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中有變 量子振蕩新規律類似俄羅斯套娃

2020-12-13 央廣網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物理學家眼中,每一種材料都相當於一個神秘的宇宙。探究材料內的量子振蕩、電子濃度、導電性等「宇宙信息」,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判斷,這些材料是金屬,還是半導體、絕緣體,繼而決定哪些可以成為製作計算機、晶片等設備、器件的「欽定人選」。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王健、院士謝心澄團隊歷時三年,研究三維層狀拓撲材料五碲化鋯單晶的磁電阻行為,發現了一種新規律的量子振蕩,即電阻隨磁場對數呈周期變化的量子振蕩。振蕩出現的磁場值成等比關係,就像尺寸成等比的俄羅斯套娃一般。這是繼SdH振蕩和AB效應等重要發現之後目前僅知的第三種周期的量子振蕩,被譽為量子振蕩近90年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從拓撲材料中發現「意外之喜」

拓撲,一個專業到有些「高冷」的詞彙,近些年成為科學家的「寵兒」,變得越來越熱。

拓撲原本是一個數學概念,描述的是幾何體在不撕破、不截斷的連續形變下,性質依然保持不變。上世紀70年代始,三位學者在物理學中引入了拓撲的概念,並於2016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拓撲材料的研究不僅能讓我們了解物質的奇異結構和電子態,也為電子學、信息技術和超導領域帶來新的應用,也許還將助力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近十年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競相研究拓撲材料,力爭搶佔該領域的制高點。

自2010年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王健開始研究拓撲材料,那時,國內該領域的研究剛剛起步,而對拓撲材料進行電輸運研究是其未來走向器件應用的關鍵。「目前制約晶片集成技術的瓶頸在於器件的散熱問題,器件如果溫度太高,就 『罷工』了。如果可以減少電子間的碰撞,就可以避免產生高熱量,實現低能耗。拓撲材料就是一種實現低能耗或者無能耗電子器件的候選材料。若用其製備相關器件,或將推動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革命。」

2015年左右,王健研究組開始在實驗室研究五碲化鋯晶體的拓撲性,結果收穫了「意外之喜」。

 對數規律的量子振蕩是普適規律

「我們在高質量的三維層狀拓撲材料五碲化鋯單晶中發現了一種新規律的量子振蕩。」談起初探這一規律的興奮,王健仍忍不住嘴角上揚。

所謂量子振蕩,指的是固體材料的某個物理量,由於量子效應而表現出的振蕩現象,常見的是磁電阻隨著磁場的變化而發生的振蕩。

人類首次發現的量子振蕩始於1930年,那時,舒伯尼科夫(Lev Shubnikov)和德哈斯(W. J. de Haas)在半金屬鉍單晶材料中,觀測到電阻隨磁場的倒數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被稱為SdH振蕩。這是人類觀測並理解的第一個宏觀量子效應。目前,SdH振蕩已經成為探測材料物理性質的重要實驗手段。

此後,科學家又發現了AB效應,這是對應電子幹涉行為的量子效應,其量子振蕩表現為隨磁場呈周期性變化。

王健團隊發現的量子振蕩規律,與前兩種周期性量子振蕩都不同,即電阻隨磁場對數呈周期性振蕩。「出現量子振蕩的磁場值在數學上成等比數列。例如,施加一個3特斯拉的磁場,會出現振蕩;再加一個約9、27特斯拉的磁場時,又會出現振蕩。而且,我們觀測到包含5個對數振蕩周期的明顯結構。這就像俄羅斯套娃,每一個套娃的結構和樣式都是一樣的,只是大小不同。」

王健打了個比方,這一特徵在動物學、金融危機、地震、湍流等多種研究領域中都有所體現。「例如震級每相差1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9級地震的能量是8級地震的32倍,8級地震的能量是7級地震的32倍,那麼,9級地震的能量就是7級地震的約1000倍。」

今年9月,王健研究組又在《國家科學評論》刊文,公布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在拓撲材料五碲化鉿中,也發現了呈對數周期變化的量子振蕩。「這意味著對數規律的量子振蕩可以在拓撲材料中普遍存在,是一種普適規律」。

揭示了材料中新的電子狀態

這一新奇的量子振蕩規律,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歷經不同樣品、不同磁場強度、不同實驗設備的驗證。王健團隊曾將樣品帶到武漢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進行驗證,他們將磁場強度最高加到58特斯拉,這相當於116萬倍的地球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磁場強度越高,量子振蕩越明顯。

