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與東協的這「疫」年: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福建與東協的這「疫」年: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中新社福州12月18日電 (記者 龍敏)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簡稱「送王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廣泛流傳於福建南部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一種禳災祈安民俗活動。

多位專家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送王船」成功申遺,充分顯示了福建與馬來西亞深厚的文化淵源,也為進一步推動兩地民間文化交流打下堅實基礎,為「民心相通」持續發展聚集力量。

事實上,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與東協國家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而在這「疫」年,親緣連結,則使福建與東協交流合作邁向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在兩天前舉辦的福建—新加坡經貿合作網絡推介會上,多名與會人士強調,親緣連結為福建與東協交流合作的不斷密切提供了良好條件。

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閩籍華僑華人中,東南亞地區佔比高達78%。身處東協各國的華僑華人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已成為所在國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力量,湧現出一大批資本雄厚的大型跨國企業。

經常往來於福建與新加坡的中新科創平臺創士鋒創始人李葳說,閩籍鄉親在東協各國有巨大的經濟實力和基礎,他們憑藉與福建的血脈關係成為推進雙方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截至2019年,東協國家累計投資福建的項目達4313個,合同外資157.2億美元,實際到資104.7億美元;福建省經備案對東協國家投資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406家,中方協議投資額74.1億美元。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福建與東協交流合作不斷線。中國(福建)-東協經貿合作推介會、福建-東協青年線上交流合作論壇、福建—東協友城大會等交流活動密集舉辦。觀察人士認為,上述會議傳遞出新信號,福建與東協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戴永務教授亦指出,雖然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但中國與東協地區交流合作依舊持續熱絡,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引擎。

這「疫」年裡,深化國際公共衛生合作成為福建與東協加強交流合作的新領域。

在福建—東協友城大會上,福建省省長王寧表示,福建願與東協各友好城市一道共克時艱,為經濟早日重現繁榮,為中國—東協關係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福建將與東協友城深化國際公共衛生合作,優化貿易投資合作,繼續擴大人文交流。

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福建與東協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再添新動力。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說,福建將積極探索充分利用協定相關條款,進一步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為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協國家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機會。

在福建—新加坡經貿合作網絡推介會上,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副局長尤善鋇、新加坡交易所副總監王敏均向福建企業發出邀請,「希望閩企可以藉助新加坡的資本市場融資。」

尤善鋇還指出,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新加坡可以在金融、航運等領域與福建強強聯手,打造更多國際合作新亮點,為雙方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完)

