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尿』了」這句話,真的不是開玩笑,尤其是對孕媽來說。
你說身體的不適吧,還能自己忍忍,但關於「人有三急」,真的忍不了,還特尷尬:
「睡兩個小時就要起來尿一次,簡直要困死了!」
「咳一下想尿;笑一下想尿;連站起來都想尿!」
「最怕的就是開會開久了,還得眾目睽睽之下,尷尬地出去上廁所!」
……
這種尿意滔滔不絕,每次排尿的時間比平常要長的煩惱,真的讓人差點想買紙尿片。
「這該不會是病吧?」
準媽媽往往從懷孕早期開始排尿頻繁,一直持續到懷孕第3個月才會有所緩和。
一方面,孕酮升高會引起尿頻。
另一方面,隨著子宮增大,壓迫到膀胱,從而產生尿意;待子宮擴張到高出盆腔後,不再壓迫膀胱,尿頻的情況就會緩解了。
但到懷孕的最後兩個月,由於子宮增大下降,準媽媽可能又要頻繁地跑廁所咯!
除此之外,準媽媽懷孕後很容易感到口渴,水喝多了,排尿自然也更頻繁啦~
雖然,尿頻在孕期很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
尿路感染也會有尿頻、尿急的症狀,而且尿路感染是孕期比較常見的合併症。準媽媽如感到其他不適,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不要簡單以為是生理性的尿頻而掉以輕心哦。
尿頻現象常常會讓職場準媽媽遭遇尷尬,例如:開兩小時會、跑廁所三四回,打噴嚏、咳嗽都擔心會「尿崩」……
應對這一尷尬狀況,不少準媽媽想到的方式都是:憋尿+少喝水。
但事實上,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
憋尿?NO,想尿就尿!
孕婦憋尿雖然對胎兒沒有直接影響,但對自身是一種危害。
一方面,憋尿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本來膀胱已經滿了,這個時候尿液出不去,就有可能「逆流而上」了,傷腎了;
另一方面,持續充盈的尿液會將膀胱撐大,長期以往,將會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
少喝水少排尿?臨睡前可以,白天可不行!
充足的水分對你和胎寶寶都太重要了!
胎兒的羊水供應、新陳代謝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參與才能順利完成;多喝水還可以讓孕婦的皮膚更光滑、減少便秘發生、多排尿還能降低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因此,孕婦不能少喝水,而且每天至少要攝入1.5-1.7L的水分(這包括開水、湯水、奶等各種形式的水分攝入)。你可以簡單按照一天8杯水的方式進行分配,每杯230-250ml左右,在白天大概每兩小時就喝足一杯。
不過,臨睡前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太多水了,否則睡到半夜只會更加尿急啦。
孕期尿頻的現象沒有辦法「根治」,但還是有一些辦法可幫助準媽媽減少尿頻的煩惱。
1、練習凱格爾運動
既然尿頻暫時沒辦法「根治」,緩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儘量排得一滴不剩,而這需要鍛鍊到盆地肌肉。
在排尿時,你可以試著隨意停止四、五次。記住這種感覺,這可以訓練一小部分的盆底肌肉(但凱格爾運動不要在排尿時練習)。 接下來,你可以在平時練習,一開始可以一天練習4次,每次重複10下左右。
2、晚上少吃利尿食物
西瓜、蛤蜊、冬瓜、海帶等都是利尿食物,尤其在晚上要少吃。
3、及時排出和排清尿液
還是那句話:不要憋尿!感覺到尿意就應該上廁所,儘可能保持膀胱是空的,而且要排清。
4、利用紙巾及棉墊
到了孕中晚期,可能會因為一個噴嚏、咳嗽或者大笑,就引發滴尿的情況,為避免這些尷尬,你可以使用衛生棉墊。
在整個孕期,你遭遇的尷尬事可能還不止這些,脹氣放屁、便秘、體臭等也可能會出現,但不要過於擔心,因為認真孕育小生命的你,在大家眼中都是最美的。
所以,不要害怕,做個自在快樂的孕媽,對胎寶寶也有好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