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勵史觀。李林甫做了宰相之後,朝廷之中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越來越多,連「臘」「獵」二字分不清的人都能當上侍郎,當然這跟「弄璋宰相」絕對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問李林甫最痛恨的一個詞是什麼,我想可能就是「弄璋宰相」了。
當初李林甫的親戚喜得貴子,他一高興便親手寫下「聞有弄璋之慶」六個送了過去,旁人看到之後十分尷尬,想笑吧,怕李林甫報復,不笑吧,憋著實在難受。
讀書人最不喜歡跟蕭靈這樣不學無術、靠阿訣奉承謀求職位的人在一起,嚴挺之對張九齡說:「朝廷之中豈能有『伏獵侍郎』!傳出去多丟人啊!」蕭靈因此被降為岐州刺史。李林甫明白大家看不上蕭靈同樣也看不上自己,便懷恨在心,沒過多久便找到機會把嚴挺之也弄到地方上當刺史,張九齡雖然還在京城做官,但宰相的烏紗已被摘下。
李隆基登基之後,先後有姚崇、張嘉貞、李元絨、杜逞、韓休、張九齡等人當宰相,這些宰相雖然各有各的缺點,但他們優點都很突出,在任期間都是功大於過,張九齡被排擠出宰相之列後,大家明白了當下局勢,想要過安穩日子就把嘴閉嚴實點。
即便大臣們把嘴閉嚴實了,李林甫仍然覺得不踏實,為能讓皇帝徹底喪失「視覺」和「聽覺」,他對諫官說:「古往今來從沒有像當今聖上這樣聖明的皇帝,諸位大臣只管好好聽皇帝的話即可,別想著提什麼建議,否則定會追悔莫及!"
大多數的大臣是把嘴閉上了,但仍然有人肯於為國家挺而走險,監察御史周子諒實在無法容忍像牛仙客這樣的庸才擔任重要職務,因此彈幼他,李隆基這個昏君在朝堂之上暴打周子諒,然後流放邊疆,可憐忠心耿耿的周子諒客死他鄉。李林甫又趁機跟李隆基說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張九齡也因此再次被貶。
經過這樣一次次地折騰,朝廷風氣越來越差,歌功頌德的方式也是讓人越來越反胃。大理少卿徐嬌向皇帝匯報導:「如今社會風氣實在太好了,今年死刑犯一共五十八個,大理寺監獄的樹上竟然落滿喜鵲,長期以來由於那裡殺氣太重,根本沒鳥築巢,現在那的每棵樹上都有喜鵲窩。」
百官也都十分懂事,藉此機會紛紛上表稱賀,李隆基很高興,認為這都是宰相的功勞,封李林甫為晉國公,牛仙客為幽國公。不過要說到匯報工作不靠譜這事的話,那安祿山絕對是當仁不讓。
公元743年春,安祿山入朝,先是無主題地亂拍一通馬屁,然後說道「去年營州鬧蟲災,臣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當即焚香禱告:『臣若心術不正,對皇帝老人家有半點不忠,就讓蟲子把我的心當點心吃了,要是臣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侍奉皇帝老人家,就讓蟲子散了吧。』臣的話音剛落立刻便有一大群鳥由北方飛來,轉眼之間把蟲子吃得精光,請陛下將這事記入史冊。」
安祿山手舞足蹈,吐沫橫飛,李隆基還真就信了,對這個混血胡人愈加喜歡。再加上李林甫也經常誇他人品好、能力強、對皇帝一心無二,安祿山的受寵程度讓世人咋舌。李林甫之所以誇安祿山,是因為他覺得安祿山就是個傻瓜二百五,跟牛仙客等人差不多,自己完全可以掌控住,因此才會把他拉到自己隊伍中。
第二年,李隆基讓原本就是平盧節度使的安祿山兼任範陽節度使,當時唐朝共設置十大節度使職位,其中,範陽節度使領兵最多,現在,安祿山一人身兼兩大節度使,他的勢力也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