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昭陽區:就近入學,解決進城務工子女上學難題

2020-09-11 光明網

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負擔,2015年,家住昭陽區守望回族鄉水井灣的高元靖進城務工,租住在秀水康城小區。2017年,女兒柳靖洢琦滿6歲了,到了適齡入學年齡,女兒是回老家水井灣讀書還是在城裡面讀書,就成了高元靖頭疼的一大難題。回老家,沒人照管女兒,那就意味著自己也要回去照顧女兒,那家庭的經濟負擔就會加重。且老家學校的各種條件都不能和城裡的學校相比。在城裡面讀書,自己沒條件,怎麼辦?就在高元靖左右為難之際,昭陽區出臺的隨遷子女入學優惠政策,解了高元靖的燃眉之急。

高元靖提供了在昭陽城區務工的相關證明、居住證和填寫並提交了《昭陽區秋季學期隨遷子女一年級入學預登記承諾書》及戶口簿原件、複印件進行預登記後,由於符合就近入學條件,2017年,高元靖的隨遷女兒柳靖洢琦被昭陽區教體局統籌安排到了南城小學一年級一班。

如今,談起南城小學和家鄉小學的條件,高元靖心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高元靖說:「雖然水井灣也有學校、也能讀書,但是,當時老家那邊是土路,帶著孩子走到學校差不多要40分鐘左右。為了給孩子尋找一個教學質量更好一點的地方。2015年進城務工後,孩子在昭陽區報了個學前班,孩子爸爸便在外做點臨工,維持家用。未曾想,孩子到了適齡入學那年,只需提供租房合同、暫住證、所在的元寶社區進行登記後,便可帶著孩子到南城學校來報名了」。

談起當初的決定和現在女兒的學習成績,高元靖高興地說:「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現在孩子不僅學習好,還養成了一些課餘愛好!總的來說,孩子變得比較獨立、競爭意識比較強、能吃苦!孩子的這些成長變化絕對離不開老師和學校的悉心栽培」!

跟高元靖一樣,老家在魯甸安閣村的石俊峰也有同樣的情況。為了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石俊峰把孩子陳辰帶在身邊,想讓孩子在城裡面讀書。高興的是,昭陽區出臺的就近入學讀書原則給石俊峰提供了便利。

現在就讀於南城小學陳辰的媽媽石俊峰說:「讀書是一條很好的出路。為了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想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後來還是把孩子帶在了身邊。雖然很想給孩子選擇好的學校,但是,不知道如何著手,找誰。好在碰上政策好,感覺運氣也比較好,當時租住在學生路這邊,按照「就近原則」,沒想到孩子最後在南城小學報了名」。

談起孩子陳辰,石俊峰高興的說:「孩子讀書很爭氣,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名,學習習慣都挺好,覺得孩子在這裡讀書很放心、很滿意,老師在娃娃古詩朗誦、寫作、體育鍛鍊、還有數學思維上的培養,都讓孩子受益匪淺」。

在學校,老師也會對隨遷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注。

南城小學老師朱雪娟介紹說:「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作為這群孩子的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注會更多一點。由於隨遷學生的父母為生計奔忙,常年早出晚歸,時間並不固定,往往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部分家長不僅沒有時間、沒有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長,有的時候,因自身文化素質的原因,不懂怎麼教育孩子,通常就完全把孩子的培養寄託給學校和老師。有很多時候,老師們還會利用課後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跟孩子的家長溝通。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不僅要去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還要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挖掘和引導,讓他們體驗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朱雪娟老師認為,一直以來彼此間真誠的相處,愛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哄著」孩子、鼓勵孩子,時間長了,這樣的陪伴與教育也就轉移在了孩子們的身上,變成他們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他們也會尊重老師和家長、也會信任老師、愛老師,相信有了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心理,孩子們便能在學習中更好地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將來,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才會變得自信、獨立、勇敢、和善、快樂。

