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人」的戰疫24小時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3月15日,一架泰國入境航班降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有旅客發熱,伴有咽痛症狀。」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一處衛生檢疫科帶班組長唐書俊和同伴們一路小跑到測溫通道,平時同事間互相苦練採咽拭子的「功夫」派上了用場。

深圳市衛健委通報了數例經深圳灣海關進境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些病例發現和處置中,每一環都有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鄭茜的身影:從無到有設置醫學排查室、重新啟用傳染病排查室、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內,拱北海關所屬大橋海關監管五科黨員謝志斐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每天都要和入境旅客「嘮家常」。一個個細節串聯起來,就是一份完整的、可供追溯的「疫情檔案」。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增加,海關衛生檢疫成了廣東「防疫戰線」最前沿。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入境廣東客流較大的口岸,越來越多「海關人」穿上防護服走進「戰場」,堅守著國門第一道關。

8時:深圳灣口岸

3小時建起一堵「防疫牆」

早晨的深圳灣口岸很安靜,入境旅客還不多。像過去2個月的每一天,鄭茜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和口罩,早早到現場檢查「防疫牆」的每個環節,確保客流高峰時運轉順利。

鄭茜在現場詳細了解旅客旅居史

這堵「防疫牆」是鄭茜帶隊建立的。作為深圳灣海關法規科科長,她不但熟悉法規政策,還有醫學特長和防控甲流的經驗,疫情期間兼任該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

最近,一輛輛大巴載著旅客集中開往深圳灣口岸,入境旅客猛增。在深圳灣海關發現和處置確診病例過程中,每一環都有鄭茜的身影:穿梭在出入境大廳和車道、檢查「防疫牆」各運轉環節、發現異常立即上報、突發時啟動應急預案……

鄭茜和同事正在研判相關預警信息

早在疫情發生之初,擺在鄭茜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處置場地有限,但口岸進出境人流量卻很大,必須儘快建起牢固的「防疫牆」。

「大家都放心把健康交付到我們手裡,我們必須守牢陣地!」接到這項緊急任務,鄭茜走遍了出入境大廳、客運車道的每個角落,不到3個小時,從無到有設置了旅檢出境車道醫學排查室,旅檢出境大廳傳染病排查室也重新啟用。

「每天100多個電話、微信記錄2萬多步數,都算少了。」鄭茜說,雖然是「三班倒」,但自己24小時開手機,無論站哪一班崗,都要及時接聽同事和其他聯防聯控部門人員的電話,時刻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12時:港珠澳大橋口岸

「嘮家常」嘮出詳細可追溯的「疫情檔案」

「有疑似病例從香港返回,請做好準備!」午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大橋海關旅檢一科副科長邵梁的對講機裡傳來急促的喊話。邵梁立刻駐足,堅定回應:「好的,我來接他們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成了嚴防境外輸入的重點口岸之一。1月27日以來,隨著港澳特區政府同時調整入境安排,大批旅客滯留港澳,經港珠澳大橋返回內地。

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關員王蕾參與接收澳門治癒的首例湖北籍病例

每當有湖北籍旅客入境,大橋海關關員王蕾都衝在前面。「我們是老鄉入境見到的第一個親人。」儘管隔著層層防護服,但這位湖北妹子仍希望能在嚴格的衛生檢疫過程中,讓老鄉們感到溫暖。

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關員邵梁在旅檢現場收驗健康申明卡

境外旅客到達珠海口岸後要過三道關,第一關就是海關衛生檢疫。旅客一入關,邵梁和同事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驗健康申明卡,按照風險高低組織旅客逐一測量體溫,對高風險旅客進一步做流行病學調查,有發熱跡象的,還要及時採樣。

負責流行病學調查的是謝志斐。他不但要耐心引導旅客複測體溫,還要口才好,能「嘮家常」。

「去往的城市、住過的酒店、搭乘的交通工具、接觸過的人……全都要聊。這是一份完整可供追溯的檔案,關鍵時刻可以保護『一串人』。」謝志斐說,對於高風險旅客,無論是否發熱,流行病學調查都必須詳盡。

從檢疫臺到醫學負壓隔離室,整條路線經過科學設計,一旦發現體溫異常的旅客,將立即留觀或送醫。接力的下一環,更多大橋「海關人」將旅客分類、分批轉移,守護他們平安回家。

