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分析計算機高通量篩選HER電催化材料

2021-03-01 科學溫故社

利用計算機,基於計算出的電子結構來進行功能材料的設計是理論材料科學的長期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需要開發高效而準確電子結構算法,還需要在宏觀功能和材料的原子尺度特性之間建立直接聯繫。這期小編帶大家繼續解讀Norskov教授的經典文章,不同於之前講解的方法本身,本文是綜合利用計算電催化模型來實現催化劑的篩選。本文中,作者展示了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在適度的計算量下實現合金催化劑材料的大規模篩選程序,該程序可以有效地結合催化活性標準,詳細的穩定性評估以及對700多種二元過渡金屬表面合金進行DFT計算的資料庫。

引用數:2280

原則上,通過開發高效的計算篩選方法,可以加快發現多相催化和電催化材料的步伐。這將需要一種綜合的方法,其中包括評估新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並通過仔細的合成和實驗測試確定預測的基準。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高通量篩選方案,該方案成功地使用了這些策略來確定用於析氫反應(HER)的新電催化劑。從理論上評估了700多種二元表面合金(binary surface alloys)的催化活性;還估計了每種合金在電化學環境中的穩定性。發現BiPt的預測活性與原型HER催化劑純Pt相當甚至更好。該合金經過合成和實驗測試,與純Pt相比具有更高的HER性能,與計算篩選結果一致。


在二維材料做析氫?仿生催化劑才是好催化劑一期中已經已經講解了吸附態氫原子自由能這一描述符為什麼可以用於篩選HER電催化劑,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回頭看一下,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簡單的來說就是如果氫原子吸附太弱則表示催化劑不能有效捕捉溶液中的氫離子,而吸附太強則堵住活性位,毒化催化劑表面。如圖1所示,作者認為氫原子吸附自由能接近於0的材料是潛在的優良析氫材料,故選取大量實驗測得的活性數據(電流密度)作為該材料氫吸附自由(,計算值)的函數,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包括實驗年代久遠,參數不統一等問題導致點有些離散,但是總的來說,接近0的催化劑實際活性要顯著高一些,火山型的趨勢是存在的。

圖1  多種純金屬和金屬覆蓋層用於HER的火山型曲線。是298K,1bar的H2並且H覆蓋度為1/4或1/3個單層下的計算結果。實驗結果和部分計算結果來自參考文獻(詳見原文)。由於實驗結果從出版年份相差超過40年的出版物中獲得,所以代表了不同的實驗條件和表面結構。兩條曲線分別對應於簡單平均場微觀動力學模型的活性預測,假設傳遞係數(α)分別為0.5和1.0。


上面的火山線說明合金完全有潛力比傳統的貴金屬催化劑Pt表現出更強的HER活性,那麼作者為了演示計算篩選HER催化劑的方法選取了更多的二元表面合金以找出更優秀的HER催化劑,圖2展示了這些純金屬或二元表面合金的,從這一單一指標上來看,在這些候選催化劑中,潛在的優秀HER催化劑還不少(圖2淺黃色圓點)。

圖2  對256種純金屬和表面合金上氫原子吸附自由能的計算高通量篩選。行表示純金屬基底,而列表示嵌入純金屬表面層中的溶質金屬。所以,例如,Rh行與Pd列交點處的點將對應於Pd嵌入純Rh主體的(111)表面層中形成的表面合金。在所有情況下,溶質覆蓋度均為1/3單層,吸附的氫覆蓋度也為1/3單層。對角線對應純金屬的情況。

當然一種催化劑的表現不能僅看活性,作者又從理論計算的角度考察了這些催化劑的穩定性,選取了穩定自由能這樣一個參數,這個參數是合金在各種重構/失活過程中自由能的變化值中最正的那一個(即不穩定的最大可能性),此參數越正說明這種催化劑越容易重構/失活。圖4綜合考慮了代表活性的參數和這個穩定自由能,得出越接近左下角的催化劑越具有HER催化潛能。作者指出這也提示我們可以對左下象限裡面的催化劑進行進一步的理論研究和優化設計從而得到更好的HER催化性能。

