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上海律協 上海律協
來源:上海律協
作者:沈棲
·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觀點 ·
編者按
2019年上海律師行業評選出第四屆「東方大律師」10名,他們是(按姓氏筆畫為序):
馬晨光(女)、王榮、陳峰、林東品、季諾、周知明、陶鑫良、黃榮楠、曹志龍、譚芳(女)。
林東品
歷年所獲榮譽:
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刑事辯護律師」稱號;2011年,獲司法部律師行業創先爭優活動「黨員律師標兵」稱號;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律師」;2017年,被聘為上海律師專業水平評審委員會委員;2018年,入選中央政法委、教育部主辦的「2017年度高等學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名單」;2019年,被評為上海市第四屆「東方大律師」。
社會分工的細化,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各個業界、各個領域都會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精英人物支撐和引領著這個業態,彰顯其社會功效和價值取向。包括上海博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東品律師在內的上海市歷屆「東方大律師」,便是滬上律師界的精英人物。
1985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的林東品留校任教,教授刑事證據學、刑事司法學、經濟犯罪學和監獄學,於1989年出版《犯罪改造學》一書,被譽為「華政復校以後第一本由青年教師撰寫的專著」。上世紀90年代初發表論文《論勞動教養》,首次在國內公開法學刊物上提出「應當廢除勞動教養制度,相關處罰應納入刑法體系」的觀點,2014年我國正式廢除勞教制度,印證其學術觀點的前瞻性。
近10年兼職律師之後,林東品於1998年告別了大學教師身份,開始了專職律師生涯;2008年,組建自己的團隊,成立了上海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執業三十年來,林東品主攻刑事辯護,除了相繼參與《監獄法》《禁毒法》《律師法》《國家賠償法》《刑事訴訟法》《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看守所法》《國家監察法》等10多部法律的修改或立法研討,還主編出版了《刑事辯護進階律師實務》等專著,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犯罪成因過程論》《刑事辯護全覆蓋的內容詮釋及實現路徑》《營商環境優化與刑事司法保障》《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刑法規制》《疫情考驗下刑事法治原則的再提倡》等數十篇論文,深受學術界關注,充分體現出林東品深厚的法學造詣和超群的人文睿智。
追求專業卓越
林東品認為:優秀律師必須具備高標準的專業水平和責任心,前者是基礎,缺失專業無法兌現責任心。而專業的邏輯支點有兩個維度:一是專業研究成果;二是所辦理的案件。林東品正是在實踐中,把兩者無縫接合起來,日臻「追求專業卓越」的從業目標。
作為全國知名的刑辯律師,林東品辦理了上千起刑事案件,其中不少案件在區域乃至全國產生巨大影響,諸如:快鹿集團特大非法集資案、全國首例「滬港通」操縱證券市場案、全國首例特大電子票據詐騙案、某傳媒新聞敲詐案、全國首例深度連結被控侵犯著作權罪案、上海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合肥骨科醫生拋屍案、「力拓系列」洩露商業秘密案、寧波某特大責任事故案、「3.21「響水特大爆炸案等等。他還積極參與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踐行法律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限於篇幅,略敘兩案——
一、甲某涉嫌受賄案。甲某在任某鐵路局車務段站長期間,先後向乙姓兩人(跑車皮時,曾得到過甲某的幫助)借款75.82萬元、80萬元,轉手將款項借給老同學丙某某建廠運營之用。檢察機關指控甲某獲得上述款項後,用於本人及其親屬、朋友使用和消費,既無任何借據及利息約定,也沒有歸還的意思表示和行為,屬於「以借為名」的索賄行為,以受賄罪追究甲某的刑事責任,一審判處六年半。
該案歷經一審、二審、發回重審三個階段,林東品緊緊抓住借款行為與「以借為名」的受賄行為之間的區別,從三個方面論述,提出甲某不構成受賄罪,一審法院適用法律不當:1、考察借款人的借款行為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利用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甲某的借款行為與其職務行為之間沒有關聯性,應當否定借款資金屬於受賄款項的性質;2、對於出借款項性質的認定,需要通過考察借款人及出借人雙方對於該款項的認知來進行判斷;3、對於借款資金流向的追蹤及考察則是對借款人行為性質判斷的又一重要依據。上述辯護意見全部被法院採納。最終判定甲某無罪。
二、「滬港通」操縱證券市場罪案。本案系行為人以「虛假申報」手段,操縱證券市場逃避我國證監會監管第一案。當時國內尚缺乏司法解釋對「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法定刑進行明確。林東品在辯護中針對被操縱股票的操縱區間及違法所得提出明確標準;針對「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實害性較低進行專業論證;對於操縱證券市場罪「情節嚴重」與「情節特別嚴重」認定標準予以闡釋。
更值得一提的是,林東品和助理李騰隨後公開發表了《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刑法規制》學術論文。該文針對現有司法解釋的不完善之處以及兩高擬出臺的司法解釋提出了多項修改建議。
「守護刑辯,追尋夢想」。林東品以高超的刑辯專業水平不斷追尋著公平正義的夢想,維繫著一位法律人矢志不渝的信仰!
