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MarryU上收到了幾封投稿,都與愛情和物質的關係有關。
第一封來自一位男性,海歸,人長得也帥氣。
他回國以後打拼自己的事業,年收入在百萬左右,但他告訴我:
他不懂愛情。
他說:
「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姑娘,回國前很期待能展開一段愛情。
但是當我真正接觸下來以後發現,這段感情的走向與我想像的不一樣。」
他發現,他們的感情需要用昂貴的物質來買單。
高級餐廳、大牌包包、限量化妝品和高額度的轉帳...
節日、生日、紀念日、儀式感、生活驚喜...
他叫停了這段與自己期望相悖的感情,但又有點質疑:
「愛情就是需要昂貴的物質買單嗎?」
第二封來自一位女性,名校畢業,剛與現實中相處一年多的男友分手,被對方索要分手費。
對方從送的小禮物算到吃飯看電影交通費精神損失費...精確到了小數點後兩位。
面對家裡的催婚壓力,她選擇了MarryU,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好的。
我好奇問她最後有給出那筆錢嗎?
提起前男友她怒火未息:當然給了!誰知道不給他能做出來其他什麼事呢!
把這兩封投稿結合起來看後我發現一個共性:
現在的高收入年輕人,談戀愛時到底在談感情,還是在談錢?
有人說沒錢談什麼戀愛,也有人說愛情與物質無關。
那高收入的人是如何平衡物質與愛情的關係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又找到一位同樣是百萬年薪,在MarryU上找到妻子的用戶,他聽完這兩個故事以後這樣說:
物化愛情的人終將會被愛情物化,在這個消費主義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可以被量化的。
愛情來自於激情。
是最純粹的吸引。
是高度契合的三觀。
是強烈共鳴的靈魂...
總之,愛情發生的時候,與物質、錢都沒有關係。
只是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當激情褪去,荷爾蒙無法支撐起感情以後,物質反而託起了愛情。
房子、車子、柴米油鹽...這些都是愛情步入婚姻中的附加品,它們需要物質的支撐。
愛情和物質,是可以平衡的。
但是為愛情花錢=買到愛情嗎?
並不是。
他給我講了婚後一次為妻子準備禮物的經歷。
他在海邊找來100位陌生人,並為他們提供潛水陪同的服務,用來換取他們在潛水時在珊瑚礁旁拍一張比心手勢的照片。
他將這100張照片收集整理好放在相冊裡,加上自己手寫的配文,陸陸續續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做好。
他說:「我在潛水的時候向她求婚成功,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送過她很多昂貴的禮物,唯獨這一份,我希望能自己親手做完送給她。
告訴她即使我們生活在一起這麼久,我依舊深愛她。」
禮物不僅是物質,更像是一種儀式。
一份禮物價格的昂貴與低廉,並無法衡量它背後所凝聚的感情與心思。
除了維繫情感以外,它更是表達愛的出口,是愛情的載體。
王小波在給李銀河的情書中這樣寫過:
「你害怕霧嗎?有一首詩,叫霧中散步。
霧中散步,真正奇妙。誰都會有片刻的恍惚,覺得一切都走到了終結,也許再不能走下去了。
其實我們的大限還遠遠沒到呢。在大限到來之前,我們要把一切都做好,包括愛。」
生活有時候是一團迷霧,我們處在霧中。
而愛情應該是大霧中的螢火蟲,困難生活中的纜繩,於冰雪中溫暖你的火焰。
你和你的愛人,則是黑暗棧道中互為吸引的兩束光。
祝大家都能發財,以及,祝福你們,能夠擁有一段有錢,有感情,不後悔的愛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