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中的奧斯卡——凱迪克81年金獎繪本詳細介紹(1938-2018)

2021-02-27 樂樂的小書屋

     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既有助於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化發展,又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如何給孩子挑選一本優質的繪本始終是個難題,書店裡的繪本五花八門,網絡上各種繪本推薦也讓人眼花繚亂。那麼,不妨把繪本大獎作為參考。

    全球著名的繪本獎有很多,比較出名的三大獎項:

美國凱迪克獎(Randolph Caldecott Medal)

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

英國凱特格林威獎(The CILIP Kate Greenaway Medal)

    本文主要普及下凱迪克獎的知識,會分兩篇博文:一篇介紹金獎(81部),一篇介紹銀獎(261部),每篇都是超長文,一定要有耐性哦;具體請關注「樂樂的小書屋」公眾號;


    如需了解更多,請加微信 lexiangwu725,索要部分書的電子版,或購買整理後的凱迪克獎平裝、精裝、英語原版繪本;也有1000G育兒電子資源和育兒群;

 1、凱迪克獎介紹:    

     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Medal)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圖畫書獎,被認為是圖畫書的「奧斯卡」獎。

    始於1938年,由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創立,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設立的。授予上一年在美國出版的最傑出的美國兒童繪本圖書的藝術家,該獎項的獲得者必須作為美國公民或居民。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獎,而該獎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獲得一致推崇,主要在於其評選標準的周延與創新,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尤其每一本得獎作品都必須有「寓教於樂」的功能,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開發另一個思考空間。

    從凱迪克獎章的頒發開始,評審委員會也會引用其他一些值得關注的書籍。這些書被稱為「亞軍」。1971年,「亞軍」一詞改為「榮譽書」。我們國內稱之為凱迪克銀獎作品。81年來凱迪克獎評選出了金獎81部、銀獎261部,總計342部作品。截止到今年2月,這些作品推出簡體字中文版的有183部(63金120銀)。這其中,有許多已經成為家長和孩子耳熟能詳的暢銷作品。

    通常出版商會在獲得大獎、榮譽獎的圖書封面,貼上印有凱迪克著名插畫「騎馬的約翰」的獎牌,金色代表凱迪克大獎,銀色代表榮譽獎,得獎書籍會像獲頒榮譽勳章的爵士一樣風光。 

金獎獎牌:  

   銀獎獎牌:  


    凱迪克獎之所以能成為圖畫書界重要獎項,和它的評審嚴苛密不可分。回看凱迪克大獎80年的歷史,不難發現,其評選著重於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特殊創意,不僅要插圖精緻、文字優美,還要給孩子留有無盡的想像空間,每一本得獎作品都必須有「寓教於樂」的功能。

評審團會以兒童的理解力為前提,所以有「少兒不宜」情節的作品,會被無情的pass掉。

評審團評選的重點主要在於繪本的插圖上,但若繪本中的故事特別出色,或是書籍裝幀很奪人眼球,這些會作為加分項列入評審團考量的範疇。

在適宜兒童閱讀的情況下,評審團會根據幾個重要的考核點考慮該繪本是否可以獲獎:這本作品中使用優秀的藝術技巧;圖畫巧妙完整地呈現了這本書講的故事;圖畫的風格非常適合這本書講的故事;透過圖畫,繪者完整地傳遞出了書中想要表達的情感;本書生動形象,啟發了孩子的想像力。

作為一個「純粹」的圖書獎項,將凱迪克獎頒發給傑出的兒童圖畫書繪者,是為了獎勵他們在圖畫表現上要有卓越的成就,所以,例如「這本書能不能教小朋友養成好習慣?」這樣的問題,不會出現在評審老師的腦海中……

積極的宗教和種族題材作品,也可以出現在獲獎名單上。例如:2003年凱迪克銀獎獲獎作品《諾亞方舟》就是選自《聖經》的經典故事。2002年凱迪克銀獎獲獎《我有一個夢想》,再現了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傳奇的一生。

    並非所有的獲獎作品都適合同齡的中國讀者,凱迪克獎堅持為兒童帶來全方位的知識結構和情感體驗,因而並不會避諱談論死亡、暴力、單親、戰爭等話題,比如 1995 年的金獎作品《煙霧瀰漫的夜晚》便探討了美國洛杉磯騷亂事件背後的死亡與族群價值觀問題。因此,能夠引入中國的凱迪克大獎作品,一定是圖畫書中的翹楚,為孩子選購凱迪克大獎繪本的家長,也是為孩子認真挑選繪本的「行家」。

2、81部凱迪克金獎繪本目錄:


3、81部(1938-2008)凱迪克金獎繪本詳細介紹(含書獲獎年份、中英文名稱、封面、簡介等):



2017年,發光的孩子:青年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的故事  Radiant Child: The Story of Young Artist Jean-Michel Basquiat


簡介:《發光的孩子:青年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的故事》這是一本人物傳記式的繪本,講述的是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的塗鴉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的生平故事。讓·米切爾·巴斯奎特是一位美國藝術家,20世紀70年代末,他先是以紐約塗鴉藝術家的身份獲得大眾認識,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80年代表現主義藝術家。

2016年尋找維尼  Finding Winnie:The Tru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ear

簡介:《尋找維尼》的故事是關於一名軍醫和一隻真正的小熊之間難以置信的友誼和愛,這隻名叫維尼的小熊就是那個著名的小熊維尼的原型。布萊科爾唯美地描繪了這樣一個層次豐富的家庭故事,她運用獨具其本人風格的中國畫和水彩技法,以適合孩子感知的表達方式,完美表現出那些私密的和歷史的細節。

2015年,不可思議的奇遇_小白找朋友  The Adventures of Beekle:The Unimaginary Friend


簡介:《小白找朋友》詮釋了關於友誼、想像力的真諦,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去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故事發生在一個遙遠的島上,幻想朋友——小白就出生在那裡。他耐心地等待著能有一個真實的小孩想像到他。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他決定出發去尋找。他踏上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旅程,來到了鬧哄哄的城市。在那裡,他終於遇到他完美的朋友,並獲得了自己的名字:小白。

2013年,這不是我的帽子  This Is Not My Hat

簡介:《這不是我的帽子》一條小魚戴著一頂圓圓的藍色帽子遊進我們的視野,它一邊往前遊,一邊自言自語:「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來的。帽子的主人可能不會發現,因為它睡著了。就算發現了,也不會知道是我偷的;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會找到我……」它戴著帽子一路潛逃,可是就在它渾然不覺的時候,帽子的主人,一條很大很大的大魚已經睜開了眼睛,悄悄地尾隨其後……

2012年, 黛西的球 A Ball for Daisy

簡介:《黛西的球》這本書的創作靈感正是來源自作者的兒子。兒子4歲時,曾擁有一個心愛的球,但是被狗狗不小心給弄壞了,兒子非常傷心和沮喪,這也許是他次經歷失去某件深愛之物的情感——失去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全書甚至沒有任何文字,只有氤氳的色彩驅動著故事的情感發展——鬱悶、輕快、高興、興奮。特殊的水墨畫表現手法,柔和的色彩鋪設,會讓人深深扎進故事的閱讀當中,流連忘返這是一本無字之書。對於從小受到答案式教育的人來說,不由自主地總會在字裡行間尋找著主題、內涵,思維被各種預期框得牢牢的;反而是孩子,暢遊在無字書裡,進出自由。當孩子失去愛的玩具,他們會如溺水般難受,而且長時間難以自拔,孩子會對他們喜愛的物品形成強烈的依戀。作者用墨水、水彩和水粉繪製了這些可愛的插圖,無言地訴說著失去是什麼感受——失去也許意味著獲得,甚至是更好的獲得。

