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南巖東——把能做的事盡力做好
南巖東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圓滿完成任務後留影。姜 華攝
11月24日,冬日暖陽灑在天安門廣場,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南巖東走出人民大會堂。一身「孔雀藍」,身披綬帶,手捧剛剛領取的「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他笑得分外燦爛。
從中專生到博士生,從農家娃到軍隊文職人員,被問及成才心得時,他露出了樸實的笑容:「我只是把該做的事做了,把能做的事做好。」
南巖東來自陝北的一個小山村,兒時家境貧困,母親因病常年求醫問藥,父親挑起一家6口的生活重擔。後來,南巖東主動放棄重點高中,選擇就讀免學費的中專。
求學中,南巖東學醫的信念越來越堅定:「我要救母親,我要讀醫!」
他邊上班邊自學,上班期間努力工作,下班後通宵學習。為交學費,他工作之餘還打過很多份零工,加工粉條、做翻譯、到工地背石頭……因過度勞累,南巖東曾住院3次。考研前最後一個月,父親查出直腸癌,他在照顧父親的同時,繼續沒日沒夜地學習。
在周圍人驚訝的目光中,南巖東先後完成臨床醫學大專、本科學業,又以優異成績考上碩士研究生,並繼續完成博士學位。求學期間,母親因病過世,但在他心中,「我還可以救更多的人」。
2008年畢業後,南巖東向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投出簡歷,卻因第一學歷不達標被拒之門外。時任呼吸內科主任金髮光慧眼識才:「我看中這孩子性格踏實、勤奮自律。」
入職後,南巖東考取軍隊文職,始終嚴於律己、堅定信仰: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做別人不做的「小事」「苦事」。
他幾乎「長」在科裡,心裡裝著所有病人:為患者整理化驗單,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病因;盡全力幫忙協調,安排重症患者迅速住院;深夜接到急救電話,二話不說趕往患者家中……
今年,南巖東隨醫療隊馳援武漢。在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工作時,他經常擔負任務較重的第一班。面對導尿、插管、機械通氣等被感染風險極高的操作,他總是衝鋒在前。
一次查房,南巖東對一名患者觸診時,感覺右側胸部似乎有些捻發感,但不是特別明顯。查完房回到辦公室,他放心不下,又來到病房反覆檢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容易產生氣胸,一旦處理不及時,隨時可能出現意外。他立即協調放射科進行檢查,結果不出所料。醫護人員立即實施胸腔閉式引流,為患者消除了潛在危險。
「我救你,請放心」是南巖東辦公室桌旁貼著的標語,也是他竭盡全力救治患者的初心使命。12年間,他從普通醫生到科室副主任,從群眾到共產黨員,對自我的要求從未改變。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個人三等功……獎項的背後,是他奮鬥的無聲證明。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南巖東深沉的人生底色。對他而言,胸前的獎章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回到工作崗位,他收起榮譽,繼續紮根一線、服務一線,踐行「生命至上,奮鬥不止」的錚錚誓言。(■牛曉程 本報特約記者 檀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