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
中秋將近,節日的氣氛也是愈發的濃重,各具特色的月餅已經悄然上市,人們已然是將中秋小長假的計劃提上日程。自古以來,觀賞滿月就是中國人慶祝中秋節的方式之一,古有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借賞月遙寄思念,今有家人團聚共賞月齊享天倫。賞月的地方又多有講究,或深潭映月,或登山拜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小編就給您盤點一下中國賞月的好去處。
01
三亞 海上明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賞月的地點千萬種,但海邊一定是最佳選擇之一。皎皎秋中月,團團海上生。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升起優雅的月亮,唯美的意境引得無數文人墨客作詩填詞,而觀賞海上明月則首推三亞。
三亞市有個鹿回頭公園,相傳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獵手,頭束紅巾,手持弓箭,從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過九十九條河,緊緊追趕著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山崖之下便是無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隻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處回過頭來,鹿的目光清澈而美麗,悽豔而動情,青年獵手正準備張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過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人遂相愛結為夫妻並定居下來,此山因而被稱為「鹿回頭」。
此山三面環海,是登高望海和觀看日出日落的制高點,也是俯瞰三亞市全景的唯一佳處,當然,也是中秋長約的絕佳地方。時值良辰,登高望遠,極目天涯,聆聽「鹿回頭」的動人故事,美景如詩如畫,感受海上生明月的浪漫意境。
▁▁
02
北京 盧溝曉月
半鉤留照三秋淡,
一練分波平鏡明。
盧溝橋,一座飽經歷史風霜風霜的古橋,馬可波羅停此駐足,乾隆皇帝遊覽作詩,日寇侵華的標誌地點,經歷了八百多個春夏秋冬,仍舊巋然不動。200多根漢白玉橋墩上有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獅子。民間傳說「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盧溝曉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古時,這裡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其最著名的特點當是「一天三月」,即天上一個,盧溝橋南北兩側各倒映一個月亮,美麗的月亮倒映水中,更顯明媚皎潔。站在盧溝橋上,可以欣賞到天上一個月亮和橋的南北兩側水面各倒映出一個月亮的「一天三月」的曠世奇景,曉月當空,東方露出魚肚白色,天空殘月倒掛,大地似銀「盧溝橋上月如霜」,此時方可真正體會到「盧溝曉月」之意。
▁▁
03
杭州 三潭映月
秋月圓圓世間少,
月好四時最宜秋。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
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中秋月明夜,泛舟西湖,略盡「煙籠秋水月籠紗」的詩般意境。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融成一片「一湖金水欲溶秋」的景象。
▁▁
04
桂林 象山夜月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東南灕江右岸,山因酷似一隻大象站在江邊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徵。象鼻和象身中間有一水月洞,江水從洞中橫貫而過。
中秋之夜,乘小舟作江上遊,駛入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不還流」的絕妙景觀。再上行數十步到水月洞,洞高1米,深2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滿月。到了夜間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麗無比。
中秋佳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象山景區賞月。看灕江水面上漁翁撐著竹筏,鸕鷀下水捕魚,點點漁火與象山塔頂的燈光、皎潔的月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讓人心曠神怡的迷人畫卷。
▁▁
05
黃山 層林邀月
我宿黃山碧溪月,
聽之卻罷松間琴。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之美是一種多彩而又清純的美。在南國還是初秋時節的中秋佳節,黃山卻已層林盡染。漫山的紅葉,映著名傳天下的黃山迎客松,蒼翠中透出絢爛,更顯黃山的秀美。
入夜,盈盈明月高懸夜空,山霧如輕紗般將月兒籠在其中,透出朦朧而神秘的皎皎月光。黃山的月如此純淨,黃山的夜如此靜諡,這個時候,無論是行於山徑找尋月影,還是靜坐樹下以酒邀月,面對如此純淨的月,如此靜謐的山,都將不由自主沉醉於這片銀色的世界之中,方能明白什麼是空靈。在中秋佳節之時,與家人或佳人一同在黃山登高望月,是何等愜意之事。
▁▁
06
南京 秦淮撈月
一生明月秦淮好,
過眼煙雲涕幾回。
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分內河和外河,內河在南京城中,是十裡秦淮最繁華之地。似乎只有在深夜中的秦淮河才能真正的入夢。
明清兩代,是十裡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淮水東邊舊時月」,這裡賞月既可站在高城牆上,也可坐在秦淮河畫舫中,體會槳聲燈影的感覺。
秦淮河畔賞月最好的地方是文德橋。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文德橋附近酒樓飲酒賦詩,只見皓月當空,銀輝瀉地,便趁著酒興上文德橋觀景。突然,他發現月亮掉在水裡,便醉意矇矓地跳下橋去,欣然張開雙臂撈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兩半。從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們都爭相來文德橋觀賞半邊月。
▁▁
07
大理 洱海月
似箭靈槎穿巨浪,
如霜皓月映高秋。
大理有四大景色,分別是蒼山雪、洱海月、上關花、下關風,合稱「風花雪月」。
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後來,公主被自己天上的父親強行帶回家,在臨走之前,公主將自己的寶鏡永遠的沉到海底,保佑著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從此,寶鏡就在海底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天上一個月亮白晃晃,水中一個月亮金燦燦,這就是「洱海月」的奇景,至今還是大理的四大絕景之一。
洱海湖水清澈見底,碧波盈盈的湖水仿佛是一滴滴從玉白菜的心底沁湧出來的玉液,與迷濛的天光、幻變的雲彩、皎潔的月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令人陶醉。每到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之夜,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會劃著一葉扁舟,飄蕩在洱海中,一邊欣賞倒映的金月亮,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此時此刻,月色波光粼粼,神秘優美,與蒼山雪景相映,被貼切地形容為「銀蒼玉洱」。
▁▁
08
嶽陽 洞庭秋月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嶽陽樓一直以來都是賞月勝地。當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沉寂,來到嶽陽樓憑欄遠望,看滿月懸掛天邊,遠處傳來的鐘聲,隱約有長江水奔騰的聲音,在如霧的輕薄月光中,湖邊唐代修建的慈氏塔,湖面的君山如剪影。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望無際的蘆葦搖曳滿湖金黃。八百裡洞庭煙波澹蕩搖空碧,葉葉扁舟弄斜陽。1700年的風吹雨打並沒有使嶽陽樓蒼老,日登層樓,見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夜上層樓,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瀟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漁村夕照」都可見到。同是一輪明月,看看你能不能在這裡能不能找著古人登嶽陽樓賞月的情懷。
▁▁
小編為大家盤點了八個國內最美賞月勝地,不知道2018年中秋節適合去哪旅遊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帶著旅圖出發吧。
小長假出遊的人很多,如果不願意出門過中秋,其實回家一家團圓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有圓月,有美景,或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有家人,有圓月,家鄉或許才是每個人的最美的賞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