2011年,阿莫的生病日  A Sick Day for Amos McGee

簡介:《麥克米倫世紀大獎繪本:阿莫的生病日》是一部老少鹹宜的繪本,適合親子共讀。它是安靜淡雅的:安靜淡雅的文本配以安靜淡雅的畫面,傳達淡淡的情感,引發暖暖的感動;在平實的語言和故事裡,隱藏著深沉的愛的主題。如果您是一位繁忙的都市人,為事業所累,家庭所困,日益心緒煩亂,百無聊賴,那麼,請暫時停下匆促的腳步,和孩子一起細細品讀這本小書,進入阿莫平平淡淡、安安靜靜、慢慢悠悠,樂樂滋滋的生活,體會久違的安然淡定吧。路潛逃,可是就在它渾然不覺的時候,帽子的主人,一條很大很大的大魚已經睜開了眼睛,悄悄地尾隨其後……

2010年,獅子和老鼠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簡介:一隻小老鼠意外掉到睡著的獅子身上。獅子被打擾後,很氣憤抓起小老鼠,準備一口吃掉。在小老鼠的苦苦哀求下,獅子竟然放走了小老鼠。不久,獅子落入獵人的圈套,小老鼠出現了,真的救了獅子的命。傑裡?平克尼的無字繪本展現出更深的寓意:兩個動物都有一顆寬厚的心,老鼠何其勇敢,而獅子,放了他的小獵物。 

作者:6次榮獲凱迪克獎,作品分別為《獅子和老鼠》《諾亞方舟》《醜小鴨》《米蘭迪和風哥哥》《約翰?亨利》《會說話的蛋》;5次榮獲科麗塔?斯科特?金金獎;4次榮獲科麗塔?斯科特?金銀獎;5次榮獲《紐約時報》佳插畫獎;2次榮獲插畫家協會金質獎章;4次榮獲插畫家協會銀質獎章;2006年榮獲插畫家協會原創藝術終身成就獎;2016年榮獲蘿拉?英格斯?懷德大獎;1998年國際安徒生插畫獎美國候選人;平克尼的繪畫連年在美國國內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

2009年,夜色下的小屋  The House in the Night

簡介:「這是小屋的鑰匙。/ 小屋裡亮著一盞燈。/ 燈光下放著一張床。/ 床上躺著一本書。/ 書裡飛著一隻鳥兒。/ 鳥兒嘴裡哼著一首歌……」被古老童謠激發出靈感,斯萬森編織出這首舒緩、優美的小詩。從打開屋門的金色鑰匙開始,暖暖的燈,溫馨的床,靜待的書……夜色下的小屋靜謐也夢幻。而書中飛出的那隻鳥,又帶我們去往群星閃耀的夜空,相遇浩瀚宇宙中的日月星辰。這首詩用簡潔的文字,寧靜的口吻,展示出世界的秩序和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美妙。

2008年,  造夢的雨果 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簡介:Hugo Cabret,這個住在巴黎火車站巨牆內的孤兒,靠著社會救濟金和行竊,勉強過日。但他看似簡陋而清苦的生活,其實卻隱藏了一個極大的秘密。但這個秘密,卻無意間被火車站的玩具零售商和一個熱愛書籍的小女孩發現了。Hugo該怎麼做,才能不讓他隱藏的身份被揭露呢?而他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這本New York Times童書最佳銷售排行榜上,連續十周讓哈利波特也敬陪末座的魔幻故事,結合了繪本和小說的兩種特性,超過三百頁的連續插畫,讓整本書看起來像是部小型的動畫電影,生動地將這個少年的魔幻人生呈現出來。

2006年,神奇的窗子  The Hello, Goodbye Window

簡介:《神奇的窗子》是以小孩和祖父母為題材的兒童書。小孩去探望祖父母時,會先在屋外窗旁做做鬼臉引起祖父母的注意。跟祖父母玩耍時,又會在祖父母的廚房觀看窗外發生的事物。最後小孩子要回家向祖父母道別時,又會停在屋外窗前依依不捨地道別。這扇窗充滿愛與魔法,緊緊地連繫著小孩與祖父母的心。

2005年,小貓咪追月亮  Kitten's First Full Moon

簡介:講述了一隻見到圓月的小貓咪誤把圓月當成了一碗牛奶的故事。故事中的小貓咪不斷追尋,卻又總是遇到挫折,不得不沮喪而歸,但是回到家中卻收穫了意外驚喜——一大碗牛奶正在門廊等著小貓咪呢。故事中的小貓咪像極了小朋友,習慣用嘴巴探索世界,天然地認為什麼都可以用來嘗一嘗。質樸的黑白色調與簡單的線條勾勒,奇趣生動地傳達出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與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無縫對接,讓孩子愛上這隻淘氣可愛的小貓咪,愛上閱讀!

2004年,高空走索人  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he Towers

簡介:1974年,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即將竣工之際,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在兩座樓之間拉起了一條鋼索,他在400米的高空行走,舞蹈,做著各種各樣的表演,時間長達一個小時。《高空走索人》緊扣菲利普那滿懷詩意和魔力的藝術激情,用簡潔冷峻的語言和精彩的油畫筆法,讓每一個細節絲毫畢現,還巧妙地設計了兩個拉頁:水平式拉頁,*讀者一起漫步空中;垂直式拉頁,更加突出了雙子星大樓夢幻般的高度和距離。 

2002年,三隻小豬  The Three Pigs

簡介:還是經典的三隻小豬的故事,這一次大灰狼吹房子的時候,不僅把房子吹倒了,還把小豬吹到了故事之外!既然逃出來了,三隻小豬乾脆好好冒險一把:他們來到《鵝媽媽童謠》和《武士屠龍》中,跟一隻貓交朋友、從武士的劍下救出龍,顛覆了兩個經典故事後,他們又回到《三隻小豬》的故事中,跟大灰狼鬥智鬥勇……在這本書中,三隻小豬經歷的每個故事都用了不同的字體和畫風,大衛·威斯納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在此展露無遺!

2001年,如果你想當總統  So You Want to Be President?