相關焦點

  • ...經濟觀察)福建與東協的這「疫」年: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這是廣泛流傳於福建南部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一種禳災祈安民俗活動。  多位專家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送王船」成功申遺,充分顯示了福建與馬來西亞深厚的文化淵源,也為進一步推動兩地民間文化交流打下堅實基礎,為「民心相通」持續發展聚集力量。  事實上,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與東協國家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
  • 福建開展自貿園區試點 榕臺合作將邁向更高層次
    福建開展自貿園區試點 榕臺合作將邁向更高層次2015-01-16 09:07     來源:東南網     編輯:趙燕  「海峽」品牌盛會連通兩岸  在福州他欣喜地看到了兩岸漁業交流的廣闊前景。「兩岸漁業有很強的互補性,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臺灣在技術和產業化程度先行一步,兩岸合作是互利雙贏之舉。」  在這屆海峽漁業周·漁博會上,臺灣漁業主管部門組織了65家臺灣企業、220個攤位展出,海峽特色進一步提升,項目合作規模也進一步擴大。現場共籤約項目39個,籤約金額逾150億元。
  • 高燕:中國東協關係從快速發展成長期邁入提質升級成熟期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在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 俞靖 攝中新網南寧9月21日電(廖敏佳 楊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21日在南寧表示,當前,中國東協關係已經從快速發展的成長期邁入提質升級的成熟期,進入全方位發展的新階段。更加開放的中國市場,更加便利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安排,正在為中國和東協工商界開展互利共贏合作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 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
    雲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陳魯雁表示,雲南民族大學要緊緊圍繞新發展格局,打好教育對外開放的南亞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中印瑜伽學院和瀾湄國際職業學院這「三張牌」,深化與東協國家高校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播撒友誼種子,擔任文化使者,講好中國故事,為雲南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 中國與東協攜手深化傳統醫藥合作-產業·期貨-新聞-上海證券報...
    未來將通過建立信息分享機制、加強對話交流、籤署升級諒解備忘錄等,推動形成多層次多渠道交流合作機制,為人類健康以及命運共同體構建作出更大貢獻。  協同作戰為抗疫添動能  傳統醫藥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 2020年桂粵港澳—東協文化交流活動在廣西南寧...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作為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和中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城市,同時也是處於「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一邊是「牽手西南」,一邊是「面朝大海」。借力「南寧渠道」,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桂粵港澳—東協文化交流活動於12月10日至12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精彩呈現。
  • 浙江-東協經貿合作迎來更多機遇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10周年,10年來雙方相互開放市場,惠及了區域內各國經濟增長。近7年來的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東協及其成員國經濟合作注入了旺盛活力。今年也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數字經濟合作在增進雙方抗疫、貿易、投資中的作用彰顯。
  • 中國-東協戰略經貿雙通道將邁向更廣闊藍圖——訪泰國正大管理學院...
    新華網曼谷9月6日電(記者李穎)自1991年中國與東協展開對話進程至今已過去25年。在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看來,過去的25年如同中國與東協關係的成長期,而未來25年將是雙方關係的成熟期。
  • 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做加法
    在11月26日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又恰逢以東協為核心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籤署,對中國、東協以及區域內國家經貿合作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本屆東博會活動內容豐富,將推動互利共贏提升到更高水平,推動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 中國和東協商會領袖共商合作發展新機遇
    新華社南寧9月20日電(記者雷嘉興、楊馳)「今年是落實《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開局之年。未來的十年,我們要把雙方各領域的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廣範圍和更深層次。」馬來西亞華人工會總會長魏家祥在中國—東協商會領袖高峰論壇上說。
  • 越南主流媒體積極報導中國—東協合作
    越南主流媒體積極報導中國—東協合作 2020-09-08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9周年座談會在海口舉行
    1月5日,慶祝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9周年座談會在海口舉行。海南省媽祖交化交流協會會長羅家善主持會議。協會部分代表出席。湄洲媽祖書畫院院長林德富和書畫院代表林凡、鄒秀勝、王敬帥一行前來祝賀。
  • 全面開放如何邁向更高層次
    進一步拓展開放範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如何推動全面開放邁向更高層次?代表委員們認為,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走出去」要堅持高水平、高質量,「引進來」需要在引進人才、技術等方面多下功夫,引資更要引智。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  我國始終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擴大對外開放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也給世界帶來重大機遇。
  • 中國東協手拉手戰疫
    東協已經與中國就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開展合作,雙方還將加強信息技術領域的分享。增強東協國家戰疫信心「中國與東協具有良好的合作機制,10+1的機制可以說是亞太地區多邊夥伴關係中內涵最豐富、最成功的合作機制之一。此外,在公共衛生領域,雙方的合作由來已久。2003年『非典』發生後,中國與東協曾舉行領導人特別會議,共同應對疫情。」
  • 史建平:加強中國與東協國家金融領域全方位合作成共識
    中證網訊 (實習記者 姚瑤)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史建平教授在5月3日出席由中國—東協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廣西大學主辦,廣西大學中國—東協研究院和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承辦的「中國—東協金融合作學術研討會暨《東協十國金融發展中的結構特徵》新書發布會」上指出,當前中國與東協之間的金融合作成效顯著,未來應進一步加強金融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 外交部發布「中國—東協合作:1991-2011(全文)」
    20年來,在雙方領導人的精心培育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下,中國同東協走過了一條睦鄰友好和互利共贏的合作之路。    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從對話夥伴提升到戰略夥伴。雙方經貿合作成果顯著,建成了自由貿易區,貿易和相互投資快速增長。雙方建立了完善的對話合作機制,確定了11大重點合作領域,在20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 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行
    此次論壇以數字經濟合作年為契機,圍繞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合作前景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力爭在智慧城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產業合作領域促成更多新的增長點。  據悉,本次論壇是2020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的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東協中心(以下簡稱:東協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經信局、成都市外辦、成都高新區承辦。
  • 東協十國集體上線 跨境電商為區域合作注入新動能
    國家館正式上線,這為中國和東協各國通過新模式B2B跨境電商,深化雙邊和多邊經貿往來,開創了全新的發展局面。中國是多種原材料和商品的消費大國,聚貿作為全球首家全品類大宗商品及工業全產業鏈跨境電商平臺,不僅可以幫助東協各國的優質資源接軌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更可以基於金融、物流、大數據、技術、諮詢、認證等領域為中國及東協雙邊企業提供更直接、更深層次的服務。
  • 揚州職業大學「中泰職業教育交流中心合作項目」成為第三批「中國—東協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26—27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中國—東協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在線成功舉辦。來自中國與東協各國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及有關國際組織的300餘名代表,圍繞跨境辦學、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及抗疫合作等專題進行研討。揚州職業大學副校長劉宏、國際交流學院黨總支書記孫志林受邀參加會議。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巡禮
    10年來,在日益緊密的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中,廣西既是積極的參與者,也是切實的受益者。從貿易投資到合作平臺、合作項目,從頂層到民間,廣西與東協經貿合作碩果纍纍,合力擘畫自貿區輝煌藍圖。雙向貿易投資快速增長。2010年至2019年,廣西與東協貿易額從65.3億美元提高到343.3億美元,增長了4.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