17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採咽拭子就像在危險邊緣試探」

3月15日17時許,一架泰國入境航班降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對講機裡響起同事的呼叫聲:「有旅客發熱,伴有咽痛症狀。」

唐書俊運用紅外線體溫監測設備對入境旅客進行體溫監測

唐書俊迅速趕到測溫通道。不一會兒,大批旅客湧入。唐書俊和同事們一起引導旅客佩戴好醫用防護口罩和乳膠手套後,又將旅客帶到負壓排查室,一邊耐心安撫,一邊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接著複測體溫、採集鼻咽拭子樣本。

唐書俊(右一)和同事正在檢查負壓隔離艙

「非典時我上小學,受到很多人保護。這一次,該輪到我來做保護者。」疫情發生時,「90後」唐書俊毅然擔起責任。和他一同戰鬥的,還有數十名一線「海關人」,最小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95後」,最大的是臨近退休、從關區其他崗位前來「火線」支援的老同志。

採樣時,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和護目鏡,唐書俊汗如雨下,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護目鏡裡的水霧。「就像在危險的邊緣試探,病毒好像就在眼前飄浮,要抓住它,也要防好它。」唐書俊形容,要保證採樣的質量,也要避免刺激旅客的鼻咽導致噴嚏或乾嘔,每一根神經都緊繃著

「戰場」之外,唐書俊做得最多的,就是輪休時和同事互相採集對方的咽拭子,一遍遍練習。「練多了就熟悉,可以減輕心理負擔,對旅客採樣時成功率才能提高。」他說,畢竟每次採樣都可能遇到情緒緊張或不配合的旅客,還要克服自己內心的壓力,只能用苦練這個「笨辦法」。

春節前後,人們「宅家抗疫」時,唐書俊和戰友們每天要面對4萬人次左右的出入境人流,與每個旅客打交道。如今,面對疫情全球蔓延,他們不敢有絲毫停歇,再次投入到更大的「戰場」中。

23時—次日1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下一個早高峰是凌晨3點,我們趕緊準備」

凌晨時分,一個入境檢疫小高峰襲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內,高峰期每小時起降超過10個國際航班,約1600名旅客同時通關。

廣州海關所屬白雲機場海關全員進入「作戰」狀態,一個個問題向值守的白雲機場海關副關長楊傑「砸來」:

楊傑(右一)在旅檢現場實地檢查發熱旅客轉運路線

——12條自動測溫通道已全部開啟,但旅客要逐一進行健康申報和測溫,通道擁堵怎麼辦?楊傑當機立斷:「加開人工通道!」於是,多名關員緊急到位,手持測溫儀對旅客測溫。

楊傑(左二)在白雲機場口岸現場研究應對入境檢疫小高峰

——填報臺也不夠用了怎麼辦?楊傑馬上通知即將進境的航班,在抵達前向旅客派發《健康申明卡》進行填寫,儘量減少人員通關滯留造成的集聚。

——發現多名發熱旅客,負壓排查室即將飽和怎麼辦?楊傑又馬不停蹄,協調機場方迅速加建臨時排查室、設置等候緩衝區……

一波小高峰過去,楊傑走進休息室,沒有休息,而是對剛剛奮戰一輪的同事們說:「下一個早高峰是凌晨3點,在T1航站樓,我們趕緊準備。排查不能漏掉一人,但也要確保防護,不感染一人。」

這段時間,楊傑幾乎住在了機場。她從部隊醫院轉業到海關,堅守旅檢口岸19年,對病毒險惡有著比常人更深的認知。

大年初六,楊傑接到丈夫心梗的消息,匆忙趕回家。守在病床前照顧丈夫,手機卻響個不停:多個國際航班取消或返航、旅客要辦理退關手續、各單位派到白雲機場衛檢崗位支援的幹部在等工作安排……

