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在Linux上不太好安裝,因為它沒有圖形化界面,在Linux上安裝軟體的方式大概有3種,源碼安裝、rpm和yum,最簡單的一種方式是yum,最複雜的方式是源碼,這篇文章主要講源碼安裝,因為源碼安裝有優勢。
這裡準備了一臺純淨的雲伺服器,系統是centos7.6,現在centos基本上都是7以上版本的,6版本的快淘汰了,純淨的centos中輸入python也會有反應,因為Linux預裝了Python2,很多Linux的腳本要使用到Python2,但是在web開發中,Python2已經被淘汰了,必須要使用Python3,這也是我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源碼安裝Python3第一步就是下載Python的安裝包,在Windows上我們一般把軟體安裝在D盤上,而在Linux中我們一般把軟體安裝在opt目錄下,所以我們的命令分別是
cd /optwget 軟體地址
但是由於Python的官網在國外,如果我們直接從官網下載的話會很慢,所以我們一般都是先在windows上下載安裝包,再上傳到Linux上,在Windows上用迅雷下載就可以。
那麼如何把這個安裝包上傳到Linux中那?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用xftp,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lrzsz,使用這個工具首先用用yum安裝這個工具,安裝完成之後用rz即可完成上傳,本文用的方式是xftp,下一篇文章講解yum安裝。
上傳完成之後,要先安裝Python的依賴,什麼是依賴?簡單點說就好比Windows上的各種dll,在Windows上安裝軟體的時候,經常會缺一些dll,這就是一種依賴,如果不提前安裝依賴的話,軟體就無法正常使用。
依賴安裝完成之後,我們先將python安裝包解壓:
tar -zxvf Python-3.6.6.tgz
解壓後,我們用mv命令進行重命名:
mv Python-3.6.6 Python3進入Python3文件夾,查看源碼內容:
cd Python3ls
其中有一個叫configure的可執行文件,綠色代表可執行,利用configure配置軟體安裝目錄:
./configure --prefix=/opt/python36然後開始編譯並編譯安裝:
makemake install至此Python3基本上算安裝了,此時我們打開/opt目錄,進入python36文件夾
cd /opt/python36ls
裡面有四個目錄,現在我們需要將bin目錄添加到環境變量中。
vim /etc/profile在文件的最底部添加一行:
PATH=/opt/python36/bin:$PATH保存退出後,重新加載profile文件:
source /etc/profile此時Python3安裝完成。
下一篇文章我們講解一下yum安裝與源碼安裝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