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實習生 陳恩鳳
上中壩,嘉陵江南充城區段一座江中小島,四面環水,曾經雜草叢生,鮮有人居,而如今,卻成為南充的「都市會客廳」。一座荒島的華麗轉身,折射南充城市發展的巨變。12月5日,初冬時節,封面新聞記者再次走進上中壩,體驗大美南充的詩意生活。
嘉陵江一路奔湧而來,在南充留下298公裡的身段,江水衝積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南充當地人稱作壩子,南門壩、清泉壩、望天壩、上中壩和下中壩等等,有些壩子在江邊成半島;有些壩子已經蓋上高樓大廈。上中壩完全就在江中,四面環水,從空中俯瞰,上中壩像一片沾滿露珠的「桑葉」,靜臥嘉陵江上,被譽為南充城區的「綠肺」。
多年前,只有小木船可以靠岸。上中壩島上的幾戶原著居民還點著煤油燈,守著島上的土地耕種。江邊灘涂地上,野草雜生,不時有一小塊菜地出現在鏡頭裡。這是城裡一些家庭主婦閒來無事,上島來開闢的,種上白菜、蘿蔔等蔬菜。2000年上中壩大橋通車後,大橋正中間有車道直通島上,人為活動的劇增,上中壩承受巨大的環境壓力。國內多名園林專家建議南充保護好這片「桑葉」,保護這塊綠地。2005年,南充啟動嘉陵江溼地調查,經過多方論證和廣大南充市民參與,最後決定將小島建成江中溼地公園。
2019年春節前夕,歷經兩年多的建設,上中壩溼地公園建成,這是嘉陵江最美的城市公園,水域面積1650畝、陸地面積1050畝。打造了銀杏園、海棠園、桑蠶園、黃果樹園、梅園等8個園子8大景點。上中壩四面環水,兩岸高樓林立。島在江中,江在城中,這裡成了南充「都市會客廳」。
走上浮橋,但見嘉陵江水碧波蕩漾、水清景美、飛鳥歡躍,進入「印象嘉陵江」上中壩溼地公園,映入眼帘的是詩畫美景,鮮花盛開,綠草茵茵、流水潺潺,彩色小路串起各個景點。沿著園林小徑散步,觀園林美景,聽嘉陵江流水聲,聞水鳥歡歌……荒島華麗轉身,驚豔世人。今年初,中央電視臺多個欄目聚焦南充夜色嘉陵江,上中壩成為璀璨夜色最亮的一筆。
上中壩成了南充最紅打卡地,成知上萬的市民每天源源上島,或跑步,或觀景,或看戲,站在島上,看大江東去,看兩岸繁華。空氣清新、江風惹人醉,「今天上島沒有?」上島成為南充市民生活常態。
一座大江穿城而過,嘉陵江為南充帶來充足的水源和美景,為市民帶來詩意生活。沿著這條大江,上可達廣元,下可到重慶、上海。「1條航道通江達海、2個機場暢達世界、4條鐵路縱橫交錯、18條高速輻射全國。」南充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5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145萬人。南充連續3年實施最大範圍城市修復、最大體量城市改造、最大規模城市會戰。一座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嚮往的大美之城正崛起在嘉陵江畔。11所高等院校、5所三甲醫院、10餘萬科技人員,臨江新區橫空出世,南充借力「雙城記」、打造「次極核」,建成全省副中心,為普通百姓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攝影:李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