僅僅3天後,在丈夫大力支持下,楊傑又回到一線。「誰都不容易,只有『大家』都安全了,千千萬萬個小家才能安穩。」她說。

監製/ 陶永

審校/ 劉暢

編輯/ 雷煦

美術編輯/ 衛昊

來源:海關發布

相關焦點

  • 海運企業船員換班進入高峰期,海關24小時堅守保障
    上海海關關員24小時堅守崗位,全力做好入境船舶登臨檢疫及人員衛生檢疫工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圖說:海關關員登臨入境船舶進行衛生檢疫工作。上海海關供圖4月8日早上7時,隸屬中遠海運公司的「新北京」輪緩緩停靠在上海洋山一期3號泊位上。
  • 「7×24小時」 青島海關備戰6·18保通關
    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關員正緊盯屏幕,將無異常的跨境電商貨物審核放行。流水線終端處,唯品會(華東保稅倉)的工作人員正在將包裹打包裝車。門外的物流車輛排滿了倉庫的平臺。「進入6月份,我們的發運量由原來每天1.1萬單,增加到了2萬單。」唯品會(華東保稅倉)負責人王洪江說。
  • 首都機場海關築牢國門防線 一次輪班24小時以上
    一名身穿全套防護服的海關關員挺直腰背,朝著陽光伸直雙手,比出兩個大大的「V」字……  3月19日一早,這張背影照刷爆了海關人的朋友圈。很多人轉發這張照片時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守護希望」「為了祖國平安」「背負重任、面朝朝陽」……每個字都直戳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口岸疫情防控,海關是第一關,守住這一關,北京海關的關員們拼盡全力。」一名首都機場海關關員感慨說。
  • 海關總署:堅持開展24小時「零延時」通關
    據了解,根據海關總署統一要求,各有關直屬海關通力做好入境郵件通關保障,從跨關區配合、全天候郵檢、通關資源調配等方面做好「零延時」總包轉關和郵件驗放工作,確保防疫等物資郵件的快速通關和有效監管。一是加強入境地、目的地海關協同。
  • 一次輪班24小時以上 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築牢國門防線
    一名身穿全套防護服的海關關員挺直腰背,朝著陽光伸直雙手,比出兩個大大的「V」字……3月19日一早,這張背影照刷爆了海關人的朋友圈。很多人轉發這張照片時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守護希望」「為了祖國平安」「背負重任、面朝朝陽」……每個字都直戳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口岸疫情防控,海關是第一關,守住這一關,北京海關的關員們拼盡全力。」一名首都機場海關關員感慨說。
  • 新春走基層|進境包裹量激增,上海郵局海關24小時驗關作業
    新春走基層|進境包裹量激增,上海郵局海關24小時驗關作業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2020-01-26 23:04 來源
  • 防護用品類進境包裹量激增 上海海關24小時作業保障通關順暢
    據上海郵局海關消息,連日來,上海國際郵件互換局處理的進境郵政包裹中,每天新增的防護用品類包裹近2000個,且其中50%系在上海轉運,實際收件地址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周邊省市。圖說:上海海關24小時作業保障通關順暢。上海海關供圖(下圖)上海郵局海關辦公室主任袁迥介紹,這些進境防護用品包裹多是國內消費者自亞馬遜等海淘網站上購買,也有委託海外親友緊急採購郵寄而來。
  • 24小時響應!惠州海關助跨境電商決戰「6·18」
    「6·18購物節」是每年電商的重大促銷活動之一,據惠州海關統計,6月以來,該關已累計監管16萬餘件快件。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預計還將有30萬件國際快件陸續運達惠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為保障通關順暢,惠州海關根據業務變化趨勢動態調整人員班次,加快業務節奏,落實7乘以24小時響應機制。並設立綠色通道,運用CT機智能審圖技術提升國際快件通關效率。惠州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6·18」期間,該關業務監管量較平時翻了一倍以上。
  • 海關開足馬力保障跨境電商24小時通關
    圖說:上海海關通過多種方式暢通跨境電商貨物直購進口渠道。上海海關供圖24小時內完成整個跨境電商的驚喜購物體驗,放在幾年前是絕對是「奢望」,而眼下「奢望」變成了「日常」,這得益於海關等監管部門對跨境電商產業的大力引導與支持。
  • 上海海關建立「直購進口」生態圈 跨境電商24小時快速通關
    從電商平臺接到直購訂單信息,到第二日直購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短短24小時之內就能完成整個跨境電商購物體驗,這正是上海海關近年來持續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成果。  目前,上海海關已經建立起了跨境電商的快速通關機制,上海口岸的「直購進口」生態圈基本穩定。  「我們平臺直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口岸共有5條航線,分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
