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光榮
汽車在蜿蜒的公路上盤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個金色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星鬥山、富爾山、龍洞河、馬鹿河、安樂屯、芭蕉溝、車遼壩……這些名字開始在腦海裡一一浮現。
「春到人間草木知」。一幅絢麗景色展現在眼前:萬木爭榮,一片蔥綠,連綿起伏的峰巒變成壯觀的林海;盛開的山花五顏六色,爭芳鬥豔;環目四周,田園如繡,一座座土家吊樓瓦舍,掩映在雲樹之中,多麼清新雅致!
然而,朋友一行最關注的是盛家壩鎮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一改貧窮落後走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道路。
盛家壩鎮現有人口3.8萬人,居住著土家、苗、侗、漢等民族,方圓37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林、畜、煙、茶、藥、水、米等資源優勢。全鎮10個村全部脫貧出列,其綜合考核名次居恩施市第二。
不少人吃過盛家壩米,大家好奇,一定要參觀米廠。在米廠,我們親眼目睹「黑土香米」的生產過程。原來的生產商恩施市楚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黑龍江省寶清縣合作,可謂「天賜寒江黑土,地孕健康硒米」,精選優質非轉基因稻種,地處富硒地壤中,以古法培育,口感濃香,富含硒元素及多種營養成分。這是「舌尖上的革命」的創新事業,值得推廣。
尋訪中,主人怕我們口渴,給每人遞上一瓶礦泉水。仔細一看,是盛家壩鎮產的「星鬥山」天然山泉水。大家興致來了,又要參觀山泉水廠,探明究竟。山泉水生產商是湖北星鬥山泉有限公司,其水源來自星鬥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水質呈天然弱鹼性,含硒、鍶、鉀、鈉、偏矽酸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天然礦物元素,適合長期飲用。
盛家壩鎮的高山黃牛很出名,大家來到二臺坪牧場,草場上,引進的優質牛與本地黃牛格外悠閒。據介紹,鎮政府規劃發展畜牧業,以龍洞河為中心,打造萬頭黃牛基地。
從鄉村振興戰略中,盛家壩鎮意識到進取、開放、合作的重要性,搶抓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及東西部協作的機遇。大集場村弘胤傘廠的竣工投產就是其中一例。鎮政府爭取到浙江省杭州市江幹區人民政府的幫扶,多方籌措資金,積極協助傘廠解決困難,擴大生產規模。如今,弘胤傘廠有95人就業,其中貧困戶35人,月均收入2100元以上。其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
目前,盛家壩鎮工業園區基本形成,除楚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星鬥山泉有限公司外,湖北憨巴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恩施市合順隆茶葉有限公司、舊鋪古寨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也在這裡投資建廠。
盛家壩鎮是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厚重的地方。在石門壩村,我們觀賞了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的美景——「石門」。從北面眺望,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巒,恰似大象在小河飲水,可與桂林的象鼻山媲美;從西邊瞧去,天然拱門賽過巴黎雄獅凱旋門。石門正中巖頂,長著一株叫不出名字的藤狀植物,開著白色花朵,隨風飄蕩。整齊成片的茶園裡,婦女們忙著採摘「明前茶」。富爾山下蜿蜒而出的楓香河,有順流而下的帶狀瀑布,還有古鹽道、古驛站、古樹木、吊腳樓等景色。浙江新湖集團看中了這裡,投資300萬元進行開發,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也全力參與。
在盛家壩鎮,「二官寨」很是出名。傳說,二官寨是兩個村落界址,原名「二關界」。清朝時,因該村落出現民間官司,清朝廷派康明達、任海燕兩位官員前去斷案,收到了懲惡揚善的效果,這就有了「二官寨」的叫法。二官寨村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人居,已獲得「中國傳統古村落」「中國最美鄉村」「湖北省綠色生態村」等榮譽稱號,2014年還被列為全國旅遊扶貧重點村。以二官寨村為中心的鄉村旅遊正蓬勃發展,二官寨村已成為我州的鄉村旅遊名片。
盛家壩鎮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盛家壩人具有感恩先賢的思想。20世紀30年代,賀龍元帥曾到過這裡,組織和發動群眾支持、參加革命,闕炳志、盛明華等人積極報名參加紅軍。新中國成立初期,康紀純、傅德明等烈士為窮苦人翻身解放獻出寶貴生命。為了崇敬、緬懷先烈,去年10月,在盛家壩出生、成長的張高禮先生從退休費中擠出8萬多元,修繕了康、傅二烈士墓,平整鋪設悼念活動場地。同行的作家、詩人楊秀武說:自費維修烈士陵園,看似平凡,實則偉大,證明人民英雄人民愛已深入人心。
盛家壩鎮還是一個文化之鄉。「山裡的孩子愛讀書」,2014年以來,下雲壩村熊宛琪,桅杆堡村朱益帆,龍洞河村張騰、蔣昌焱等4人分別被北大、清華錄取。2018年,安樂屯村的焦長權從北大博士畢業。蔣昌焱是恩施州2019年的文科狀元,他曾這樣寫道:「最孤獨的時光塑造最頑強的自己,寂靜中獲取沉思,孤獨中偶得升華,依靠自己的臂膀前行。」「知識改變命運」長了盛家壩人的志氣。
此次一遊,朋友們說:不虛此行。蒲運祥當場吟誦道:「人面桃花農家樂,鄉村振興好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