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彩繪玻璃:喚醒閩都百年鄉愁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召開。連日來,趙獻及他的團隊正加緊設計製作蘊含福州傳統文化元素的彩繪玻璃文創產品,爭取作為重要禮品亮相世遺大會。

手工彩繪玻璃工藝在福州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清代中西交流的重要實物例證,但隨著時間流逝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10年前,福州人趙獻重拾這門技藝,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玻璃畫中,並不斷創新。2019年,該技藝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重拾老技藝

在福州三坊七巷塔巷37號古厝裡,藏著一個網紅「彩繪玻璃博物館」。推門而入,濃濃中國風的彩繪玻璃讓人目不暇接,長16米、高4米的宋代名畫《千裡江山圖》彩繪玻璃長牆替換了古厝大堂左右兩邊土牆,氣勢恢宏。

趙獻介紹,其祖上曾經營過這門手藝。2010年,他從加拿大回到故鄉福州,重新拾起了這門老技藝。一開始他向叔叔學習,自己帶徒弟,招聘工人。發展伊始並非一帆風順,10年裡,趙獻陸續賣了福州市區的4套房子,把變賣房子的錢用於建工廠、培訓工人、創新技藝、尋找推廣銷路……

一幅玻璃畫的誕生要經過10道工序,先用針筒擠上顏料描輪廓,而後用畫筆填顏料,再用刀片一刀刀地將顏料推開……推顏料的過程很重要,要講究畫面層次、顏色的過渡,才能表達出意境。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步驟後方能進行燒制。

「創作玻璃畫,顏料最關鍵。」起初,趙獻要克服顏料水土不服的問題。由於福州氣候潮溼,顏料的附著性較低,繪製到玻璃上,不能被吸附,色彩掉色。如何解決吸附性問題?趙獻及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攻克,經過多次實驗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其團隊已研發出400多種適合玻璃畫的顏料。

趙獻說,學藝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例如給彩繪玻璃上色、描線等,有時需要一坐好幾個小時,很多年輕人吃不了這些苦,所以團隊找到合適的工人和畫師也需要費許多工夫。

不斷推陳出新

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汲取養分,是趙獻及團隊不停創新發展的原動力。「彩繪玻璃比較平面,色彩較為單一。我們一直在推陳出新,從景泰藍的掐絲工藝中得到啟發,經過研究轉化為可以在玻璃上實現的立線工藝,營造出立體的效果。另外,我們也潛心研究傳統家具中的螺鈿工藝,並將其運用到彩繪玻璃的製作上。」趙獻說。

2012年,趙獻帶著產品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當時一位客戶提出,可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彩繪玻璃上,也可做出相關的文創產品。從那以後,趙獻及團隊就尋求與各大博物館合作,很多博物館看到其產品後,把館藏的文物圖樣授權給他們設計成彩繪玻璃製品,許多產品一經發售一炮走紅,成了博物館的網紅文創。

這些年來,趙獻及團隊與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恭王府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等十幾家博物館合作,打造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彩繪玻璃產品。

趙獻說,彩繪玻璃雖是舶來品,但是它在福州有百年的歷史。經過這些年不斷的傳承和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目前其公司福建傑瑞堂集團出品的彩繪玻璃產品,無論是規模還是產量在國內都是位列前茅。近年來,許多中國風的彩繪玻璃產品還作為國禮遠走海外,得到海內外民眾的喜愛和認可。

講好閩都文化

在過去的十年中,趙獻及團隊開發臺灣幾米漫畫系列彩繪玻璃文創精品;與迪士尼合作推出迪士尼卡通人物系列的彩繪玻璃飾品;與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團隊籤約,為其漫畫製作彩繪玻璃禮品……

此外,團隊還推出閩都文化素材的創意作品,將「三山兩塔」、閩劇、三坊七巷、茉莉花等福州元素搬上彩繪玻璃。

近年來,如何將福州傳統文化更好融入到彩繪玻璃中,講好福州故事,趙獻及團隊不斷地思考與探索。目前,他們嘗試與各地市政部門合作,在一些地鐵交通、市政設施等場所運用彩繪玻璃,並將福州建築元素融入其中,讓當地市民領略到彩繪玻璃的魅力。同時,他們還嘗試通過直播等新媒體手段,引起年輕人的關注。

三百年前,一位荷蘭人在福州倉山煙臺山上繪製了一幅福州地圖,描繪了明清時代的福州風貌,有城牆、三山兩塔、城市主幹道、港口,地圖上既有荷蘭的帆船,也有福州本地的龍船。目前,該地圖被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珍藏。當趙獻看到它時,便萌生了用彩繪技藝將古地圖呈現於水晶玻璃之上的想法。現在,他已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趙獻說,從地圖能看出閩都歷史的變遷。彩繪玻璃在福州的發展也是起起伏伏,希望觀眾能通過作品感受彩繪玻璃發展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和它背後所承載的文化。