簡介:《如果你想當總統……》將美國過往總統以各種各樣有趣的角度介紹給讀者。當總統有好處有壞處,總統都叫什麼名字,他們出生的房子、體型、身高、年齡、個性、外表、兄弟姐妹、血緣關係……林林種種,都是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講總統的趣事逸聞,讀來親切、幽默。故事收尾部分,講述了幾位最為傑出的總統的政治事跡,如託馬斯?傑斐遜購買路易斯安那,極大地擴大美國的國土面積;富蘭克林?羅斯福帶領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以樂觀、自豪的語調,道出總統職位被賦予的崇高使命和責任。

2000年,約瑟夫有件舊外套  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

簡介:舊外套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成精彩可愛的小東西。這本書取材於席姆斯?塔貝克Simms Taback年輕時的一首猶太歌曲:約瑟夫在他的外套破舊後,用這舊外套做成了一件夾克。當這件舊夾克縫縫補補多次時,他又把它改成了背心。背心不能再穿後,他又把它做成了一條領帶。直到這件外套再也沒有可改的餘地。但是聰明的約瑟夫總是有辦法!《約瑟夫有件舊外套》特色在於隨著衣服上的補洞越來越多,書頁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洞」。 只要你翻動一頁,就自然地意識到約瑟夫的外套又破了一個洞。而透過這些洞與繪者充滿想像力、有趣的細節,交織成這本令人驚奇的繪本。

1999年,雪花人  Snowflake Bentley


簡介:這是一個真實的傳記故事,威利?班特利很喜愛雪花,他的父母送他一臺顯微照相機,他就想出各種方法把看到的雪花拍下來,酷寒的溫度無法凍卻他的熱情,殘暴的風雪也無法阻擋他的腳步,他一直堅持到人生的終點,最終,他從一個單純的農人變成一個雪的專家,人們因此稱他「雪花人」。

1996年,警官巴克爾和警犬葛芮雅  Officer Buckle and Gloria

簡介:《警官巴克爾和警犬葛芮雅》一書,堪稱寓教於樂的典範。它屬於那種人見人愛的圖畫書,讀第1遍時就能讓大人和孩子暢快地笑起來。大人也許就此作罷,但孩子卻很可能要再聽一遍,或是翻著書頁,在圖畫裡搜尋那些沒有被「讀到」的細節。細節發現得越多,獲得的樂趣也越多。 

1995年,  煙霧瀰漫的夜晚 Smoky Night

簡介:當洛杉磯附近的街道爆發暴動時,一個男孩和他的母親在被迫逃亡中學會了與人相處的價值,無論他人的背景與國籍 。夜色中的窗外煙霧迷漫,街上正在發生暴動。丹尼爾抱著小貓和媽媽站在窗戶邊靜靜地看著。半夜,丹尼家所在的大樓失火了,丹尼和媽媽被迫前往收容所。丹尼爾一直在向人打聽他那丟失的小貓。最後,小貓找到了,它竟然和金太太的貓依偎在一起。要知道這兩隻貓可是天天打架,水火不容的,正如丹尼爾家和金太太家也是水火不容的……作者根據"洛杉磯暴亂"的真實事件創作了這個故事。故事沒有提及暴亂的起因,只是以一個男孩的視角,平靜地描繪了暴亂的場面以及暴亂中鄰裡之間的體諒、寬容與關愛。

1994年,外公的旅程  Grandfather's Journey

簡介:壯觀的沙漠,一望無際的農場,喧囂的城市……他愛這個全新國家的一切,在這裡安家落戶,卻在女兒長大後想起了自己的故鄉;他懷著鄉愁回到祖國,重新看到故鄉的群山和河流,卻又開始思念異國他鄉的一草一木……若干年後,「我」也踏上他走過的路,終於理解了這一切。《外公的旅程》是宛如一幀幀寫滿歷史的老照片,艾倫·塞伊通過回憶外公在美日兩國的生活,飽含深情地講述了自己家庭的跨文化經驗,不僅喚起對家族、民族、夢想的人類共通的情感,也在東西方兩種文化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1993年,天空在腳下  Mirette on the High Wire

簡介:講述了米瑞得知,貝利尼原來是一位以高超的走鋼索技藝震驚世界的大人物。在介紹貝利尼驚人事跡的頁面上,我們看到的貝利尼與剛出場時的孤單、憂傷有著極大的反差。畫面上的他身處在任何宏大、喧鬧的場面中都是自信篤定,意氣風發的,伴隨著這些畫面響起的樂聲是鏗鏘渾厚的,讓我們的心隨之高高地懸起。然而這樂聲仿佛隨著米瑞跑進貝利尼的房間,便戛然而止。米瑞知道了讓貝利尼孤單、憂傷的原因——他在鋼索上害怕了。接下來的畫面,幽暗傷感,低沉舒緩的旋律在我們看到這些畫面時不由自主地流進我們的心裡。在米瑞的激勵下,貝利尼終於決定直面內心的恐懼。在這個特別的夜晚,喧鬧的人群沒有注意到光環裡貝利尼內心的掙扎,人群中的米瑞毅然奔向光環中的貝利尼,激蕩的樂聲在此時重新傳人我們的腦海,看到米瑞爬上天台,我們也隨著心中的樂聲緊緊地在手裡捏了一把汗……終於,在滿天的繁星之下,米瑞如夢想中一樣和貝利尼一同穿越了天空,兩人專注的神情、優雅的動作以及氣定神閒的風度摒去了一切的嘈雜。看著這樣一副動人的畫面,喜悅恢宏的旋律再一次暢響在我們的心中……

1991年, 黑與白 Black and White

簡介:《黑與白》開始自一個警告:「這本書似乎包含很多故事,它不會發生在同一個時期。」然後你根據它的提示細心去讀。它可能包含更多的故事,或者它可能是四個故事又或者只是一個故事,還有可能是一個故事的四個部分。「仔細檢查文字和圖片是被推薦的閱讀《黑與白》的方法。」你會成為這個故事的偵探,就像有人試圖偵破一個犯罪的事實。《黑與白》由每頁分成四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佔據四分之一的位置。它們位於相同的相對位置,這樣你就可以根據故事的位置尋找線索。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標題。「看到事物」講述的是一個男孩乘坐他的第一班火車獨自前行的故事。經過長時間的旅途,他來到了一個大的站臺,看見了等待著迎接他的父母。他的母親很同情他的艱苦旅程。「問題父母」講述的是勤勞工作的父母下班回家穿著用報紙做的衣服,很快孩子們也穿上了這樣的衣服。「一個等待的遊戲」講述的是一群成年人在火車站臺等車的故事。隨著等車時間久了,他們把無聊變得有趣起來了。「混亂的牛乳」講述了一個逃犯在牛群裡偽裝的故事。一個偶然的因素成為了故事們的交叉點,一個故事中穿插著另一個故事。從這些細小的地方,讀者就可以開始挖掘這個錯綜複雜的故事情節。

1990年,狼婆婆  Lon Po Po: A Red-Riding Hood Story from China

簡介:很久以前,每當媽媽出門之後,狼婆婆就會來敲門了,阿珊、阿桃和寶珠究竟能不能識破狼婆婆的陰謀呢?繪者利用粉筆渲染的特性,將動物獸性的跳躍距離拉長,彷佛呼吸到野狼出沒的氣味。明暗色調的強烈對比,讓人有不寒而慄的詭異效果。

1989年,歌舞爺爺  Song and Dance Man

簡介:歌舞爺爺不僅帶領我們熟悉了那個屬於歌舞的年代,也同時在故事中透露出對孩子和家庭的愛。這本圖畫書適合全家人一起慢慢賞讀。曾經是歌舞藝人的爺爺突然帶著孩子們上了閣樓,找出了收藏已久的跳舞的服裝和道具,重溫了那個美好的時代。作者和畫者共同營造的一個溫暖、有趣的故事,帶我們一起回味往日的時光……