南城小學丁宗林介紹告訴記者,南城小學目前有1400多個學生,劃片就讀的只有400多名,1000餘名孩子全是隨遷子女。今年一年級總共有335名學生,註冊的學生有109名,隨遷的學生有226名。自2017年以來,南城小學的教學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教學樓的建成並投入使用,讓學生和老師都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朝氣。對於外來人員、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問題。前些年,根據學校的招生指標數,在百分百完成區域內學生入學後,也對周邊符合「就近原則」的適齡兒童進行登記報名。特別是從去年開始,為了讓義務教育真正公平均衡發展,對戶籍沒有納入昭陽區劃片區域的隨遷子女就讀問題,昭陽區教育局根據每個學校的辦學情況,對這部分孩子進行一個調配安排,學校也儘可能地滿足農民工子女和隨遷子女在本校的就讀問題。

在南城小學,學校給柳靖洢琦、陳辰和李思成等隨遷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如今,柳靖洢琦、陳辰和李思成等隨遷學生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精心呵護下,學習進步,身心健康成長。

南城小學四一班學生柳靖洢琦說:「南城小學給了自己溫暖,老師教自己做人的道理和愛護衛生、怎樣尊師、怎樣懂禮貌。老師雖然嚴厲,但是老師從不體罰學生,自己與同學之間也結下了很好的友誼,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一起玩耍。同時,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南城小學三一班學生李思成說:「以前在農村,灰塵到處都是,特別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灰塵滿天飛,必3須趕快蒙住嘴巴、快步通過,特別是下雨天,一下雨,上學的小路就變成了泥濘小路,鞋子上、還有褲腳上到處都是泥。自從來到南城小學學習後,南城小學的環境很好,到處都很乾淨,學習氛圍很濃,大家都在學習,一走進教室,就感覺學習的力量很強,對能在這樣的學校學習,自己感到很自豪」!

談起自己的學習經驗,南城小學三一班學生陳辰說:「自己每天早晨七點準時起床,七點十分吃早點,七點二十齣門去學校上課。到了教室,不管老師在不在,都會自覺的拿出課本朗讀課文,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回到家,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時間多的話,還會練毛筆和鋼筆字,每天九點半準時上床睡覺,周末的時候,我還會堅持鍛鍊身體,比如打籃球、踢足球等」。

採訪中,記者還採訪了搬遷配套學校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易遷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

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作為紅路馨居安置點的配套學校。

從昭陽區小龍洞鄉搬遷到昭陽區紅路安置點的陳天其告訴記者,搬遷之前女兒劉學婷在小龍洞鄉小堖包小學讀書,從家裡到學校要走40多分鐘,現在在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讀書,從家到學校只要四五分鐘,學校的環境很好,就像花園一樣。感覺學校就像建在自己家門口一樣,很感謝現在的好政策,讓孩子能在這麼好的環境讀書。

父母外出務工,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在昆明轉龍二小讀書的吳茂,回來跟二伯母生活在昭陽區紅路安置點,現就讀於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六一班的吳茂說:「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的學習環境與昆明轉龍二小的校園環境差不多,但是,紅路馨居小學的老師更活躍一些,這裡的老師特溫柔,在這裡學習沒有太大壓力,學習成績也比在昆明轉龍二小的學習好了」。

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英語老師徐福菊介紹說:「由於易遷學生來自不同的鄉鎮,有很多還是留守兒童,導致了每個班的成績兩極分化相當嚴重。為了拉小差距,學校的老師就利用休息時間給孩子進行午輔導和晚輔導。同時,還對心理有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慢慢打開心扉、一起聊天、建立信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自2020年5月份開學以來,共有來自大山包、炎山等不同鄉鎮的2300多個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要求學生進入校園必須「兩人成排、三人成行」,出校園也必須從校門的右側」。