  • 重慶海關24小時接受跨境電商清單...
    今(1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海關了解到,為應對「雙十一」期間的監管壓力,重慶海關通過提升數據傳輸效率、創新「先理貨,後報關」監管制度、優化通關物流方式等手段,保證企業通關時效,市民海淘最快可享當日達。11月12日凌晨時分,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跨境監管倉內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 常州海關實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預約通關(轉載)
    據「中國江蘇網」報導  記者昨天獲悉,常州海關即將迎來成立20周年紀念日。20年來,常州海關把好國門、做好服務、防好風險、帶好隊伍,架起了一座連接世界的金橋。  本月20日晚9點,氣溫低於零攝氏度,常州港口岸聯檢大樓卻依然燈火通明。滿載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浦海227號」班輪22點運抵,並趕往洋山港。
  • 重慶海關24小時接受跨境電商清單47萬票 「雙十一」海淘最快當日達
    海關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升級跨境電商交換平臺。海關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1月12日16時55分訊(記者 周曉雪)親,您的「雙十一」海淘商品快到啦!今(日),記者從自重慶海關獲悉,截至11月12日0時,重慶關區總計接受申報跨境電商清單472283票,單量排名全國直屬關區第六位,貨值約1.2億元,驗放的商品主要品類是母嬰用品、進口食品、家用電器等。
  •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3-26 一群多語種青年志願者不畏風險,響應號召,活躍在防疫工作第一線。
  • 24小時,四地海關接力,價值53.4萬美元配套防疫物資順利通關上了包機
    協助他國開展疫情防控的航班還有24小時就要起飛,品類眾多、價值53.4萬美元的配套防疫物資還沒有到海關申報,檢測試劑還沒做商檢……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上海海關與南京、黃埔和長沙四地海關接力,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快速通關,順利上了包機。
  • 披上戰袍變身「大白」24小時候機!上海海關護士小姐姐膽大心細守國門
    在浦東國際機場,有一群來自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上海海關口岸門診部)的海關護士小姐姐,一有國際入境航班到達,她們就披上繁複的戰袍變身「大白」候機,在停機坪的大巴上為入境人員採集鼻咽拭子。24小時守候在第一線最高危崗位的她們,曾經在一個航班上採到最終被確診數十例的陽性樣本。「心裡有過害怕嗎?」
  • 【戰疫我在一線】直擊海關關員戰疫現場:他們堅守外防輸入第一線
    機場海關旅檢三科吳勇就駐守在這裡。「有時候壓力、緊張都是難免的,畢竟跟各種不確定性就隔著一個口罩、一層面屏。但這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義不容辭。」吳勇告訴記者,在這個區域工作的都是有專業背景的海關關員,有發熱和呼吸道症狀的旅客在這裡進行鼻咽拭子採樣後,直接通過病患專用轉運通道抵達停機坪,再通過120送醫就診。
  • 瀋陽海關1小時完成進口飛機入境通關
    瀋陽海關1小時完成進口飛機入境通關 作者:劉大毅 2019-10-26 01:36   來源:遼寧日報     10月24日上午9時,一架從美國進口的灣流G650飛機平穩降落在瀋陽桃仙空港,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海關旅檢關員迅速登臨檢查。
  • 深圳灣口岸昨日啟動貨運24小時通關
    車輛引導、車體檢查、司機生物信息比對……隨著邊檢執勤民警高效完成整套查驗流程,查驗通道的閘杆緩緩抬起,12月10日凌晨0時3分,深圳灣口岸迎來了貨檢實施24小時通關後的第一輛入境貨車。「我今天專門來體驗,沒想到成為『嘗頭啖湯』的了。貨檢實施24小時通關,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通關時間段的選擇,再也不用擔心晚上趕不及在口岸關閘前通關了!」
  • 戰疫警色① | 港航戰疫線上的「拼命三郎」
    年初三,腰椎裡帶著2塊鋼板、6支鋼釘的他,毅然返回嵐山港轄區,投身戰疫一線,開始了近乎忘我的戰鬥。戰疫初,疫情來勢洶洶,推動社區迅速組成「防禦」隊形,及時為民解憂是第一道考題。面對企業、社區匯總上來的大量戰疫基礎信息,為篩清其中的誤報、漏報和謊報,張韜當起「偵查員」,一連數日,夜裡加班整理信息、白天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核實。排查中發現數名湖北籍船員,他迅速對接邊檢、海關、海事、港口生產調度等部門提前預警,並參加臨船檢查,確保了港口接觸類事件的「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