1988年,月下看貓頭鷹  Owl Moon

簡介:《月下看貓頭鷹》在一個無風的隆冬夜晚,爸爸帶著女孩一塊去拜訪森林裡的貓頭鷹。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映著整個天是如此的光亮,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又長又低還帶著點憂傷,回應這汽笛聲的是陣陣狗吠聲……一路上女孩一點聲音也不敢有,因為爸爸不斷地提醒她:拜訪貓頭鷹一定要非常安靜才可以。空蕩蕩的雪地上,兩人就這麼一前一後地走著,只留下長短不一的腳印。爸爸和小女孩如置身在夢境般的寧靜中,悄悄地追尋著貓頭鷹的行蹤。這是怎麼樣的一段冒險?他們能否找到嚮往已久的貓頭鷹?繪者以廣角大視野的表現方式,將冬天靜謐冷沁的感覺,真實地呈現出來,更把父女相互依存及傳承的感覺表現無遺。

1987年,  你好,老包 He,AL

簡介:老包是一個平凡的清潔工,有一天,有一雙大怪鳥邀請他到人間仙境去居住,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1986年,極地特快  The Polar Express

簡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我相信有。許多年前的一個平安夜,「極地特快」停在了我家門口,帶我踏上了去往北極的旅途。在那兒,我見到了聖誕老人,還收到了他送出的聖誕禮物——雪橇上的銀鈴……像孩子一樣對聖誕節保持好奇和歡喜是多麼重要,我們得相信那些並不總能看到的東西。這本凱迪克金獎繪本講述了一個關於「相信」的故事:相信美好,相信奇蹟……相信會產生力量,讓孩子的心靈飽滿充實。全書採用筆觸細膩的色粉畫,營造出朦朧、神秘的夢幻感。細細閱讀,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沉醉於那份純真美好的童心。在這列開往北極的列車上,也為你準備了一個座位,上車啦! 

1985年,  聖喬治和龍 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

簡介:是一個傳說的故事,其原作時間及作者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故直接看到有關聖喬治(Saint George)的相關資料。聖喬治被視為是英國的守護著,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為聖喬治日,英格蘭的守護聖徒會舉行一些傳統風俗慶祝活動,英國國旗的由來也與聖喬治有關。傳說聖喬治是出生於公元前的一名騎士,曾殺死一頭惡龍,當惡龍被殺死之後,其血流到地面上正好形成了一個十字形;再到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徵時,由英格蘭國王理察王領軍,在亞康大獲全勝,而聖喬治當年打敗惡龍的地方就在這附近,英國人便認為是聖喬治在保佑他們勝利,聖喬治被視為守護聖人,1277 年英國人設計了一面白底紅十字的「聖喬治旗」為英格蘭國旗,後來多次的演變下英國國旗有了不同的樣貌,但象徵聖喬治聖人的白底紅十字仍一直存在。

1984年, 榮耀的飛行 The Glorious Flight: Across the Channel with Louis Bleriot

簡介:講述了法國人路易斯為了建造一架飛越英吉利海峽的機器而堅持不懈的經歷。

1983年,影子  Shadow

簡介:久遠以前的非洲,人們會在夜裡升起火堆,圍著火堆分享古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法國詩人布萊斯.桑德拉爾從非洲巫師口中聽來這樣一個影子的故事,寫成了詩。這一首詩從遙遠而古老的非洲大陸被帶到法國,再到美國,由三度榮獲凱迪克金牌獎(The Caldecott Medal)的圖畫書創作者瑪西亞.布朗以英語和圖像的方式賦予新生命。如今,這首影子的詩就像它所描述的變幻多端的影子一樣,要以中文的形象進入孩子的想像力中,共舞出一段神秘而令人神往的故事。

1979年,野馬之歌  The Girl Who Loved Wild Horses

簡介:一位喜愛野馬的印地安少女,寧願放棄安定的生活,跟隨野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原野上,最後印地安少女也變成了一隻野馬。

1978年,諾亞方舟  Noah's Ark

簡介:整整40天,上帝降下傾盆大雨,覆蓋了整個世界。只有諾亞被上帝選中,也只有他才能拯救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這個救世主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幾個世紀的人們。現在,6次凱迪克大獎得主——傑裡·平克尼從這個古老的寓言故事中捕捉到了所有的勇氣、戲劇性、美感,並呈現在輝煌的畫作中。他的作品充滿了敏感的細節和情感,帶來新的生命意義和關於和平的重要性。這簡練優雅的《諾亞方舟》版本即便在很多年之後,也會帶給讀者力量和希望。

其他的見後續介紹:

1977年,  從阿善提到祖魯:非洲的傳統 Ashanti to Zulu: African Traditions

簡介:這本書以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介紹了26個非洲民族的風土人情。從圖中能夠看到,26個民族主要集聚在非洲兩大區域。一是在西非黃金海岸、象牙海岸附近,二是在東非沿海。還有少量在南非。作者在加納生活和研究,並在馬塞諸塞州大學、耶魯大學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狄龍夫婦為了創作插畫,在很多機構進行研究和諮詢,包括:朔姆堡(Schomburg)黑人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國圖書館和信息辦公室、紐約公共圖書館圖畫收藏中心、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圖畫書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物品都經過研究。每一頁用水彩和黑色墨水畫的邊框,來自十六至十七世紀奈及利亞北部的卡諾。大部分能夠翻譯成中文,少部分還需要找更多資料才能知道是什麼民族。作者和畫家在結尾處做了一張地圖。

1976年,為什麼蚊子老在人們耳邊嗡嗡叫  Why Mosquitoes Buzz in People's Ears

簡介:一天,蚊子向鬣蜥吹了個小牛皮,滾雪球般連番放大之後,竟引起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災難。獅王抽絲剝繭,幾經周折,終於破了這樁奇案……這是一則來自非洲的民間故事,情節一環套一環,波瀾起伏,緊緊扣住孩子的心弦。圖畫作者迪倫夫婦曾經說他們是藉助非洲蠟染技藝來繪製本書的插圖,使用噴槍將水彩噴到畫紙上,從而使圖畫呈現出類似剪紙的風格,色彩明麗,細膩傳神,具有濃濃的異域風情。

1975年,  射向太陽的箭 Arrow to the Sun

簡介:太陽之子被送到人間,在他長大後向媽媽說他想找到自己的父親,於是他便離開了,一路上他問過農夫和畫陶罐的,但都沒人回答他,後來他遇到了作弓箭的老人,老人知道他是太陽之子,於是鑄了一把劍將他射向太陽,見面後太陽對他說要能安全的通過四道考驗才能證實,他經過了獅子、蛇、蜜蜂、閃電考驗後,帶著一身陽光般的活力證實了自己是太陽之子,最後太陽對他說他必須要回到人間,把太陽的精神帶回給人們。傑洛德使用鮮明的色彩及幾何圖形來描繪這個印地安普韋布洛村部落的傳說故事,畫面呈現易讓人聯想到原始部落的藝術,原始部落的人們通常有一種特別的藝術天分,他們善用簡單的色彩及基本的幾何圖形來創作,所以就圖像風格來說,畫面與作品主題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給讀者帶來了直接而鮮明的聯想。

