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風雲裡,有那麼幾個基本價值觀念。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是相互尊重的,梅長蘇以一介布衣之身進入金陵帝都是受到王公貴族處處優待的,琅琊閣這種跨越國界的信息販賣組織竟然沒有被政治家們聯手滅掉反而被尊為聖地。世家大族互結姻親的政治交易,呈現的面貌是血脈相連的溫柔親情,皇子和王侯公子們一起讀書學騎射,都得有點水準才過關。歷來被美化為「運籌帷幄」的翻雲覆雨權謀手段是應該被鄙視的,被歷代史書一筆略過的軍中鐵血陣前豪情才是無上的榮光。壞人們做的事最起碼也是為自己謀求一些好處,而且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是錯的。
蕭平章。懷著身世之謎的長林世子,是專心軍務的父王與自在逍遙的弟弟背後真正的依靠。因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大概在甘州一役遭遇危機時,除了長林風骨支撐著他不後退之外,大概也想著就此埋骨也好。也因為這樣,並不急著要孩子,在知道妝盒真相時首先想到的是為此自責了多年的妻子。對平旌的疼愛與保護,是將平旌放在自己的生命之前。被苦難切割過的心,才裝盛得下更壯大的美好,耐得過更深沉的黑暗。蕭平旌,金陵城裡又一個飛揚少年,引著大家想起那位未曾謀面的赤焰少帥。長林故事直接將這樣一個少年呈現在眼前,觀眾有幸。從前猜想從林殊變成梅長蘇的痛苦過程,遺憾故事裡沒有正面寫明,這次終於可以殘忍地親眼得見。重生的梅長蘇自江湖一步步走向廟堂,走回紛爭不斷的金陵;看透世事的蕭平旌卻攜愛侶遁入江湖煙雲,不得不成為年少無憂無慮時想要做的江湖人。
但是蒙淺雪並不是這樣,她是個被保護的很好,很幸福的孩子。她被蕭平章的母親養在膝下,和蕭平章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十四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她最愛的男人,在長林王府長輩慈愛夫君疼寵,過去這麼多年她唯二要操心的大概就是擔心在外徵戰的丈夫和自己成親多年卻一直沒有身孕這兩件事情吧。她的丈夫那麼聰明那麼周全的人,處處護著她寵著她,只怕不會讓她受一點委屈,所以她性情天真直爽,內心沒有傷痛沒有負擔。但是當她遇到家宅巨變之時,卻依舊能扛得住壓力扛得住痛苦,她陪丈夫上戰場走完人生最後的時刻,丈夫不在了之後她愈發堅強,支撐起了這個家。尤其在父親蕭庭生也走了之後,她一面養育自己的兒子,一面溫柔的撫平蕭平旌心中的傷痛,當得知金陵朝局危險的時候,她勸平旌不要顧念長嫂幼侄,下山去履行將門之子應當承擔的責任,這樣一位女性,難道不值得尊敬麼?
京城瘟疫事件。我感覺有人可能會吐槽狗血,為什麼平旌隨隨便便找一味藥就可以治好瘟疫這也太傑克蘇了!但是如果仔細看了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治好瘟疫是有很長鋪墊的,只是結果是一下子出來的而已。前面有一段有一段平旌和林奚一起喝茶的劇情(這一段好甜),平旌問林奚:為什麼每次他來林奚都要另備茶水。結果林奚讓他喝了一杯自己的茶,平旌被苦地說不出話來。這一段劇情其實不僅僅是為了甜,也是為了告訴我們林奚平時有和草藥煮的水養生的習慣。而當林奚在病床上想喝水,平旌才會去外面藥房給林奚找泡茶的藥材。因為他喝過林奚的茶水,所以成功找到了林奚平常煮茶喝的藥材(知友說是火棘果一個脫離微博的人並不知道這個_(:3」∠)_),而這種藥材的作用就是去肺火,這個功能非常符合用來養生所以林奚才會經常喝
大統領想阻止平章哥哥,他不想小雪被留下孤零零一個人。可是小雪拒絕了他,小雪的一番話怕是很扎心吧,大概的意思就是雖然師兄是一番好意,我已經是平章哥哥的妻子了,他的選擇就是我的選擇,這是我們夫妻自己的事情,希望師兄不要再幹預。並且我覺得小雪這一劍不僅僅是在傳達希望師兄不要再操心我們現在的事情的意思,更有要徹底拒絕大統領的意思,不管平章哥哥是死是活,我都只會是他的妻子。蕭平旌歸隱的結局。這當然是編劇理想化的一個結尾,也是編劇對於「功高震主」、「良弓必藏」的理解。但實際上呢,就劇裡大梁江山那個局面,用「主少國疑」、「 風聲鶴唳」來形容也不為過。這種局面即使平叛成功,一旦離了長林王這樣的強大宗室後盾,小皇帝也是很難坐穩江山的。而身為大梁皇室最強大的宗親勢力,兩代長林王在國家內憂外患、少帝孤木難撐的局面下,竟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退出」,這與其說是長林一家的高風亮節,不如說是「天要亡我大梁」......這也說明編劇對於真實歷史和政Z的理解太過片面、尤其是對於封建王朝「家天下」的理解,還是太膚淺。
蕭景琰晚年的安排就很好理解了:外患未平、嫡系子孫又不夠旺(景琰很可能沒看到嫡孫出世),兩個嫡皇子一個獲罪被自己賜死了,另一個倒是心地純正,但體弱多病,看著挺羸弱。這種情況下,加強宗室的力量、尤其鞏固皇室在軍隊的勢力是必須的。正如曹魏和孫吳打天下,外姓將領再牛逼,也不得不配幾個宗室將領以保萬全。而宗室將領的人選,經過萊陽王這麼一搞,景琰同志的選擇餘地也不多了,嫡皇子一立一死,另外幾個庶子現在也沒見出場,大約不是年齡小,就是不堪大任,旁系諸如獻王、譽王的子孫那更是不可用。數來數去,只怕也就一個名為養子、實為侄子的蕭庭生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