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作為當前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幾乎住在了熱搜上,關於渣男、關於婚姻、關於女性,湧現了很多討論。
播出到現在,突然發現,《三十而已》的配樂,蠻有意思的。
一般來說,電視劇的配樂更多是現代化的歌曲,根據劇情專門譜曲、填詞。
尤其是愛情劇中,在男女主角分手的時候放一段插曲,再配上傾盆的大雨、誅心的臺詞,催淚值直接翻倍。
而片頭曲,作為一部電視劇的「敲門磚」,大多濃縮了劇情高潮部分。
《花千骨》的片頭曲中,「若流芳千古,愛的人卻反目,錯過了幸福,誰又為你在乎,若貽笑千古,因為愛得執迷又糊塗,也不悔做你的信徒」,概括了男女主角之間最濃烈的情感。
而《三十而已》對片頭曲的處理,則使用了一種偏藝術化的處理方式。
幾個元素,對應了劇中的幾個角色,沒有過多交待。是一種很留白的處理方式。
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給戲劇化的劇情更多的發揮空間。
雖然片頭曲選擇了留白,電視劇的BGM裡,可藏了不少的信息。
記得顧佳第一次參加太太圈的聚會的時候,導演採用了很戲劇化的處理方式,削去了太太們對話的聲音,而是放大了配樂的聲音,用音樂主導劇情。
當時這段劇情,使用了交響樂作為背景,出自《培爾金特組曲》中的「晨景」一節。這套組曲是專門為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專門所作的曲子
這部戲劇中,充斥著各種撲朔迷離的幻像。培爾·金特是一個沉溺於幻想的悲劇人物,因為迷戀權力,培爾·金特變得魯莽、衝動,年輕的培爾·金特離開家,出門闖蕩。
他通過販運偶像,發了筆橫財,成了富翁。後來,培爾·金特去了沙漠,在那裡,阿拉伯酋長的女兒向他頻拋媚眼;再後來到了深山裡,還和妖王的女兒結了婚……
然而,經歷了一系列「人生小巔峰」後,他在回家途中卻遭到了翻船,他又回到了最初的一貧如洗,一切,都像是一場夢。
後來,顧佳最終從太太圈退了出來,獲得了多少,也就失去了多少。
其實早在配樂中,就已經註定。
除了上面一段,劇中還用了很多交響樂作為BGM。
這些配樂的選擇,有點「詭異」、又有點大膽
剛把許子言送進貴族幼兒園的時候,由於顧佳「出風頭」,得罪了幼兒園裡的「地頭蛇」木子媽媽。
木子媽媽對顧佳百般刁難,最後還對顧佳的兒子許子言下了手。在生日聚會上,把許子言自己關在了一個房間裡,任由小孩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也不理會,還污衊許子言性格孤僻,不和別的小朋友玩
為母則剛的顧佳怒不可遏,在安頓好了兒子後,把木子媽媽和木子家的保姆拽到了房間了,以一挑二,打得兩人鼻青臉腫,全身而退
顧佳替兒子出氣這段劇情的配樂是《c小調第五交響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運交響曲
命運交響曲被創作於貝多芬的命運低谷,多方的打擊讓貝多芬喘不過氣,而這時的貝多芬,選擇和命運宣戰,以氣勢磅礴的音樂語言書寫對命運的「不服」
劇中這段劇情配上命運交響曲,其實是一種「宏大」化的處理,音樂的存在感,甚至超過了劇情
這也是一段十分戲劇化的劇情
「惡人」最終被打得鼻青臉腫、倒在地上。
但回想一下,顧佳有個「泰拳高手」的屬性,仿佛是為了這段劇情量身定製的。
是編劇給顧佳的buff
很多時間裡,劇中的交響樂一出來,你就知道,編劇又在哄著你玩了
就像漫妮在遊輪上的這段劇情,導演頻繁地使用了交響曲來配樂
這樣想來,漫妮和梁正賢最終一場空,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最近,《三十而已》的劇情逐漸進入「白熱化」顧佳離婚、鍾曉芹復婚、王漫妮回到上海打拼
,劇情裡反而很少再見到交響樂的影子了。
開始重新用一些更常見的BGM和配合劇情的主題曲。
回想起來,這個變化還真是蠻有意思的,夢境是假的,可做夢的代價卻是真的。不論人生的大起大落有多戲劇性,我們需要的對成功不飄的冷靜和對失敗敢重來的勇氣,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