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引發「為父母寫傳記」社會熱潮

2020-12-17 環球網

一蓑煙雨浮塵若空 北京師範大學 化學學院 2018級 陸小雨

別了苦難,猶見甘來 北京師範大學 金融學院 2018級 李寒蒙

半生浮華,半生坎坷 北京師範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 2017級 劉源

……

聽聞誦讀聲,每位入場嘉賓循聲望去,十幾位青年學生,繫著紅色絲巾,手捧書籍,誦讀這本書的篇目。這場景,為會場增添了幾份靜穆。這是2020年1月6日,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舉辦的一場新書發布會和一項大型社會倡導活動的啟動現場。青年學生手中的書籍,是《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

當100個百歲老人的頭像依次呈現在大屏幕上時,現場所有的人為之震撼。屏幕上的100個百歲老人,都是普通人,卻有著不平凡的百年人生。《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北京師範大學100餘位志願者,為全國100位百歲老人撰寫的傳記合集,1月6日首發面世。

在發布會暨啟動儀式上,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汪文斌向全社會發出愛心倡議:「為父母寫傳記 用墨香傳孝心」——在2020年春節,倡導全社會的青年人都能夠像北師大學子一樣,和父母、老人進行一次深入貼心的溝通交流,聽父母講故事,為父母寫傳記。同時,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設立了「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面向全社會公開募捐,「新年第一捐,百善孝為先」,倡議社會,把新年的第一筆捐款,捐贈於敬老愛老公益事業。

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魏禮群,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執行副主任戴桂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賴德勝,中國言實出版社副總編輯李滿意,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臺長李革,《傳記文學》主編斯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教授趙秋雁,北京師範大學團委書記於小雷,立德社工聯盟主任張躍豪,百歲老人家屬代表屈曉霞,大學生志願者、居民志願者等社會各界人士及首都百餘家媒體參加活動。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汪文斌向全社會發布倡議,副秘書長陳志朝介紹項目,副秘書長馬景主持儀式。

從0到1 開拓孝愛新方式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基本要素,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情基礎和道德基礎。當今,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要求構建家庭支持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形成老年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如何更好地關心關愛老人,成為擺在每個人面前的社會問題。孝愛的方法有很多,但什麼才是行之有效、老少皆可受益的呢?

據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副秘書長陳志朝介紹,2019年3月,基金會經過前期調研論證,用獨特的視角,創新的方式,立足人人可做、人人能做,注重雙向受益、形成風尚,創設了「為父母寫傳記」大型社會公益活動。2019年5月,基金會工作人員先行採訪了一位百歲老人宋光明。這次採訪,是一次深入調研,也是一次成功探索,項目組從採訪、拍攝、寫作各個角度,總結出經驗,形成了完整的傳記採寫課件,為後續活動提供了借鑑。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執行副主任戴桂英說,「聽故事 寫傳記」可讓青年人有感悟,讓老年人有傳承,是一種孝愛的新方式。中華民族,根深葉茂,生生不息,苦難與輝煌,都體現在這些老人身上。不忘初心,需要體味他們的故事;牢記使命,需要傳承他們的精神。

從1到100 零零後對話零零後

陳志朝介紹,2019年6月,在建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基金會聯合北京師範大學,開展「走訪百歲老人 感悟奮進祖國」社會實踐活動,報名人數超300人,來自23個院系,150名同學最終入選。這些志願者均為2000年前後出生,他們將在全國範圍尋找和採訪150名100歲的老人,為老人撰寫傳記。基金會組織了3晚1天的業務技能培訓,邀請《傳記文學》主編講授傳記採訪和寫作方面的專業知識,邀請出版社編審從圖書出版角度講授如何進行傳記採寫。同時,基金會工作人員為志願者全面介紹了對宋光明老人的採訪過程,分享了採訪和寫作的細節、經驗。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教授趙秋雁介紹,這是一次艱巨的任務,百歲老人並不好找,還要身體條件好、家人配合。志願者們聯繫老齡辦、敬老院、居委會、委託親人朋友,用各種方式尋找百歲老人。有位同學因為所找老人的狀態不好,先後聯繫了4位百歲老人,最終找到了和自己「有緣」的那一位;一位北京的志願者,通過朋友聯繫到一位哈爾濱的百歲老人,他義無返顧飛向哈爾濱完成採訪。據統計,本次活動150名志願者走過中國22個省,89個市,共調動700餘人參與其中,採訪到年齡最大的老人是113歲。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曉兵對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予高度評價:「零零後對話零零後」,對大學生來說,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思想的啟迪,將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一部宏大著作 《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