1974年,  達菲和惡魔 Duffy and the Devil

簡介:故事中的男主角公爵是為了找一位可以幫他打理家務的僕人,而不小心找到了女主角杜菲,而這位女僕來到公爵家後竟連紡織這樣的工作都不會,小惡魔出現幫助她,不久公爵也娶了女僕為妻,但是三年後女僕必須猜出小惡魔的名字,否則小惡魔就會帶走她。後來是家中老管家幫助她,老管家化身至一群女巫的派對中,老管家不停的倒酒灌醉女巫,讓她們說出小惡魔的名字,就在女僕說出惡魔的名字後,惡魔和他所編織過一切的衣物全都化為灰燼,女僕用此藉口說她從此再也不想紡紗了,結局是他們夫妻仍然過著快樂的日子。

1973年,丟飯糰的笑婆子  The Funny Little Woman

簡介:這是一個在日本民間流傳的故事:有一個特別喜歡笑、善於做飯糰的婆子。一天,她的飯糰忽然滾到了裂開的地縫裡,她一路追呀追,跌到了地洞裡。地洞裡的菩薩們好心提醒她不要追,前面有惡鬼。笑婆子不管,繼續追飯糰。惡鬼來了,發現了嘻嘻笑著的笑婆子,把她擄回家。惡鬼們給了她一把只要一攪拌就會有飯不斷跑出來的飯勺子,讓笑婆子做飯給他們吃。有一天,笑婆子太想家了,於是決定逃走……她會成功嗎?

1972年,清朗的一天  One Fine Day

簡介:《晴朗的一天》是一則古老的亞美尼亞民間故事,特別適合孩子大聲朗讀。一隻調皮的狐狸無意間偷喝了一位老婆婆的牛奶,被惱羞成怒的老婆婆剪下了尾巴,要他用牛奶來交換,可是想得到牛奶並不那麼容易,狐狸接下去都經歷了什麼事情呢?

1971年,  偷故事 A Story A Story

簡介:一則非洲故事,述說故事的由來。很久以前,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屬於天空之神。為了人類的利益,Anase(在這裡不是以蜘蛛的形象出現,而是以一種老蜘蛛人的形象出現)向天空織了一張網,請求天空之神講述他的故事。樓上的大個子被這個要求逗樂了,給阿納斯一連串的三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蜘蛛俠能夠完成這些任務,他將獲得這些故事。運用他的智慧和一些聰明的技巧,Anase完成了每一個審判,後來世界收到了一個金色的盒子,裡面裝著上帝的故事

1970年,驢小弟變石頭  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

簡介:驢小弟發現一顆閃亮有魔法的紅色小圓石,它可以使願望成真。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一隻飢餓的獅子,驢小弟害怕會被吃掉,於是他許了一個願讓自己變成一個石頭,變成石頭後的驢小弟再也無法說話將自己變回驢子,家中的爸媽等不到驢小弟回家著急又傷心,一年後驢小弟的父母到外面野餐,他們野餐的桌子正好是驢小弟變成的石頭,因為父母的願望終於讓驢小弟變回原本的樣子。

1969年,世界第一傻瓜和他的飛船  The Fool of the World and the Flying Ship

簡介:從前,一對老農夫婦生了三個兒子。沙皇宣布要將女兒許配給能給他一艘飛船的人。老大和老二帶著父母的祝福上路了。被父母嫌棄的老三傻廖沙雖然沒有哥哥們那麼好的待遇,也依然開心地上路了。半路,善良的他將乾糧分給巧遇的老爺爺,在老人的指點下,順利得到飛船。他連連遇到幾位有異能的農民兄弟,並邀請他們上船。沙皇得知帶來飛船的是農民,就想推翻前言了……

1968年,  鼓手霍夫 Drummer Hoff

簡介:由七個軍人一一的漸增堆積製作成一座大炮,然後由鼓手霍夫點燃了這座大炮,就在大炮「碰」的聲響下故事結束了。乍看故事時會隨著順口的韻文輕鬆愉快的念完這個故事,約略的知道故事講述一座大炮發射的過程,但是其實這故事中,作者要陳述的是「戰爭」主題。

1967年,姍姍的月光  Sam,Bangs & Moonshine

簡介:珊珊是個愛幻想的小女孩,她常常把幻想的事告湯瑪士,湯瑪士對於珊珊有一隻袋鼠娃娃深信不疑,湯瑪士每天依照珊珊的指示去尋找可愛的袋鼠娃娃。有一天湯瑪士到海邊去找袋鼠娃娃,因為暴風雨帶來的大浪幾乎將湯瑪士捲走,而珊珊的貓也被捲走。珊珊經歷了焦急不安的等待,傷心又害怕的她察覺到自己不當的語言差點造成無可彌補的後果,加上父親的告誡提醒她要分辨真話假話的差別,她終於知道想像和真實的差別。

1966年, 永遠都還有一個空間  Always Room for One More

簡介:《總是還有一些空間》是由蘇格蘭民謠所改寫的故事,所以故事中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Lachie Maclachlan 和他的妻子及 10 個孩子待在家中,Lachie ?歡迎所有過路的人到他家躲避暴風雨,他將自己的所有分享給每一個人,但這群人歡欣奏樂跳舞卻把房子弄垮了,最後所有的人合力幫他們蓋了一間更大的房子,「總是還有一些空間」這句話真的實現了。

1965年,  我可以帶一個朋友過來嗎 May I Bring a Friend?

簡介:《我可以帶一個朋友來嗎?》故事主要敘述者為小男孩,述說著一周中每天受邀至皇宮作客時的情形,每天他總會提出多帶一個朋友的要求,爾後情節就是小男孩每天帶著不同動物朋友進宮作客的情形。這個故事文字敘述是以固定格式呈現的,情節並無太大的起伏變化。基本上,這個故事比較適合年齡層較小的兒童閱讀,因為相同模式的文體能為沒有太多閱讀經驗的兒童建立一種文章格式概念,讓他們在事件始末上產生因果關係,建立他們對事情發生順序的邏輯性。

1964年,野獸出沒的地方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簡介:麥斯穿起了怪獸的衣服在家玩耍,後來被媽媽處罰關在房間裡不準吃晚餐,隨著他的想像,他搭船到了野獸國,野獸猙獰的面孔嚇不了麥斯,野獸們甚至還臣服於麥斯,把麥斯當成國王。一段時間後,他覺得當國王不好玩而且肚子也餓了,於是他又搭上船回家,野獸不想讓麥斯離開,但因為怕水所以也不能阻止麥斯,回到房間的麥斯,發現桌上真的已經有熱騰騰的晚餐等著他了。

1962年,從前有一隻老鼠  Once a Mouse

簡介:「誰敢說本大王從前是一隻小老鼠,我就吃了他!」 一隻大老虎吼叫道。然而一位法術高超的隱士卻對此十分不屑。因為正是他把一隻小老鼠變成了大貓,然後變成了狗,後變成了這隻威風八面、自以為是的大老虎。故事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印度古老的《五卷書》,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強大」與「弱小」、「驕躁」與「謙遜」、「永恆」與「變化」之間絲縷的聯繫,是一則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寓言。瑪西婭布朗的木版畫常有特色,棕綠色、土黃色、石榴紅相搭配,自然豐富的木紋理為故事增添了古老而經典的韻味。

