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
瞅你咋的?
不服幹一架!
在古代歐洲,名聲和愛情比命價更高,貴族男子流行用決鬥方式解決矛盾。在現代社會,因為某視頻平臺的評論引發了矛盾,贛州一名男子竟然提出用「打一架」的方式來平息。不可思議的是,對於這種近乎無釐頭的建議,矛盾的另一方竟然也積極「應架」。沒曾想到,本想平息矛盾,反因「打一架」觸犯了刑律,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網絡配圖
「平臺撕逼」現實約架
2019年12月26日19時許,鄧某(另案處理)因不滿被告人李某祥對自己發布在某平臺上視頻的評論,與李某祥通過平臺私信聯繫的方式發生口角並約架,後雙方約好到他們共同認識的謝某(另案處理)位於南康區某商業中心處的手機店內見面。見面後鄧某提出還是要打一架才能平息他們的矛盾。
打成重傷抓獲歸案
當日22時許,被告人李某祥糾集李某、曹某榕(均另案處理)與鄧某糾集的陳某、李某逸(均另案處理)在某商業中心「鹿角巷」店門口進行鬥毆,在鬥毆過程中,李某祥使用事先藏在李某衣服袖子內的一根棒球棍先後對鄧某頭部、陳某頭部、李某逸背部等進行毆打。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陳某的傷勢為重傷二級。2020年1月11日,李某祥被抓獲歸案。李某詳到案後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祥在聚眾鬥毆過程中持械毆打被害人致重傷二級,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告人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當庭認罪,已賠償被害人全部損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可以酌定從輕處罰。綜上,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悔罪表現等,判處被告人李某祥有期徒刑三年。
看到這,相信不少人一臉懵,「不服幹他!」似乎是一些人眼中的「男子氣概」,但是,打架解決問題,不僅容易激化矛盾,還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打架成本有多高?
1.輕微傷的打架成本=5日至15日拘留 + 500元至1000元罰款 + 醫藥費、誤工費等賠償 + 因拘留少掙的工資。
2.輕傷的打架成本=3年以下有期徒刑 + 賠償金 + 醫藥費、誤工費等賠償 + 因判刑少掙的工資。
3.重傷的打架成本=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 經濟賠償 + 社會及家庭嚴重影響。
4.打架附加成本=民事責任費用(訴訟費+律師費+醫藥費+誤工費) + 公安機關留下前科劣跡 +心情沮喪鬱悶 + 名譽形象受損 + 家人朋友擔憂 + 工作生意等遭受更大損失。
除此之外,在一旦在公安機關留下前科劣跡之後,犯罪記錄伴隨終生,今後個人甚至自己的子女考公務員、參軍、入黨、出國、留學、就業都受限制。
打架鬥毆,會有什麼樣的處罰?
01
打架鬥毆的治安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夥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02
打架鬥毆會犯什麼罪
打架鬥毆犯什麼罪,要看具體行為性質:
1.如果僅僅是故意傷害性質,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犯罪,如果致人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
2.如果是隨意毆打他人的性質,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輕微傷以上、或者持械隨意毆打他人的,涉嫌「尋釁滋事罪」;
3.如果是雙方多人聚眾鬥毆的,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犯罪,雙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眾鬥毆罪」。
03
打架鬥毆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打架鬥毆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刑法第36條作了明確規定:「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打架鬥毆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糾集他人多次隨意毆打他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打架鬥毆構成聚眾鬥毆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鬥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鬥毆的;
2.聚眾鬥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鬥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鬥毆的。
聚眾鬥毆,致人重傷、死亡的,按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處罰。
↓很多人以為打架都是這樣的↓
↓而往往結果都是這樣的↓
打架的起因一般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與其為了瑣事讓自己背上案底
不如大方讓過對手
畢竟
彰顯「男子氣概」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打一架
而是沉穩大氣一笑而過的人格魅力
來源: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