打造團隊品牌
當問及「評選為『東方大律師』的感想」時,林東品坦然地說:「被評為『東方大律師』,固然是對我專業和成績的肯定,體現出個人的價值和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要首先帶動身邊的團隊,發展好律師事務所,提升專業團隊的業務水平。」
博和律師事務所從初創期的3位創始人、6位律師、300平方米的辦公室出發,如今已成為人才聚集、陣容強盛、聲名鵲起的百人中型律師事務所,被「智合」等新媒體譽為「中國傑出律師事務所」。它秉持「博採眾長、和合天下」的宗旨,以刑事領域為突破口,擴大影響力,再以刑事業務的品牌效應助推其他業務,成為一家業務布局全面合理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十二年來,該所在林東品帶領下,品牌、專業雙輪驅動,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之道,為更多中小型律所提供了破局的典範。
論及「打造團隊品牌」,不能不提到該所由林東品策劃、團隊合力的三個標誌性品牌活動:博和法律論壇、博和判例研討會、博和公益講壇。
2009年,第41屆世界博覽會召開在即,以「平安世博·預防犯罪」為主題的第一屆博和法律論壇順勢舉行,旗開得勝;第十屆博和法律論壇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刑事司法與律師參與」為主題,進行了跨界巔峰對話。博和論壇確立「三個性」:專業性、學術性和前瞻性。迄今已舉辦的十屆論壇,對律所而言,鍛鍊了博和的律師隊伍,給了青年律師嶄露頭角的平臺,形成了成熟的辦會流程與經驗;對行業而言,是增強與司法界同仁學習交流、推動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的契機,更是提升博和所在業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內驅力。
博和判例研討會落腳於微觀,探討有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的個案或類案以推動司法實踐。如2016年,博和判例研討會以P2P類非法集資案件為主題,後三屆又分別圍繞涉黑犯罪與刑事辯護、虛假訴訟罪、涉私募基金刑事案件展開實務操作層面的深度交流,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法檢部門的密切關注。
博和講壇則著眼於公益。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將該所律師的辦案經驗、執業感悟輸出到中西部地區,以每年2-3期、每期2-3天的頻次保持與多個省市律師同行的雙向互動,深受業界好評。
據林東品介紹,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斷了線下交流,但博和雲學院的「刑辯新勢代」系列微論壇取而代之正式上線;5月,第一期「刑事法學名家巡禮」又如期開辦;6月,民法典系列講座完成網上直播。未來博和還將舉辦類似聚焦學術熱點、旨在推動行業交流的活動,在輸出更多成果和智慧的同時,讓團隊有更多的鍛鍊機會和發展途徑。
林東品說:「一個律師團隊的品牌建設,必須要注重人才梯隊的培養,使之後繼有人。」目前該所有2/3的青年律師是80、90後,林東品除了親自帶幫教新生代外,還全面推行「三年學習期」的團隊制下的帶教制,並以開放式培訓和內部訓練(如模擬法庭、對抗辯論等)提高青年律師的專業知識和實務技能,給他們茁壯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在林東品這位主任和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博和律師事務所屢獲殊榮:2016年3月,榮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陣地建設示範窗口」稱號;2018年2月,評為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2018年7月,榮獲「上海市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稱號等。這些榮譽的取得凝聚了這位「掌門人」幾多汗水、幾多心血、幾多智慧……
傾力行業發展
博和律師事務所團隊在滬上律師界備受矚目,而林東品,無論其學識還是實績,抑或管理能力都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他先後被選舉為第七屆、第八屆上海市律師協會刑事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第九屆、第十屆為主任;第九屆上海市律師協會監事;第十屆上海市律師協會理事;第十一屆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這些年來,他兢兢業業地傾注大量精力力推律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在任職刑事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期間,組織研討會、座談會、講座、沙龍、培訓、調研、辯論賽等各項活動近百場;任副會長後,他主推並得到會長和其他副會長的支持,對與刑事有關的業務研究委員會作了調整,分為:刑法與刑事辯護委員會、刑訴法與刑事辯護委員會、刑事合規業務研究委員會,細化了業務研究體系,既有利於刑辯實務規範化建設和發展,又給海派青年律師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平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喚起了法律人構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夢想。林東品對「法律職業共同體」有著精闢的認識:「法律職業共同體並非一個有形主體,它是所有法律人基於一致的法律人格而凝聚形成的精神共同體。各成員之間秉承著相同的職業信仰、法治理念以及核心價值觀,同時由於控、辯、審三方相互制約的訴訟模式中角色分工的原因,各自職責任務及其立場不同自然而然形成觀點的針鋒相對,甚至劍拔弩張,這是一種『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存在,『和』應當佔主導地位,所有『不同』均以追求『和』為最終目的。」
基於這一理念,多年來,林東品一直在為構建新型健康良性互動的檢律關係出力。2015年6月5日、6月19日、6月30日和7月1日,林東品分別受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三分院和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的邀請,作了題為《刑辯律師眼中的刑事檢察——以司法改革為視角》的專題講座,分別從檢察官應當具備的基本法律素質、與公安機關和法官的關係、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以及控辯審三者關係,為完善刑事檢察工作建言獻策;2016年8月25日,他又受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的邀請,為參加培訓班的檢察官們進行了主題為《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的檢律關係》的授課,論述了以審判為中心視野下檢律關係的構建路徑;2018年8月26日,林東品應「滴慧商學」邀請,赴山東省濟南市為全國數千名律師學員作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刑事政策調整與法律適用》的專題報告,反響強烈,好評如潮。
嚴把律師入門關,為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建立律師考核長效機制,這是林東品「傾力行業發展」的重要方面。2019年上海市律師協會換屆,律師執業考核委員會、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考核委員會重新組建,由林東品分管。他從「規範管理、制度保障;穩固提升、突破創新」中尋求新的工作思路與方法,如制定了《上海市律師協會律師執業年度考核規則實施細則》以及「兩公律師」考核、考官遴選、指導老師帶教等管理辦法;完善實習人員面試考官選任機制,加強考官庫、考題庫建設及其動態管理;統一實習人員面試考核標準,探索律師事務所或指導老師「負面清單」等創新管理模式,確保考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往期連結
上海律協投稿通道:
shlxwx@lawyers.org.cn歡迎來稿~
原標題:《東方大律師 | 林東品:高山景行 任重致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