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福州:「顯山露水」煥發閩都神採
    新華社福州10月30日電題:福州:「顯山露水」煥發閩都神採新華社記者塗洪長、王成、吳劍鋒有著2200多年歷史、以「三山兩塔一條江」著稱的福州市,近年來圍繞「顯山露水」做文章,推進「還山於民」,攻堅水系治理,賡續文脈傳承,合力繪就了一幅「綠城、水城、古城」交相輝映的閩都美麗畫卷。
  • 有飛天敦煌、有丁香姑娘……美了一百多年的彩繪玻璃好想擁有
    04-28 17:38:07 來源: 中國新聞社公眾號 原籍福州的加拿大華人趙獻,嘗試把《千裡江山圖》搬上彩繪玻璃。前幾天,他在福州千年街區三坊七巷一座古厝裡,鑲嵌彩繪玻璃《千裡江山圖》局部圖景作為廂房隔斷,引發了轟動。
  • 福州古厝勾連兩岸鄉愁
    中新社福州9月28日電 (記者 林春茵)殘破木樓變身舊時光沉澱的旅館,鄉人長輩舊照投影在路旁影壁上,木插銷木門裝在公廁裡……6年來,來自臺灣的鄉建團隊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嵩口鎮,進行了一場鄉土活化實驗,備受兩岸業界關注。  如今,在福州的永泰、閩清、晉安等地,越來越多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的身影活躍於此,從事古厝保護、修復工作,共建大陸美麗鄉村。
  • 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行
    福州新聞網10月23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23日,由閩都文化研究會、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聯合舉辦的「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世界遺產」在福州舉行。
  • 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舉行_文教_福州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舉行 2020-10-24 08:06:41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吳暉
  • 臺灣美食界「百曉生」 手繪地圖留鄉愁
    中新網福州11月28日電 (林春茵 彭莉芳)在福州一家汽車4s店裡,28歲臺灣新銳藝術家王意馨(Lesliewang)正在為汽車做車身彩繪。作為美食插畫師,她的畫筆下有個世界各地食材「排行榜」:各種食材、廚具林林總總,畫風別具一格,堪稱美食界的「百曉生」。  王意馨遊歷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途中。
  • 永泰這座百年古厝「後花園」和「洋樓」都有……
    觸摸古城根脈,守望著新生的感悟、恆遠的鄉愁。磚瓦物什中抒懷榮辱興衰,千年古城底蘊之上古厝新生綻放出奪目的芳華。永陽古城登高山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市15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至今仍保留有300多座歷史和傳統風貌建築。
  • 福州得名比福建早 歷史上還有七閩、九閩的說法
    當時朝廷為加強邊防力量,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軍事長官「福建經略使」。自此,福州、建州開始「代言」整個福建,並延續千餘年。有意思的是,「福州」得名比「福建」早了足足8年,系因其境內有「福山」。至於福建的別稱,除人所共知的「八閩」外,還有「七閩」和「九閩」的說法。那麼,福山究竟在何處?建州為何能「代言」福建?「七閩」、「八閩」、「九閩」各有什麼來處?
  • 永泰舉辦百年老照片展 追溯百年鄉愁記憶(組圖)
    1902年美國傳教士與永泰的鄉紳在戶外合影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鄭曉丹)近日,永泰縣在新安古街林氏宗祠內舉辦永泰縣老照片展,展出的100多張照片為1870年至1970年之間的老照片,百年永泰的發展歷程歷歷在目
  • 千年閩都 躍然眼前(解碼·賡續文脈)
    這座佔地3000平方米的祠堂,是清光緒三十一年林氏後裔及福州鄉賢為紀念林則徐集資興建的。漫步其中,鹹豐皇帝賜予林則徐的3座石碑、道光皇帝御書「福壽」匾額、林則徐的書札手稿等文物呈現眼前。「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傳承閩都歷史文脈,彰顯千年古城風貌。
  • 玻璃彩繪的手工製作步驟與技巧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想學什麼樣的手工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給我們!玻璃彩繪的手工製作步驟與技巧玻璃彩繪主要就是以黑條隔開色塊形成圖形,色彩明麗。我在這裡介紹的玻璃彩繪製作的成本相對較低,可以不敗家咯,哈哈。材料準備:表布(暈染布,黑色露香)、胚布、底布、鋪棉、雙面燙膠、高溫燙布、線等。
