八塊吃個飯就不錯了。」
「甸柳莊、汽車站、英雄山、濟大西校區、明星小區西郊的超意興都是24小時營業。」謝師傅說,晚上去吃漢堡等高熱量食品也不是很合適,還是中餐比較適合自己的口味。
路邊的把子肉也吸引了不少「夜遊人士」。凌晨1點22分左右,在解放橋路口,一路邊攤老闆開著一輛餐車,車上載著各種蔬菜與炊具,三桌人十幾位市民正圍在一八仙桌邊吃飯、喝酒。老闆告訴記者,自己從晚上10點半營業,到次日早上6點結束,主要是上夜班的群體在這邊吃飯。
凌晨1點43分,解放路與文化東路交叉口位置也有一家快餐點,老闆招呼完客人,便抽著煙無聊地聽廣播。「從晚上10點賣到次日凌晨3點,到了3點菜就沒了,也該回家睡覺了,第二天還得幹活。」這家主要賣把子肉的老闆告訴記者。
24小時快餐店多,中高檔酒店難覓
晚間,記者走訪了歷山路、和平路、泉城路,以及大觀園、洪家樓附近,發現這些人流聚集區的快餐店營業的確有不少,而酒吧、KTV中也熱鬧得很,但是記者並沒有發現有中高檔酒店營業。
「最後一桌客人走了就關門,大多時候晚上11點之前就能停止營業,打掃衛生。」山師東路一家酒店的王經理告訴記者,並沒有考慮過24小時營業。「即便是24小時開門,也沒有足夠的客人來支撐。」
不過記者看到,路邊的小攤,還有燒烤攤還是有一些市民在喝啤酒、侃大山。
與餐館相比,街邊的燒烤攤、把子肉更有競爭優勢。有的只需一口鍋、幾張桌子、幾個燈泡就可以營業。而且沒有各種費用,成本極低,晝伏夜出。
在濼源大街附近上夜班的劉先生表示,凌晨三點下班後和同事們想找個飯店吃飯,就只剩零星幾個街邊攤,「要是吃壞了肚子還不知去哪裡找藥店。」
探訪三 藥店
記者調查發現,省城共有2700多家藥店,但進行24小時售藥服務的藥店寥寥無幾。山東省相關法規原先要求藥店必須要24小時經營,但發現實施情況不好,於2009年取消了相關規定。24小時藥店也因晚上客流少、成本高等紛紛關閉。
藥店大多晚上10點關門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藥店發現,24小時售藥服務的藥店寥寥無幾。在十畝園社區一連鎖大藥房內,記者在門口看到標有「營業時間7:00—22:00」字樣。
記者又來到了文化西路附近的一處大藥房,詢問店員是否24小時營業,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晚上9點就會關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周圍市民比較少,晚上買藥的也不多,即使市民晚上遇到緊急情況也會選擇去醫院救治,所以藥房沒有考慮過24小時供應。」
當天,記者採訪了文化西路、文化東路、歷山路附近的10家藥店,只有位於文化西路附近的一處大藥房承諾24小時營業,其他的都在10點左右關門。該藥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藥店於夏季晚上10點半才下班,店裡會留一兩個人值班,保證24小時供應。記者了解到,晚上市民買的藥品主要是治療腹瀉的。
25日晚上11點,記者再次對省城藥店24時經營的情況進行探訪。在解放路、歷山路、和平路部分路段走訪了10家藥店,此時已經沒有一家藥店在經營。在解放橋,一藥店標有「24小時」經營的招牌,不過也已大門緊鎖。
不少藥店無奈取消24小時經營
省城某連鎖百姓大藥房負責人介紹,2003年該藥店進入濟南時,就開始做24小時店。「那時候我們在南方的城市早就開始在做24小時店了,所以在解放橋開濟南第一家店時就是24小時營業。」
該負責人說,藥店一直想把24小時營業做成特色,「頭幾年在濟南開的店都實行24小時營業,但從2007年開始新店多是小店,沒有再進行24小時營業。不僅沒有再開,已經開著的也漸漸關了。」
據介紹,該藥店在2013年左右取消了全部5個24小時藥店,改為正常的早7點45至晚9點半營業(冬季晚9點關門)。取消24小時營業,除了人員精簡後安排不過來外,最重要的是24小時藥店夜間收入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該負責人還介紹,24小時店都選擇在大店中,解放橋、北園、王官莊都有,大店一般人流量有保障。而為了降低成本,營業面積和人力都減少到白天的十分之一,「在大約一百平米的24小時店面中留10平米夜間使用,白天二三十位服務員晚上則是2人。
濟南24小時店為啥如此少?
