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天氣逐漸轉涼,很多孩子一早起床睡眼朦朧就背上書包匆匆上學了,集體生活加上氣溫的改變,對孩子的身體素質是一段不小的考驗,同時也為流行性疾病高發提供了條件。
想要寶寶身體強壯,抵抗病菌,今天就教大家一套簡單可行的小兒推拿保健操,一起來「手」護小兒健康吧!
擦胸
先用右手在胸部左右往返摩擦,再用左手在胸部左右往返摩擦,以皮膚微微發熱為度。
擦背
先用右手在背部左右往返摩擦,再用左手在背部左右往返摩擦,以皮膚微微發熱為度。
捏脊
拇指與食、中指對稱用力,沿脊柱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7頸椎(大椎),雙手一緊一松交替向上擠捏推進,反覆操作5次。
摩腹
用掌心或四指併攏置於小兒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摩整個腹部5分鐘。
按揉足三裡
用拇指分別在雙側足三裡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嵴外側約一橫指)按揉2分鐘。
推擦湧泉
用拇指分別從雙側湧泉穴(腳掌前1/3凹陷處)向足趾根部直推各200次。
針對體弱易感冒,或者有鼻炎病史的小孩,加一下手法
揉迎香
以食、中兩指或拇指分別在鼻翼兩旁按揉1分鐘。
拿風池
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下緣,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起始部中間凹陷中,以一手拇指與食、中兩指分別放在兩穴上拿之,共16次。
針對脾胃虛弱、食慾差、易腹瀉的小孩,加一下手法
推四橫紋
四橫紋位於食、中、無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操作時以右手拇指外側從食指橫紋處推向小指橫紋處,共400次。
以上保健手法可隔天進行1次,由於小孩皮膚嬌嫩,特別敏感,因此使用推拿手法治療、預防小兒疾病療效較好,操作時必須耐心、輕柔、且持之以恆,切勿操之過急。
同時作為中醫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時必須結合中醫理論,辯證施治,若遇小兒發病,一時拿捏不準時,必須及時就診,避免延誤診治。
【來源:東莞市中醫院,作者:推拿科 王佩光】