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這樣做不懼餐後高血糖!別太晚發現

2020-12-20 快速問醫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得以提高,有著「富貴病」之稱的糖尿病越來越常見。

糖尿病患者由於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組織器官對胰島素不敏感,致使糖類代謝異常,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進而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日常控制自身血糖非常重要,用好以下五個方法,讓你不懼餐後高血糖。

合適選擇主食。日常主食一般包括米飯、饅頭等,這類主食含有豐富的澱粉,含糖量很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會使血糖迅速升高,長時間不控制就會引發併發症,危害身體健康。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選擇主食時應以低糖為主,儘量避免饅頭、米飯等高糖食物進食,可選擇粗糧,如燕麥、玉米、小米等

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食物過多,會造成血糖迅速升高的情況,這時不妨採取少食多餐方法,一次進食少量食物,血糖上升程度較低,通過身體代謝或藥物控制使血糖趨於平穩後再選擇進食,能夠保證患者血糖不會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減少併發症發生機率。

因此日常中糖尿病患者應該養成少量多餐習慣,每次進食保持在七八分飽即可,避免暴飲暴食

飯後適量運動。運動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最佳方式,糖尿病患者餐後若適量運動,可以加快身體糖類代謝速率,有助於降低自身血糖情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參加過於激烈的運動,否則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會升高血糖。

所以糖尿病患者飯後應適量運動,如散步等,有助於降低血糖。

按時服用藥物。糖尿病是終生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血糖,但是日常中很多人經常是血糖穩定後就不按時服用藥物,致使血糖忽高忽低,造成的傷害會更加嚴重,如加速血管損害以及加速神經損傷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時服用藥物,尤其是餐後,及時降血糖,以防併發症危害身體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態。糖尿病患者由於需要長期服藥以及控制飲食,使得患者心態出現煩躁、抑鬱以及易怒等。但是這種不良心態會造成血糖不穩定,從而增加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妨多散散步以調整自身不良情緒,防止自身血糖不穩定,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是人體代謝性疾病,若血糖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會對血管、神經、器官等造成傷害,引發糖尿病足、腎病、失明等100多種併發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中需要積極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後,用好以上五個方法,方能不懼餐後高血糖,從而預防併發症危害身體健康。