消費習慣、經營策略仍太傳統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24小時營業店面並不算多。多年形成的相對保守的消費習慣,尚未根據實際適時調整的經營策略和經營成本,仍未形成夜間補給的商圈集聚效應成了濟南夜經濟發展的障礙。
濟南市民已養成早歸習慣
「濟南更傾向於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這種觀念影響到了夜經濟的各行各業。
「十年前晚上十點鐘到濟南街上走一走,幾乎沒有人。」黃國民認為,濟南市夜經濟不夠繁榮,受傳統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影響很大。「以前濟南市民中大部分人在老國企工作,在小鴨、輕騎、國棉廠、針織廠上班的市民作息都很規律也比較保守,上下班定點,因為第二天要早起趕班車,晚上都不大出門。」
黃國民說,雖然那已經是很多年前,但由此而來的生活習慣要改變就不容易。 「購物講求實惠,有固定的大超市購物時間,買足了東西在家備用都是傳統消費觀念的體現。」
已在酒吧任調酒師4年的小鈕說,2009年時,濟南大小酒吧都算上大概有四五十家,經過四年的時間,這個數字翻了一番,但消費人群卻沒跟上酒吧增長的速度。
「濟南缺少夜休閒文化氛圍,大家對酒吧和這種生活方式的理解也還比較淺。」本身也是老濟南
人的小鈕說。在國外或者北京、上海,去酒吧其實就是一種8小時之外緩解工作壓力的方式。但濟南對這種方式接受度還不高。
以晝養夜仍是普遍現象
目前,濟南除娛樂場所外的絕大部分消費場所夏季營業時間在上午9點至晚上10點之間,全天約13個小時。而如果要開一個24小時營業的店,面對的則是增加至少11個小時的運營成本,增加2名左右員工,同時營業額甚至不及白天營業的零頭。
「我們也想做成24小時營業,但是一直是虧損,做了9年只能暫時停止。」省城某百姓連鎖藥房負責人說,雖然已經減少了夜間營業面積,但夜間至少要4000元的員工支出,而每晚的營業額只有幾十至幾百元。濟南漱玉平民大藥房負責人也表示,一個店白天的營業額會在10多萬,而夜間營業額則在一兩千左右,店面還是以白天的營業收入養晚上的虧損。
「其實夜間營業多是虧損的。」統一銀座公關部負責人說,目前24小時營業的店面面積基本在100平米左右,多安排在市內重要路段。 「電費、人工成本不低,晚上買的東西也不會很多。」大部分夜間營業店面員工每人工資在2000—3000元左右,另外每晚會有幾十元的夜班補貼。
餐飲行業也是如此,「一般來說,24小時營業的話成本要增加1/3。」位於泉城廣場附近的留戀啤酒城負責人張斌說,其中包括了水電、工作人員的夜班補助等,但與此同時營業額卻不會同比例增長。
夜店整體偏少,未形成集聚效應
「24小時店還沒形成氛圍,這9年感覺只有我們自己在做,覆蓋面很有限,購物需求也帶動不起來。沒有集聚效應,很難支撐。」濟南某百姓連鎖藥店負責人說,在長沙已經有一個商圈專門主打24小時營業,生意不錯,但濟南卻幾乎沒有。
近日,記者在萬達廣場看到,晚10點左右關店門時,近200位顧客中斷了購物,被迫走出商場。
「步調不一致,各走各的路,各下各的班。」劉先生說,24小時店沒有形成相互扶持之勢,各自為戰。濟南市旅遊協會關於夜休閒的調查也顯示,2008-2013年,濟南大大小小的餐飲機構、娛樂場所、購物中心、美容行業等都有大幅增加。目前已有大型餐飲行業400多家、娛樂經營單位近千家、演出場所200家以上。但這些產業卻一直各自為戰,缺少集聚效應,未能形成合力點亮濟南的夜生活。
年輕人正在帶動濟南夜經濟