「而且,這種量子振蕩規律,在較高的溫度區間一直存在。大部分的量子效應在接近絕對零度時,也就是-273攝氏度附近,會明顯顯現,隨著溫度的升高,量子效應會逐漸減弱,但我們在-173攝氏度,還一直能看到量子振蕩。」

對數周期量子振蕩揭示了材料中存在的一種新的電子狀態,拓展了科學家對於材料中量子振蕩的認知。不過,這一規律的應用意義尚待發掘。

王健表示,新規律初現時,往往很難確定是否有重要應用價值,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就像SdH振蕩發現之初,一直悄然無聲,直到多年後,人們才發現可以用它測量固體材料中的電子結構,得到載流子遷移率、電子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而判斷材料的潛在用途。例如熱門材料石墨烯,一個典型優點就是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是現在常用的矽的140倍,這也是後來人們將石墨烯作為新型器件重要備選材料的原因之一。(金 鳳)

相關焦點

  • 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俄羅斯套娃
    套娃(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由3個或以上相同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通常呈圓柱形,底部平坦可直立。傳統圖案是身穿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姑娘畫像,隨著手工藝的發展,套娃圖案逐漸豐富起來,童話角色、政治人物、個人肖像也成為了創作的素材。
  • 俄羅斯套娃:精美手工藝品
    俄羅斯手工藝品製作者展示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1、俄羅斯套娃俄羅斯套娃是一種木製玩具,是俄羅斯的特產,由好幾個繪有不同圖案的空心木娃娃組成的,這些木娃娃的大小不一,可以一個套著一個,因此叫做套娃。
  •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 但最大的套娃,卻在?
    雖然我們都知道,「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卻在中國。這個套娃地處內蒙的滿洲裡套娃廣場,主體建築高30米,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
  • 禁止套娃是什麼梗 不準套娃禁止套娃是啥意思
    禁止套娃是什麼梗?最近,是不是經常能在各大視頻網站的視頻下面的評論或者彈幕上看到「禁止套娃」,「禁止禁止套娃」這樣瘋狂重複的話,那麼禁止套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知道的朋友趕快搬好小凳幾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進展|外爾半金屬中巨大熱導率量子振蕩的發現和手性零聲的證據
    該定律所描述的熱和電的輸運關係是朗道費米液體的基本性質之一,但是其在拓撲半金屬體系中的適用性仍然不明確。拓撲半金屬的電輸運測量,尤其是電導率的量子振蕩,是理解該類材料拓撲電子物性的關鍵手段。相比之下,很少有研究者會嘗試測量金屬或半金屬體系的熱導率量子振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基於電導率的測量結果和 WF定律,我們可以簡單地估計出熱導率量子振蕩。其通常是非常微弱並難以測量。
  • ——最簡單化學反應中的量子現象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肖春雷研究員、孫志剛研究員、張東輝院士和楊學明院士團隊在「最簡單」的化學反應氫原子加氫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應中,發現了「不簡單」的化學反應中新的量子幹涉效應,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化學反應過程,豐富對化學反應的認識。相關文章於5月15日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
  • 谷歌地球新發現系列(2):俄羅斯套娃,島中湖,湖中島,層層套~
    今天的這個標題大家是不是要看暈了,這就是地球版的俄羅斯套娃~,老規矩,一級級放大。一、谷歌地球全景。二、島國菲律賓上空。六、博爾卡諾島中Crater Lake火口湖。七、套娃最後一級Vulcan Point Island火神點島
  • 科學家發現最簡單化學反應中奇特量子幹涉現象
    儘管這一自然界中最簡單的反應體系已經被研究得相當透徹,但仍然存在著科學家們以前完全認識不到的新而且奇特的化學反應機理。同時,量子幹涉效應的發現也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發生化學反應過程的量子特性。」楊學明告訴《中國科學報》。「這有助於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反應過程,豐富對化學反應的認識。」論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志剛說。
  • 線上專題兒童展:俄羅斯套娃繪畫藝術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木製的雕塑藝術品,小巧可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俄羅斯套娃。俄羅斯套娃一般由多個空心的木娃娃組合而成,由大到小組成一組,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廖什卡「,這已經成為這種娃娃的統稱了。
  • 你不知道的冷歷史:俄羅斯套娃竟然起源於日本!