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德育副校長馬夢園介紹,由於這些學生是來自昭陽區不同區域、不同學校,而且家庭比較貧困,有些學生家長常年不在家,有的學生屬於單親家庭,多種原因導致了這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以及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所以學校就著力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進入校園必須「兩人成排、三人成行」,出校園也必須從校門的右側。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和學習行為習慣,全校的108名老師全身心投入。今後,將立志把紅路馨居小學打造成「師德高尚 教學一流 安全有保障」的搬遷配套學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昭通昭陽區:就近入學,解決進城務工子女上學難題!
    2017年,女兒柳靖洢琦滿6歲了,到了適齡入學年齡,女兒是回老家水井灣讀書還是在城裡面讀書,就成了高元靖頭疼的一大難題。回老家,沒人照管女兒,那就意味著自己也要回去照顧女兒,那家庭的經濟負擔就會加重。且老家學校的各種條件都不能和城裡的學校相比。在城裡面讀書,自己沒條件,怎麼辦?就在高元靖左右為難之際,昭陽區出臺的隨遷子女入學優惠政策,解了高元靖的燃眉之急。
  • 2020年昭陽區秋季學期一年級七年級劃片入學通告來了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有關規定,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經第五屆昭陽區人民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同意,現將2020年秋季學期戶籍適齡兒童少年一年級七年級劃片入學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 黔江區開闢綠色通道 方便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9月1日,黔江區中小學新生將報名入學為了方便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這段時間,教育部門開闢綠色通道。  為了均衡化分配教育資源,教育部門都會出臺相關政策,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提供便利  上述資料提交到黔江區教委將進行審核,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學生安排學校
  • 富源中安中心小學這樣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咋辦?
    8月26日,從富源縣中安街道中心小學傳來好消息,經過緊張籌備後,該校舉行秋季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到活動,原計劃招生6個班330人,但生源爆棚,實際招生8個班440人,有330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同城裡孩子一樣享受到了優質教育待遇。王梅是營上鎮營上村委會大城頭村人,她和丈夫張全利已經來富源城裡務工18年,這些年在一家裝修公司打工。
  • 鄒平積極解決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問題
    鄒平市黛溪街道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解決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人員入學問題,探索開展特色教育,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在前一段時間,黛溪街道不少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人員還在為子女入學問題感到擔心。黛溪街道工作人員及學校領導積極與家長溝通,為其辦理入學所需手續,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學校制定專門的關愛「進城務工子女」的制度,要求班主任每月與他們談心,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昭通市教育體育局上線昭通廣播電視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
    9月7號,昭通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劉洪芸一行上線昭通廣播電視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就大家關心、關注的義務教育入學、招生考試、學生資助政策等相關問題同聽眾朋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節目中,有聽眾打進電話諮詢說,自己在昭通城滇東北大市場做生意,老家是昭陽區三棵樹村的,自己家的孩子需要什麼條件才可以在附近的學校上學?
  • 西安外來務工子女及特殊人群入學政策
    什麼是隨遷子女?隨遷子女和外來務工子女一樣嗎?符合這種情況的家長,其子女屬於隨遷子女。進城務工子女指農村家庭集體搬遷到城裡居住,但沒有取得居住地的戶口的家庭的子女,也叫農民工子女。因為戶籍問題,這些孩子不能和當地居民的子女享有同等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權利。按:從相關政策來看,兩者的區別似乎僅僅在於是否有穩定居所,是否有交社保的區別。政策原文並沒有明確的加以區分。
  • 2020年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確認積分公示
    按照《關於2020年任城區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及管理工作的意見》(濟任義招字〔2020〕1號)要求,8月10至17日(星期日除外),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積分審驗工作在濟寧市實驗初中進行,截止8月17日下午6時,共有1828名適齡兒童通過審驗。現對所有確認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積分及排序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為8月18至22日。
  • 2015成都進城務工子女小升初報名問答(一)
    答: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成都市接受義務教育,按照《關於印發<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成教發)〔2014〕2號文件執行。2015年,《成都市居住證》、《成都市臨時居住證》持證人為其子女申請入學,辦理時間為5月的工作日。