圖3  用於HER的表面合金穩定性和活性的帕累託最優圖。穩定自由能可以認為是表面合金的形成自由能。針對每種合金評估了合金在各種重構/失活過程(包括表面偏析,島的形成,水解離/氧吸附和金屬溶解)方面的穩定性,在圖中展示的是最保守值(即給出合金不穩定的最大可能性)。帕累託最優線表明活性和穩定性之間可能存在的最佳折衷,但是鑑於我們模型的簡單性,其他合金當然也可以考慮用作HER催化劑。作者指出在左下象限中的合金是很有潛力的HER催化劑。對於每個標記點,單個元素表示純金屬,雙金屬合金則是首先列出溶質。溶質覆蓋率是1/3ML(BiPt),1ML(RhRe),1/3ML(CdRh)和2/3ML(IrFe)。


作者選取了BiPt二元表面合金做了進一步驗證,包括理論計算和實驗(圖5),證明確實可以設計出活性優於純Pt的HER催化劑。

圖4  析氫反應發生在摻氟的氧化錫襯底上的BiPt表面合金的各個製備階段。(1)沉積和退火後的Pt膜(2)Bi UPD之後立即進行退火(3)第二次退火後形成BiPt表面合金。插圖代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退火後的對照樣品(無Bi的Pt膜)。電流密度使用初始純Pt樣品的表面積進行歸一化。

本文漂亮地展示了一種高效篩選催化劑的思路,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粗篩後細篩,理論加實驗「。你也許會說這種計算太過於近似或者說實驗僅僅選取了一個特例,然而本文可貴的是Norskov教授這裡向大家證明他之前提出的種種計算電化學方法能夠系統地結合起來真正地用於催化劑高通量篩選!在這個宏大的大框架下細節可以進一步調整完善,真正的催化劑高通量篩選也許真的要依靠計算機!

參考文獻

Greeley, J., Jaramillo, T., Bonde, J. et al. Computational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electrocatalytic material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Nature Mater 5, 909–913 (2006). https://doi.org/10.1038/nmat1752