1960年,  還差九天聖誕節 Nine Days to Christmas

簡介:希西(Ceci)終於等到這個聖誕節了,今年她終於大到可以擁有自己的piata(似燈籠,內可裝糖果),媽媽帶她到市集挑選,她選了一個星星形狀的燈籠,晚上到了,裝滿糖果的燈籠被掛上了夜空下的樹梢,所有的孩子都來慶祝希西的成長,但她不忍心見到自己心愛的燈籠必須被打破,雖然媽媽告訴她這是代表一個孩子長大了,她傷心的躲在樹後,看著孩子們搶拾燈籠破後掉下的糖果。就在燈籠破掉的那一刻,她發現自己的燈籠化成了天上的一顆星星和她打招呼。

1959年,  金嗓子和狐狸 Chanticleer and the Fox

簡介:《金嗓子和狐狸》這個故事改編自十四世紀英國作家喬叟(Geoffrey Chaucer,1314-1400)的《坎特伯裡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中的〈女修道院教士的故事〉「The Nun’s Priest’s Tale」。《坎特伯裡故事集》是喬叟zui重要的作品,故事記載於1387年當喬叟要前往坎特伯裡朝聖時,在客棧中遇見同樣要前往朝聖的 29 名旅人,為排遣旅途中的沈悶與無聊,於是各人使出渾身解數講出最有趣的故事,喬叟將這些故事記錄並編寫成由25個故事集合而成的《坎特伯裡故事集》。喬叟喜歡以戳破人性的弱點來寫作,但終究他是喜愛人性的,在書中雞太太被喻成多嘴又喜歡掌控全局的婦人,而公雞則被視為一驕傲自大的傢伙,芭芭拉·庫尼為讓孩子能讀到喬叟的作品,她用圖像將喬叟在故事中傳達的情節轉換成畫面。

1957年,樹真好  A Tree Is Nice

簡介:《樹真好》是作者賈尼絲·梅·吳綴以似詩的文體方式所寫的文本,在這本書中其實沒有所謂的故事性,作者只是以簡易的文字娓娓道出自然界中有樹的好處,作者從樹的生長環境、介紹到樹在自然界的功能,接著從樹葉、樹幹、樹枝到果實各個部分陳述樹對人類的功能,再來還列舉人們與樹接近時能從事的活動,最後道盡樹的所有好處之後,作者還教大家怎麼種樹。基本上這本作品可以算是認識自然的一本知識類圖畫書,但是又不是非常科學的方法來說明關於樹的知識,或許這才是作者的本意,她想以輕鬆自然的方式介紹樹與人的關係,讓讀者先喜歡一棵樹之後,再去探索更多有關樹的知識。

1956年, 青蛙先生求婚記  Frog Went A-Courtin'


簡介:《青蛙先生的婚禮》是一首著名的美國民謠,這首民謠早在 400 多年前就已在蘇格蘭及英格蘭地區盛行,隨著移民一起被帶往美國,這個故事大部分是以說故事或是唱歌的方式流傳著,比較少以閱讀的方式流傳。在美國,這個代代相傳的故事,往往因為時間久遠而使說故事者遺忘故事的部分,但是小孩會自動增加故事的情節並編成歌謠,於是就這樣,這個故事有越來越多的版本。青蛙穿戴整齊騎上馬到了老鼠家向老鼠求婚,老鼠必須要叔叔同意才可以結婚,得到叔叔的同意後婚禮便舉行了,蛇、蜜蜂、鵝等都來幫忙準備,蛋糕、食物、音樂、舞蹈都有了。大家其樂融融。最後老公貓出現,它破壞了婚禮,於是青蛙帶著老鼠逃走了,他們乘坐開往巴黎的船度蜜月。

1955年,灰姑娘  Cinderella, or the Little Glass Slipper

簡介:灰姑娘的媽媽過世之後,父親娶了新後母,後母有兩個女兒,她們每天叫灰姑娘做家事,但父親從來不知道。有天為了替王子娶親而皇宮舉辦舞會,所有的女生都想去參加,包括灰姑娘和她的兩個姊姊,仙女完成灰姑娘的願望讓她也去參加舞會,但灰姑娘必須12點前回家,否則一切將變回原本的模樣,留下一隻玻璃舞鞋的線索,讓王子再度找到了灰姑娘。

1954年,  Madeline's Rescue

簡介:瑪德琳不小心從橋上跌到河裡,就在快被淹死時一隻小狗出現救了她!一年一度的督學巡察日又到了,當督學發現小狗時兇巴巴地大叫「學校裡不準養狗!」可憐的小狗被趕出學校。修女帶著大家一起去找小狗,後來一天半夜小狗回來了,正當女孩們又在為誰能和小狗一起睡爭吵時,沒想到狗媽媽竟生了12隻小狗,從此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隻小狗,再也不用為爭奪小狗而吵架

1952年,小機靈和小迷瞪  Finders Keepers

簡介:兩隻狗同時找到了一根骨頭,兩個為了將骨頭佔為己有誰也不肯讓誰,它們後來決定請別人當評審,看看骨頭到底該歸誰?但都沒得到答案,最後它們遇到一隻大狗差點將它們的骨頭拐騙走,他們倆才覺悟決定一起分享,一人啃一頭一起吃。《誰先發現就是誰的》是以寓言的形式呈現其故事,藉由兩隻狗說出「自私」與「無知」,雖然故事中並無以文字說明其寓意,但是當故事中的兩隻狗在學到教訓,共同分享那一根失而復得的骨頭時,就已呈現唯有「合作」與「分享」才能使雙方互利的真締。故事的內容並不別具創新,但畫家尼可拉斯卻為這本作品的圖像帶來了十足的新鮮感。

1950年,  燕子之歌 Song of the Swallows

簡介:《燕子之歌》敘述的是一個拉丁美洲小男孩的故事,作品文字中夾雜著許多拉丁文的斜題字,雖然名為燕子之歌,但作品中其實並沒有將燕子的聲音或生活詳加描述,而是將故事重點擺在小男孩、園丁的情誼。從園丁的身上小男孩學到老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愛屋及烏的他也和園丁一樣熱愛園藝及珍惜各種生命,因為每年燕子會帶來春天的訊息,所以他們都非常喜歡燕子,燕子之歌不是燕子的歌聲,而是園丁與小孩期待燕子歸來時所唱的歌,李奧.帕理逖將兩首歌的曲譜放入書的內頁中,而手寫字的歌詞象徵兒童歌唱時的天真與愉悅。

1948年,白雪晶晶  White Snow, Bright Snow

簡介:繪本中的雪景以美國的鄉村小鎮為背景,描繪了從冬天初雪飄落,到春天冰雪融化、萬物復甦的季節變化,以及小鎮居民舒緩、愜意的日常生活。書中用飽含水墨的灰藍色來表現天空和大地,用畫紙本身來呈現皚皚白雪的質感,而點綴其間的鵝黃色和橘紅色則營造出歡快的氣氛。

1947年,小島  The Little Island

簡介:《小島》這本作品的作者雖名為 Golden MacDonald,但實際上的作者卻是畫家李奧那多·懷斯嘉德長年的合作對象同時也是好朋友,那就是瑪格利特·懷斯·布朗,書上所用的 Golden MacDonald 是她的筆名。瑪格利特可說是美國兒童文學中幼兒作品的拓荒者,她注意到幼兒年齡兒童讀物的缺乏,於是她寫了許多給這個年齡層兒童的讀物,最著名的有1942年出版的《逃家小兔》(Runaway Bunny) 及1947年的《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月亮晚安是以孩子的感官視角寫的睡前故事書,紐約公共圖書館還將《月亮晚安》選入本世紀具有影響力的經典書籍之一,瑪格利特的貢獻可說是協助促進美國 30-40 年代的童書發展,因為她同時從事寫作、編輯等相關工作,一生未婚的她,42 歲在前往法國的旅程中猝死。