  • 中小學報名季入學難:名額滿 學位少 就近入學
    本報記者邀請教育專家剖析其中的一些難題,希望為家長提供解決難題的方法和思路。  難題1  外來務工子女報名學校都說名額滿了  王先生從洛南到西安打工,目前住在測繪東路,他拿著教育部門規定的「五證」,領著娃去雁塔路小學、文藝路小學和友誼小學報名,但校方都表示名額已滿。
  • 昭陽區3年投入資金25億餘元 持續改善中小學生就學條件
    昭陽區3年投入資金25億餘元 持續改善中小學生就學條件 近日,昭通市昭陽區及北閘、永豐、蘇家院等鄉鎮,一大批教育補短板項目投入使用,一個個新建及改擴建學校面貌一新,環境優美的校園、書聲琅琅的教室
  •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要準備什麼?
    現在城市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隨著務工大軍而來的是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子女群體上學問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而言,孩子上學問題絕對稱得上「頭等大事」。那麼這些家長可要注意了,因為隨遷子女的報名需要準備很多材料。
  • 西安小升初階段外來務工和集體戶口群體如何入學?外地家長必看
    (1)進城務工人員是指非我市戶籍並取得西安市居住證的務工人員;周至縣、藍田縣、鄠邑區戶籍到主城區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我市其他區縣、開發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戶籍證明: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戶籍簿及父母的身份證(複印件)。務工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 濟寧高新區發布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
    按照義務教育居住地就近入學與去年實行的積分入學辦法相比,今年在選報學校方面,要按照義務教育居住地就近入學的要求,參照「積分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選報學校。對選報就讀的隨遷子女按居住地就近、積分優先、參照志願、統籌調配的原則進行錄取。
  • 外地戶口如何在合肥上學?外來務工子女從幼兒園到高中入學全攻略
    合肥作為安徽省會城市,其中有不少是外來人口,對於這部分人的孩子來說,在合肥上學沒有本地戶口,如何順利上到學?小編匯總了外來子女在合肥上學的資料,包含了外地子女從幼兒園到高中入學條件及所需材料。  外來務工子女合肥上幼兒園指南  現在幼兒園教育不需要學籍,根據2016年合肥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新政,幼兒園招生嚴格按照「就近」原則,依次滿足轄區內符合招生條件的適齡幼兒入園,嚴禁不足齡及不符合條件的幼兒入園。  需要滿足的條件:  3周歲以上(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含當天)的健康兒童。
  • 關嶺開展城區小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
    為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政策,確保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貴州省教育廳關於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黔教發〔2020〕17號)《安順市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方案的通知》(安市教通〔2020〕27號)文件精神。7月29日,關嶺進城務工、經商等人員隨遷子女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工作在關索中心小學和關索第二小學舉行。
  • 任城區進城務工子女積分入學剩餘學位公布了!
    今天城區務工子女積分入學資格線及公辦學校剩餘學位公布了,最低59分,1622個學位,幾家歡喜幾家愁啊,剩下的200多個孩子怎麼上學?是回原籍地還是去上私立?今年資格線相對往年來說稍高!
  • 2019年武鳴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須知
    近日,城區政府印發了《南寧市武鳴區2019年中小學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南武政辦〔2019〕31號),明確了2019年武鳴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辦法,辦法摘要如下:     一、基本條件    (一)非武鳴戶籍的,父母雙方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武鳴中心城區工作,家庭實際住址在武鳴中心城區內,申請由政府安排入學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 保靖縣:"五舉措"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僅2019年,該縣就安置187名易地扶貧搬遷子女進入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接收縣外轉入該縣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15名。同時,認真落實流入地以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統一學籍管理的要求。二是堅持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 石家莊幼升小、小升初家長: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報名後天開始
    按照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石教〔2015〕59號)有關要求,石家莊不斷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具體辦法,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7月22日—26日,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上小學及小升初跨區轉學網上報名馬上要開始,請家長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