  • 福州有哪些街路名非常風雅好聽,知道名字的你知道來歷嗎?
    身在福州,就不得不說說福州的街道!雖然說現在是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中國的城市都在向現代化發展。但是在城市的角落,總是保留了那些老街,具有非常棒的特色,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老街的風貌也變得越來越喜人。黃巷:據閩志載,晉永嘉二年間,固始人黃元方又名允,字彥豐,避亂入閩,落戶於福州南后街,故稱黃巷。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志》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 福州有個百年前的樓房,差點因修高架橋而拆除,現成文物保護單位
    高校校園遊,近些年越演越烈,甚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這些知名知名院校,暑期都開始限制參觀人數。福州其實也有個校園很美的高校。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舊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山路,其建築位於福建師範大學校內,保存狀況良好,現在仍在使用中,也對外開放,成為師大和老倉山建築的珍貴歷史代表。
  • 滬上這些建築的彩繪玻璃 你都見過嗎?(圖)
    上海哪些建築有「玫瑰花窗」和彩繪玻璃?  市文化旅遊局說,「玫瑰花窗」一般是指哥德式建築正門上方的大圓形窗,內呈放射狀,鑲嵌著彩繪玻璃,因為玫瑰花形而得名。在上海,也有這樣炫目的玻璃花窗,也有傳奇色彩的彩繪玻璃,一直來看看吧!
  • 《安家》向公館的花窗玻璃:彩繪玻璃帶來的流光溢彩
    的確,哪怕在現在看來,這樣美輪美奐的彩繪玻璃都美得讓人驚心動魄,更何況當時呢。在藝術家眼裡,玻璃就是一種媒介、一種材料,如同畫家手中沾滿的畫筆一樣。它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形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它的表現方式。而彩繪鑲嵌玻璃,就是對玻璃的再創作,它不僅就打破玻璃的神秘性,還讓玻璃進入人們的生活。
  • 臺灣青年福州過七夕:塗鴉彩繪記錄「登陸」心情
    臺灣青年在福州市溫泉公園藝博園內創作完成的彩繪作品《閩臺家園》前合影。 記者劉可耕 攝  首次來大陸的臺灣青年在福州市溫泉公園藝博園內創作完成的彩繪作品《鋼琴步道》上,留下象徵音符跳躍瞬間影像。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8月17日電 (記者 林春茵 劉可耕)8月17日正值農曆七月初七,來自臺灣藝術大學10位臺灣青年男女,在福州以彩繪塗鴉秀的玩法度過了他們在大陸的首個傳統七夕情人節。  當天,由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辦,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承辦的首屆「潮·視覺創作營」在福州結營。
  • 福州「外三山」之一:九峰山
    ——《閩都記》九峰山是福州「外三山」之一,與芙蓉山、壽山齊名並美。九峰村的得名源於九峰山。它是壽山鄉的一個畲漢混居的行政村,由九峰、南洋、左嶺、賴婆裡4個自然村組成,土地面積36.5平方公裡,距市區23公裡。
  • 巴黎聖母院:華麗的彩繪玻璃,千姿百態!
    賦有傳奇色彩巴黎聖母院,說這裡有傳奇色彩,得益於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美麗單純的吉卜賽少女,醜陋但善良的敲鐘人,還有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一切階級的矛盾、人性醜惡仿佛都被雨果用文字展現在了這個哥德式的宏偉建築所構築的牢籠裡,巴黎聖母院就好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每個人物的內心
  • 鄉愁筆記 | 福州,情味兩全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二都蚶是許多福州人家年夜飯的冷盤,它比毛蚶個頭小,外殼沒有毛。買來的二都蚶附著許多淤泥。媽媽仔細地用毛刷一個個刷乾淨,露出雪白的殼。燙二都蚶是個技術活,媽媽有時燙得太熟,蚶殼張開,蚶肉老硬,血汁流失。有時燙得不夠火候,蚶殼難以揭開。爸爸用笊籬盛上二都蚶,沸水中一過就撈起,倒入事先調好蒜蓉醬油醋的大碗,反扣在盤裡。
  • 福建省為何簡稱閩,又為何稱八閩?
    都說貴州省是八山一水一分地,福建省的地形和貴州省差不多。福建與江西的邊界就是雄偉的武夷山脈,長約五百多公裡,福建與浙江邊界也是群山起伏。在福建省內,北有洞宮山、鷲峰山,中有戴雲山,西南有玳瑁山、博平山,只有沿海有面積不大的平原。有一種非常著名的說法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福建省的山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