1. 後臺輸入「投稿」/「供稿」/「交稿」獲取相關流程2. 微信群(學術交流群/電催化/光催化/理論計算/資源共享/文獻互助/學者群;C1化學/生物質/單原子/多孔材料分舵),小編微信:hao-xinghua或SRS-nano或duster88123,備註「姓名-學校-老師/博後/博士/碩士-XX群」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
    同時編寫了高通量熱電材料篩選程序TEMG (Thermo Electric Materials Genome),實現了對無機晶體資料庫中cif晶體結構文件的自動識別、篩選,並將其自動轉化為DFT計算程序需要的結構輸入文件(如POSCAR),自動配置相應的DFT的計算參數(如贗勢、平面波截斷能和k點個數),並自動提交計算作業,大批量DFT計算完成後,能夠自動對產生的大量數據(能態密度和彈性性能等)進行後處理分析
  • Nature Communications|高通量篩選揭示sRNAs調控crRNA的生物發生
    該文章通過高通量篩選揭示sRNAs通過靶向CRISPR 前導物抑制Rho的終止來調控crRNA的生物發生。在大多數種類的細菌王國,原核生物使用依賴於Rho的終止機制用於RNA聚合酶(RNAP)的回收。基於GRIL-Seq的數據,通過對銅綠假單胞菌sRNAs全基因組鑑定的研究,以及他們的初步分析,構建了小分子調節RNA (sRNA)高通量文庫,編碼274個sRNAs,通過T4 RNA連接酶的近距離連接,篩選針對I-F型CRISPR-Cas系統的sRNAs,通過T4 RNA連接酶催化的連接實驗連接到CRISPR前導物上。
  • QuantumATK應用:催化機理與催化劑篩選(一)
    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是研究化學反應的能壘和速率受到其他物質影響的學科。通常在異相催化過程中,催化底物(反應物)是在催化劑的表面上發生反應的,這其中涉及了一系列吸附、輸運、化學反應、脫附等過程。催化研究通常包含以下的內容:QuantumATK在研究化學反應與催化材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QuantumATK既包含傳統的模型和算法,也包含新一代的電極模型,除此之外,還具有方便易用的圖形用戶界面和高效的計算引擎。因此QuantumATK正在成為研究化學反應和催化的更有力工具。
  • QuantumATK應用:催化機理與催化劑篩選(二)
    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是研究化學反應的能壘和速率受到其他物質影響的學科。通常在異相催化過程中,催化底物(反應物)是在催化劑的表面上發生反應的,這其中涉及了一系列吸附、輸運、化學反應、脫附等過程。催化研究通常包含以下的內容:QuantumATK在研究化學反應與催化材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QuantumATK既包含傳統的模型和算法,也包含新一代的電極模型,除此之外,還具有方便易用的圖形用戶界面和高效的計算引擎。因此QuantumATK正在成為研究化學反應和催化的更有力工具。
  • 高通量篩選技術在工業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為促進目標產物的高產量、高轉化率和高生產強度的相對平衡,一些針對微生物的隨機誘變技術(如近些年來新興的ARTP及重離子輻射)和合理的工程方法(如用於微生物的高通量培養、篩選及適應性進化的MMC系統)已逐步得到應用。另一方面,由於微生物有益突變的可能性非常低(<1/105),傳統篩選過程受到低通量和檢測方法落後等限制,導致篩選效率低,篩選成本高。
  • 高通量計算建模基礎 - ASE建模 (1)
    引言: 近期,高通量計算和機器學習在化學領域迅猛發展,並且以理論計算為主導的材料篩選和預測,隨後接實驗驗證的設計思路也越來越流行,成為新材料設計和開發的強有力手段。顧名思義,無論高通量計算還是機器學習,我們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手動建模(Material studio, p4vasp, vesta, jmol等)方法無法滿足大批量結構數據的創建和後期計算處理。
  • Chem:單位點反應中心應用於電催化...
    這些結構調整策略可以進一步增強催化劑的反應活性以及催化反應的選擇性。本文總結了基於開發催化劑固有活性的研究策略,並對結構中心影響催化性能的底層邏輯進行了闡述。圖2. (a-d)具有空間限域效應的碳矩陣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析氫中的應用實例。(e-k)具有缺陷效應的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水裂解領域中的應用實例。
  • 周景文教授綜述:高通量篩選技術在工業生物技術的應用
    由於有益突變的概率可能非常低,開發在大型突變體庫中快速篩選目標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就變得尤為重要。常規的篩選效率由於通量低、檢測慢、勞動強度高,導致篩選成本昂貴、效率低下。針對上述問題,高通量篩選(HTS)結合了自動化和微定量實驗以及大規模數據分析等先進手段,已被廣泛用於工業生物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圖1.
  • 快速「吞吐」大數據——前瞻計算機「高通量」時代
    新華社杭州10月26日電 題:快速「吞吐」大數據——前瞻計算機「高通量」時代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朱涵大數據與日俱增,計算機的「運力」能否跟上步伐?25日至2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大會上,專家們探討一種名為「高通量計算」的新生力量,描繪了未來計算世界的一幅新圖景。新技術:天生擅長「吞吐」大數據什麼是高通量計算?專家解釋,就是同等時間內處理更多數據。
