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有的留學生家境富裕,他們的家庭完全付得起英美留學的費用,這些學生卻在多方比較之後選擇了德國。
當然,真正到德國上學以後,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花銷似乎也不比英美留學的同學們低多少,根本不像網傳的一年八九萬人民幣就應付自如了。曾有網友自曝,到德國留學的第一年花了30萬,引起爭議。
這種現象其實很好理解。留學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不一樣,花錢多少自然是各有不同。
根據德國大使館規定的限制提款帳戶,留學生每個月可以支取生活費853歐元,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生活水準,大部分人的消費支出遠超於此。
影響德國留學消費的幾個要素:
有些高校收學費
與其他聯邦州不同,巴登符騰堡州的大學還是要收學費的,每學年3000歐元。這些學校包括9所在德國和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的學府,分別是:海德堡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康斯坦茨大學、曼海姆大學、弗萊堡大學、斯圖加特大學、霍恩海姆大學、蒂賓根大學、烏爾姆大學。
據悉每年在巴登符騰堡州高校就讀的中國學生約有5、6千人,約佔在德中國留學生總數的1/6。
說實話每年3000歐元的學費並不算多,如果自己心儀的學校恰好位於巴符州,為了文憑的價值含量,這些金錢上的付出是值得的。
房租是大頭
房租在大學生每月生活花銷中所佔的比例最高。
德國儘管面積不大,各地租金水平相差卻很顯著。根據城市不同,大學生每月用於房租的支出從200歐元到500歐元不等。
在漢堡、慕尼黑、科隆及法蘭克福(美茵河畔)等一些大城市,房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慕尼黑,常居高房租榜首。
對留學生來說,最實惠的方式是選擇住在學校提供的學生宿舍或者合租房內。但德國高校裡的宿舍供應量少,等待時間很長,要及早申請,並看自己的運氣如何。
自主消費標準不一
由於大部分學校免學費,註冊費或學雜費也不多(一般為每學期100-300歐),一些學生覺得自己省下了學費錢,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其他方面的消費水準,比如餐飲、購物等。
以飲食為例,自己做飯比較省費用,一天10歐絕對可以吃飽喝好有營養,但比較耗時間。如果外出就餐,一頓飯的個人支出可能就得15、20歐以上。
其他諸如理髮、打車等在國內稀鬆平常的事情也非常貴。有學生親歷,簡單的剪髮要20-40歐,出租10公裡要20歐。對於愛書族來說,書店裡的出版物價格高昂,一本書動輒幾十歐,很多人要麼坐鎮圖書館,要麼淘二手書。
有的學生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覺得這些小錢無所謂,但日積月累就很可觀了。
另外,留學是好幾年的事情,費用支出與時間長度呈正相關。同樣是本碩留學,有的人5年完成,也有人由於掛科、學習吃力、論文延遲等原因要在德國待6、7年。
旅遊也是不小的開支
旅遊是留德學生的一大福利,也是一種主流的愛好。德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從這裡出發去往各地都很方便。有的人認為,留德期間如果不充分利用旅遊機會,簡直是對美好青春的一種浪費。
旅遊的費用主要與旅遊目的國、旅遊項目、時間長短和旅遊時機有關。一般來說東歐比較便宜,如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物美價廉;南歐分季節,非假期的淡季價格會低一些,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的消費水平差不多,但瑞士很貴;而北歐不管什麼時候價格都很高,特別是冬天,如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冰島。英國旅遊比較獨特,留學生需要單獨辦理籤證。英國物價一向高企,就不用多說了。
曾經有網友親測,在德留學黨如果窮遊周邊國家一周,一個人的基礎花費可能在500-1300歐之間浮動。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裝備水平、對購物感興趣或者喜歡那些小資、輕奢的享受,支出的差異就會很大。
總之,留學花費因人而異,豐儉由己。能讓這些錢花得值得,學有所成,學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