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經濟學家,不是證券分析師」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尤金·法馬(Eugene Fama),得知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法馬回到課堂繼續上課。 (CFP/圖) 

  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第三次頒給金融學家。

  同時頒給觀點、方法相左的經濟學家,也許有讓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更加多元化之意。

  對「資產價格」的研究不等於幫助去預測你的股票、房地產的價格變動。

  尤金·法馬 (Eugene Fama) 

  74歲,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義大利移民後代。1960年畢業於麻薩諸塞州Tufts大學,主修法文,獲得學士學位。隨後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讀MBA,1964年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股票市場價格走勢」。

  根據SSCI統計,法馬是全世界被引用率最高的經濟學家之一。他也被譽為「現代金融之父」。

  拉爾斯·彼得·漢森 (Lars Peter Hansen) 

  60歲,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74年在猶他州立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78年在明尼蘇達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67歲,現任教於耶魯大學。出生於美國底特律,196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被視為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因曾預言美國2000年科技股泡沫而聞名,他與另一名經濟學家卡爾·凱斯建立的「凱斯-席勒指數」,是反映美國住房價格的重要指標。他還是《非理性繁榮》與《動物精神》兩本暢銷書的作者。

  席勒曾於2009年造訪中國,並對中國的房產泡沫提出警示。

  在金融危機的霧霾尚未完全散去的2013年10月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位主打研究金融的學者:尤金·法馬(Eugene Fama)、彼得·漢森(Peter Hansen)、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

  他們的獲獎理由是對「資產價格」的研究。這也許讓普通民眾覺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一次離自己近了那麼一點,因為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資產價格。

  官方通稿對三位學者的貢獻介紹中,最有趣的或許是這麼一句話:「他們的發現或許看起來既令人驚奇又相互矛盾。」

  這是因為,三位學者中,尤金·法馬和羅伯特·席勒的學術觀點互相對立。

  2013年的諾獎為什麼授予這三位學者?相互矛盾的理論為何可以同登領獎臺?如果他們的理論是關於「資產價格」的,對現實中的投資有指導意義嗎?南方周末記者就以上問題採訪了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

  拉爾斯·彼得·漢森(Lars Peter Hansen),圖為得知獲獎之後,漢森從咖啡店回家。 (CFP/圖) 

  金融對世界的影響正在擴大

  南方周末: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花落三位金融學家?

  曾剛: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三次頒給金融學家,第一次是1990年,馬克維茨、米勒和夏普因對金融學的基礎性貢獻而獲獎。1997年,默頓和舒爾茨因為「期權定價公式」而獲獎。

  或許是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金融變得如此重要。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它對世界的影響在逐漸擴大。金融學在主流經濟學中地位和影響力也在慢慢提升。

  南方周末:在你看來,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最重要的成果是什麼?

  曾剛:法馬是公認的現代金融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得獎是遲早的事,甚至有很多人覺得,1990年諾獎第一次頒給金融學家時,最應該獲獎的就是法馬。

  不過,法馬的核心貢獻並非只是對「資產價格」的一般性研究而是「有效市場」的假說。他假定(金融)市場是理性的並最終趨於有效。只要信息能夠「真實、準確、足夠地」披露,理性的人們自己會選擇「買還是不買」。

  當然,現實中經常可以發現市場的無效之處,但正是不符合現實,才激起了後續的眾多研究,金融學才能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科體系。

  席勒是另一個研究領域的先驅,率先將行為經濟學運用於金融研究的先驅。行為經濟學認為人的經濟選擇並非都是理性的,有些會受到「動物精神」的支配,這個詞最早的定義是凱恩斯給出的。

  2008年,席勒還跟阿克洛夫(行為經濟學創始人之一)合寫了一本書《動物精神》,指出有時投資者的行為也像動物一樣衝動。席勒是在用行為經濟學的方法來看待金融市場的運行和資產定價的。從研究的視角和主要觀點看,他和法馬是兩個極端。