1946年,  公雞喔喔啼 The Rooster Crows

簡介:在歷屆凱迪克金牌獎作品中,《公雞喔喔啼》是唯一一本以韻文集方式呈現的作品,就其歷史定位來分析,可說其作品特殊性在於以圖畫書的方式呈現這本韻文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韻文本身的價值,這些韻文並不是由莫德與密斯卡所創作的,但卻是由他們夫妻採集而來的。韻文是以口傳方式傳播,所以大多無從得知其作者或源由,而由於是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所以時間一久難免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但韻文文字本身的不確定性相對也造就其文體的可變性,其可因時、因地、因人而被賦予新意,就文體能不斷的符合時代需求來說,這些變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這些口傳的韻文若沒有被以某種方式完整的記錄下來,仍有消逝的可能,所以就這點看這本作品的價值,第一它保存許多美國本土的韻文,第二則是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韻文集。

1945年, 一個小女孩的祈禱詞  Prayer for a Child

簡介:這本《一個小女孩的祈禱詞》的文本其實就是作者寫給她女兒的晚禱詞內 容,其似詩又似散文的文體,本身並不帶有故事的敘述性,在文字的部分可以看 到書的題獻頁即註明這是要獻給作者的女兒漢納(HANNAH)的字樣,再來我們 可以看到整篇祈禱詞的內文,然後可以看到一句句的祈禱詞內容再加上畫面的呈現。 這本作品是以一頁內文搭配著一幅圖畫的方式呈現,全書沒有跨頁的圖像,而在圖像的色彩上是以單色頁面(黃色為基調)及全彩的頁面規律間隔的方式呈現,基本上書的版型是非常簡潔而一致的,比較特殊的有其在文字頁的部分都以特大的前綴加上裝飾性的天使圖案,因為其前綴的框線再加上天使腳下的陰影描繪,使得這個頁面的文字和次頁的圖畫產生了整體性,因其畫面都是以黃色為基調及講究光線的。此外,在圖畫頁的頁面可見到其圖像是以一個隱形的圖框為邊界,因為沒有圖框的輪廓線才能將視覺焦點集中在圖畫中的人物,這些隱形的圖框看似一致,但卻是富有變化的,畫面中一些物體的部分超出其隱形圖框,而不規則呈現在版面中,比如小女孩的麵包、雙腳、枕頭、布娃娃、鞋帶、髮帶及湯匙等,這些都是為增加畫面的變化及動感,使一致的圖畫頁版面不會過於單調、呆板。

1943年,小房子  The Little House

簡介:《小房子》是以女性觀點來看待人類文明歷史變遷的過程的一本作品,在此 並不刻意強調女性主義的意識,而從作品中的細節探討。論及到歷史,似乎一般 印象都是以男性的觀點來看,所以英文中的「歷史」(history)這個字可釋意為「他的故事」(his-story),但在這本作品中或許身為一個女性的維吉尼亞有感於此,所以從她刻意賦予故事的主角「小房子」為女性的性別,從書封面中在小 房子下方的字樣 HER-STORY,就可以知道這是屬於這一棟小房子「她的故事」。 還有在題獻頁中看到,小雛菊花圈內的致敬對象是給Dorgie,而這個名字是作者的母親創作時所用的筆名的簡寫,她的母親是一名詩人及畫家,發表作品時慣用 Jeanne D』Orge 這個名字;因為維吉尼亞通常都是為特定對象而創作,大多數的 作品都是為兒子而創作的,所以由母親也是一名畫家的身份看來,維吉尼亞將這本作品獻給母親是別具意義的。綜觀上述,作者是想經由一個小房子(her-story) 來看到社會環境上歷史(his-story)的變遷。

1942年,讓路給小鴨子  Make Way for Ducklings

簡介:一本仁慈、可愛和幽默的書。《紐約時報》的書評說:這是一本仁慈的書。是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這本六十多年前創作出的、開本巨大的圖畫書的一個不言而喻的主題。作者用深褐色、略帶那麼一點暖暖的暗紅色的筆觸,畫了一個警察攔下所有車輛,護送排成一排的鴨子過馬路的溫情脈脈的故事。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卻始終不覺得作者是在歌頌這種仁慈,相反,我倒覺得作者是在詰問這種仁慈:喪失了家園、徘徊在波士頓上空的野鴨,真的需要人類的這種仁慈嗎?其實,作者在書裡已經把這種不安、焦灼,甚至是憤怒表達得清清楚楚了——野鴨無望地盤旋在天上、幾乎軋到野鴨的瘋狂的自行車、面對車水馬龍,野鴨們發出的刺耳的「嘎嘎」聲,不都可以看成是對人類的一種批判嗎?當然,這話說深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種解讀是太過深刻了。

1941年,他們堅強而善良  They Were Strong and Good

簡介:作為1941年度「凱迪克獎」的金獎獲得者,羅伯特·勞森在這本經典圖書中,描繪了他的家庭穿越美國歷史的旅程路徑。勞森把他的先輩們介紹給了我們,讓我們身臨其境地和他們一起,勇敢地面對加勒比海的暴風雨,旅行到紐約的碼頭市場,並且參加了美國南北戰爭。在這些歷險中,勞森的祖父母們相遇、結婚並且養育家庭。後來,他的父母也遵循了同樣的生命循環。但本書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它還是一部關於美國的社會發展簡史。它提醒我們要為我們的祖先而感到自豪——知道他們是誰,他們都做了些什麼,他們對我們今天所居住的這個國家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1938年,聖經中的動物  Animals of the Bible, A Picture Book


簡介:節選聖經中和動物有關的原文,包括舊約19篇、新約12篇,30張精美的黑白色鉛筆畫插圖,包括諾亞方舟、第一個聖誕節和其它的故事。

部分書單詳細信息參考以下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8082704_0_7.html

https://www.huiben.cn/shudan/280/list-5.shtml

    銀獎的作品為單獨成文,請關注「樂樂的小書屋」公主號;如需其他信息,請加微信 lexiangwu725,另外,書籍已整理成套;還有1000G電子資源和育兒群;


4、歷史資源目錄:

1、價值千萬!海量育兒早教資源!動畫/兒歌/繪本/國學/機構教案/育兒書籍應有盡有!

2、牛津、海尼曼、raz、培生、紅火箭、蘭登,這些熱門分級讀物,你該選哪個?