中國言實出版社社長王昕朋介紹,《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一書近100萬字,上下兩卷,分三個篇章:婦女的解放、國家的解放、生產力的解放,分別講述婦女、軍人、各行各業建設者們不平凡的百年人生。這100年,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不平凡的100年,中國經歷了「三新」——新民主主義革命、新中國的建立、新時代的開創。這些老人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視角看到中國的百年滄桑巨變。

圖書發布現場,傳記採寫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張雨晨同學說:「每個人都是一顆閃亮且不可代替的星星,我們採訪百歲老人,聆聽他們的故事,親身體驗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追逐他們的光。從這本書中,你或是對老人的生平經歷產生了共鳴,或是能夠找到一個和自己父母、祖父母有相似經歷的描寫,亦或是感受到整個中國百年來的歷史變遷。」

百歲老人宋光明的女兒屈曉霞深有感觸地講到:「在陪伴母親接受採訪的過程中,我聽到了許多以前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經歷,這使我更加理解了他們追隨共產黨的忘我初心和民族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我也為自己對父母不夠了解感到慚愧。因為,只有對前輩的歷史和選擇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認同,只有認同了才能傳承。」

發布會現場,三位百歲老人進行了現場連線。孟憲來老人家住山東省菏澤市,張建欽老人家住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章華鎮嶺張村,孫唐氏奶奶家住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付莊辦事處張莊村。在連線過程中,家屬和老人得知傳記出版都很開心,孟憲來老人特意穿了一件大紅色上衣,精神矍鑠,不停地和大家打招呼;張建欽老人的兒媳為大家展示了老人在戰爭中獲得的各種軍功章;孫唐氏老人和兒子、孫子和重孫,四代人一起與現場嘉賓視頻交流,場面感人。

老人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寫在書上,照片還能印在封面上,感謝志願者們,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家屬們講到:「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傳家寶!我們家中多了一位明星老人!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向大學生們學習,給自己家中的老人寫傳記。」

正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所說,從社會學角度講,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同樣重要。這本書和這個活動,雙方受益,都從中收穫價值,也給社會學研究者一個很好的樣本。

這本書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魏禮群題寫書名,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金祥做序。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曉兵、《傳記文學》主編斯日對圖書進行了熱情推薦。

龔維斌主任這樣評價這本書:《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圖文並茂、事真情切,為我們重現了歷史,也為我們展現了未來,有益於傳承文明、啟迪人生,有益於創造美好新生活。

王金祥副主任在書中序言中講到,《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為全社會提供了好的典範,一本好書,寫出一百個老人讓人感動的故事。愛老孝老,是全民族的責任,我們要積極推動社會參與,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營造孝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風尚。

從100到+∞ 「為父母寫傳記 用墨香傳孝心」

2019年12月13日,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組織北京師範大學10名大學生志願者,開展「當我老了——遇見未來的自己」體驗活動。志願者通過穿戴負重背心、老花眼鏡、阻音耳塞、拐杖等裝置,模擬老年人的駝背、行動緩慢、耳背、視力模糊狀況,體驗在手腳不便下洗臉刷牙、負重駝背時走樓梯、老眼昏花中看書讀報的生活和心理感受。

北京師範大學陳泓錦同學在參加體驗活動後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僅要對生養我們父母給予關懷,對所有的老人都應當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每個人都會變老,當我老了,也同樣需要年輕人的關懷與諒解。人不能只圖索取,趁年輕,多幫助老人,這是每一個人應當做的。」

發布會上,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汪文斌鄭重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為父母寫傳記 用墨香傳孝心」。2020年春節,希望全社會的年輕人,都能夠好好和老人陪伴,認真和老人交流,聽他們講一切過往,聽他們講完整人生,把它記下來,傳下去。不只是偉人才可以寫傳記,每個老人的一生,都是獨特的,都可記載能傳承。可以自己為老人寫,也可請別人幫著寫,也可以為別人寫,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是愛的表達。這份愛,父母或許從未期待過。這是青年人走進父母心靈的方式,這將會是家族一份永恆的傳承。