  漢森則是一名計量經濟學家,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工具層面,他提出的廣義矩現在被廣泛地應用於資產價格變動的研究中。

  南方周末:不過,官方給出的獲獎理由是對「資產價格」研究的貢獻。還具體闡述為,法馬發現幾乎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準確預測未來幾天、幾周的市場;但是席勒發現通過研究對較長時期內的價格,可以對未來數年的價格形成預測;而漢森則研究出一種統計方法,適用於資產定價的合理性測試。這些研究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曾剛:諾貝爾獎是授予那些對基礎理論做出貢獻的學者,不要試圖拿他們的理論去預測現實。

  很多人批評法馬的「有效市場」理論不符合現實。但事實上,作為對基礎理論的貢獻,「有效市場理論」用簡明清晰的模型,奠定了新古典金融經濟學的基礎。其為金融市場後續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參照。所以,不能以對現實的符合程度來評價其在理論上的價值。

  席勒的行為金融學倒是和現實結合得更緊密一些,因為他是從現象到現象的研究,關注研究人的行為。他也做過金融危機、房價等的現實預測,這也是無論在國外還是中國,普通人之中,席勒的名氣比法馬大得多的原因。

  但無論如何,對「資產價格」的研究不等於幫助去預測你的股票、房地產的價格變動。他們是經濟學家,不是證券分析師。

  金融學本身就是關於金融市場運行和資產價格的學科,它研究的是資產價格的形成和影響資產價格的因素,而不是告訴我們資產價格會變成什麼樣。

    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67歲,現任教於耶魯大學。出生於美國底特律,196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被視為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 (CFP/圖) 

  更多元化地認識世界

  南方周末:「令人驚奇又相互矛盾」,這是特例嗎?

  曾剛:當然不是特例,更嚴重的對立觀點同登諾獎臺的事情也曾經發生過。1970年代,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和他一起得獎的繆爾達爾是典型的凱恩斯派。這兩個學派,一個秉持市場原教旨主義,一個主張政府干預經濟,觀點水火不容。

  要理解法馬和席勒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所持的方法論不同。

  法馬的理論脫胎於新古典經濟學的正統方法,有嚴謹完美的理論框架,它是在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下開展的研究,也很自然地開啟了主流金融經濟學。而席勒從事的行為金融學幾乎沒有系統的理論框架,它是從觀察現實行為的特徵出發來研究金融學的,所以席勒更像劍宗的風清揚,沒有特定的招法,但是對現實的觀察更加深刻。

  諾獎完全可以把獎項頒給同一個領域不同的聲音,況且他們對金融市場的運行和資產價格的變動,從各自的研究方法和視角,都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

  退一步講,行為金融學也不是推翻了有效市場。這就像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供求關係」一樣,也存在很多缺陷,有很多理論修正但不是推翻它。因為它的假定本來就是提供一個參照系,是一個研究的基石。

  南方周末:近來有觀點認為,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很多金融監管當局在過去幾年中對金融監管規則的修改,背後隱含的經濟學原理都是越來越多地使用行為金融學,而放棄有效市場。金融危機之後,席勒的《動物精神》一書在中國大賣,「動物精神」也成為金融實務界的熱詞。行為金融學是否也在影響著金融監管理念?

  曾剛:不可否認,行為金融學的發展,顛覆了新古典經濟學中的一些教條,是人們可以用更加現實和多元的視角來看待市場和政府干預,理性與非理性的關係,的確在過去幾十年中,對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實踐都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影響。

  當然,我們也不宜過度誇大行為金融學對傳統經濟學理念的衝擊,在很大程度上,理性假說前提,以及承認市場機制的效率和作用,仍然佔據著主流的理念,也是值得堅持的方向。

  總的說來,金融危機的爆發反映出市場本身理性上的一些缺陷,在關鍵時刻可能需要一些政策舉措加以修正和幹預。非主流的經濟學,包括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可能帶來觀念上的一些改進和完善,這讓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更加多元化,也有助於經濟學研究本身的發展。這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頒發給兩位觀點、方法相左的經濟學家,或許也有這樣的考慮。