商家配套服務、政府規劃都應跟上拍
雖然目前濟南24小時店面偏少,但已有不少商家開始盯上這個相對空白的市場。近兩年,喜歡熬夜的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體,給濟南的夜經濟帶來活力,零點公交也開啟了夜間配套服務,而濟南深夜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商家轉變服務意識和政府相應的規劃。
年輕人正更新濟南消費習慣
目前濟南市24小時店面離很多城市還有距離,但總的數量上是在增加。2013年,佳合樂、漱玉平民大藥房、金德利快餐紛紛進軍24小時營業店。短短一年多的時間,24小時店至少增了20家。主推24小時便利店的黃國民表示,佳合樂將在三至五年時間開300—500家連鎖店,其中大部分是24小時店面。
「最近兩年可以說是年輕人走入社會最多的時間段,他們給濟南傳統的消費觀念帶來新內容。」黃國民說,上班時間相對自由,晚間工作的人比以前多了,來自南方的人也把南方的作息習慣帶到了濟南。
「除了電視,網絡作為一個不眠娛樂方式,讓更多年輕人睡得更晚。」黃國民說,睡得晚帶來夜間消費需求,煙、水、方便麵、藥物這些必需品就會有人買。
培養夜行人,零點公交正合題意
「在南方城市,隨便什麼時候,都能叫到外賣。」黃國民說,濟南的商業服務意識還有待提高, 但最近已經有變化,最明顯的零點公交就是一種夜間服務。雖然現在它對我們店面的影響並不明顯,但夜晚的市場是培養出來的。」
「零點公交網將引導省城的夜生活,帶動省城夜經濟的發展。」濟南公交總公司營運市場部負責人謝剛曾表示,到9月底如果運行情況良好,將會再次增加夜班公交的班次。
根據濟南市旅遊協會的一項統計,目前濟南市常住人口為680萬,每年接待外來遊客4000萬人,平均每日接待10萬人,若按每日20%的人有夜間消費意願,按每人每次平均消費50元計算,每晚就有一個近7000萬元的龐大「夜休閒」消費市場,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濟南有680萬常住人口,夜晚肯定有足夠的購物需求。我覺得單單是24小時便利店就要有1000家才能滿足這些人群的需求。」黃國民說。
喚醒夜經濟政府也該有規劃
然而,用夜經濟本身的完善喚醒消費者的需求並不能只依賴市場。王忠武表示,政府的主導和統籌很關鍵。「目前政府的規劃中缺少這部分內容。」王忠武說,應該有意識地把發展夜經濟納入未來規劃,將其作為產業和城市名片來打造。
王忠武稱,比如夜市,現在就缺乏這方面的統一管理。 「佔道經營了就趕走,對消費者、管理者和經營者都是損失。」王忠武說,一些不規範的營業場所或攤販大量存在,也讓濟南的夜經濟整體低檔化,難吸引人;消費者不買帳,經營者也更沒信心,直至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政府以及各部門的統籌規劃則有可能把這種惡性循環改良。王忠武建議,濟南完全可以大力發展夜市經濟,由政府部門統一布局和管理。
實際上,不久前濟南市旅遊協會夜休閒分會的成立就體現了這種主導性。「把全市酒店、餐飲、酒吧、KTV、茶樓、演藝等企業整合起來。」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種產業協會主導下的抱團式發展,能讓單一的經營規模化,繼而刺激消費者需求,「讓外地客人留在濟南,讓濟南人夜遊濟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