汪文斌展示了本次倡導活動的H5「見證父母」。從父母出生、入學、結婚到退休,每一個「證件」上的信息,作為兒女是否清楚呢?信息也許有空白,但父母的一生沒有空白。一篇小小的傳記,將會成為父母一生永久的「見證」。

為了幫助天下兒女為天下父母寫好傳記,「見證父母」證父還專門提供了傳記的寫作輔導,而且將《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做成電子書,作為例式,供寫傳記的人士參照。

倡議得到社會各界的熱情響應。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臺長李革表示,北京城市廣播將和基金會深度聯合,共同推展本次社會倡導活動,《城市文化範》《老年之友》等節目進行專題訪談,同時錄製優秀傳記片段,在《城市文化範》《老年之友》《京城幫幫團》《健康加油站》《今夜私語時》等欄目播出;錄製系列公益廣告進行社會倡導;對活動整體情況在網站、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上進行傳播。更讓人期盼的是,北京城市廣播將啟動「北京萬歲」活動,在北京採訪100位百歲老人,傳承孝愛文化!

立德社工聯盟主任張躍豪表示,作為紮根社區的社會工作機構,多年開展助老服務。2020年春節期間,立德社工將響應號召,組織開展豐富的社區孝愛活動,鼓勵子女,為老人寫傳記;呼籲志願者為鰥寡孤獨的老人寫傳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全社會的青年人關愛全社會的老人。

倡議激發了社會人士為老人寫傳記的熱情。活動現場,社會代表李江燕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自己在餵兩歲的女兒吃飯的時候,自己的媽媽拿勺子餵自己吃飯。媽媽說,你愛自己的女兒,我也心疼我的女兒。「互相餵飯的地方就是天堂」,為人父母,方知父母恩。李江燕表示:「這個春節,我要回家為老公93歲的姥姥寫傳記,也想呼籲大家,一起為家中的老人寫傳記!」

對於「為父母寫傳記」活動的社會倡導和響應,正如斯日老師在圖書推薦語中所講:我們今天將「歌以詠志」,記錄和講述,是幸福的,更是有意義的,因為,唯有愛的傳承才如鑽石般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讓愛可持續 「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

老齡公益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有愛心、有認同、有社會各界的響應,但更為關鍵的是要有政策、機制以及資金的支撐。為了這項公益事業長久持續地發展,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專門設立了「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在民政部認證的公益平臺面向社會公開募捐。

「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有其獨有的特點:倡導社會,「新年第一捐,百善孝為先」,把2020年新年第一筆善款,捐給「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給天下老人一個大紅包。十二生肖鼠打頭,人間百善孝為先。公益基金「一元起捐」,寓意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捐贈人可以選擇捐款用於敬老哪個方面;設立項目和開展活動,充分尊重捐贈人的意願;每位捐贈人的捐款信息在捐贈平臺上進行公開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講到:「『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以公益為紐帶,發揮公益組織職能,為提升我國新時期老齡事業的發展水平,完善養老體系,提升老年人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支持、幫助,可以幫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鄭科揚熱情洋溢地勉勵這一活動,他說,敬老是中華民族傳承發展數千年的社會美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他以88歲高齡,72年黨齡,親身經歷了中國發展的一次又一次歷史性飛躍,感慨良多,欣然賦詩:「身處盛世未覺老,且借晚霞當徵衣」。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魏禮群對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零零後對話零零後」有三好,被採訪者好、採訪者好、活動形式好;「為老人寫傳記」的活動將成為敬老孝老的新風尚,成為新時代全社會關愛老年人的生動實踐;「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不僅有力推動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關愛,更將對老人提供精神和物質的有力支撐。他祝願並相信《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會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典範,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為父母寫傳記 用墨香傳孝心」公益活動將吸引千萬人,溫暖整個春節;「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定會發展壯大,成為全社會老齡事業中的一個鮮亮品牌!

