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一看衣服就是成都外國語,名校要升學率,小學開始家長就跟著重讀一遍小學了,別說學生,家長都壓力山大,周末都是家長改作業,一年學費差不多五萬,還要花2萬讀外面的英語班,不然真的怕跟不上。這孩子讀的私立外國語,學校平常只考自己集團出的題型,用自己的英語教學體系,基本初二就已經上高中的內容!只有區調考才會考公立的試卷,孩子說的平常考試那肯定都是集團出的,題型不是難一點半點。
有網友也是成都外國語學校,說教材和人教學校從來不學一樣學國外教材EIM,期末考試有口試要背課文說topic,120確實不算特別拔尖但在成外英語算中上好多了,成外一千多人這個成績穩前150。保送是一條出路。但是學校擴招,名額又逐年減少,選擇面有限。而且保送看綜合成績,按排名領取名額,平均下來一個班沒幾個的。喜歡英語的當然就保了,但並不是每個外語學校的人都喜歡外語啊,除開藝考和出國的,一個班還是有30個人要高考。
就好像我在高中一篇閱讀裡看到的那樣:有些人生來就不是和我們這些周圍的人競爭的,而是和全世界同樣有著天賦並為之不斷努力的人們競爭。所以我拼盡全力,可能仍然沒有機會贏過他們,但倘若我放棄努力,便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只要努力永遠都不遲,真的!我高一數學最低考了37分,數學老師喜歡倒著念成績,每回都是先念我名字,我恨不得縮地縫裡。高二奮發圖強奮起直追,我記得立體幾何那次考試拿了127,第一次上一百分,後來就建立了自信。最後高考的時候考了140。
有網友認為,高一看不出什麼,高三還有很多變數。
這一點,我有點體會,我們班有個女生,我跟她同班三年,她真的超級認真努力,超級用功。高一就在班裡十幾名,我班裡倒數吧。(也怪我不努力)後來高三,她越來越吃力,最後就考了個二本,我高三一年特別拼最後一本。高一真的看不出來啥,主要還是看高三。
但一自稱教了十幾年高中英語的老師認為,高三全部重新洗牌?這是不存在的。英語差的高三可能會起來,但百分之九十的優生,在高一就是優生。很多到了高三根本就不太聽我的課了,但拿到試卷就是會做,英語就是這麼奇怪的學科,基礎打得好後面只會越來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