  聲音

  @許小年:法馬和席勒對市場的理解處於對立的兩極。前者認為價格由人的理性計算形成,因此含有豐富的信息,是經濟個體進行決策的可靠依據;後者則強調心理因素(動物精神)的作用,認為價格中充滿誤導性的「噪音」,例如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房價。對立的觀點同獲諾獎,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對立面。

  @鄒恆甫:諾貝爾獎之荒唐:同時給持有不同觀點的人。Fama認為市場有效率;Shiller認為市場無效率;漢森搞技術活兒。(摘自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光大證券一年跑了14位分析師
    文 | 飛魚資本市場團隊 流程編輯 | 王倩 繼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後,這家券商近期再次傳出
  • 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在我國又稱為股評師、股票分析師,他們是以口頭、書面、網絡或其他形式向社會公眾或投資機構提供分析、預測或建議等信息諮詢服務的專家。證券分析師所面臨的利益衝突 證券分析師做什麼 證券分析師在我國又稱為股評師、股票分析師,他們是依法取得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和執業資格,就證券市場、證券品種走勢及投資證券的可行性,以口頭、書面、網絡或其他形式向社會公眾或投資機構提供分析、預測或建議等信息諮詢服務的專家。
  • 2020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揭曉 廣發證券六名分析師斬獲大獎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的六名首席分析師斬獲最具價值首席分析師獎,包括首席經濟學家郭磊、策略首席分析師戴康、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研究小組首席分析師許興軍、房地產行業研究小組首席分析師樂加棟、汽車行業研究小組首席分析師張樂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讓金融研究多一點家國情懷
    7月上旬的午後,剛剛獲任命為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他,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十七年的金融分析師生涯中,能夠長時間去專一地堅持做好研究是他的幸運和榮耀。這不僅需要研究從業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每一天勤奮踏實地去做好案頭的工作,還要在理念上保持客觀、專業、前瞻,工作上保持進取、務實和高效的作風。
  • 2019「金麒麟」最佳證券分析師評選規則
    鄧宏光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廣陽 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郭晶晶 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  何媛媛 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  李躍博 復星集團副CFO、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關係董事總經理、集團總裁高級助理  勵雅敏 中銀國際證券研究所所長  劉鋒 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  路穎 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
  • 湘潭大學校友鍾正生擔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
    9月1日據證券時報報導,湘大校友鍾正生入職平安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2010年後歷任光大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國信證券宏觀研究主管等職,獲得2015年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曾任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財新智庫董事總經理。鍾正生有著多年的央行宏觀經濟研究工作經歷及紮實的學術研究實力,特別是在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研究領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突出成果。
  • 證券分析師那麼厲害,他們為什麼不辭職去炒股?是不是紙上談兵?
    文/秦印做證券分析的工作確實讓人覺得高大上,給人一種指點江山的感覺,但這份工作又容易引起很多誤會和質疑。比如很多人就有這個疑問,那些證券分析師分析的頭頭是道,既然看得這麼準,為什麼他們不辭職自己去炒股呢?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這個事情。
  • 光大證券多名核心高層或離職 分析師頻頻出走不只因待遇低
    作者:禾涼近日,據媒體報導,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所長助理金星已正式離職,副所長裘孝峰即將離職,光大證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王汗青將成為新任所長。GPLP犀牛財經已向光大證券求證以上消息的真實性及原因,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光大證券現存登記的分析師共有72人,而2020年以來離職的就有14人。其中,原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後前往中金公司擔任研究部負責人及首席經濟學家。
  • ...浙商證券再添大將!李超入職任首席經濟學家,果然要做白金研究所
    記者從多個知情人士處核實到,李超確實已經入職浙商證券研究所,職位為首席經濟學家。而在今日晚間,李超也正式官宣,並發布入職感言。據了解,此次李超加盟正是受邱冠華力邀。李超入職浙商證券研究所 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在去年12月30日邱冠華正式履新浙商證券任研究所所長之後,時隔三個多月,浙商證券研究所就再添一員大將。
  • 光大證券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副所長...