現場嘉賓和各界代表共同啟動《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新書首發暨「為父母寫傳記 用墨香傳孝心」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啟動,同時,「銀河系」敬老公益基金正式設立,「新年第一捐,百善孝為先」社會公募活動拉開帷幕。

相關焦點

  • 《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發布 倡導更多人「為父母寫傳記」
    2020年1月6日,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舉辦了《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新書發布會。《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北京師範大學100餘位志願者,為全國100位百歲老人撰寫的傳記合集。
  • 為父母寫傳記 新書《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在京首發
    2020年1月7日,近日,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辦《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新書發布會,《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一書由中國言實出版社編輯出版,全書近100萬字,上下兩卷,分三個篇章:婦女的解放、國家的解放、生產力的解放,分別講述婦女、軍人、各行各業建設者們不平凡的百年人生。
  • 00後給00後寫傳記,這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
    「別了苦難,猶見甘來」;「幾許報國心,抗爭半身,濟世半生」;「迷途歸來,但求無愧」……這是一群00後為百歲老人寫下的文字。近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100餘位志願者撰寫的傳記合集《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出版。這是一部用愛與溫暖書寫的傳記,記錄下百位百歲老人的生命故事,也記錄下中華民族在一個世紀裡的滄桑巨變。
  • 00後給00後寫傳記,一個世紀的苦難與光輝,濃縮在平凡人生中
    「別了苦難,猶見甘來」;「幾許報國心,抗爭半身,濟世半生」;「迷途歸來,但求無愧」……這是一群00後為百歲老人寫下的文字。近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100餘位志願者撰寫的傳記合集《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出版。
  • 百餘位「00」後給「00」後寫傳記,這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
    「別了苦難,猶見甘來」;「幾許報國心,抗爭半身,濟世半生」;「迷途歸來,但求無愧」……這是一群00後為百歲老人寫下的文字。近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100餘位志願者撰寫的傳記合集《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出版。這是一部用愛與溫暖書寫的傳記,記錄下百位百歲老人的生命故事,也記錄下中華民族在一個世紀裡的滄桑巨變。
  • 為百歲老人家庭拍攝全家福
    隨著「咔嚓」快門聲響起,鐵山港區興港鎮粟山村委低垌村100歲王秀英一家14口人拍攝了第一張全家福。老人的女兒黃良瓊笑呵呵地說:「第一次拍全家福,高興啊,謝謝你們!」。        為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繼「敬老得福——探訪北海百歲老人」系列採訪活動之後,北海日報社與市民政局、市攝影家協會攜手發起「敬老送福——為北海百歲老人攝製新春全家福」活動,由市民政局、一縣三區宣傳部協調聯絡,北海日報記者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上門為一縣三區30多位百歲老人拍攝全家福,並製作成精美的照片送給老人,為他們送去慰問金、慰問品和新春祝福。
  • 七旬老人自駕帶100歲父親旅遊,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就是這三個字
    >「 世界那麼大,100歲了我也能旅遊去看看 」繼《100歲還能縫衣紉針、搓麻下棋,這些北京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不簡單!》老人一生伴隨著祖國的發展,她見證了祖國的進步和發展,最後她為祖國獻上了衷心的祝願:「祝祖國,生日快樂!」把人生過成理想的樣子現居東花市南裡三區的張漢清老人生於1919年,已經100歲高齡。
  • 超級百歲老人的長壽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叫超級百歲老人
    超級百歲老人(110歲以上老人)是一個極為罕見的人群。據人口統計學家估計,人類超過110歲的生存機會目前尚低至十萬分之一。根據2015年的日本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日本百歲老人數量約為6.2萬人,其中只有146位是超級百歲老人。
  • 合肥百歲老人453人 將為80歲以上老人發「紅包」