此外日常飲食還需要避免食用高能量食物,如高脂肪、高糖等食品,以防血糖升高,影響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中國2 型糖尿病患者餐後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 - 丁香園
    糖尿病的管理中,控制 PPG 的手段與控制 FPG 的策略和手段有明顯不同。為使廣大從事糖尿病防治的醫務人員更全面了解導致餐後高血糖的病理生理特徵、臨床意義和更好地應用針對餐後高血糖的控制措施,國內部分專家基於國內外臨床證據及臨床經驗,制定了《中國 2 型糖尿病患者餐後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以期為臨床醫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供參考。
  • 高血糖就等於糖尿病?醫生:糖尿病患者,5個自我管理是關鍵
    指導專家:王敏副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內分泌科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一提到「高血糖」,就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糖尿病」,也有很多人在體檢過後,發現化驗單上的血糖高於正常值了,便有「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 餐後血糖從8.7降到6.8,一個糖尿病患者半年只做了這3件事
    白大爺查出糖尿病快2年了,一直堅持用藥,經常化驗空腹血糖,數值大致正常,但是偶爾查過兩次餐後血糖,卻發現結果都偏高,他開始認為是跟自己吃得多有關,沒怎麼注意。隨後這半年,他老覺得手腳麻木,看東西模糊,去醫院做檢查結果確診為糖尿病並發視網膜病變,醫生也說導致發生併發症的原因主要就是白大爺沒有把餐後血糖高當成一回事。可能這裡就會有人問,為什麼要測定餐後血糖呢?
  • 糖尿病患者晚餐前高血糖,為什麼?怎麼辦?
    糖尿病患者除了有黎明現象,其實還存在黃昏現象,均屬於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升高的情況。臨床工作中,您可能也遇到過此類患者,由於目前關於該現象的報導較少,今日就給大家粗淺介紹一下。「黃昏現象」指糖尿病患者下午血糖控制較平穩,但於黃昏時段,即晚餐前出現的短暫的、自發的高血糖現象。
  • 餐後高血糖的治療 五種飲食方法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病症,它對人體有很多的危害,如果不及時調理的話就會引發高血糖。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降低高血糖,其實治療高血糖要從飲食調節。那麼,餐後高血糖的治療是什麼?飲食如何控制血糖?血糖高吃什麼水果好?一起來看看吧。
  • 糖尿病,多吃藥不如「會」吃飯,只要方法對,這樣吃能把高血糖吃走!
    糖尿病是指由遺傳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或膳食不平衡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表現為多尿、煩渴、多飲、善飢多食、皮膚瘙癢等。 大部分人對糖尿病治療有誤會,認為一輩子躲不過降糖藥和胰島素。
  •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怎麼吃,這四個飲食方案需要了解
    那麼糖尿病在養護方面應該如何做呢?除了運動和睡眠這些問題之外,飲食調理無疑是極其關鍵的。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怎麼吃,這四個飲食方案需要了解!    二、糖尿病的早餐  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不吃早餐。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要少食多餐,出現高血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餐後高血糖。每頓飯吃的量越多餐後高血糖的嚴重程度就會越高。如果每頓飯吃的很少就不容易升高餐後血糖,這樣體內的血糖就會更平穩一些。
  • 4個小毛病,或是高血糖在作亂,抓緊降糖,別讓糖尿病登門
    第二,空腹血糖雖然在6.4毫摩爾/升以上,但空腹全血血糖卻在5.6毫摩爾/升以上,此時應該去做糖耐量試驗; 第三,空腹血糖值增高,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這種情況可以不用測量血糖值,可以判定為糖尿病。
  • 高血糖的危害大,發病的症狀比較常見,但高血糖並不是糖尿病
    多少的患者都還不知道,最好多了解一下1、生理性高血糖飯後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會增加血糖。但是除去上述因素後,血糖可以恢復正常。了解之後才能夠做到預防,別不重視(一)總述根據高血糖的原因,有生理和病理上的增加。除生理因素外,遺傳因素引起的高血糖,某些慢性疾病,腫瘤,應激因素和藥物因素均為病理性高血糖。
  • 高血糖患者在秋季養生該如何做?
    秋季乾燥的氣候容易導致一些人的身體出現問題,尤其是糖尿病人的血糖不容易穩定下來,而血糖的持續升高容易導致糖尿病。所以高血糖患者在秋季要注意生活調整,要特別注意控制血糖來預防併發症。那麼,高血糖患者秋季養生應該怎麼做呢?
  • 高血糖食療 高血糖患者飲食九大注意事項
    高血糖對健康有很多的危害,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甚至會引發糖尿病等嚴重的疾病,所以患有高血糖要及時的治療,食療能有效避免藥物的副作用。那麼,高血糖食療方法有哪些?高血糖吃什麼水果好?一起來看看吧。高血糖食療1、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人體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的體重,研究表明高血糖患者減輕體重能有效控制血糖,所以肥胖的人們要減少熱量的攝入,這樣能有效控制血糖。2、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佔總熱能的60% 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
  • 查出高血糖不等於糖尿病!體檢時的1項指標,被很多人忽視了
    在我們平時的診療中,發現許多患者有著生理學的高血糖,比如飲食超量或者吃飯速度過快,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或者是情緒上的一些原因,比如壓力過大等因素。還有劇烈運動過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我們的血糖升高。所以說高血糖並不一定是患有糖尿病的表現。看到這裡,大家就會有疑問了。
  • 餐後高血糖,降糖藥物選用注意事項你了解多少?
    原創 高麗麗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餐後高血糖,這樣的血糖怎麼降?胃排空和腸道激素[如腸道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膽囊收縮素(CCK)、肽YY等]對餐後血糖的平衡有重要調節作用,即胃排空速率過快易致餐後血糖波動,並可能致糖耐量受損、甚至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而抑制胃排空可延緩食物中的葡萄糖吸收以降低餐後血糖峰值,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同時腸道激素可對胃排空速率進行調節[3]。
  • 飲食有技巧,才能穩住餐後血糖,控制糖尿病進展
    咱們在體檢的時候,通常測試的是空腹血糖,但是,人體血糖代謝開始受損的時候,最初的表現往往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血糖會迅速上升。因此,從預防糖尿病的角度看,及時發現餐後血糖的異常,才能在早期開始幹預,這對糖尿病防治,必要且重要。餐後血糖,在判斷併發症風險方面,有著比空腹血糖更顯著的指標意義。
  • 體檢也發現不了的「隱形糖尿病」、注意飯後血糖值上升
    有人指出,在健康檢查中沒有發現異常,但實際上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在少數。為了找出這些「隱形糖尿病」,有必要調查一下是否存在「飯後高血糖」。就此諮詢了東京醫科大學醫院(東京都新宿區)糖尿病、代謝、內分泌內科的小田原雅人主任教授。
  • 控制餐後血糖,是預防糖尿病和併發症的關鍵,怎麼降低它?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明白空腹血糖的重要性,把空腹血糖的數值作為自己血糖控制是否達標的重要依據。但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忽略餐後血糖,其實是這一個與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的指標,餐後血糖的高與低,與糖尿病的併發症同樣密切相關。
  • 哪些情況下,糖尿病患者需要做胰島功能評估
    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醫生經常會為初次診斷糖尿病者或已經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檢查胰島功能,以確定治療方案或了解治療效果。 哪些糖友需要做胰島功能檢查 初次診斷糖尿病時 初次診斷糖尿病時,除了確定糖尿病類型外,我們需要檢查胰島功能,常需要抽血查糖友自身的空腹及餐後胰島素、C肽。
  • 糖尿病餐後血糖老是高怎麼回事?醫生:4個方法控制好餐後血糖
    2.飲食運動不合理如果經常是使用高碳水的化合物,比如米麵,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餐後血糖升高。有些人早上常常是喝粥,粥的升糖指數也比較高,對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喝粥很容易升高血糖。再加上一些人飲食比較快,吃得又比較過飽,都很容易引起餐後血糖升高。還有些人吃飽飯後不愛運動,這樣體內的糖分利用太少,血糖也會升高。
  • 高血糖=糖尿病?如何判斷自己血糖情況?看這裡↓
    糖尿病患者,一定是高血糖的但是高血糖並不一定已經得了糖尿病了哦!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還有一種狀態叫做 糖尿病前期又稱為糖調節受損(IGR)是指血漿葡萄糖水平介於正常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
  • 二型糖尿病血糖對照表,餐後2小時血糖值6.8正常嗎?
    餐後2小時血糖值6.8正常嗎?餐後兩小時血糖值:<7.2,血糖值正常;7.2≤血糖值<11.1屬於糖耐量受損;≥11.1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餐後兩小時血糖發現血糖值是6.8,是屬於正常範圍的。如果出現異常升高,一定要儘早的做一個糖耐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