    記者獲悉,光大證券研究所上榜2019年新財富的化工、輕工和紡織服裝、家電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同一時期,胡雅麗也已經離任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此前,5月,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回到中金公司(601995);8月,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離職前往中金公司,擔任首席宏觀分析師。
  • 原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高調加盟方正證券研究所
    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傳言已久的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去留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方正證券6月7日通過微信公號表示,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今日正式入職方正證券,擔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及方正證券研究所MD(董事總經理),方正證券研究團隊亦迎來了實力非凡的「代言人」,研究業務有望再上臺階。2014年,任澤平在《論對熊市的最後一戰》中喊出「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最終踏準了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從此名聲大噪。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
    這讓一直在證券領域深耕的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坐」不住了——他參加了「變局時代的黃金市場研討會」,還在不少公開場合頻頻點評金價。從最佳證券分析團隊締造者,到我國證券研究行業傑出領袖、中國金融改革創新積極推動者,再到如今的黃金點評師,李迅雷身邊圍繞各種光環,讓記者很難相信眼前這位金融「明星」分析師起步於圖書館信息員。 1985年,李迅雷從上海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後,在校圖書館從事信息管理員工作。
  • 張明不再兼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將繼續在社科院工作
    來源:東方財富網3月31日,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離職感言,「從2020年3月起,我已不再兼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不過截至發稿前,該離職感言已被刪除。對於下一站,張明向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回應,繼續在社科院工作。
  • 證券從業人員考試與證券分析師有什麼不同?
    一般從業資格考試即入門考試,包含兩科考試,考試科目為《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證券分析師則屬於專業資格考試,考試名稱為證券分析師勝任能力考試,考試科目為《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科目有哪些?證券業從業人員考試是從事跟證券有關的行業最基本的從業資格認證,有了它你才能從事證券行業。而要成為證券分析師,除了要通過考試,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看是否達到任職證券分析師的資格。
  • 百億元融資 挖角首席分析師 浙商證券駛入發展快車道
    原標題:百億元融資 挖角首席分析師 浙商證券駛入發展快車道   隨著資本
  • 證券分析師是怎麼混的
    最近的一次相親中,馮學的人品遭到了對方的質疑:僅僅因為他是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分析師。在這位相親對象看來,證券分析師都是不學無術、譁眾取寵之徒。這也難怪,近期有太多關於證券分析師的負面新聞了:中信證券點評「2200元天價涪陵榨菜」;渤海證券評價企業「專業補腦殘」;申銀萬國聲稱產品用藥量「1次1支」將改為「1次2支」以增加收入;銀河證券研報說攀鋼釩鈦應該暴漲15倍,「目標價188元」……33歲的馮學半年來相親頻繁程度超過了《非誠勿擾》節目的播放次數,但他實在沒想到這次相親竟然成了不歡而散的「批判大會」。
  • 幫考網:不是金融專業可以報名參加2020年證券分析師考試嗎?
    在201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進行了改革,從此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不再分為一級證書、二級證書。現在,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分為了一般從業考試和專項業務類資格考試。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證券分析師勝任能力資格考試也就是證券分析師考試,也就是屬於證券專項考試,同屬於證券業協會負責。
  • 證券投資分析師報考條件
    證券投資分析師已經成為很多精英人士的目標職業,為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提供分析、預測、建議等專業服務。聽上去非常高大上,那麼這一分析師的報考條件又是什麼呢?難度是不是很大?一、證券投資分析師報考條件1、大部分從業資格考試的第一條件是年滿18周歲,先要保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心智成熟,成年人才能報考。
  • 考了證券投資顧問,還能不能考證券分析師?
    證券投資顧問考完之後,可以考證券分析師。
  • 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相繼出走...
    12月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光大證券研究所上榜2019年新財富的化工、輕工和紡織服裝、家電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同一時期,胡雅麗也已經離任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 此前,5月,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回到中金公司;8月,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離職前往中金公司,擔任首席宏觀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