  • NEWOMICS新型離子源MnESI為冷凍電鏡前篩選蛋白樣本提供高通量,高靈敏度和穩定性的LC-MS方案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本文開發了一個新的微流-納米電噴霧-質譜(MnESI-MS)平臺,該平臺由MnESI離子源和M3發射器組成,可與超高分辨質譜儀聯用,實現大分子蛋白質的高靈敏度、高通量和高穩定性的LC-MS分析,同時保持其天然狀態
  • 【計算】南京大學丁夢寧、黎書華等Angew:「電化學反應描述符」體系實現電有機合成產率預測
    圖2.2013-2017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複雜體系下的化學信號獲取,開發出基於晶片平臺的電輸運譜方法。2017年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2018年入選「江蘇省特聘教授」及「創新創業人才」項目。2017年起在南京大學擔任教授,目前研究方向為功能性電子器件、化學信息學、電催化與電合成、複雜(介觀)催化體系、表界面化學反應機制等。已在Science、Nature、Nat.
  • 湖南大學張世國教授團隊在碳基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碳基單原子催化材料具有高的導電性和結構明確且高效的活性中心,在諸多電化學反應體系中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一般傳統碳基單原子材料中同時存在雜原子摻雜缺陷、本徵缺陷等多種功能化物種和潛在活性位點,如何精確調控非金屬中心功能化物種並深入理解其催化作用機理仍然比較複雜。
  • :OER電催化反應,更準確的描述符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和金屬催化劑相比,由於氧化物催化劑的電子結構更多的體現出局域性,因此通過計算化學篩選氧化物催化劑有較大難度,同時用於替代複雜DFT計算的更加合適的反應活性描述符比較缺少。
  • 【材料】熱電材料的新用途:熱電催化促進
    ‍註:文末有本文科研思路分析 熱電材料能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
  • Nature Catalysis綜述生物電催化,化學品、燃料和新材料一網打盡
    生物電催化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高效生產高價值化學品,清潔生物燃料和可降解新材料的新興技術。生物電催化充分結合了生物催化和電催化的優點,可以綠色高效地用電和生物來生產目標產品。有鑑於此,美國猶他大學Shelley D.
  • 請收下這篇準確測量電催化的指南
    隨著合成和表徵技術的日益完善,研究者們對於氫析出(HER),氧析出(OER),氧還原(ORR)和二氧化碳還原(CO2RR)等催化反應機理的認識也有著長足的進步。眾多論文引出的問題是如何合理的比較納米材料的催化活性。國際領先納米材料期刊ACS Nano的主編們專門制定了一套準確測量電催化的指南,希望能幫助廣大研究者更加客觀的報導納米材料的催化性能。
  • ChemSusChem:N,S-共摻雜Co-Fe MOF材料直接用於電催化析氧反應
    N,S共摻雜-MOFs,電催化析氧,分級孔結構,雙金屬催化劑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為一種新興類沸石材料,由於其可調控的結構、超高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率、高兼容性等優點,使其在氣體吸附/分離、非均相催化、能源轉化與技術等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在電解水制氫氣方面。
  •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課題組報導長非編碼RNA的高通量功能性篩選...
    儘管有報導稱用sgRNA文庫通過飽和篩選研究單個或者少量基因的調控元件(Canver M.C. et al., Nature, 2015; Neville E. Sanjana et al., Science, 2016),但是在基因組水平上實現非編碼元件的大規模篩選,依然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
  • 雙極電化學:電化學合成功能材料的有效手段
    採用電場作用下的模板易於製備各種不同的梯度材料,有望應用於高通量的分析設備和仿生材料。在U形反應槽內對BPEs電極表面覆蓋的導電聚合物薄膜進行電摻雜,可以實現梯度摻雜的導電聚合物薄膜的製備。由於摻雜度的差異,單層高分子膜各處展現不同的顏色和性能(圖2,Langmuir 2011,27,7158−7162)。圖2.
  • JMC|如何設計高通量篩選?諾華5年實戰經驗總結
    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NIBR)高通量篩選平臺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NIBR)高通量篩選平臺最早的是所有可用化合物的集合。在2015年,我們設計了第一代篩選平臺以方便訪問具有優化屬性的各種子化合物庫。從2015年篩選平臺獲得的經驗應用於2019年下一代產品的設計。我們發現,使用傳統的類先導化合物標準(主要是分子量、clogP)會降低子集篩選中有吸引力的化學起始結構的命中率。因此,2019年的篩選平臺主要依靠溶解性和滲透性來選擇首選化合物。除了結構多樣性外,2019年的平臺設計還使用NIBR的實驗分析數據和推斷的生物學活性概況來定義整個化合物庫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