    世界上最氣人也是最有意思的禮物莫過於俄羅斯套娃。你需要不斷打開不斷打開,然後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氣人不!但是在這個不斷打開的過程中,你有充滿了期待,希望它是最後一層了,這個過程當然很有意思。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俄羅斯套娃不是發源於俄羅斯的,俄羅斯套娃在俄羅斯的歷史也不過120多年而已。
  • 科學家發現最簡單化學反應中奇特量子幹涉現象—新聞—科學網
    儘管這一自然界中最簡單的反應體系已經被研究得相當透徹,但仍然存在著科學家們以前完全認識不到的新而且奇特的化學反應機理。同時,量子幹涉效應的發現也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發生化學反應過程的量子特性。」楊學明告訴《中國科學報》。 「這有助於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反應過程,豐富對化學反應的認識。」 論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志剛說。
  • 俄羅斯旅行買套娃做伴手禮,哪種樣式的才最正宗的,可別鬧笑話了
    俄羅斯套娃基本上是俄羅斯最鼎鼎大名的紀念品了吧?而且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去俄羅斯如果不帶幾個可愛的套娃回來送人,感覺就像沒有去過俄羅斯一樣,就算為了自己也要買一個!簡直是俄羅斯必買紀念品之一呢。其實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一個個木質的空心娃娃,一個套一個組建而成的小玩具,最多的時候一個套娃當中可以套10多個小娃娃。在最早的時候,俄羅斯套娃也叫做"瑪特羅什卡",就是一個穿著俄羅斯傳統農村婦女服飾的小娃娃,據說最開始是由畫家馬留丁所見到的一個組七福神娃娃而產生的靈感。
  • 科學網—最簡單化學反應帶來奇特量子幹涉現象
    他們在對「最簡單」的化學反應氫原子加氫分子的同位素反應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常見的量子幹涉效應,並且利用這一量子幹涉效應首次揭示了化學反應中遠低於錐形交叉點的幾何相位效應。 「該研究再次揭示了化學反應的途徑是複雜而有趣的。儘管這一自然界中最簡單的反應體系已經被研究得相當透徹,但仍然存在著科學家們以前完全認識不到的奇特化學反應機理。
  • 經典創意美術課程主觀手繪「俄羅斯套娃」(含製作過程)
    適合年齡:6-12歲360百科: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多樣。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一、學習過程:1、帶領孩子多媒體欣賞不同風格的俄羅斯套娃作品,同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2、帶領孩子了解套娃的來源、材質、工藝、用途、分類、藝術價值及製作方法。
  • 套娃是什麼意思 禁止套娃梗詳細意思介紹
    最近不少的小夥伴在各大社交論壇上都經常的看到一個新鮮的梗——套娃,很多人發評論也是禁止套娃,那麼套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套娃的這個詞語的意思。【套娃是什麼意思 禁止套娃梗詳細意思介紹】套娃其實是俄羅斯是特產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一般在六個以上。
  • 杯麵款俄羅斯套娃限量發售
    提起「日清食品」,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日清拉麵與海賊王合作的新廣告,但是大家知道嗎?日清食品的創始人其實就是方便麵的發明者——安藤百福喔。每一包中裝有6個饅頭,分別以小雞的頭部造型進行製作,圓圓的小眼睛似乎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真是讓人不忍吃掉呢。內部包裹著蛋黃餡,口味很特別,值得一試。橫濱小雞掛飾第二款值得推薦的是橫濱小雞掛飾,共4款。
  • 《諷刺的鐵幕:來自俄羅斯套娃的愛情》專題站上線_遊俠網 Ali213.net
    中文名稱:諷刺的鐵幕:來自俄羅斯套娃的愛情英文名稱:Irony Curtain: From Matryoshka with Love製作公司:Artifex Mundi發行公司:Artifex Mundi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遊戲平臺:XBOXOne
  • Mother:像母親一樣 「照顧」 你的 「俄羅斯套娃」
    Mother:像母親一樣 「照顧」 你的 「俄羅斯套娃」  2014 年 CES 上,Sen.se 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 「Mother」 的設備,外形酷似白色的俄羅斯套娃,它實際上是針對家中的物體、寵物和人的監控設備,維護你的安全、舒適和健康,仿佛照顧你的母親。
  • 蘋果新專利大玩「套娃」
    在這份名為《電子設備間無線感應互充系統(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專利書中,一張「俄羅斯套娃」圖直接點明了這套系統的精髓:連著充電頭的MacBook筆記本上放著一個iPad,iPad上又放著一部iPhone,iPhone的上面還放著一塊Apple Watch,高電量設備源源不斷地向低電量設備輸送電量。
  • 套娃嗎?你先看這個島中湖中島中湖中島
    眾所周知 套娃是俄羅斯著名的一種玩具 樣子是從小到大一層一層套上去 如果娃娃足夠大的話 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套上去的 這款在1890年就已出現在俄羅斯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