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五羊-本田結緣,最初是因為一臺佳御,這臺燃油踏板車的舒適性和平穩的高速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市區燃油車限行,我在關注了有段時間後入手了一臺淨原S3。
手上的S3騎了10個月,整體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更換了倍耐力天使胎以及天劍後避震之後,操控和舒適性又上了一個臺階,只可惜樓主所在地位於桂北,冬天氣溫較低,因為鉛酸電瓶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在A1上市後便移情別戀了,最後S3出給了本地另一位淨原的車友,回血後準備入手A1嘗鮮。
紀念一下我曾經的S3,這張照片是買我車的那位車友周末騎行拍下來的,其實S3還是非常不錯的!
上市頭天收到消息,深夜提的車,這裡上圖證明一下吧,哈哈!當天晚上10點16分到店提車,第二天參加淨原A1上市會及首批車主交車儀式,所以必須要當晚把車提回家,感謝淨原桂林經銷商謝總的耐心等候,幫我把愛車準備好並充好電,呵呵!
歸納一下A1的上手體驗:與S3相比,A1的提升應該說是全方位的。
第一眼能看到的是智能化方面
A1的儀表和我之前的S3比較起來有了質的飛躍,首先從機械錶升級到了液晶儀表,顯示的內容也豐富了許多,速度、大小裡程、電量百分比、時間、檔位、續航裡程、SGM以及GPS信號都有顯示,手機定位找車很方便。並且能量回收也能通過電池圖標顯示,非常不錯!
原廠狀態下露一下臉吧,黑色A1,之前看圖片感覺A1的外形比較柔,感覺和S3硬朗的外形相比較缺少了一點男人味,更接近買菜車的風格。
我還是喜歡S3那種更快一點的感覺,加上自己老臘肉的年齡,於是堅決的選擇了黑色,現在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黑色為比較中性的A1帶來了一點運動的氛圍,本身的電機功率雖然標的一樣,但是動力似乎經過升級,油門手感很線性,與V-GO一樣有點類似於燃油摩託車的感覺,而且由於鋰電池的加入,加速、極速和續航都提升了不少。這顆大燈是A1的亮點之一,略帶燻黑的設計非常的酷,一條LED燈帶分割了上下部分,如果能作為日行燈就更完美了!
側面來一張,A1的側面也是按柔的路線來設計的,線條比較少,第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特點,標準的買菜車風格,後擺臂飾蓋個人感覺沒有S3的漂亮,略顯簡單,原車沒有後貨架,有需要安裝尾箱的車友需要後期加裝貨架,幸運的是原廠預留了貨架安裝點,考慮到A1的車架也是與本田燃油摩託車一樣的工藝標準,強度和耐用性應該是完全可靠的,有需要也可以自己加裝後貨架,後期打算把銀色後扶手噴漆,一黑到底,哈哈!
舒適方面進步也是明顯的
A1的坐墊比較於S3目測稍微長了一點,帶人應該好些,加上重新設計的飛旋式後腳踏,後座人舒適性也提高不少,兩個人乘坐不覺得擠。馬桶位置刻意回收了一些,加大了踏板的檔距,官方宣傳是30CM,做腳墊的時候量了一下的確有30CM,比不過T1\V1超大踏板,但比S3是寬了不少,日常使用更方便了!
這裡要提一下A1後避震了,淨原的車友應該都知道之前S3、V3等車型的後避震設計不是太好,單人騎偏硬,雙人又偏軟容易打底,我的S3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花了「重金」改了天劍原廠後避震,舒適性和操控性才有了較大的提升。
A1提車後通過1天70公裡的騎行發現後避震比S3原廠避震性能提升不少,首先是肯定是液壓+彈簧的複合避震,其次避震的韌性和回彈的效果和我之前的天劍後避震非常相似,柔中帶剛,單人騎行操控性和舒適性比較好,由於沒有帶人,不知道帶人的效果如何,後期會分享。
A1的剎車配置是前碟後轂,實際使用完全夠用,由於自身車重輕,提速輕盈靈敏的同時剎車也更加平穩乾脆。其實早在幾年前淨原V1剛面世的時候我就有關注,當時V1最後讓我沒有入手的理由一是外形保守,二是沒有碟剎,這回在A1上終於實現了「配齊」,剎車性能還比之前的S3有提升,對我而言真的是滿足期待了。
最後大家最關心的續航
A1的續航官方稱是70km以上,實際第一天提車測試下來,經過國道+土路+鵝卵石路的交替跑,氣溫15°左右,路程差不多55km,回到家還有約30%的電,估算下來,日常使用的續航裡程應該在80km左右。
首批5位A1車主,中間那位大姐是桂林第一位也應該是全國第一位A1車主,恭喜恭喜!後期A1實際使用體驗我會長期跟蹤和反饋,供廣大淨原車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