3、英語啟蒙你竟然不知道sss,super simple song純普及貼(附全套資源)

4、超詳細牛津閱讀樹體系介紹以及各個版本區別,看完秒懂;

相關焦點

  • 2016-2020年凱迪克金獎繪本盤點
    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始於1938年,最初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而設立。它是美國圖畫書最具權威的獎項,被譽為繪本屆的「奧斯卡」。每年,全世界只有1本繪本能夠獲得凱迪克金獎。來看看最近5年的凱迪克金獎繪本吧!
  • 插圖設計 | 2018凱迪克大獎繪本,分享圖書屆的「奧斯卡」
    在全球著名的繪本獎項裡,我們耳熟能詳的兒童繪本三大獎通常指的是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獎和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設立的。
  • 【看看】繪本屆「奧斯卡」花落誰家?2018凱迪克大獎名單公布
    Caldecott Medal凱迪克大獎20182018年2月22日,美國圖書館協會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宣布了2018年凱迪克大獎獲獎繪本:金獎1件,榮譽獎4件。
  • 2019年凱迪克獎公布,《你好,燈塔》榮獲金獎
    凱迪克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圖畫書獎,始於1938年,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為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得名。凱迪克大獎自誕生以來,因其在業內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一直被譽為「圖畫書的『奧斯卡』獎」。
  • 2020年凱迪克大獎出爐!恭喜斬獲「繪本屆奧斯卡」金獎得主!
    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兒童繪本獎項,被稱作圖書屆的「奧斯卡」。該獎項每年評選都受到美國家長孩子以及教育機構的廣泛關注。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而設立的。
  • 繪本界奧斯卡!2018年凱迪克獎誰是你的菜?
    英文繪本推廣人▲親子閱讀踐行者1200多個繪本音頻、兒童歌謠免費聽美國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設立的。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圖畫書獎,被認為是圖畫書的「奧斯卡」獎。
  • 6.9日繪本分享《凱迪克大獎經典繪本》,數億家庭的選擇!
    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大獎經典繪本》,數億家庭的選擇!「當你念書給孩子聽,當你把一本書交到孩子手上時,你便帶給孩子無限的可能性,你便成為一個啟發者。」----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波羅•福克斯近些年,越來越多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願意給孩子買圖書。
  • 凱迪克金獎繪本教會孩子這3種與成功和幸福密切相關的事
    到了書展展臺或是書店裡,先問有沒有「凱迪克」,接著二話不說,收入囊中。原來「凱迪克獎」已經這麼有名了。創立於1938年,已有81年歷史,每年斬獲「凱獎」的繪本,版權被各國出版機構瘋搶。至今,81本金獎繪本裡,已有64本(包括2019年)金獎作品出版了中文簡體版。
  • 2019年凱迪克金獎繪本出版 澳大利亞畫家用中國水墨作畫
    「凱迪克獎」被譽為繪本界的「奧斯卡」。它是國際圖畫書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榮譽的獎項。凱迪克獎近日,2019年凱迪克金獎繪本《你好燈塔》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兩獲凱迪克金獎、三獲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的蘇菲·布萊科爾。《你好燈塔》講述了自動化還沒有取代人力的時代,看守燈塔的一家人的故事。
  • 最全1938—2020年繪本屆「奧斯卡」——凱迪克大獎作品集錦書單
    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獎,號稱繪本屆「奧斯卡」。· 透過圖畫,是否能完整傳遞出書中的故事情節、角色、氣氛與訊息?2.參選的書籍其形式必須是適用於圖畫書的。同時,該書必須為獨立的個體,不需靠別的媒體版呈現其趣味(例如播放聲音或影片的設備)。3.每一本參選的書都被視為一本兒童圖權畫書。
  • 10本必讀的凱迪克金獎繪本,讓孩子眼界更開闊
    我推薦最快捷、最有保障的一種方法,就是認獲大獎繪本。在繪本界,美國的「凱迪克大獎」堪稱繪本界的奧斯卡,它也是美國最高榮譽的繪本獎。凱迪克大獎已有六十餘年歷史,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而設立的,它得獎作品皆是舉世公認的上乘傑作,它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尤其每一本得獎作品都必須有&34;的功能,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開發另一個思考空間,可謂含金量槓槓滴
  • 國際權威繪本獎金獎——《雪地裡的狼》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語言學習正處於敏感期,認知圖形的能力也在逐步發展,在這個階段,閱讀英文繪本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Medal)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兒童繪本獎項,被稱作圖書屆的「奧斯卡」。
  • 書單:2000-2019年凱迪克大獎金獎繪本,童年必讀的經典
    (The Caldecott Medal)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圖畫書獎,被認為是圖畫書的「奧斯卡」獎。美國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Medal》評選標準的周延與創新及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使該獎項能成為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繪本獎,儼然是美國最高榮譽的繪本獎,得獎作品皆是舉世公認的上乘傑作,因此得到該獎項的作品,立刻水漲船高、身價非凡,不但媒體爭相報導,書商也趨之若鶩,叫好叫座之下,必然成為當年最暢銷的書。
  • 2015繪本界「奧斯卡」凱迪克獎獲獎全名單揭曉
    全美最具權威的繪本界「奧斯卡」——凱迪克(The Caldecott Medal)大獎在今年2月揭曉。作家Dan Santat的作品《比科爾的冒險》獲得本年度凱迪克金獎。
  • 書單推薦丨28本凱迪克大獎繪本:孩子書架不可或缺的經典好書
    作為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大獎是美國圖畫書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榮譽的獎項。所以,凱迪克獎早已成為家長與圖書館為兒童選書的最佳指南。1938-2020年,凱迪克獎歷經83年次的評選與頒獎,決選出金獎83部,銀獎267部,總計350部作品。
  • 2019美國凱迪克繪本大獎公布,蘇菲·布萊科爾二獲獎
    當地時間2019年1月28日上午,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宣布了2019年凱迪克獎(Randolph Caldecott Medal)和紐伯瑞獎(Newbery Medal)的得主。其中,凱迪克金獎獲得者為蘇菲·布萊科爾的作品《你好,燈塔》(Hello Lighthouse)。
  • 凱迪克獎:繪本中的奧斯卡(兼談如何給孩子選書)
    (凱迪克獎金、銀獎牌)凱迪克獎:繪本中的奧斯卡(兼談如何給孩子選書)叮噹媽/文寫在前面的話有沒有好的書推薦給孩子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接下來,叮噹媽會一一介紹國際上所有重要的繪本獎項,及其獲獎作品。今天先介紹一下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繪本獎——凱迪克大獎。
  • 2018繪本界「奧斯卡」獎出爐,這些獲獎英文繪本長這樣!
    被世界所公認的繪本界的「奧斯卡獎」——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獎項,它與國際安徒生獎、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並稱為兒童繪本界的三大獎項。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經典繪本,如《三隻小豬》《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都曾獲得過凱迪克獎的提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那些獲得了凱迪克獎的作品,曾伴隨了無數人美好的童年。與其他獎項不同的是,凱迪克獎有著一套獨特的評判標準,它除了重視繪本本身的藝術價值和特殊創意外,還十分重視考察作品是否具有「寓教於樂」的意義。
  • 凱迪克金獎繪本Owl Moon:入選「中考」語文試卷的繪本
    有這樣一個繪本,獲得了1988年凱迪克金獎入選過1988年美國圖書館學會推薦童書入選美國「彩虹閱讀好書榜」入選《美國人》雜誌「新英格蘭100本經典兒童書」當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所繪本研究部
  • 凱迪克金獎繪本《A Ball for Daisy黛西的球》
    2012年凱迪克金獎繪本【《A Ball for Daisy黛西的球》】,並為他第三次斬獲了2012年的凱迪克金獎。 拉什卡因為本書捕捉到兒童的典型性心理和情感以及矚目的藝術性表達榮獲了以下大獎和榮譽:2012年凱迪克金獎 2012 Caldecott award2011年《紐約時報》暢銷書及最佳兒童圖畫書獎 The New York Times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