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40年來,中國GDP增速穩居世界前列,曾一度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增長,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它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實力,但至少可以反映經濟生產的總量。近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目前GDP排名已經來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並且和後面的國家有著很大差距。
2000千禧年正處於世紀之交,中國GDP首次突破10萬億大關,位居世界第六位,僅次於美、日、德、英、法。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經濟開始加速發展。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逐步融入全球經濟,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與此同時,我國各省市經濟也開始加速增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製造業、科技、服務業、金融、房地產業等都實現了快速發展。
二十年前,廣東是我國GDP最高的省份,達到10741億元,佔全國GDP總量的10.7%。2000年,廣東有三個城市的GDP超過1000億元,其中廣州2492.74億元,深圳2187.45億元,佛山1050.38億元。廣州、深圳地區的GDP佔到了廣東省GDP的43.57%。可見,早在20年前,廣州、深圳就已經佔到廣東經濟的近一半。2000年,廣東人口總數約為8433萬人,人均GDP約為1.27萬元。
2019年數據,廣東GDP達到107671.07億元,是2000年的10倍,成為中國第一個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佔全國GDP的10.8%。從比重上看,2000年和2019年廣東佔中國GDP的比重基本持平。2019年,廣東常住人口1.15億,人均GDP為9.36萬元,是2000年的7.3倍。
2019年,深圳GDP達到2.69萬億元,成為全國GDP排名第三的城市,僅次於上海和北京。與此同時,深圳的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如今,深圳不僅是一個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國際化城市,還培育了華為、騰訊、比亞迪、DJI一眾優秀企業。
2000年時,江蘇GDP達到8554億元,僅次於廣東排名第二,佔全國的8.5%。事實上,上世紀80年代,江蘇的GDP也曾是全國第一,領先於廣東等其他省份。然而,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加速繁榮,廣東作為外貿大省,通過進出口貿易迅速拉動經濟增長,廣州、深圳等城市迅速崛起。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江蘇省的經濟發展也很快,特別是蘇南地區,得益於「鄰居」上海的快速發展。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近20年來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進入。與此同時,江蘇省周邊城市也受到上海經濟的帶動,紛紛崛起。
當然,江蘇省的民營經濟和製造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工業總產值多年居全國第一,被稱為「工業大省」。與廣東省不同,江蘇省的製造業更傾向於重工業,如鋼鐵、造船、石化等領域,在我國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2000年,江蘇人口約7327萬,人均GDP1.17萬元。2019年,江蘇GDP為99631.52億元,是2000年的11.6倍。從比重看,2019年江蘇佔中國GDP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1.5%,達到10%。2019年,江蘇常住人口8070萬人,人均GDP12.34萬元,是2000年的10.5倍。
從區域發展來看,江蘇省經濟發展較為均衡。2019年,全省13個城市GDP均超過3000億元。然而,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並不平衡。當然,廣東最大的優勢在於兩個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輻射之下,特大城市的經濟拉動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但江蘇沒有一線城市,蘇州對其他蘇州城市的帶動作用有限。省會南京近年來發展迅速,未來有望帶動全省經濟增長。
目前,我國GDP總量巨大,而且我國一些地區的經濟實力也是十分強勁,某些地區的經濟實力甚至能夠排在世界前列。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廣東GDP以「一省之力」位列全球第13位,緊追韓國,領先於澳大利亞、西班牙、荷蘭、瑞士等發達國家。
並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廣東經濟在未來10年仍將位居全國第一,這一地位將進一步鞏固。首先廣東GDP基數比較大,並且有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帶動,以及廣東的人才優勢,廣東省不論是常住人口總量、增量、人口自然增長量和淨流入量都位居全國第一。最後是廣東有很多本土品牌在全國,乃至世界都非常有競爭力。
總之,廣東目前的經濟前景非常好,創業和創新的各個方面都處於頂峰,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布局也處於前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有可能成長為跟東京灣區和舊金山灣區齊名的世界級灣區,因此廣東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這就可以確保在未來10年之內廣東的經濟仍然會霸佔全國第一的位置。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