    重陽將至,記者從合肥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合肥市有80至99歲老人199855人,100歲及以上老人453人。今年,全市將為八十歲以上老人發放「紅包」——高齡津貼超1.2億元。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4月2日下午,李靜軒老人的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上百名親友、弟子到場送了老人最後一程。李靜軒老人數十年勤練形意拳,一輩子寧靜淡泊。4月2日,記者通過採訪濟南形意拳研究會會長楊遵利,一同感懷這位用一生書寫形意拳傳奇的老人。
  • 宗親故事:記百歲老人莫鷺年
    壽享百歲的人生,不管是誰,一定有橫跨一世紀的精彩傳奇,他(她)的人生閱歷,不啻是一個活著的標本,在留待人們尊敬的同時,也資以研究,按照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去探究和推演人的一生,畢竟「度百歲而乃去,盡終其天年」是人類普遍的理想和願望。
  • 民政部通報老年人補貼制度情況:天津百歲老人津貼最高
    其他區均500元   近日,民政部網站通報了全國省級層面建立老年人補貼制度的情況,其中,26個省(區、市)出臺了高齡津貼方面的相關補貼政策,天津給予百歲老人的津貼為每人每月500元,標準最高。從天津市老齡辦獲悉,天津市百歲老人津貼從1999年1月開始發放,當時是每人每月100元。除了高齡津貼,天津市還對具有本市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老人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   據介紹,1999年1月開始,天津市給予百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營養補助,2001年10月上調至每人每月200元,去年,百歲老人營養補助費增至500元。
  • 上海百歲老人首破3000人,最高壽老人還是她!聽百歲老人們講述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海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009人,其中男性佔26.02%、女性佔73.98%。在區域分布上,浦東新區、黃浦區、徐匯區、靜安區、虹口區的百歲老人數位列全市前五,分別為626人、279人、276人、243人、222人,這五個區的百歲老人數佔全市的55%。
  • 永康現有53位百歲老人,絕對數位居金華第一
    連日來,金政、朱志傑、陳美蓉、朱世道、範曉東等各套班子領導、法檢「兩長」分組走訪慰問了全市百歲老人,為他們送去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並通過他們,向全市老人送上節日的祝福。慰問活動中,今年剛滿100歲的22位老人喜獲「百歲壽星」牌匾。截至目前,永康現有53位百歲老人,絕對數連續四年位居金華第一。「阿婆今年幾歲呀?」
  • 南科大醫院MDT團隊為「準百歲」老人成功「接骨」
    當高齡老人遭遇「骨折」,手術風險和恢復難度就更陡然劇增。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為「準百歲」高齡骨折患者丁奶奶(化名),成功開展閉合復位微創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老人術後恢復良好,四天便可下床活動。高齡老人跌倒骨折並不少見,僅在短短一周內,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骨科便已成功完成了3例9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
  • 文明實踐|浦城志願者為百歲老人過生日 敬老愛老暖人心
    日前,在百歲老人賴東蘭婆婆的家裡,一場特殊的慶生儀式正在舉行。來自浦城縣孝心養老服務中心的志願者正在開展「為百歲老人慶生,傳孝心關愛之情」走訪慰問百歲老人活動。
  • 愛吃番薯愛鬥嘴 揭秘百位百歲老人長壽秘訣
    101歲的徐獻章和101歲的田蘭菊記者從麗水市縉雲縣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21年1月1日,縉雲比去年同期又新增百歲老人43人,百歲老人總數達112人,再創歷史新高。112位老人的男女性別比例,男性38位,佔總數33.93%;女性74位,佔總數66.07%。
  • 百歲老人年前的暖心事
    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給百歲老人田日齋、劉桂香送來慰問品和慰問金近日,梅水鄉竹山村田先生一家遇到了一件愁心事——102歲的父親不慎把存摺丟了,正在全家人都為補辦著急上火時,上猶農商銀行梅水支行的員工冒雪「上門服務」,使田先生一家的愁心事變成了暖心事
  • 和順縣地厚建安集團為百歲老人胡丙銀祝壽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5月28日,家住和順縣工商小區的百歲老人胡丙銀迎來壽誕,該縣地厚建安集團與衛生健康和體育局、老齡辦負責人一行帶著生日蛋糕等慰問品和濃濃的祝福來到老人家中,為這位百歲老壽星慶祝生日。上午時分,老人家裡格外熱鬧,帶有壽星、壽桃圖案的生日蛋糕擺在了老人面前。
  • 寫詩露馬腳牽出四個半100多歲老人
    一代梟雄曹操擊敗袁紹之後,即將統一中國北方維護社會穩定,就修建了銅雀臺崇尚詩文催生盛世, 引發了著名的「建安文學」流派,名垂青史。其中曹操的文學作品也很多, 有一首詩叫《龜雖壽》,從詩中的內容可以看出這是他的晚年作品,也可以看出。他是很重視養生長壽的,這就跟華佗發明的五禽戲養生的觀點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